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87.8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初中数学作业优化

设计的研究研究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莱阳市2014年小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研究报告

工作单位:莱阳市姜疃中心初级中学

课题编号:LYXKT14072

课题主持人:赵纯纯

课题组成员:姜国臣辛德飞吴庆龙

报告执笔人:赵纯纯

【序言】

“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设计出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作业;设计出对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有用的作业。其目的是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是莱阳市姜疃中心初级中学赵纯纯老师承担的莱阳市级2014年度小课题,2014年4月获准立项并开始研究,经过课题组和实验学校教师近一年的努力,已经达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此报告即课题研究的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

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部分教师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缺乏层次性,量也偏少,课堂时效性不高;很多老师没有习惯进行当堂检测,学生学习紧张度不够,效率不高;每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后进生,他们甚至无法独立完成当堂知识巩固练习,令老师头疼不已。

因此,我们考虑通过对数学作业的最优化设计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效率,解决后进生问题。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目标

本课题实验试图探索在现行的数学授课中,更好的因材施教,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策略,建立科学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评价体系,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喜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如下目标:

(1)解决学习差异,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让好、中、差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适应未来社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

(2)通过作业的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3)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4)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数学作业最优化设计策略,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前教学要求的作业设计模式。

2.研究内容

(1)数学课堂作业时间安排最优化研究。

(2)数学课堂作业层次性研究。

(3)差异性及个性化作业研究。

(4)课堂评价、作业的批改以及阶段测试评价如何与作业设计策略相配合。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如何设计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作业。

2.调查研究法。深入班级进行调查,收集丰富翔实的资料,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当前教学现状。

3.行动研究法。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反思、总结、矫正、创新,从而使研究成果为师生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目的。

4.个案研究法。进行班级对比实验,优化教学评估,获得相关教学成绩、学生成绩动态研究等形式的成果。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4 年3月——4月),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和个体调查法,分别对4个实验教师,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能力测试,采用问卷、试卷、课堂听课等方法,初步摸清了教师们的数学专业水平,实际教学能力,科研意愿以及生源情况。结果如下:

其一,教师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理论生疏,对实施教学策落理解不透,不能在实践中运用。

其二,教师都愿意承担实验,但有顾虑,怕教学质量上不去,科研知识少,不知道从何着手,感到困难。

其三,教师数学专业知识不扎实,数学基本功欠缺,对理解教材有困难,难以驾驭教材。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月),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1.进行校本培训。培训学习内容有新课程继续教育理论,教科研方法,数学实际能力等。

2.启动实验学科带头人整体实验工程,推动实验不断开展。

3.专业引领,自主探究。请上级业务专家指导,讲座,讲评,实验教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探索实验策落与方法。

4.检查指导,总结完善,实验领导掌握实验动态,定期对实验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不断使实验向前推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作业练习分层次,让学生学得扎实稳固

课堂练习可按三个阶梯设计。

(1)模仿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其目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理解”的程度。

(2)发展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掌握”的层次。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的程度。

6.评价分阶梯,建立自信心

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不能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可以根据阶梯目标来衡量:

(1)认可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

(2)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化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

(3)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三)总结阶段(2015年2月——3月),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推广实验经验。

四、研究成果

(一)“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作业量分布不均;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