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收稿日期:2022-09-29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E G 02023)㊂作者简介:杨军(1980 ),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公共气象服务方面的研究㊂纳丽(1974 ),女,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候预测及公共气象服务方面的研究㊂宁夏泾源县夏季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分析杨 军1,2,王淑丽2,纳 丽1,2,杨亚丽1,2,孔承承3(1.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2.宁夏气象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02;3.宁夏泾源县气象局,宁夏泾源 756400) 摘 要:文章研究了近30年泾源县夏季的气温㊁降水㊁相对湿度㊁风和气象风险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泾源县夏季人体舒适度进行了分析㊂结果表明:夏季泾源县拥有较为理想的避暑旅游气候禀赋,平均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湿度和风力适宜,且无高温㊁强风和大雨等方面的风险,非常适合开展避暑旅游;夏季泾源县有超过2/3以上的日数人体感觉都在舒适等级以上,而且气候生态环境十分优越㊂可以说,夏季泾源县是我国西北地区理想的避暑旅游目的地㊂关键词:宁夏泾源;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中图分类号:P 467(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3 0080 05 2022年夏季,全国多地频现40ħ以上的高温天气,高温成了人们的关注重点,在热浪的不断侵扰下,避暑也成了网络搜索最多的关键词之一㊂2018年3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大力开发避暑旅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度假目的地,统一规划布局㊁优化公共服务㊁推进产业融合㊁加强综合管理㊁实施系统营销,不断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㊁集约化㊁品质化㊁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1]㊂泾源县作为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县,2021年荣获宁夏首家 中国天然氧吧 ,还拥有 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 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 等称号,拥有非常丰富的气候旅游资源㊂泾源县所处的六盘山区夏季温度适中温和㊁降水充沛,在旅游气候舒适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3]㊂因此,全面分析针对泾源县的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可为泾源县进一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统一规划避暑旅游产业布局㊁推进产业融合㊁加强综合管理㊁实施系统营销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㊂1 研究区位概况泾源县地处宁夏最南部,位于银川㊁兰州和西安3市的几何中心,是宁夏降水最为充沛的地区㊂泾源县地势东南低㊁西北高,山地气候特非常显著特征,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6.6ħ,年平均降水量为657.4mm ,总体上 降水丰沛,气候温和,雨热同步[4-5]㊂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2.1 数据来源本次分析的气象数据来自宁夏气象信息中心综合数据库提供的泾源县国家气象站数据,选取了近30年(1992 2021年)泾源县夏季(6 8月)逐日平均气温㊁最高气温㊁日降水量㊁平均相对湿度㊁平均风速和雷暴㊁冰雹日数等㊂生态环境数据由泾源县气象局㊁泾源县林业水利局和泾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提供㊂2.2 数据处理气候禀赋分析:主要分析气温㊁降水㊁湿度和风等避暑旅游气候优势;重点统计适宜温度(15ɤTɤ24ħ)日数占比㊁日最低气温小于22ħ日数占比㊁日最高气温小于28ħ日数占比㊁日较差大于等于8ħ日数占比㊁适宜降水(0.1mmɤR<10.0mm )日数占比㊁无降水日数占比㊁适宜湿度(40%ɤHɤ80%)日数占比㊁适宜风(1.5m /s <Vɤ7.9m /s)日2023年7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 u l y 202313527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13T o t a l N o .527数占比等指标㊂气候不利条件:主要分析高温㊁强降水㊁静风㊁强风和强对流等对避暑旅游不利的气候影响;重点统计高温(T m a xȡ35ħ)日数占比㊁大雨(Rȡ25.0mm)日数占比㊁强风(V m a xȡ10.8m/s)日数占比㊁静风(Vɤ0.2m/s)日数占比㊁强对流(冰雹㊁雷暴㊁龙卷㊁飑线合计)日数占比㊂人体感觉的舒适程度是一地气候是否宜居的最重要评价指标㊂人体舒适度指数考虑了人体可直接感受到的气温㊁湿度和风速3个气候要素的影响,可直观反映人体的舒适感㊂人体舒适度指数(I B C)是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舒适感,根据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综合性的生物气象指标(见表1)㊂I B C=(1.8ˑT+32)-0.55ˑ(1-H/100)ˑ(1.8ˑT-26)-3.2ˑV(1)式(1)中:T为日平均气温(单位:ħ);H为日平均相对湿度(单位:%);V为日平均风速(单位:m/s)㊂表1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I B C等级感觉程度ȡ9010酷热,很不舒适86~899暑热,不舒适80~858炎热,大部分人不舒适76~797闷热,少部分人不舒适71~756偏热,大部分人舒适59~705最为舒适51~584偏凉,大部分人舒适39~503清凉,少部分人不舒适26~382较冷,大部分人不舒适ɤ251寒冷,不舒适3结果与分析3.1气候特征分析3.1.1气温特征㊂经过对泾源县国家气象站近30年数据分析对比,夏季泾源县气温适宜,平均气温为17.0ħ,平均最高气温仅为22.5ħ,平均最低气温为12.3ħ,平均日较差为10.2ħ,整个夏季适宜温度(15ɤTɤ24ħ)日数为72d,占比高达78%,日最低气温小于22ħ日数占比达100%,日最高气温小于28ħ日数占比达96%,日较差大于等于8ħ日数占比为71%,如图1所示㊂6 8月中,泾源县6月的平均气温为16.2ħ,平均最高气温21.9ħ,平均最低气温为10.9ħ,平均日较差11ħ,适宜温度(15ɤTɤ24ħ)日数占比为68%,日最高气温小于28ħ日数占比达97%,日较差大于等于8ħ日数占比达76%;7月平均气温为18.0ħ,平均最高气温23.5ħ,平均最低气温为13.4ħ,平均日较差10.1ħ,适宜温度(15ɤTɤ24ħ)日数占比高达91%,日最高气温小于28ħ日数占比达92%,日较差大于等于8ħ日数占比达71%;8月平均气温为16.6ħ,平均最高气温21.9ħ,平均最低气温为12.6ħ,平均日较差9.3ħ,适宜温度(15ɤTɤ24ħ)日数占比为74%,日最高气温小于28ħ日数占比达97%,日较差大于等于8ħ日数占比达64%,如图2所示㊂图1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平均气温㊁平均最高气温㊁平均最低气温年际变化图2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逐月适宜温度日数占比情况近30年来,虽然泾源最高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从没有出现过35ħ以上的高温天气㊂泾源县夏季平均高温仅为22.5ħ,平均高温(T m a xȡ35ħ)日数为0,无高温风险,最高温度仅为32.6ħ,出现于1997年7月21日㊂泾源县6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1.9ħ,7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3.5ħ,8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1.9ħ;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呈逐每10年增加0.2ħ,如图3所示㊂杨军,等㊃宁夏泾源县夏季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分析2023年第13期图3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3.1.2降水特征㊂泾源县是宁夏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57.4mm㊂近30年来,夏季泾源县平均降水量为362.2mm,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55%㊂作为宁夏夏季降水量最为丰沛的地区,夏季泾源县最多降水量为667.2mm,出现于2018年,最少降水量为202.5mm,出现于2014年,最多年是最少年的3倍多㊂泾源县夏季无降水日数占比为54%,适宜降水(0.1mmɤR<10.0mm)日数占比为33%,6月平均降水量为90.6mm,7月平均降水量为126.1mm,8月平均降水量为145.5mm㊂泾源县夏季的降水随年份波动变化,强降雨变化趋势不明显㊂近30年来,夏季泾源县总降水量总体变化呈上升态势,年际之间呈波动震荡,最低与最高年份降水量可相差450mm以上,如图4所示㊂近30年,夏季泾源县出现大雨(Rȡ25.0mm)日数共计125d,日数占比为4%,出现频次变化不明显,如图5所示㊂图4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图5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大雨降水日数变化情况3.1.3相对湿度㊂夏季泾源县不仅降水充沛,且雨热资源配置非常优越,平均相对湿度为72%,适宜湿度(40%ɤHɤ80%)日数占比达61%㊂6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5%,适宜湿度日数占比为68%,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4%,适宜湿度日数占比达62%,8月平均相对湿度达77%,适宜湿度日数占比为53%,如图6所示㊂图6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平均相对湿度变化情况3.1.4风特征㊂夏季泾源县风感舒适,平均风速仅为2.7m/s,也是一年中平均风速最小的季节,适宜风(1.5m/s<Vɤ7.9m/s)日数占比为87%,其中,平均风速6月为2.8m/s,7月为2.7m/s,8月为2.6m/s,如图7所示㊂图7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平均风速变化情况总第52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夏季泾源县无大风和静风风险,风速呈减低趋势㊂从观测数据来看,近30年,夏季泾源县静风日数仅有2d,出现在2013年7月12日和2000年6月26日;最大日均风速为7.5m/s,出现于1996年6月20日和1997年8月9日㊂近30年,出现强风(V m a xȡ10.8m/s)日数仅有72d,占总日数的2.6%,而且从近15年的观测记录看,有12年没有出现强风天气,见表2㊂3.1.5强对流天气㊂夏季泾源县强对流天气以雷暴和冰雹天气为主㊂近30年,夏季泾源县雷暴随年份波动变化呈缓慢增长趋势㊂泾源县整个夏季平均雷暴日数为17.5d,其中6月平均雷暴日数5.4d,7月为6.5 d,8月为5.5d每10年增加0.6d,如图8所示㊂图8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雷暴日数变化情况夏季泾源县冰雹日数较少,且呈降低趋势㊂近30年,夏季泾源县平均冰雹日数为0.9d,其中6月平均雷暴日数0.2d,7月为0.4d,8月为0.3d㊂冰雹日数呈减小趋势,每10年减少0.3d,如图9所示㊂图9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冰雹日数变化情况总体来说,夏季泾源县强对流天气较少,变化趋势不明显㊂近30年,夏季泾源县强对流天气日数为573d,日数占比为20%㊂夏季平均不良天气日数为18.5d,其中6月不良天气日数为5.6d,7月不良天气日数为7.0d,8月不良天气日数为5.8d,且变化趋势不明显,如图10所示㊂表21992 2021年泾源县夏季风速ȡ10.8m/s日数及日数占比年份风速ȡ10.8m/s日数/d风速ȡ10.8m/s日数占比/%年份风速ȡ10.8m/s日数/d风速ȡ10.8m/s日数占比/% 199251.4200700.0 199341.1200800.0 199441.1200900.0 199592.5201000.0 199692.5201100.0 199782.2201200.0 199830.8201300.0 199900.0201400.0 200092.5201500.0 200141.1201600.0 200230.8201700.0 200341.1201810.3 200420.5201920.5 200500.0202000.0 200651.4202110.3图101992 2021年泾源站夏季强对流天气日数变化情况3.2人体舒适度分析近30年,泾源县夏季总体是非常舒适的,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为68,为最舒适等级㊂整个夏季舒适以上日数占比达87%,最舒适以上日数占比达55%㊂泾源县6 8月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分别为65㊁70㊁67,人体舒适度等级相同,均为最舒适㊂其中,6月舒适以上平均日数为27.9d,占比达93%,最舒适以上平均日数为18.3d,占比达61%,7月舒杨军,等㊃宁夏泾源县夏季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分析2023年第13期适以上平均日数为24.5d,占比达79%,最舒适以上平均日数为14.5d,占比为47%,8月舒适以上平均日数为27.6d,占比达89%,最舒适以上平均日数为17.7d,占比达57%㊂总的来说,泾源县6 8月人体感觉舒适的日数均在24d以上,超过当月日数的2/3,人体感觉都非常舒适(见表3)㊂表3夏季泾源县个月人体舒适度情况月份6月7月8月人体舒适度指数657067舒适日数/d27.924.527.6最舒适日数/d18.314.517.7舒适以上日数占比/%937989最舒适日数占比/%6147574其他夏季泾源县除了拥有较为理想的避暑旅游气候条件外,生态环境优势也十分突出㊂2019年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89d,其中优良天数89 d,优良率100%,无轻度及以上污染;2020年夏季,有效监测天数86d,其中优良天数85d,优良率98.8%,2021年夏季,有效监测天数90d,其中优良天数85d,优良率94.4%㊂综合近3年监测数据,夏季泾源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7%㊂泾源县2020年夏季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408个/c m3,其中6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550个/ c m3,7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1950个/c m3,8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724个/c m3;2021年夏季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157个/c m3,其中6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060个/c m3,7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301个/c m3,8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110个/c m3㊂综合近两年监测数据,夏季泾源县负氧离子平均浓度2318个/c m3㊂泾源县总国土面积1131k m2(169.7万h m2),其中县辖580k m2(87万h m2),六盘山自然保护区面积551k m2(82.7万h m2)㊂耕地面积26.1万h m2,其中基本农田20.83万h m2,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2.24%,植被盖度达95%㊂5总结与讨论夏季泾源县拥有较为理想的避暑气候禀赋,其平均温度为17ħ,适宜温度日数占比高,日温差较大,且无高温风险;泾源县夏季降水充沛,但大雨(R ȡ25.0mm)日数较少;平均相对湿度较为理想,夏季一半以上日数的相对湿度都非常舒适;日最高气温小于28ħ日数占比达96%,平均日较差10.2ħ,日较差大于等于8ħ日数占比达71%;作为一年中风力最小的季节,夏季泾源无大风和静风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泾源县夏季强对流天气略多,日数占比达到了20%㊂夏季泾源县总体是非常舒适的,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为68,人体感觉舒适的日数均在24d以上,超过当月日数的2/3,人体感觉都非常舒适㊂夏季泾源县除了拥有较为理想的避暑旅游气候条件外,气候生态环境也十分优越㊂2019 2021年,夏季泾源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7%;2020 2021年夏季负氧离子平均浓度2318个/c m3;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2.24%,植被盖度达95%㊂总的来说,夏季泾源县拥有非常理想的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是我国西北非常理想的避暑旅游目的地㊂在2021年泾源成为宁夏首个获得 中国天然氧吧 国家气候品牌后,泾源县应继续推动美丽避暑宜居乡村融入山水林田湖草自然风貌,促进乡村旅游㊁康养等产业发展,形成 避暑旅游+ +避暑旅游 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高质量美丽避暑宜居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泾源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㊂[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8 15号[A/O L].(2018-03-22)[2022-08-16].h t-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c o n t e n t/2018-03/22/c o n t e n t5276447.h t m.[2]罗艳,杨彬,樊凡,等.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构建探索:以安徽省为例[J].气象科技进展,2021,11(5):187-189.[3]邓皓玉.基于气候条件的国内避暑旅游需求时空分异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1.[4]孙银川,王素艳,李浩,等.宁夏六盘山区夏季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J].干旱气象,2018,36(6):1035-1042.[5]韩世昌,马兴明,何云,等.六盘山地区避暑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8):58-59.总第52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调研报告宁夏调研报告:宁夏宁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接壤,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区。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宁夏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一、经济发展:宁夏是中国最早进入改革开放的14个沿海和边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一,也是首批开展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宁夏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能源和旅游业。
农业方面,宁夏以种植作物和养殖业为主,如小麦、玉米、水果、牛羊养殖等。
能源方面,宁夏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地区。
旅游业方面,宁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东青铜器文化遗址、贺兰山岩画和沙坡头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宁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海东青铜器文化遗址是宁夏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是中国青铜器研究的重要发现点之一。
贺兰山岩画被誉为宁夏的“国宝”,是中国岩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沙坡头是宁夏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驻扎地之一。
除了以上景点外,宁夏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沙漠、河流和湖泊等,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三、文化特色:宁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主要是回族和土族等。
宁夏的回族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如建筑、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
宁夏的回族民间艺术也非常有特色,如花鼓灯、赛龙舟等。
此外,宁夏还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和贺兰山民俗文化村等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和传承了宁夏的文化遗产。
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宁夏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宁夏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宁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个边疆地区,宁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善和保护。
希望宁夏能够进一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宁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共3篇宁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宁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宁夏是一座美丽的宜居之地,也是一处充满了特色旅游资源的地方。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宁夏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已经逐渐被挖掘出来,并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特色。
本文对宁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宁夏旅游业的发展。
一、宁夏特色旅游资源概述宁夏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三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
其中,可以列举的自然景观有:沙漠、湖泊、河流、山峦等。
人文景观包含了宁夏民族村寨、宁夏特色文化、宁夏园林等。
历史文化遗址则包括了宁夏石窟和清真寺等。
这些景观和遗址都是宁夏特色旅游资源的宝贵财富,但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宁夏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在历史上,由于宁夏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旅游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宁夏逐渐被外界认识,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关注。
同时,宁夏政府也加大了旅游业的推广和开发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宁夏的特色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从而实现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宁夏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基本上是以自然和历史文化为主,民俗文化相对较少。
在自然景观方面,宁夏的沙漠、湖泊、河流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开发。
在石窟方面,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石窟周围的环境、设施、标志等进行了整治。
有的石窟还在人工营造了高度仿古的亭台楼阁,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历史文化遗址方面,宁夏主要以回族的清真寺为重点进行开发,例如银川市南门清真大寺、铁门清真寺等,都成为了游客观光的热点。
总体来看,宁夏的旅游业已经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但还远远不能与国内其他名胜区媲美。
三、宁夏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1.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宁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例如回族的婚俗、葬俗等,都可以作为宁夏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
可以打造模拟地道婚礼、尝试传统餐饮、展示传统手工艺等旅游产品。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旅游文化资源的调查报告导语:农家乐是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旅游模式, 宁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回族农家乐,对提高宁夏旅游经济, 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我们必须将其与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得以长久而稳固地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在都市中感到了烦躁、疲惫和紧张, 于是一种让城里人走进农家、农村、果园、牧场, 重新融入自然, 放松身心, 感受乡情和农业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农家乐,便应运而生, 成为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
一、开发宁夏纳家户回族农家乐的条件与优势(一) 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宁夏是全国惟一的回族自治区, 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1999 年末, 回族人口已达186 万, 占全区总人口的34. 3%, 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5。
回族人口遍布全区, 且相对集中, 固原地区和吴忠市的回族人口占到了全区回族人口的83%。
回族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 为回族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开发创造了先天条件。
(二) 回族民俗风情的独特性。
回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民族意识强的特有性格和民族传统。
同时, 由于坚定的宗教信念, 又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饮食起居、歌舞服饰等民俗民风。
2023年宁夏旅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宁夏是中国的一个地处偏远地区,但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过去的几年里,宁夏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宁夏旅游行业的市场状况进行研究。
首先,宁夏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宁夏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沙坡头、贺兰山、西夏王陵、银川城隍庙等。
此外,宁夏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如回族的驼铃舞、沙湖马头琴、银川菜等。
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宁夏。
其次,宁夏旅游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宁夏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8年,宁夏接待游客达到了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
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收入的增长表明,宁夏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宁夏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
近年来,宁夏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如公路、机场、酒店等。
此外,宁夏还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广活动,提升宁夏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些措施使得宁夏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
然而,宁夏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宁夏的旅游业仍然相对薄弱。
与其他地区相比,宁夏的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宁夏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宁夏的旅游市场还不够成熟。
宁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差异化。
此外,宁夏的旅游市场还存在价格竞争激烈的问题。
由于宁夏位于偏远地区,运输成本较高,因此旅游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影响了游客的消费水平和意愿。
为了进一步发展宁夏的旅游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其次,宁夏应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宁夏应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提升宁夏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宁夏。
宁夏旅游调研报告宁夏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近年来,宁夏旅游业快速发展,各类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接待量稳步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宁夏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本次调研对宁夏旅游进行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宁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1 宁夏旅游资源概况1.2 宁夏旅游业发展现状1.3 宁夏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4 宁夏旅游推广和宣传方式1.5 建议和改进意见2.调研方法2.1 网络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官方网站、新闻报道等收集和整理有关宁夏旅游的信息。
2.2 实地考察:前往宁夏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景区和旅游企业,与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实际情况。
2.3 调查问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游客对宁夏旅游的看法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及讨论1. 宁夏旅游资源概况宁夏地处黄河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主要自然景区有贺兰山、沙湖、沙坡头等。
同时,宁夏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西夏古国遗址、镇北堡等。
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宁夏旅游业发展现状宁夏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各类旅游活动和节庆活动举办频繁,吸引了大量游客。
3. 宁夏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尽管宁夏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宣传和推广方面仍需加强,尤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较低;其次,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再次,宁夏的旅游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创新。
4. 宁夏旅游推广和宣传方式针对宁夏旅游推广和宣传,在网络时代,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等,扩大对外宣传的影响力;可以加大对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游客黏性;可以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开展专业化的旅游推广活动。
5. 建议和改进意见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意见:5.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宁夏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介绍宁夏的主要山水旅游资源宁夏是中国的一个自然文化旅游胜地,境内山水相连,文化传承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名城众多,自然美景壮美神秘,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宁夏文化风情。
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首先,介绍的是黄河千里银带。
位于宁夏玉龙河以北20-40公里的山塞地带,黄河河谷的植被丰富,内有一条清澈而勇猛的神河——黄河第二弯——玉龙河,玉龙河是黄河支流,河流长度139公里,河道全程共161条弯,玉龙河谷地势险要峡谷景观,多数河段则是平缓的陆地景观。
如果你喜欢冒险,最好不要错过玉龙河漂流,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刺激和挑战,玉龙河漂流不但具有风光迷人、峡谷奇险等特点,还具有野百合、金丝燕等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其次,是沙坡头风景区。
沙坡头四面环山,中间一块突兀而起的沙山,险峻而雄伟,高达七十多米,最高处相当于一栋两层的楼房高度。
从沙坡头风景区山顶俯瞰,恰似一团浪花翻起,几乎全由黄色的沙粒构成,发向远方似乎从未尝到目的。
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滩丘风貌区,是黄河流域里最大的世界性滩丘——“青铜滩”,被誉为“中国的迷宫黄色家园”,和“黄河出海口”等景点,这里的沙子金粒倍感厚重。
第三,是宁夏西夏王陵遗址景区。
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为舒城故里,距离银川二十多公里,是中国唐宋时期文化名城之一。
遗址包括2座王陵、1座宫殿、1座园林以及大量生产生活遗址。
王陵是结构复杂、坚固耐久、规模较大的地下陵寝,现在的王陵遗址被红墙围拢地建筑群所包围,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此外,还有宁夏贺兰山、杭锦旗响沙湾、石嘴山西部马背岭、吴起山森林公园等著名的山水旅游资源。
宁夏拥有多姿多彩的景点,构成了一道别样的美丽风景线,与内蒙古、甘肃等地旅游相当相辅相成,可以为我们的旅行增添无限乐趣和回忆,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宁夏,请不要错过这些美丽的山水文化景点!。
调研报告宁夏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
近年来,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窗口和中西部地区全面改革开放的领导者。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宁夏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经济发展宁夏作为一个地理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份接壤。
宁夏的经济主要以农业、能源和工业为支柱。
首先,农业是宁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宁夏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同时也以养殖业和水果种植出名。
近年来,宁夏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了科技投入和农业产业化的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宁夏的能源产业也非常发达。
宁夏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成为了西北地区的能源基地。
同时,宁夏也在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光伏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宁夏的工业也在快速发展中。
宁夏拥有多个工业园区,主要涉及化工、机电、有色金属和食品等领域。
宁夏工业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长,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提高。
二、民族文化宁夏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拥有回、汉、蒙古、苗、藏等多个民族。
回族是宁夏最主要的民族之一,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在宁夏广泛分布着寺庙、清真寺等伊斯兰文化建筑。
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都是回族人民隆重庆祝的日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此外,宁夏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民俗活动。
比如,宁夏的古堡和古民居是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同时,宁夏还有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文化,如马头琴、蒙古舞等,为宁夏的文化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三、旅游资源宁夏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首先,宁夏的自然景观非常壮丽。
宁夏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沙漠之一——塞外黄河口沙地,这里的沙丘连绵起伏,形成了壮观的沙漠景观。
宁夏旅游资源介绍
宁夏旅游资源介绍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下面将为您介绍宁夏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美食等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
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形多样,自然风光十分秀美。
是
宁夏的沙湖景观,如银川市周边的沙湖,被誉为“中国的迷宫”,
拥有壮观的沙丘和湖泊,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探险和赏景。
宁夏还
有著名的贺兰山,山川壮丽,景色优美,是徒步旅行和登山的理想
地点。
而在石嘴山市的黄河之滨,可以观赏到壮丽的黄河风光和奇
特的黄河壶口瀑布。
人文景观
除了自然风光,宁夏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
兴庆区的宁夏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让游客了解到宁夏悠久的历史和
文化。
银川市的明代鼓楼和清代钟楼是宁夏的象征性建筑,被列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游客一一品味。
马回民村是宁夏的一
个特色村落,村内保留了马家族成曲文化的传统,游客可以欣赏到
民族歌舞表演并了解回民风俗。
特色美食
说到宁夏,就不能不提它的特色美食。
首推宁夏的羊肉,宁夏的羊肉肥嫩、味道鲜美,有着独特的风味,常常用来做各种烤肉和炖菜。
宁夏还有特色小吃“灌汤包”,以其鲜香可口而闻名,是游客们品味宁夏美食的必选之一。
宁夏还有各种独特的面食和汤类,如羊肉泡馍、凉皮等,都值得一试。
以上介绍了宁夏的一些旅游资源,无论您是追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是特色美食,宁夏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欢迎您来宁夏旅游,感受这片美丽的土地!。
2023年宁夏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宁夏是一座以多元文化、美食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胜地。
目前宁夏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下:一、旅游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宁夏的旅游市场在过去几年逐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规模适中的旅游目的地。
据宁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宁夏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9525万人次,并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4.5亿元,同比增长15.1%。
二、旅游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宁夏旅游业的旅游产品类型逐年增多,包括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文化体验旅游线路、美食旅游线路、生态旅游线路等等。
在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方面,宁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址和景区,如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月牙泉景区、沙坡头景区等。
在文化体验旅游线路方面,宁夏的少数民族文化格外丰富,有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活动,如开斋节等。
在美食旅游线路方面,宁夏的美食涵盖了全国各地,特别是宁夏的沙漠寨子的烤全羊非常著名。
三、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宁夏旅游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推出各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和服务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
近年来,宁夏发展了生态旅游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户外探险、登山和极限运动等旅游品类,例如银川贺兰山自行车挑战赛等,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游客。
四、旅游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宁夏旅游业也在加快推进旅游战略规划,例如宁夏文化旅游“十三五”规划,旨在构建综合性文化旅游体系,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同时,宁夏还在建设“一极、一带、两区、三线”旅游格局,希望打造“草原情景型、沙漠特色型、历史综合型、文化创意型、生态环保型、高端服务型”六大旅游品牌。
总之,宁夏旅游业市场发展现状在多元化、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上不断提升,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2023年宁夏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宁夏的经济不断发展,宁夏旅游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宁夏旅游,给宁夏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宁夏旅游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宁夏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宁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方面。
在这些旅游资源中,黄河流域、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坡头景区、西夏王陵景区以及中卫月牙泉等等都是宁夏旅游的主要景点。
其次,宁夏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这是在旅游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不同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不同的游客群体,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这就使得宁夏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宁夏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据官方数据统计,2019年宁夏省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达到了15484.33万人次,同比上涨10.47%。
这一数据表明了宁夏旅游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宁夏旅游市场中,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板块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其中又以沙漠文化旅游和月牙泉风景区为最具吸引力。
此外,宁夏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如中卫市的东胜景区等,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逐步进行中。
三、宁夏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宁夏旅游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1.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宁夏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需要宁夏旅游从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上下功夫,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2.加强品牌营销和宣传加强品牌营销和宣传也是宁夏旅游行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通过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宁夏旅游行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宁夏旅游。
3.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市场也是宁夏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除了继续深耕东部、中部地区和接待国外游客市场外,宁夏还可以在北、西边疆及内蒙地区等地广泛发展旅游市场。
宁夏旅游业发展现状宁夏是中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遗产景点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宁夏的旅游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宁夏共接待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330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10%以上,显示了宁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头。
宁夏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银川市和贺兰山地区。
银川市是宁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宁夏旅游的重要门户。
这个城市拥有许多历史和文化名胜,如西夏王陵、鼓楼、灵鹫川等。
此外,宁夏还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贺兰山地区。
这个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著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除了传统旅游资源外,宁夏还积极开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开发。
宁夏文化非常丰富多样,特别是回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民族特色,吸引了许多对回族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此外,宁夏还注重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项目,如沙湖、贺兰山、黄河湿地等,给游客提供了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宁夏的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宁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乃至全球宣传宁夏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然而,宁夏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有些旅游景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
此外,宁夏旅游业还缺乏一些创新和独特的旅游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总体而言,宁夏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产品的创新,相信宁夏的旅游业将进一步繁荣发展,为宁夏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宁夏旅游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宁夏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对宁夏旅游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我们希望为宁夏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宁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调查方法我们使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来了解宁夏旅游市场的情况。
定性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观察等;定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等。
我们在宁夏地区广泛开展了调查工作,并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3. 宁夏旅游市场概况宁夏地处中国的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宁夏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据统计数据显示,宁夏的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逐年增加。
4. 宁夏旅游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宁夏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等。
然而,宁夏旅游市场还存在一些劣势,如营销推广不足、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改善等。
5. 宁夏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宁夏旅游业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宁夏作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宁夏旅游业也面临着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挑战。
6. 宁夏旅游市场的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发展宁夏旅游市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营销推广,提高宁夏旅游形象的知名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开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游客•加强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7. 结论通过对宁夏旅游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宁夏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在解决市场挑战和利用机遇的基础上,宁夏旅游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促进宁夏旅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以上就是对宁夏旅游市场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宁夏旅游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浅析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宁夏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
这些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反映了宁夏特有的民族风情,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利用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已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目前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剖析并提出对策,推动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一、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现状1. 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包括回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其中著名的有长调、笛子曲、马头琴曲等。
这些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分散性宁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且部分音乐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逐渐淡出。
这就给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旅游开发利用不足当前,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不足,大部分传统音乐只在当地民间传承,鲜有机会被外界了解和欣赏。
这不仅限制了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也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政策文件,加大对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力度,为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2. 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宁夏应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保护工作,建立专门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对各类传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保护和传承。
3. 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在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中,应不断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提出多种旅游产品,如音乐会、音乐鉴赏、音乐体验等,丰富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体验方式。
4. 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宁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推出相关的宣传片、文章、音乐作品等,提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商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提升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
宁夏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一,摘要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增长的潜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规划的依据。同样,旅游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弘扬,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宁夏(全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其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历史遗迹的珍贵性,回族风情的浓厚性,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到来。那么,如何更加高效的对宁夏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规划呢?这就要对宁夏改旅游资源进行一个详细,全面,透彻的分析。 二,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分类 评价 开发 三,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四,宁夏旅游资源及分类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它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息息相关的。一方水土养育
一方人,自然也养育了一方文化。要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详细,透彻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1,宁夏的地理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度—107度,北纬35度—39度之间,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位于整个东亚的核心地理位置。宁夏该,地处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中游,东临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接西域,北连大漠。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6301350人,回族人口占三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集区,也是唯一的回族自治区。 宁夏位于中国季风区的边缘,是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干旱气候,同时也是
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南干北湿。5—9月期间,宁夏气候宜人,是旅游观光的黄金时节。 2,宁夏的地貌 宁夏地处我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和祁连山褶皱之间,地质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 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南部的六盘山自南端向北延伸,与月亮山,南华山等山脉相连,把黄土高原一分为二。东侧和南面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和南侧为陇中山地和黄土丘陵,中部是山地,山间与平原交错,北部地势呈现明显的东西分异,银川平原,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宁夏地貌复杂,盆地交错,山地迭起。根据自然特点和传统习俗,一般把石嘴山市,银川市,吴忠市等引黄灌溉的地区称作为银北,中卫地区称之为中部,把固原市称为宁南地区。 五,宁夏旅游资源类型及总量 宁夏孕育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舒展雄浑的黄河,挺拔壮丽的贺兰山,千沟万壑的黄玉高原,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气势磅礴的六盘山脉,阡陌纵横的银川平原,构造了宁夏奇异的自然景观,历史的沧桑,以其深厚悠久的内涵,积淀为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等等,留下了大量的人文资源。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和在大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资源的全面普查,得出以下结论:宁夏有共计185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9个,人文旅游资源133个,服务资源13个,在全国十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占8大类,拥有46种,占全国基本类型48.4%. 以下是宁夏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基本类型 全国 宁夏 宁夏占全国 单体数 占单体总数 地文景观类 16 6 37.5% 9 4.86% 水文景观类 7 3 42.9% 6 3.42% 生物景观类 7 4 57.15% 24 13.0% 历史遗产类 21 16 76.2% 62 33.5% 现代人文类 21 16 76.2% 64 34.6% 抽象人文类 7 2 28.6% 6 3.24% 旅游服务类 7 5 71.4% 13 7.02%
地文景观类 A:山岳风光 贺兰山,六盘山,拜寺口的飞来石,蘑菇石,贺兰山的丁香谷等 B:沙丘风景 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 水文景观类 A:河川盛景 黄河九十九道湾,泾河
B:湖泊风景 沙湖,黑泉湖,青铜峡水库等 生物景观 A:珍惜动物 中华秋沙鸭,芦苇荡 历史遗迹类 A:文物古迹 同心清真大寺,中卫高庙,西夏王陵,明长城 西部影视城,水洞沟, B:近代史迹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烈士陵园 现代人文类 A:民族文化 回族文化:节日,习俗,礼仪,服饰,歌舞 抽象人文类 民间传说,特色民俗 旅游服务类 酒店:悦海 旅行社:国旅,中旅
以下是对上述表格呈现出的内容的详细分析 1,地文景观类 宁夏地文景观充分体现了宁夏自然环境的过渡性,多样性和不均衡性。但是由于宁夏旅游业起步较晚,对于贺兰山,六盘山等山地资源的开发较为迟缓,且,由于近些年来的全球变暖,从而导致宁夏地区降雪量和降水量的下降,故山地滑雪会有困难,所以,对于山地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并不是太过乐观。 然而,对于沙丘风景来说,前景不可限量。宁夏的沙丘风景以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最为典型,草方格的铺垫,横穿沙漠的冒险,沙漠越野的举办,都给沙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对于中国南方,东北,等一些发达地区,沙漠景色是一种新奇。在发展沙漠旅游这一方向,最为典型的是沙坡头和沙湖。二者都由沙组成,近些年都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而且沙坡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和沙湖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旅游资源,并且都开发出了相应的沙漠旅游产品。对于外界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强,但是,在开发沙漠旅游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宁夏旅游业起步较晚,区域内缺乏宏大,独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且沙漠旅游等大部分资源都与邻近的内蒙,甘肃,新疆都有相似之处,缺乏应有的特色和气度。就连旅游产品,大有相似之处。 2,水文景观类 对于宁夏来说,最大的水文景观莫过于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了。天下黄河富宁夏,而宁夏所有的引黄灌溉地区都因为黄河而富裕。在宁夏,黄河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资源,而是依附于其他的旅游资源,诸如最为著名的黄河九十九道湾,就是依附于沙坡头景区的,而且旅游项目单一。再看泾河,只是作为一条灌溉河流,并没有开发,利用。其次是宁夏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且不管是黄河还是泾河,都有凌汛期,所以在开发利用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对于湖泊景观,沙湖,沙与水的巧妙组合,是我国荒漠化湿地中沙与水融为一体的独特的生态环境区,既有大漠风光的豪放气度,又有江南水乡的温柔秀丽。沙中有湖,湖中有沙,湖泊内有大片芦苇荡,每当夕阳西下,就会给人一种如在仙境的美好感觉。水上摩托,冲浪,滑索,水上娱乐节目很是吸引人。可以说发展前景和空间是巨大的,前提是有自己的特色。沙坡头和沙湖其实是一个类型的,但是沙坡头偏重于沙,两者都有滑沙,水上娱乐等一系列的项目,基本上没有差异可言,所以如何在相似的环境下开发出与众不同的点,这就是其未来的发展空间。 3,生物景观类 宁夏的生物景观主要是指珍惜动物,鸟类,以沙湖的珍惜鸟类为主,沙湖是鸟的天堂,这里有鸟类198种,100多万只,占宁夏鸟类总数的36.14%。这里鸟的种类主要有白鹤、黑鹤、天鹅、灰鹳、大鸭、丹顶鹤、中华野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等21种,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24种。沙湖是宁夏苍鹭最大的繁殖地,野鸭成群,仅在湖区繁殖的斑嘴鸭和赤嘴鸭就在数万只以上。沙湖鸟类中,数量最多的是候鸟,年迁徙100万只以上。而且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9-10月两个时期。春夏之交,候鸟南来,鹳鸣鹤舞,天鹅翔集,百鸟争鸣,声闻数里。众鸟飞时,声如轻雷,盘旋回折,遮天蔽日;群鸟落处,形似云布,枝头水面,无可数计。但是,由于近年来的全球变暖等环境污染问题,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也不如以前那样多。同样的,鸟类的欣赏只是一方面。 4,历史遗迹类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在宁夏是最为多,也是最为悠久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水洞沟,西夏王陵,清真大寺,贺兰山岩画,这些都是宁夏的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这些历史遗迹都从不同程度上,不同角度上展现了宁夏的文化,诸如西部影视城和水洞沟,明长城,都展现的是宁夏的荒凉,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西夏王陵这是西夏文化的代表。由现存的西夏王陵,西夏文化,西夏文字等构成的西夏文化,堪称是宁夏垄断旅游资源,其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现在宁夏对于西夏文化的重视,加大了对于西夏文化研究与保护的资金,技术的支持,可以说现在的西夏文话,他的发展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的场所,那家户清真大寺,作为宁夏众多清真大寺的代表,以其庄严肃穆的伊斯兰建筑风格,被众人所熟知,但是相对于其他文化遗迹,那家户清真大寺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究其原因,是由于开发方式较为单一,保护措施不够。 5,现代人文类 众所周知,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回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现代人文类旅游资源中,回族的文化占有重要的部分。回族歌舞,最为著名的是“花儿”,被列为中国遗产,回族服饰,回族礼仪,回族节日,其中以三大节日最为著名。但是根据调查,在来宁夏旅游的游客中,很少去全面的了解回族文化,在安排的旅游活动中也没有涉及到回族文化的体验活动。也可以这么说,宁夏虽然是回族自治区,但是”回族味”不够浓厚。除了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聚集区,但是那里由于经济的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开发力度,开发范围都不够。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回族文化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而且,越来越多的游客想要更加详细的了解宁夏的回族文化。 6,抽象人文类 抽象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其实和现代人文类是比较相像的,在这里就不做赘述 7,旅游服务类 宁夏的旅游业起步还是相对比较缓慢的,但是,旅游业是迅速发展的,据调查,2012年,全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平稳有序,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达1340.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 ;实现旅游总收入103.39亿元,增长22.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338.9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和23.0%。这就显示了宁夏业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宁夏的旅游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在这种趋势下,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六,宁夏旅游业的总体评价及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我个人认为,宁夏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但缺乏鲜明的独特,缺乏知名度,其次是对于无形的旅游资源,诸如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并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但是它的开发空间是巨大的。最后,宁夏南部和宁夏北部都有其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交通,经济的原因,导致南部的旅游资源如同虚设。所以,要想发展旅游业,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以下是我对宁夏重点开发的旅游资源发展的一些建议 1,西夏王陵—旅游文化的胜地 对于西夏王陵的开发,一定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要大力挖掘扩充其文化内涵,如西夏王国的历史,政治,法典,既供大众游览,又吸引文学艺术界来此考察。其次,对于西夏王陵的规划上,一定要在建筑,绿化,雕塑的统筹布局下体现西夏文化的内涵和个性,独具匠心,杜绝雷同,最后,要根据西夏文化,设计制作出形态精美,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的旅游产品。 2,回族风情——民族精品 民族风情是某一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等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尤其是在宁夏南部山区,至今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法典,在文化,建筑,宗教,礼仪等方面,既有穆斯林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宁南的穆斯林和银北的穆斯林,宁夏也被誉为“中国的穆斯林”面对这一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一定要大手笔,打“精品”战略,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和深度开发。比如在独具特色回族聚居地区建设回民一条街,活着回族文化体验馆,回族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