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

(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

(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

【答案】(1)∠PFD+∠AEM=90°

(2)过点P作PG∥AB

∵AB∥CD,

∴PG∥AB∥CD,

∴∠AEM=∠MPG,∠PFD=∠NPG

∵∠MPN=90°

∴∠NPG-∠MPG=90°

∴∠PFD-∠AEM=90°;

(3)设AB与PN交于点H

∵∠P=90°,∠PEB=15°

∴∠PHE=180°-∠P-∠PEB=75°

∵AB∥CD,

∴∠PFO=∠PHE=75°

∴∠N=∠PFO-∠DON=45°.

【解析】【解答】(1)过点P作PH∥AB

∵AB∥CD,

∴PH∥AB∥CD,

∴∠AEM=∠MPH,∠PFD=∠NPH

∵∠MPN=90°

∴∠MPH+∠NPH=90°

∴∠PFD+∠AEM=90°

故答案为:∠PFD+∠AEM=90°;

【分析】(1)过点P作PH∥AB,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P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MPH,∠PFD=∠NPH,然后根据∠MPH+∠NPH=90°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P作PG∥AB,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PG∥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MPG,∠PFD=∠NPG,然后根据∠NPG-∠MPG=90°和等量代换即可证出结论;(3)设AB与PN 交于点H,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PHE,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PFO=∠PHE,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

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为原点时,不妨设A点在原点.如图①所示,则AB=OB=|b|=|a﹣b|.

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⑴如图②所示,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不妨设点A在点B的左侧,则AB=OB﹣OA=|b|﹣|a|=b﹣a=|b﹣a|=|a﹣b|

⑵如图③所示,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不妨设点A在点B的右侧,则AB=OB﹣OA=|b|﹣|a|=﹣b﹣(﹣a)=a﹣b=|a﹣b|

⑶如图④所示,点A、B分别在原点的两边,不妨设点A在点O的右侧,则AB=OB+OA=|b|+|a|=a+(﹣b)=|a﹣b|

回答下列问题:

(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

(3)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AB=________,如果AB=2,则x的值为________.

(4)若代数式|x+2|+|x﹣3|有最小值,则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

(2)6

(3);0或-4

(4)5

【解析】【解答】(1)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 (3)数轴上表示和-2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如果,则的值为或由题意可知:当x在−2与3之间时,此时,代数式|x+2|+|x−3|取最小值,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1);(2)6;(3),0或-4;(4)5.

【分析】(1)发现规律: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故可求解;

(2)根据(1),即可直接求出结果;

(3)先根据(1)即可表示出AB;当AB=2时,得到方程,解出x的值即可;

(4)|x+2|+|x-3|表示数轴上一点到-2与3两点的距离的和,当这点是-2或5或在它们之间时和最小,最小距离是-2与3之间的距离。

3.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完成下列问题:

(1)将点B向右移动六个单位长度到点D,在数轴上表示出点D.

(2)在数轴上找到点E,使点E为BA的中点(E到A、C两点的距离相等),井在数轴上标出点E表示的数,求出CE的长.

(3)O为原点,取OC的中点M,分OC分为两段,记为第一次操作:取这两段OM、CM 的中点分别为了N1、N2,将OC分为4段,记为第二次操作,再取这两段的中点将OC分为8段,记为第三次操作,第六次操作后,OC之间共有多少个点?求出这些点所表示的数的和.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点E表示的数为:﹣3.5,

∵点C表示的数为:4,

∴CE=4﹣(﹣3.5)=7.5

(3)解:∵第一次操作:有3=(21+1)个点,

第二次操作,有5=(22+1)个点,

第三次操作,有9=(23+1)个点,

∴第六次操作后,OC之间共有(26+1)=65个点;

∵65个点除去0有64个数,

∴这些点所表示的数的和=4×()=130.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移动时的大小变化规律“左减右加”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和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即可求解;

(3)由题意可得点数依次是2的指数次幂+1,再求和即可求解.

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 ,点P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4)若点D是数轴上一点,点D表示的数是x,请你探索式子|x+6|+|x﹣8|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点B表示的数是﹣6;点P表示的数是8﹣5t

(2)解: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 (如图)

则AC=5x,BC=3x,

∵AC﹣BC=AB

∴5x﹣3x=14…

解得:x=7,

∴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