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日本侵华书籍的读后感————读《罪证》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抗日战争书籍读后感抗日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要时常阅读抗日战争的书籍,我们要铭记历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书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抗日战争书籍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抗日战争与民-主精神》这本书。
这本书以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
第一部分写了民族危难,主要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第二部分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为重,在领导和组织全民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写了全民抗战,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敌入侵进行全民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第四部分写了爱我中华,继承传统,为振兴中环而努力奋斗。
这本书让我们不忘历史、牢记革命传统、珍惜美好生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
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史抗日战争书籍读后感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常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
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
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
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731部队罪证遗址观后感第一篇:731部队罪证遗址观后感731部队罪证遗址观后感2013年11月3日,我们乘坐着校车去了731部队遗址。
一下车我就被这肃穆的氛围感染了,碎石子铺成的广场,正是这罪恶的源头。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这里建立了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这里同德国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细菌战部队,它在哈尔滨市平房区设立了生物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成为日军在东南亚战场进行生物战的指挥中心,其核心是人体实验及细菌战。
731部队罪证遗址设立于1936年,其所在地当年是禁区,飞机不准在上空飞行,火车经过这里时必须在前一站放下窗帘,如果有人误入这块禁区,等待他的便是生命的断头台,人们把这块神秘的地方叫做“六十里地国境线”。
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日军在这里残害无数无辜百姓,仅在试验室内以活人做试验的惨案,就残杀中国人(包括现蒙古国人)、前苏联人至少3000名。
731部队罪证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材。
可恶并可恨的是日本政府迄今没有正式承认日军731部队在二战期间对战俘展开残忍的细菌和生物实验。
“冻伤实验”、“低温实验”、“病毒实验”等各种实验令人发指。
日军七三一部队大量繁殖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赤痢等传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器,并以当时的爱国人士及普通老百姓为对象,采取断水、干热、电击、人血与马血互换、人的肢体互换、冻伤试验等方法,进行惨绝人寰的实验。
仅在1939年至1945年,就至少有3000人被当作试验材料惨遭日军杀害,而在侵华日军进行的细菌战中,遭到屠杀和残害的人至少30万人,堪比南京大屠杀。
在遗址内听了讲解员的解说,我知道了日军在当时实验室多么的惨无人道,几乎是视生命如草芥,用中国人民的生命换取实验数据,和生化武器实验的结果。
《罪》读后感《罪》是一部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小说,这本书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而备受读者喜爱。
通过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周围人物的交织关系,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
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过着平凡的生活。
然而,他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而卷入了一场离奇的谋杀案。
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主人公不仅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犹豫,还要面对社会的冷漠和不公。
这种种困境和挑战让主人公陷入了一场心灵的挣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选择并不总是正确的,但正是这种错误的选择让他更加真实和可信。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孽,而真正的勇气在于直面自己的罪恶,并努力改变。
除了主人公,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
通过这些角色的交织关系,作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和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伤痛,而这些过去和伤痛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通过阅读《罪》,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让人无法自拔。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和挣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人生和人性的问题,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总的来说,读完《罪》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还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周围人物的交织关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我相信,这种理解和感悟会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让我更加坚强和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读《日军侵鄂的暴行》有感我们在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自豪、骄傲的时候。
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曾经的种种耻辱。
1938年,日本侵略军残暴的铁碲踏入湖北,从大别山麓到墓阜山脉,从鄂东大地到江汉平原,荆楚大地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日本侵略军惨无人道,所到之处,奸掳烧杀,无所不为,其残暴罪行令人指发。
日军以武汉为重点,对湖北地区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狂轰滥炸,全省大小城镇几乎未能幸免。
日本侵略军对武汉进行密集轰炸,空袭达61次,出动飞机946架,投掷炸弹4590枚,炸死近万人。
1938年8月29日,59架日军飞机对京山县城进行轮番轰炸,繁华的县城,瞬间变成一片废墟。
1938年10月23日,新升隆号客轮在洪湖遭日军侵略军的飞机轰炸,致使上百名中国人无辜的平民落乱。
日军在钟祥北新集抓住无辜百姓16人,全部用刺刀刺死,然后将9人眼珠挖出······日本侵略军血淋淋的残酷屠杀之下,许多村庄人烟断绝,成为无人村、死人村;一些村庄青壮年被杀尽,成为寡妇村、孤儿村。
日军铁碲所到之处,家家有死难,户户闻哭声,往日宁青的土地变成了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
我觉得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
他们怎会对那样无辜百姓,对和平向往的人和抗日志士们下此毒手。
他们在杀无辜平民里有一些是孩子啊!孩子们还有很多时光,他们可以在世界生存下去的。
但是日本侵略者来到中国,那些天真的孩子们就变成日本侵略者刀下的冤魂。
难道日本侵略者不知道吗?每个人都有生存在世界上的权利,他们都有自己的灵魂。
你们日本侵略者凭什么剥夺人家生存的权利?你们为什么如此灭绝人性呢?古人说过,“前者不忘,后事之师。
”所以我们莫忘国耻,不要让历史的悲剧在重演。
更要发奋图强,加倍努力学习,早点报效祖国,建设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抗战历史图书读后感篇一:抗日战争读后感论抗日战争现在的恬静生活来之不易,回想以前的种种,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愤恨的深切就是65年前日本的侵华百年战争,也就是抗日战争。
韩国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藉此虽说就看得出日本人的野心。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五六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向沈阳内城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策画进攻,不久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日俄战争,发动蓄谋已久发动革命的全面侵华战争。
经过八年的抗战,最终吴垂昆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本的侵略计划彻底失败。
而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
在这八年里,残酷日本在占领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而早在1895《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他们掌握台湾人民的生杀予夺大权,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推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殖民经济模式,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
之后,日军扶持拼凑伪“满洲国”,策动、拼凑一些地方性傀儡政权,制造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东亚与储蓄,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参考价值重大。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艰难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屡屡战败;却仅就中日之间而言,冲绳就多次发动对中国的日本战争,包括中日甲午海战,不仅力图阻断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而且试图鲸吞中国。
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8月15日,终于以海外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
中国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机,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挣脱出,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耻辱,一跃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四《七七事变》是一本关于日本侵华的历史著作。
通过对那段历史的深刻研究和分析,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侵略的残酷和破坏。
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这场战争的内在原因和深层次的影响。
本书的读后感让我再次认识到侵略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对我个人成长也是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的。
首先,日本的侵略将中国社会带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而日本的侵略给了中国社会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侵略者不仅要对中国做出各种各样的暴行和战争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试图通过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侵略,来摧毁中国社会的根基。
中国社会在这样的压力下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但即便如此,中国人民也始终没有丧失希望和信心。
其次,这场战争也深刻地影响着历史进程。
东亚地区的历史发展一直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还有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
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走出了劫难,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而战争对于东亚地区的影响,则需要更长时间去验证和分析。
最后,这场战争的教训正日益为我们所认识和牢记。
历史是永恒的,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伤痛和祸害,只有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深入探讨,才能够更好地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场战争的教训,不仅仅是人间悲剧,更是对整个人类前途的威胁,我们必须不断警醒和负责地面对未来。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细节,引发了我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人性之恶,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思考。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侵略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以及在规避历史悲剧方面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历史是人类的镜子,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不断吸收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总之,读完《七七事变》,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侵略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同时也认识到我们需要为了避免重蹈类似覆辙而做出努力。
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更是我们如何正视现实和未来的指南。
【读后感】读《七七事变》有感篇三《七七事变》是一本描写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书籍,该书详实地记录了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的历史背景、实情和影响。
阅读这本书,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让我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真实情况。
在书中,记述了当时的中国国境线是多么的脆弱,甚至连粮食都不够吃,处境极为危险。
而日本军队却一路顺风,轻易地攻占了中国的很多城市,使中国的局势雪上加霜。
这场战争打的很残酷,平民百姓无处可去,惨遭杀害,生灵涂炭。
我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决心。
另外,书中也反映了中国内部的各种问题。
部分腐败官员因为贪污腐败,把粮食、军需物资贪污走,导致了中国的资源极为稀缺,缺乏必要的武器和弹药,而日军则是军备完善,一路畅通无阻。
同时,由于内部问题,导致中国站不住脚,尤其是在国际上,缺少了各国的支持。
这些问题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
本书还揭示了中外关系中的很多细节,让我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那个时期的国际局势非常复杂,中国奋斗着去争取人民和国家的权利,但是却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许多国家对中国临危不惧、顽强抗敌的形象欣赏万分,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中国摆脱战争的困境。
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情况和利益问题等各种原因,很多外国政府并没有真正给予中国帮助,甚至支持日本宣扬谎言,对中国进行了污蔑攻击。
总的来说,读过《七七事变》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艰难和决绝。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奋斗不息并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团结。
我们应该记住那段历史,珍惜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和他们的家国梦观日本侵华纪录片有感昨天晚上,我有幸观看了一个有关“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必须要写点什么,我感觉到我肩上的“两道杠”格外沉重,我也感到一阵发自内心的,一种镌刻在民族灵魂上的痛。
这晚,我彻夜难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载光阴,毛主席有诗说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光荏苒,在我们革命先辈们的努力下,中国正逐渐成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慢慢的,我们这一批所谓的“90后”也逐渐成长起来,终有一天,我们将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同为第一批成长起来的“90后”,我也自然深感责任重大,在为国家发展建设出力的道路上,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的选择了经贸,有的选择了科研,也有选择祖国的基础建设,诸如此类我便不加赘述。
而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明天的我们是不是也能像他们那样,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喝脏水,历经苦难和磨练,最终对侵略和霸权说不;我们是不是也能像那位老人一样,带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新道路,还有没有面对英国“铁娘子”时,捍卫主权的霸气;我不得而知。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在历代先辈还是在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心里,都有一个梦,一个中国梦,那是我们和他们的家国梦。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卢沟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从此拉开了抗日战争序幕,当然我国对日的作战,还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那时的日本侵略者我们称之为“倭寇”,以及在卢沟桥事变之前还有“九一八”的国耻,据报道称当时日本在东三省肆意掠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奸淫妇女,据报道,妇女们被奸淫之后,用扫帚从其下体通过,从嘴里穿出,把还在牙牙学语的儿童的头颅砍下,用刺刀将其脑浆掏出喂狗,藏在母亲尸体下的幼儿被他们发现,他们将其双腿握住,一撕两半,以及更多更多,我已不忍再述。
1937年12月23日,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在南京,日军如切草一般,坑杀了我们30万同胞,或许文字的描述不足以将其惨状尽现,而我笨拙的文笔也无法再现其情其景,我想,恐怕只有当时日军面前的同胞,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惨绝人寰,人神共愤。
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观后感
时间:2019-03-30 09:48:01 | 作者:李冠霖
3月22日,张老师组织我们四年六班的全体学生来到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参观。
刚刚进馆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紧张而激动的,我从影视片上看到过日本侵略我们国家的情形,却没有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感受过。
走进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看着日本侵华期间遗留下来的照片、画册、地图、战场文件、徽章、军服、报刊、信件、书画等等200余类史料及近万件各种实物;听着佳木斯市抗战研究会会长宋爷爷的讲解;我的头脑里闪现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残酷暴行的种种画面;我手里紧紧攥住红领巾的一角,心里满是刻骨的愤怒。
爸爸经常加班,妈妈经常值班,我非常不理解,而爸爸说:“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爸爸妈妈的职责是好好工作,尽力去帮助别人,你的职责就是开心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过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和平不是等来、要来的,而是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拼搏出来的,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换来了民族的解放,爷爷、爸爸他们用努力工作实现了国家的强大,而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国梦”。
少年强、则国强!历史不能遗忘,和平需要守护!。
-—读《罪证》有感
近来,拜读了李荣惠先生所著的《罪证》,当看到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日军惨绝人寰的兽性行为我和周围许多人都进入义愤填膺无法抑制的黑色一天。
《罪证》收录了从当年侵华日军为宣扬其侵略战争的战绩等目的而汇编的刊物、画册中,挑选的由侵华日军随军记者或士兵拍摄的历史照片,留下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狂轰滥炸等多方面的罪证的真实记录作者把多如烟海的日军书籍文件、战地照片、抓捕无辜、刑杀及各种证章、证书、灵牌等日军绝密罪证,加以分类提取、组合成为专题,向我们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日军在中国大地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屠杀、掠夺、压迫行径。
首先是感叹作者坚持不懈地搜集、研究“罪证”所取得的浩大成果,在惊叹之余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不禁让人对该罪证收藏人高度的爱国主义责任感表示钦佩。
其次是把“罪证”的秘史,大白于天下。
不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滔滔罪行,也将日军的狗奴才活剥了皮,口诛笔伐得体无完肤,无不大快人心。
这些“罪证”发生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由于有共产党中流砥柱的民族抗战统一战线持久斗争,在世界人民联合反法西斯的斗争大环境里,人民胜利了,中国又有了坚实的国力进入历史性的庄严时刻。
现在,中华民族向“罪证”制造者及日本右翼的挑衅发出庄严的警告。
面对这些“罪证”,试问曾向中华民族犯下滔天大罪的罪人还有何话说?
在那个“罪证”年代,父老乡亲们为逃国难,多次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当几次走进公众场所,大家对“罪证”的报道发以激烈的讨论。
一次晨练中一位老者曾经愤怒地说:“日本侵略者鼓吹本民族的至高无上,唯我独尊,排斥非本民族的生存,地球只属于日本大和民族,是地道的反人类,也是他们民族自身的麻醉剂。
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在对其他民族排斥之时,必然发动侵略战争,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只是欺骗招牌。
“武士道精神”是培养教化日本国民的侵略野性,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手段。
“大和民族主义”与“武士道精神”不是正义的凝聚力,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近代现代史上日本给中国及其他各国造成的灾难与德国法西斯没有什么两样。
”
在《罪证》中,多次提到日军的所谓“军威”、“大日本皇军”,日本人为自己树立了无数个“大”“英雄”形象。
其实中国古语说得好:好汉敢作敢当。
如此自命不凡的日本却为什么不能正视过去曾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小家子气?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勇敢地承认过去,承担史实就行。
但日本右翼却做不到。
“罪证”使我们愤懑,使我们义愤填膺!
《罪证》这本书,你看我看,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或者日本人都看。
禁不住你说,我说大家都说。
那么谁最是权威评说。
作者曾电话联系了曾生活在“罪证”年代里的受害群体,他们亲耳所闻、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家住双合屯已逾花甲之年的何宝昌说:“《罪证》,引出我家与鬼子不共戴天的仇恨。
他说:“父亲曾给日本人放猪,丢了一头,被抓到日本宪兵队,打嘴巴、上大挂(头下脚上)、皮鞭抽、烟头烧、放下顶水盆子,歪一点,皮鞭相加,四天后被家人抬回时父亲已奄奄一息,几个月后伤才好。
”
87岁的贾树森,家住佳南,他说:“提起鬼子犯下的罪行,我知道的比谁都多。
本屯的李成贵,一只眼,拉脚的,被鬼子无辜地抓去扔到狗圈里,活吃了。
还有个叫姚西五的人被抓去与另外三个人在今环城收费站北边道东挖坑,然后一个人活埋另一个人。
本村的高老八被汉奸诬告是从苏联回来的暗探子,抓去活埋了。
1933年我13岁,年少好奇,由于长相好,与邻居被骗上日本汽车进了城,听说要给打针,我找了一个机会逃跑了,而那个邻居再也没回来……”
红力村(现在的蒙古力村)85岁的韩德说:“1938年,我和村里人被抓去修飞机堡,名曰勤劳俸仕,大队长是武捷飞,还有中、小队长。
劳工们一天要干14个小时的活,随时会受到刺刀、棍棒、皮鞭的“优待”,被打伤不能出工的人,就会被日本兵拖出去喂野狗。
我们每天早晚只有一碗小米稀粥喝,中午只有八两相子面掺玉米面的窝头,饿得我们直打晃儿。
天津班劳工穿洋灰袋衣裤遮体,吃棉絮充饥,住在只有一米多高的草席棚子里,近5000名劳工到1942年竣工时只剩下几百人。
1943年我们又被抓到田禄村(今建国乡)给鬼子修稻田地、挖河道、修排灌站,在那里还是难逃厄运。
从天津抓来的劳工最惨,万人坑就是铁证。
1944年我又被抓去到下城子,距家两千多公里,在那里给鬼子挖从前俄国人埋下的电缆线,在这里劳工们仍免不了挨打,致使大批的劳工死亡。
还有个万发屯“三岛理化研究所”,无人不知。
那是当年的岛村三郎建议修建的,这是一个秘密杀人魔窟。
1934年,他来到内蒙古为日本帝国搜集东北经济资源情报,此后又执掌大权,随意以抗日嫌疑分子、私藏枪支、邪教等罪名滥杀无辜。
1939年2月他调到佳木斯,手段极为残忍,惯用电椅、灌凉水、吊打、裸体穿厚纸衣点火烧、冰窟窿塞人、冷冻人试验、注射毒液、狗圈吃人等酷刑,
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他在上任425天里抓捕、关押及杀害中国人、苏联人、朝鲜人共计4310名。
而当时抗日队伍只有几百人,死者大部分都是老百姓。
1941年他调到肇州县,又开始了新的大屠杀。
“八·一五”光复后,他被俘入苏,后转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他几经改造终于交代了全部罪行。
后来他在日本创建了中国归还者联合会,自任会长,从事日中友好工作,他也对“大和民族主义”“武士道精神”“大东亚共荣”以及日军所有罪行加以揭露和批判,告诉日本人民真正的民族命运是和平。
作者曾经在朋友那里觅得一份佳木斯市民生救济处向民主政府的呈文批复,时间是1945年12月30日。
事由:《为日本妇孺收容所新年赐金请示由》,内容是“……日冠逃窜,残留妇孺流离失所,孤苦零仃,倍呈凄惨之至,本处长以民胞物与为怀,请新年赐金贰仟圆同渡新正,以示怜悯,呈请市长”,又见呈文之上有三名领导人签字。
皆以狂草体重叠,不易分见,有待研究。
足见我国人民宽怀之博大,以和谐化解,仁至义尽,是日军所万万不能的。
综上,我国提出创建和谐社会,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和谐能增强团结,增强国力,抵御未来侵略战争,国际间和谐可以不发生战争。
“武士道精神”“大东亚共荣”是人类的灾星祸根,而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人类文明进步,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