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1582年为什么没有10月
- 格式:doc
- 大小:346.00 KB
- 文档页数:4
为什么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不存在?1582年以前,欧洲人使用的历法,还是著名的凯撒大帝制订的,叫做儒略历(尤里乌斯·凯撒,旧译儒略·凯撒)。
儒略历是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和在公元前46年制定的,365年作为一年,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2月29天。
4年一闰,称为“儒略历”或“恺撒历”。
当时,罗马帝国判死刑的罪犯都在二月份处决,古罗马人因此把二月叫做“凶月”,从二月里减去一天,使二月不和其它月份相同是理所当然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那些颁发历书的祭司们,却不了解改历的实质。
结果,可笑的是,当时罗马执掌颁布历书的祭司竟把原来历法上规定的“每隔三年置闰”误解为“每三年置一闰”。
从公元前45年起,到公元前9年为止,这之间本应设置10个闰年,他们却设置了13个闰年。
公元前9年,人们终于发现这一差错,这时恺撒的外甥奥古斯都执掌政权,他纠正了这个错误,才停止了“三年一闰”。
当改正这种闰年的错误时已经多闰了3年,为了去掉着多闰的3年,奥古斯都又下令停闰3年,即以公元前5年、公元前1年、公元前4年仍为平年,以后恢复了每4年一闰的规定了。
奥古斯都为了宣扬这一功劳,仿效儒略·恺撒的做法,下令把自己出生的儒略历中的8月改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一名称在西方沿用到今天)。
8月后的大、小月份都翻转过来了,9月为30天,10月为31天,11月为30天,12月为31天,这种置月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如此一来,一年多出了一天,于是也从二月份29天里再减去一天,二月份只剩下28天了。
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真实的时间长度是365.2422天。
那么,按照儒略历算下来,一年是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
三个平年加一个闰年,再除以4,算一下它的平均长度:(365+365+365+366)/4=365.25天。
和回归年相比,儒略历每年多出了0.0078天,也就是11分钟14秒。
为什么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历史上不存在在现在通行的历法记载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没有任何人出生过,也没有任何人死亡过,也没有发生过大大小小值得纪念的人或事。
这就是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居然整整少了10天,这10天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度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还要从古埃及说起。
西方历法的第一次改革是罗马朱利乌斯·凯撒大帝于公元前45年亲自引进的。
当时采用的数字是一年365.25天,于是朱利安历法成为最简单的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三年余下的0.25天给第四年,第四年就有366天,这就是闰年。
于是重复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数。
但是,一个太阳年不刚好是362.25天,而是362.242199…天,每年相差11分14秒,也就是朱利安历法中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凯撒活着时影响还不大。
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朱利安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例如每年春分在3月21日前后,但几个世纪后,春分在朱利安历法上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了,这对农民种地不方便,对教会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也带来麻烦。
由于朱利安历法是凯撒亲自制定的,上述情况对他的威信是一个沉重打击。
16世纪时,教皇格利戈里八世进行了一次校正。
因为到16世纪,每年11分14秒已经累积成10天,也就是历法上多了10天,这对于确定复活节造成严重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补救。
为此,格利戈里采取了解决此类难题的最古老最有效的策略----他召集一个委员会,任命一位聪明的主席,即杰出的耶稣会数学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维斯(Christopher Clavius),要求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
委员会于1587年开始工作。
克拉维斯委员会面临两个不同的问题,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第一,朱利安历法现在走快了10天,必须拉回到与太阳年一致。
克拉维斯建议用官方声明把这10天抹掉!教皇格利戈八世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日历1582年10月朋友,现在我们要向你说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这个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生与永恒的话题。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罗马书10:9”我们曾经被人说是“迷信”、“唯心”,但我们不承认我们是迷信、唯心的。
不信有神的人倒是迷信和唯心的呢!没有的、假的,我们硬说是有、是真,这就是迷信与唯心。
明明是有神,但闭起眼睛说“没有”,这不是迷信与唯心又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你这个人太奇怪了,把没有看见的神,说成‘明明有’,还说别人迷信与唯心!”请注意,不信有神的人往往用“看不见”来欺哄自己。
试想,看不见的东西有多少?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北的北极和最南的南极,地球的核心以及千千万万的事物,我们都没有见过,为什么我们信它们是存在的呢?没有看见过的东西,我们怀疑它的存在,这倒不太奇怪,最奇怪的是我们去否定它!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在日常生活,我们使用了两个历法,一种是农历(阴历),一种是公历(阳历)。
农历是咱们祖先总结出来的一套历法,中国的传统节日、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等是按照农历来算的;公历是西方的历法,近代才传入中国,是世界通用的一种历法。
每年的每月都是按照1234号来排序的,排到30号或者是31号,二月份是28号或者是29号。
可是在1582年10月,这个月却少了十天,日历上直接从10月4日蹦到了10月15日,中间的十天凭空消失了。
那么这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让时间少了十天呢?公元前45年1月1日,儒略·凯撒废除了罗马的旧历法,改用儒略历。
儒略历中规定一年有12个月,大小月交替,单数是大月,一月31天,双数是小月,一月30天。
凯撒死后,奥古斯都继位,他也修改历法。
因为他是八月份出生的,所以他要让八月份变成大月,变成31天,他把二月份的一天移到了八月份,又把9月和11月改为小月,10月和12月改为大月,这样就成1、3、5、7、8、10、12这七个月是大月,每月31天;4、6、9、11这四个月是小月,每月30天。
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6年,采纳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的建议,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了历法。
新历法将所有的单月设置为31天,双月设置为30天,2月单独设置为29天。
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闰年的2月加1天为30天。
并于公元前45年开始推行。
这便是著名的儒略历。
当时的人们一直使用儒略历,直到公元前27年,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又一次修改了历法。
他从2月抽出1天加在自己出生的8月份,并将之定为奥古斯都月(August),同时又把10月、12月也改为31天,将9月、11月改为30天。
这样一来各月的天数与今天的公历基本相同了。
虽然当时的历法已经非常精确,但是闰年的设置和地球公转周期相比,还是有偏差,大约每128年会偏差1天。
这样到了公园16世纪下半叶,偏差已经累计至10天。
1582年日历图片
1月
2月
3月
5月
6月
8月
9月
11月
12月
备注:1982年的10月份没有5日到14日,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是由于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
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
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
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
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中国历代以来所有的历法都给予每年一个标准日期,规定每年的阳历元旦(亥子之交)必须是冬至日,阴历又制定月建规则,阴历月跟着阳历辰转,超辰之月即是上月之闰月,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不会出现西方历法这种盲目现象的。
1582年10月的日历
大家会发现1582年10月少了10天,1852年2月24日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了新的历法,称为格列高利历法,就是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历法是需要与天文相匹配的,儒略历是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在公元前的46年制定的,在儒略历法中,每年会多算11分钟14秒,这么看其实误差并不大,但是年复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这就是这么多人好奇1582年发生了什么的关键所在。
到了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新的历法并决定让原先执行儒略历的国家在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定为新历10月15日星期五,就是这样日历上永久的“消失”了10天!大家现在应该明白这消失的这10天是怎么回事了吧?。
西方历法的第一次改革是罗马朱利乌斯·凯撒大帝于公元前45年亲自引进的。
当时采用的数字是一年365.25天,于是朱利安历法成为最简单的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三年余下的0.25天给第四年,第四年就有366天,这就是闰年。
于是重复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数。
但是,一个太阳年不刚好是365.25天,而是365.242199…天,每年相差11分14秒,也就是朱利安历法中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凯撒活着时影响还不大。
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朱利安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例如每年春分在3月21日前后,但几个世纪后,春分在朱利安历法上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了,这对农民种地不方便,对教会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也带来麻烦。
由于朱利安历法是凯撒亲自制定的,上述情况对他的威信是一个沉重打击。
16世纪时,教皇格利戈里八世进行了一次校正。
因为到16世纪,每年11分14秒已经累积成10天,也就是历法上多了10天,这对于确定复活节造成严重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补救。
为此,格利戈里采取了解决此类难题的最古老最有效的策略----他召集一个委员会,任命一位聪明的主席,即杰出的耶稣会数学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维斯(Christopher Clavius),要求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
委员会于1587年开始工作。
克拉维斯委员会面临两个不同的问题,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第一,朱利安历法现在走快了10天,必须拉回到与太阳年一致。
克拉维斯建议用官方声明把这10天抹掉!教皇格利戈八世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当时以及后来有许多人对此感到惊愕,目瞪口呆,有人认为是荒唐、武断。
“教皇一纸训令就能抹掉日历上的10天?”但是,这10天的确不存在了,这10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这10天根本就没过日子。
历史上消失的十天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在现在通行的历法记载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没有任何人出生过,也没有任何人死亡过,也没有发生过大大小小值得纪念的人或事。
这就是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持续时间为0的一年是什么意思?事实上,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中,就有持续时间为0的10天,即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4日。
事情是这样的:西方历法的第一次改革是罗马朱利乌斯·凯撒大帝于公元前45年亲自引进的。
当时采用的数字是一年365.25天,于是朱利安历法成为最简单的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三年余下的0.25天给第四年,第四年就有366天,这就是闰年。
于是重复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数。
但是,一个太阳年不刚好是362.25天,而是362.242199…天,每年相差11分14秒,也就是朱利安历法中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凯撒活着时影响还不大。
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朱利安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例如每年春分在3月21日前后,但几个世纪后,春分在朱利安历法上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了,这对农民种地不方便,对教会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也带来麻烦。
由于朱利安历法是凯撒亲自制定的,上述情况对他的威信是一个沉重打击。
16世纪时,教皇格利戈里八世进行了一次校正。
因为到16世纪,每年11分14秒已经累积成10天,也就是历法上多了10天,这对于确定复活节造成严重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补救。
为此,格利戈里采取了解决此类难题的最古老最有效的策略----他召集一个委员会,任命一位聪明的主席,即杰出的耶稣会数学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维斯(Christopher Clavius),要求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
委员会于1587年开始工作。
克拉维斯委员会面临两个不同的问题,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第一,朱利安历法现在走快了10天,必须拉回到与太阳年一致。
克拉维斯建议用官方声明把这10天抹掉!教皇格利戈八世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玛雅人删除了哪十天
1582年的10月份的日历,没有5号到14号的日期,十分奇怪,有人说是玛雅人提出的五大预言,前四条都已经实现,但是到第五条的时候居然没有实现,这是因为玛雅人为了拯救全人类,而删除了历史中1582年10月份的10天,因此人类才得以活下去。
经过资料查找,所谓的玛雅预言,是指我们生存的世界,一共有五次毁灭,以及重生周期,每一个周期就是所谓的太阳纪,按照这个说法,大约2012年的的时候,也就是第五太阳纪,北半球的生命会全部枯竭死亡,文明统统瓦解,人类只能迁徙到其它地方生活,经过对比之后发现,玛雅人计时的纪元只不过是五个新的时期,网上的大部分消息,只是以讹传讹。
而1582年少了10天,其实只不过是历法的误差,众所周知,地球每天都会发生变化,而当时使用的儒略历,闰年的设置和地球的公转周期有一定的误差,这个历法大约每128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天的偏差,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是365.2422天,根据儒略历的计算,一年是365.25天,因此每年都会多出0.0078年,也就是11分14秒。
乍看之下,这个误差并不大,但是经过日积月累之后,细小的误差成了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公园325年的时候,误差导致西方的复活节时间不准确,因此人们开始审视儒略历的缺陷,在1582年,随着天文观测,发现历法的误差已经累计到了10天,当时的教皇和天文学者商榷,将10月份抹掉了10天,这在当时是无奈之举。
近日有网友曝料:华为手机日历1582年10月被抹去了10天。
按照网友提供的手机截图显示,1582年10月4日之后直接变成了10月15日,中间的5至14日竟无故消失。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10天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度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就得从历法开始说起。
在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记年开始之前有一种历法叫儒略历。
它规定将1年分为12个月,并且将所有的单月设置为31天,双月设置为
30天,2月单独设置为29天。
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闰年的2月加1天为30天,并于公元前45年开始推行。
按照儒略历的规定一直到了公元前27年,古罗马奥古斯都发现儒略历存在误差,于是重新对这种历法进行了修订。
他从每年的2月中抽取1天加在自己出生的8月份,同时将9月和11月改成30天,将10月和12月改成31天。
这就是现在我们世界通用公历的雏形了。
这个历法尽管已经虽然精准,但还是存在误差的,大约每128年就会出现一天的偏差。
直到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
于是在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再次修改历法。
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但是对于之前已经出现的10天偏差,他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直接从日历中抹去。
1582年10月的日历为什么少了十天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并不是百度问到的,而是我的一个比较皮的同学问我的,问我是否知道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就是1582年10月少了10天,你知道为什么吗?历史上被人为抹去的10天,,1582年发生了什么?于是我用手机翻开了日历,一直滑到1582年,哈哈,我们回到了明朝(1368年―1644年)。
发生什么?我手机这里日历看,哪里有10月?9月都不见了。
于是查下电脑的日历。
还是看不到结果。
于是我百度了1582年大事件: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这十天里在现在通行的历法记载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没有任何人出生过,也没有任何人死亡过,也没有发生过大大小小值得纪念的人或事。
这就是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经过事情是这样的:A历法的第一次改革是xxxx大帝于公元前45年亲自引进的。
当时采用的数字是一年365.25天,于是B历法成为最简单的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三年余下的0.25天给第四年,第四年就有366天,这就是闰年。
于是重复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数。
但是,一个太阳年不刚好是365.25天,而是365.242199…天,每年相差11分14秒,也就是B历法中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xxxx大帝活着时影响还不大。
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B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例如每年春分在3月21日前后,但几个世纪后,春分在B历法上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了,这对农民种地不方便,对教会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也带来麻烦。
由于B历法是xxxx大帝亲自制定的,上述情况对他的威信是一个沉重打击。
16世纪时,xxxxxx进行了一次校正。
因为到16世纪,每年11分14秒已经累积成10天,也就是历法上多了10天,这对于确定复活节造成严重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补救。
为此,xxxxxxx采取了解决此类难题的最古老最有效的策略----他召集一个委员会,任命一位聪明的主席,即杰出的耶稣会数学家Christopher Clavius,要求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
1582年10月简介1582年10月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下令,意大利的罗马天主教会将日曆从儒略曆改革为格里曆,这是日曆制度中一大重大的改革。
本文将详细介绍1582年10月的背景、儒略曆和格里曆的差异,以及该改革对世界其他国家日曆的影响。
背景在16世纪,儒略曆是当时广泛使用的日曆制度,其推算方式基于儒略历法,但其推算年度过多,导致与太阳实际运行的年度有一定的偏差。
这使得儒略曆与实际季节的天文观测逐渐产生了错位。
为了修正这一问题,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派遣一位专家委员会来研究日曆的改革,并最终于1582年10月发布了新的日曆制度,即格里曆。
儒略曆与格里曆的差异儒略曆是由古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在公元前45年引入的。
在儒略曆中,一年被划分为365.25天,每四年会多出一天,闰年有366天。
然而,儒略曆中的年度偏差累积至1582年已接近10天。
为了修正儒略曆的年度偏差问题,格里曆的设计者将闰年的规则进行了修改。
格里曆规定,闰年仅在公元年份通贯度为4的倍数时(如1604,1608,1612)为闰年,但是,公元年份通贯度为100的倍数时,不是闰年(如1700,1800,1900),但是公元年份通贯度为400的倍数时却是闰年(如1600,2000,2400)。
这样的调整使得平均年长为365.2425天,误差足够小,可以与地球的实际运动保持同步。
改革的实施1582年10月,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发布了《教皇诏书》(Inter gravissimas),宣布从该月起使用格里曆,庆祝该月的第十二日后直接进入当月的第二十四日。
这意味着1582年10月从4日开始,到15日结束,共有10天被直接删除。
这意味着,翌年的1583年,新的格里曆日曆将正式实施。
在新的日曆中,十月变为第十个月,同时新增了二月的29号,成为了闰年的一部分。
该改革的目的在于让日曆与神圣复活节的移动日期保持同步,同时减少儒略曆与实际季节的差距,使得日曆更加准确。
如果你现在看看1582年的日历,你会发现10月少了10天,从10月5日到10月14日没有一天。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而且存在于世界。
为什么会这样?时间在哪里?历史被掩盖了还是回到了过去?1582年,中国明神宗万历十年,著名的吴承恩逝世。
明朝的档案助理张居正,于今年7月去世。
去年,法,的一条鞭子,被引入整个明朝。
此外,格利戈里历法出现了。
格利戈里历法不是现在的公历。
公历从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开始。
耶稣在出生前被称为“上帝面前”,耶稣在出生后被称为“上帝面前”。
现代学者将他们的名字改为“公元前”和“公元”,以淡化宗教色彩,避免非基督徒的怨恨。
为什么格利戈里历法出现在1582年?以前不是法吗?事实并非如此。
法之前西方国家使用的历法是朱利安历法法。
公元前45年,罗马朱利乌斯凯撒大帝进行了第一次法改革。
当时,每年使用的天数是365.25天。
法朱利安历的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是365天,第四年是366年。
这是重复的,但一个太阳年并不完全是365.25年,但是?365.242199…天,所以朱利安日历在法每年增加11分14秒经过长期使用,朱利安的法日历与实际的太阳年非常不同。
一年一度的春分大约在3月21日,春分的日期越来越早。
这对农业和宗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16世纪,教皇格利戈里八世看到朱利安日历法比实际太阳年长10天,这严重影响了复活节的确定。
所以格利戈里八世决定简单而粗略地抹去这10天。
10月4日的明天是10月15日。
然而,在被抹去的10天里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因为法的日历改变了。
根据法,的朱利安日历,10月4日的明天仍然是10月5日,但是法的朱利安日历不再适用。
当前格利戈里历法(公历)年和实际太阳年之间仍有误差,相差25.96秒。
它每2800年才有意义。
格利戈里八世实施格利戈里历法,教后,它很快被罗马的天主教所接受和普及。
然而,英国觉得教皇的行为太粗暴而拒绝了。
后来在1752年,英国决定抹去11天,即9月2日的明天是9月14日,并开始使用格利戈里历法1911年中国革命爆发后,中华共和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家历法。
日历1582年为什么没有10月
我们将手机或电脑的日历调整到1582年的10月份,会惊奇的发现,当年的10月份没有5日到14日,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
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人说减少的这十天是玛雅人第五预言,大家都知道玛雅人有五大预言,第一个是预言自己会灭亡;第二个是未来人类会有飞机和汽车的出现;第三个是希特勒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第四个是预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第五个是地球会走到尽头。
玛雅建筑
前四个预言都预言成功了,第五个却没有,有人说是1582年的10月5日至15日玛雅人为了救我们在1582年删除了10天,所以我们多活了10天,地球才没有灭亡。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了。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
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
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
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
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
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3世纪的时候,人们发现春分日变成了3月13日,比3月21日提前了10天,当时却不知道怎么办,差10天没法弥补,难道还要改日历吗?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罗马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中国历代以来所有的历法都给予每年一个标准日期,规定每年的阳历元旦(亥子之交)必须是冬至日,阴历又制定月建规则,阴历月跟着阳历辰转,超辰之月即是上月之闰月,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不会出现西方历法这种盲目现象的。
所以你无论翻开手机还是电脑都没有这10天,而且现在误差一直有,未来也许还会有几天被这样删除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