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26.72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篇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

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同时被授予称号并立特等功者未计。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

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

共12人。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

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

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

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

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

一个5公斤重的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

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

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

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

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

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

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

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

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

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

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

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

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

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

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

古留存。

曹玉海(1923--1951年),山东省莒县人943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

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l营任营长。

1951年2月12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

美军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和大量火炮配合下,向他们营

守卫的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凶猛进攻。他勇敢机智,靠前指挥,

组织部队打退敌人3次进攻。当一部分敌人突人阵地时,他带领部

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

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曹庆功(1925--1951年),云南省武定县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第356团第l连

任副班长。

1951年2月18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战斗中,他带领一

个战斗小组在洪川江北岸望日里附近286高地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他们打退敌人多次冲击后,阵地上只剩他1人,他因右臂被炸断流

血过多昏了过去。当他苏醒过来时,敌人又冲上来了,他用尽全力

拉响最后3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6岁。中国人民志愿

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

光荣称号。

王学凤(1926-1951),安徽小砀山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1951年4月初在朝鲜第四次战役中,他带领的战斗小组在华岳山前

沿阵地抗击敌人,战斗中,他的右手、腮帮、头部和胸部先后负伤,昏倒在工事里。当他在昏迷中听到敌人的嘈杂声知道敌人冲上来时,便支撑起负伤的身体,把枪摔坏,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跳下悬崖

壮烈牺牲,时年25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

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王学凤(?--1951年),吉林省敦化市人,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2团第5连任连长。1951年10月1日,在秋季防御战役坚守天德山阵地的战斗中,他

指挥全连与敌军激战8个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击,歼敌300余人。次日拂晓前,他又带领40多战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歼灭敌人80余名。10月3日,敌人又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最后,他在全连人

员大部分伤亡、弹药耗尽的恶劣情况下,销毁文件,砸坏手枪,抱

起石头砸向敌群,只身与敌激战,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

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

称号。

孔庆三(1926--1950)山东历城县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7军80师炮兵团5班班长。

1950年11月27日第二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围歼咸镜南

道长津郡新兴里之敌的战斗,5班担负掩护突击部队前进的任务。激

战中,在地面结冰,无法构筑炮阵地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奋不

顾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顶住火炮架,命令助手开炮,及时摧毁了敌人

的火力点,打开了突击部队前进的通道。但他自己却因火炮后座力

的撞击、腹部又被迸回的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朝鲜长津湖畔志愿军烈士纪念塔上与世长存。

孙占元(1925年--1952年)河南林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班长、排长。在入朝作战作战中,

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

性反击等作战。在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后,597.9高地炮火冲天、弹

片横飞,孙占元奉命带领全排担任夺取2号阵地的突击任务。在冲

锋至半山腰时部队受阻,他的双腿被炸成重伤,但他仍忍着巨痛爬

行向前,亲自用手雷炸毁敌火力点,占领了敌阵地。随后,他又指

挥全排连续击退敌军连级规模的两次反扑,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

流射击,歼敌80多人。当子弹打完后,他拿起最后一颗手雷滚入敌群,炸死8名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志愿

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