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8.66 KB
- 文档页数:1
探讨成教《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改革【摘要】目前成人高教《国际贸易实务》课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符合成教特点的教材和辅助教学手段等各种不适应成教特点的问题,只有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寻求突破,才能切实提高成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教;《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当中,它们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
成人教育作为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对已参加工作人员的一种继续教育,对满足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提供了重要补充。
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成教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基本上是照搬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成教学生的特点,因此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多数成教学生最终只是混了一个文凭,而实际国际贸易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因此有必要对成教的国际贸易教学进行改革。
一、《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特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它是成人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性。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由于进行交易的双方分属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因此这种商业活动比国内贸易更为复杂、困难,它要求从事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的人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对其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成人教育是指在基础正规教育之外,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途径,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开发人才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体系中的高层部分,是对成人进行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高等专业教育的总称。
本文所指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在普通高校中进行的成人高等教育。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解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析《国际贸易实务》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对象,以交易条件和合同条款为重点,以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为依据,并联系我国外贸实际,讲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具体内容及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与一般做法,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教学观念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更贴近社会岗位需求,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践性,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平台;在教学模式上更讲求师生互动性。
一、培养目标《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
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和地位《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吸收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做法,以便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生意经",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教学改革◆邱淑英镌杰【摘要】国玮霁贸易发展最今日,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跫加具有复杂性。
我们努力建立起葵鸯跨钱跨色戆鞠鼯羹易教寅和人才培棼模式,焘多元纯争藐范化戆基磕上,笨錾促进蘑琢贸易专受教育酶发聂。
【关键词】圈际贸易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疑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懿综台索璇,对手国际赛荔这一实践性特列强的专驻焉言,无论怎撵强调实践环节酃不为过。
为了实现这个露标,我系在2006级专升本l斑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国际贸易本科专她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l。
蛰漂糙设置莓枣场爨求送行接辕国际贸翳专业教育滞詹于国际贸翳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广泛的社会需求,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宵正逐步转向社会、经济与管理的滚客并蓄,在宽口径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国际燹荔嶷务揉{睾麓力豹实罄||目等鬟簧。
嚣瑟,凳逶应耘酶枣殇鬻袭,必须建立起相对规范、完熬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
我系在不断完善原有课程的纂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课程进行更加合理的设置。
并新开始了《消费密心理学》、《世器经济概论》等糨关课程。
2.把臻泠教学转纯菇熊动的实践教学对于《图际贸易实务》等传统理论科目,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让学生在接受壤论教学的同时更多的进行相关知识轰翁讨论强实践。
我们将小组合终伶为国际贸易实践课程的圭甏形式,变教萍与学生之问的双囱交流为教师麓学生之闰、学生与学生之阏的多向交流。
正悬猩这种多向交流的形式下。
W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互相启发、共同协作。
不仅理解和掌攘了相应的j款行国际经济活动操作方法、程序,弱嚣了瘿列黼际贸易实线鹣实际秘终的遗程。
3.将察跋比例大的专搬课程教学变为一个连贯的实践操作模型以往的阑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中。
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弱,造成学生的实践操作熊力差,很难全面系统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佟方法。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摘要:在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过程中,针对学院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问卷调查中师生反映的意见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改革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为了适应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应当如何优化现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化,这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外贸人才则起着不可估量的关键作用。
2 课题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思路根据201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理念,并结合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要求,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按照“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订单式”与“模块式”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
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3.1 调查分析法一方面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收集和分析各高校有关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结合本院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及建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2 对比总结法将我院有关国际贸易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与同类院校有关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并总结出一套符合我院实际情况适合本院的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3.3 贯彻实施验证法在将已经进行改革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付诸行动,并通过师生的反馈意见来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4 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及分析4.1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1)确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浅议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就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007年3月30日,江苏省教育厅向媒体通报了2006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专科生就业率100%的专业,其中就包含国际贸易与涉外会计、国际贸易与金融、农业对外贸易和报关与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这表明外贸企业更希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培养能与外贸岗位相对接,也就是说它们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
1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从事多年的国贸专业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大致有以下四个问题。
1.1缺乏务实教材。
现前高职类《国际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普高教育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各地所编写的教材也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介绍。
另外世界形势变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贸易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这就使得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很难通过教材完全充分体现出来。
1.2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校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直接从其它学校毕业后分配过来的,理论知识虽然掌握的较好,但却缺乏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经历。
这就使得他们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对于实践的内容显得力不从心,很难使自己的课程讲授得得心应手,生动活泼。
特别是国贸实务中出现的各种单证,讲授教师都从来没有见过或操作过就更不可能将其如何填写、制作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向学生传授明白,使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1.3缺乏方法和手段。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对操作性要求较高,很多单证实务的内容仅靠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实际上机模拟操作和真正接触有关的操作场景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
因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灵活,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15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刘学航1 蒋国庆2(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彭山620860;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 要:实践课程教学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分析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措施和创新成果,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课程;创新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8-0152-03 [作者简介]刘学航(1984-),女,汉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统计分析教学和理论研究;蒋国庆(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锦江学院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306、JG201311)。
一、实践教学目标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四川省近年来外贸高速发展、国际商务人才数量短缺、外贸企业青睐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人才和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内同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经验,邀请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将“基础实、专业精、重创新、强实践”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之本。
力求使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二、实践教学内容在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导下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两年进行修订和完善,最新修订的2015年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时和内容都有更新。
2020年第11期·总第317期158【经贸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曾 敏 任雪娇(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摘 要]《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对贸易实务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2020通则》的主要变化,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关于贸易术语教学内容的更新建议。
同时提出了贸易术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贸易术语的核心特征及用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823(2020)11-0158-03Exploring on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Based on Incoterms ® 2020Zeng Min Ren Xuejiao(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Abstract : Incoterms ® 2020 has become effective from January 1, 2020, which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Based on the main changes in Incoterms ® 2020, suggestions on the updates of teaching content about trade te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are raised. Advices on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bout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are also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rade terms and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core features and usage of trade terms.Key Words : Incoterms ® 2020;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urriculum Reform 一、引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或Incoterms ®)是国际商会制定的对贸易进行解释的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邵艳红(晋中信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摘要]将OBE 教学理念运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当中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入手对教学进行改革,试图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老师“满堂灌”的上课形式,改变局限于教材的授课内容,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提升授课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OB E;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3)06-0194-03[作者简介]邵艳红(1986—),女,河南虞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产业结构转型。
[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2021940)。
第2023年第6期(总第562期)商业经济No.6,2023Total No.562一、引言随着线上教学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即OBE 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OBE 教学理念的广泛应用有深厚的技术环境。
当前的大学生们几乎都是00后,早早就接触到各类电子产品并熟练应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他们学习模式绝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教师单一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的内容也不再局限在教材、报刊等纸质版资料上。
任课教师更不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他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把新时代教育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据统计,中国大学慕课的用户规模截至2022年2月底,选课人次近8亿,学习人数居世界第一。
互联网已经作为新时代的学习工具帮助大学生们获得更广更深的知识。
关于现阶段如何改革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赵君耿明英 (武汉纺织大学43007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 其是对经济方面的教育受到广发的关注。国际贸易是经济方面的重要 课程之一,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 发展形势大好,对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的加大,这也对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将从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现 状出发,探究如何改革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国际贸易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为国际 贸易的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设立的主要宗旨是让学生了解国际 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而通过所学的知识对 生活中的经济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满足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需求,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模式 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贸易综合 能力。 一、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
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的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格局 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关系逐渐全球化,以往的双 边关系也发展成多边关系,国际贸易的竞争形势也13渐激烈,涉及 的领域也逐步扩大,现阶段的国际贸易中更加注重的是服务贸易; 所面对的对象也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也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 政策转至协调性贸易政策;而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国际贸易的摩 擦也在进一步加剧,各国纷纷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并加强了知识 产权的保护。 随着贸易结构和方式的改变,跨国公司日渐成为国际贸易竞 争的主体,各公司的贸易增长步伐不断加快,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 求也在增加。国际贸易课程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程,也是经济学、电子商务学、物流等经济方面专业的重要学习学 科。国际贸易课程作为一门开放性的经济学科,不仅要适应国际 贸易形势的变化需求,也要结合实际的市场情况对教学模式做出 调整,将国际贸易形势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融入课程中。 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的知识涵盖很多方面,它是一门宏观与微观有效结 合的学科,要积极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国际 市场的形势和国际相关的贸易政策。但在实际的国际贸易课程教 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各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 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引用。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的 分布比例上就可以看出来,大部分的国际贸易教师倾向于理论知 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务的重要性,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 节。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所选择的的教材有些不能与当下的世 界经济实际发展问题不相适应。在教材中经典理论占有的比例较 大,常常将一些古典的贸易理论作为国际贸易课程的重点讲解内 容,而忽视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讲解,使国际贸易课 程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近些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增加,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