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二)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郑伯克段于鄢》出自:( A )。

[A] 《左传》[B] 《春秋》[C] 《战国策》[D] 《史记》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中“乏”的意思是:( C )。

[A] 疲倦[B] 困乏[C] 缺乏[D] 乏味

3、“恤孤独”中的“孤”指的是:( D )。

[A] 老年无妻[B] 年老无子[C] 壮年无夫[D] 年少丧父

4、“老臣贱息舒祺”中的“贱息”是指:( B )。

[A] 谦称自己的家里人[B] 谦称自己的儿子

[C] 对别人儿子的称呼[D] 谦称自己的妻子

5、“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D )。

[A] 象形[B] 指事[C] 转注[D] 假借

6、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D )。

[A] 五年卒亡其国[B] 故不如先斗秦赵

[C] 梁以此奇籍[D]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7、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判断句在谓语后面一般用来帮助判断的语气是:( B )。

[A] 者[B] 也[C] 矣[D] 耶

8、“民贵君轻”这一主张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来的:( C )。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

9、“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中的“舍”的意思是:( A )。

[A] 房屋[B] 放弃[C] 舍得[D] 舍命

10、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没有发生转移的是:(B )。

[A] 走[B] 宫[C] 狱[D] 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各句属被动句的是:(BCD )。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12、下列各句中,“比”字用其本义的有:(AC )。

[A]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B]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之于天下也

[C]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D] 食之,比门下之客

13、“家”在古代的常用义有两个,分别是:(BD )。

[A] 诸侯统治的区域[B]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C] 天子的后宫[D] 家庭

14、下列句子中的“反”字表示“回来”的意思的是:(AC )。

[A] 反不讨贼

[B] 辗转反侧

[C] 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

[D]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15、下列属于辞书的是:(ABCD )。

[A] 《尔雅》[B] 《广韵》[C] 《词诠》[D] 《康熙字典》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词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T )

17、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F )

1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的“共”同“供”。( T )

19、“失其所与,不知”中的通假字是“知”。( T )

20、“江”在古代指各类大江大河。( F )

21、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叫“宫”,并不一定专指皇家的宫殿。( T )

22、“辗转”在古汉语里属于合成词。( F )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F )

24、“坟”的词义由“土堆”演变成“坟墓”,属于词义的缩小。( T )

25、“齐其闻之矣”中的“其”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F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辨析“谁”和“孰”。

答:"孰"与"谁"是一组同义词,但其表义与语法功能都有不同,具体归纳如下:"孰"多指代物;"谁"指代物较为罕见;"孰"可作状语;"谁"可作谓语;"孰"只与介词"与"合用;"谁"可与多个介词合用;"孰"多用于选择复句;"谁"较少用于选择复句。

作为人称代词,“孰”与“谁”表义基本相同,《尔雅:》“孰,谁也。”《经传释词:》“…孰‟…谁‟一声之转。”但两个词的用法,也有不同,现分述如下:(一)表义基本相同,作为疑问代词,二词均可指人,除了表示疑问外,这两个词还可表示任指。

27、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句中“少”和“轻”的意义和用法。

答:少:轻视,看不起。动词。如: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

2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答: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说的是从政者应当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虽有法令,不能推行。

2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说明句中“东”的意义及用法。

答:向东,名词作状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辨析“颜”和“色”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