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米育种浅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02 KB
- 文档页数:3
圣瑞565的玉米品种介绍圣瑞565的玉米品种介绍玉米(maize),别名玉蜀黍、田螺米、土螺粒,是一种古老的粮食,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品种繁多。
其中,圣瑞565玉米被誉为近年来获得的最佳种类之一,这种玉米的大量出现使得玉米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1. 圣瑞565的概述圣瑞565玉米是由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在近年来培育出的品种,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和生产价值。
这种玉米的生长周期简短,收获季节早,耐旱、抗灾和抗病能力强,适宜于全球各地种植。
圣瑞565玉米是目前市面上最具备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的玉米品种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玉米产业。
2. 圣瑞565的特点(1)生长快速:圣瑞565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较短,生长快速并且生产率很高,较快地满足育种者的需求。
(2)适应性强:圣瑞565玉米适应性强,能适应各种地形和土壤类型,同时能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
耐旱抗逆,抗性强,低温依然保持健康的状态。
(3)产量高:圣瑞565玉米每亩产量达到了1800磅以上,远高于其他一些常规的玉米品种。
同时适合于大规模种植,可以在种植园中获得更高的利润。
3. 圣瑞565的应用圣瑞565玉米适用于食品加工、家禽饲料和种子生产等领域。
其米粉细腻,香味浓郁,口感非常好,可以制作糕点;同时,其谷角性配合饲料的物种多,可以为饲养家禽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
在种子生产领域,圣瑞565玉米表现出了深厚的潜力,用于育种或是饲料生产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结:圣瑞565玉米品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生长快速,适应能力强,产量高。
除此之外,这种玉米的应用范围广泛,对充分发挥种植效果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持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圣瑞565玉米还会获得更多的肯定和应用。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1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xx/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xx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xx/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xx 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xx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xx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美国七彩色"琉璃"玉米引种打算书河南农业大学高玉坤一.引种的必要性:1.彩色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1.亚油酸含量较高是一般玉米的2-3倍1.2.含量较一般玉米高且氨基酸较稳固,赖氨酸,色氨酸和弹氨酸含量明显。
1.3.彩色玉米更易于吸收利用1.4.:脂溶性维生素中较多,约为20mg/kg,黄玉米中含有较多的,和K几乎没有。
水溶性维生素中含较多。
1.5.:黄玉米中所含叶黄素平均为22mg/kg,这是黄玉米的特点之一,它对、胫、爪等部位着色有重要意义。
2引进彩色玉米后能够丰硕河南省粮食市场河南省的要紧粮食作物品种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河南省气候类型较为丰硕,适合种植大量农作物品种,引入彩色鲜食玉米后能够丰硕我省的粮食市场。
3彩玉米的引种会带来较高社会效益彩玉米引入能够专门好的解决叫我省的就业问题。
彩玉米的栽植工作,种植后的治理工作和治理和后期的加工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能够解决专门大一部份人的就业问题。
另外,我省的经济进展还不是很先进,经济增加水平和消费水平和沿海地域的很多省市比起来还有必然的差距,引进彩色鲜食玉米能够为我省带来庞大经济效益,从而在必然程度上解决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增进我省农村经济建设,改善农村经济架构,更进一步坚实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
现代研究证明,玉米中含有丰硕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避免其沉积于血管壁。
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必然的预防和医治作用。
维生素E还可增进人体细胞割裂,延缓衰老。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给而受到抑制。
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进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
玉米育种技术一、我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杂种优势群。
1、改良ReidReid Y.D.是19世纪末,由美国Robert Reid和James Reid父子通过对Gordon Hopkins与Little Yellow天然杂交群体精心选择培育成功的品种群体,经过各地育种家选育后,出现Funk、Osterland、Troyer、Iodent、BSSS等衍生群体。
国内育种工作者对BSSS选系及美国杂交种选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创新,形成了国内的改良Reid群(也有称PA群)。
该类群遗传基础丰富,也是玉米自交系改良的重要基础材料。
引入我国较早并广泛应用的是美国BSSS不同轮回选育出的B14、B37、B73、B84及衍生系A632、A634、A635A、NC250、B68、B14A等自交系,并以部分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选育出许多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初步形成了国内系×国外系这一优良杂交组配模式,但由于这些材料大多感小斑病严重,限制了其应用。
随着美国杂交种的引入,以其为基础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成效显著。
如沈阳市农科院从先锋杂交种3147中选育出了5003,铁岭市农科院从先锋杂交种3382中选育出了7922,莱州市农科所从U8(未知名杂交种)中选育出U8112,从XL80中选育了掖107等,在此基础上,莱州市农科所用5003×8112成功地选育出了掖478。
此后全国利用掖478组配并通过审定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超过40多个,如掖单13号、掖单12、掖单17、掖单19、豫玉18等优良杂交种,掖478也成为公认的改良Reid代表系和测验种。
此外,国内众多育种单位也纷纷以改良Reid系群为材料,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良自交系,如登海种业选育的3189、4866、832、8681、8723、DH08、DH13、DH15等,河南省农科院从478变异株选育出了郑58,以及郑30(郑20×掖478)、郑32(杂交种3382)、郑653(5003/综31//5003)等,铁岭市农科院、丹东农科院、辽宁农科院等利用5003×7922选育出C8605-2、丹9046、辽2345、辽5114等,丹东农科院育成了丹446(478×9046)、丹703(9046×丹340)等,此外还有陕西省农科院的K22、武109,河北农科院的冀815、冀15-22,北京市农科院的B尖8、9585,山东省农科院的鲁原92,新乡所的独321等。
多抗耐密型玉米新品种美抗909的选育分析作者:刘艳红赵连坤付俊清韩福祥杨红业池致清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20期摘要:以多抗耐密型玉米美抗909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耐密型玉米选育的重要价值,其次论述了耐密型玉米美抗909的特征品质和具体产量,最后重点研究了多抗耐密型玉米美抗909的选育技术,对自交系选育、耐密型杂交种选择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说明。
通过合理选育玉米种植品种,不仅能够增强玉米抗倒伏、抗病虫害和耐密种植性能,而且有利于保证玉米产量稳定,促进粮食安全。
关键词:多抗耐密型玉米;美抗909;选育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02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现阶段,我国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的市场供应量缺口较大,主要经济作物对进口依赖较大。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保护好我国粮食作物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多抗耐密型玉米的选育技术具体指对优良作物品种通过自交、杂交或种植技术优化,使得玉米拥有多抗、耐密、高产、广适的种植优势。
该技术的应用核心是选拔出具有多抗耐密性质的自交系,同时培育出满足上述条件的杂交系。
1 耐密型玉米选育价值玉米的耐密型是目前玉米育种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行业人员提出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增加种植密度和施肥质量十分关键,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技术路径。
在玉米育种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重视选育技术应用,在条件复杂、高密度种植地区选取合适的育种产品,以增加玉米耐密型、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1]。
玉米种植增加密度带来的直接效益是玉米种植量稳定增加,这有利于维护我国农作物品种供应,提高经济作物收益。
通过对美抗909玉米新品种耐密型和多抗性的研究,证明了种植耐密型玉米是当前农作物生产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2 美抗909特征品质和产量表现2.1 特征特性美抗909玉米种植品种的特征如下:玉米幼苗叶鞘颜色为紫色,其株型较为紧凑,株体高度均匀,大部分在272 cm以上,穗位高度为106 cm。
美国商业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石雷(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摘要] 美国商业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国育种者从美国商业杂交种分离了许多二环系,逐渐形成了PA(Reid)和PB(non-Reid)两大种质群,并利用这些二环系改良国内种质,取得明显成效。
PA种质是目前我国玉米育种利用的主要A类种质,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我国玉米育种的杂种优势模式。
而PB种质在引入抗病、耐逆基因的同时,倾向于破坏我国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趋向于瓦解我国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同时也造成对热带种质的盲目利用,使得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杂种优势模式变得复杂化。
目前直接对商业杂交种的分离选系,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育种思路与杂种优势模式的混乱。
正确利用国外商业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和改良种质,对于制定今后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和指导产品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美国商业种质的引进与利用外来种质对我国玉米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接近60%。
引进和利用外来优良种质,是我国近代玉米育种的基本策略之一。
研究表明,美国种质利用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玉米平均产量增益约10kg/ha,CGIAR种质利用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产量增益约25kg/ha[1]。
我国近代引入美国玉米杂交种,大致分为以下三次过程[2]。
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杂交种,并以其为基础分离二环系组配杂交种,成效显著。
如沈阳市农科所从P3147选育出沈5003,铁岭农科所从P3382选育出铁7922,莱州市农科所从美国商品玉米选育出U8112等。
这些材料大多表现Reid类群的配合力反应,且株型紧凑、茎秆坚硬、子粒偏马齿,故有人推测并称之为改良Reid。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这些自交系杂交,培育出以掖478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自交系,如掖107、掖832、DH3189、DH4866、DH872、郑58、郑29、郑32、冀815、鲁原92和独321等。
此外,还有东北地区选育的C8605-2、丹446、辽2345、辽5114等。
919玉米种子简介
919玉米种子是一种新型优质玉米种子,由美国著名大米发明家和研究者工作
室联合美国普遍玉米研究所发明、研发而成。
该种子具有优质优等,颜色偏金黄,质地柔软,抗病力强,并具有强烈的复合粘着力,在籽粒植被、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要体现919玉米种子的优质特性,首先,它拥有极高的营养和农艺性能,拥有
高抗寒扩张性,能够较强的抵抗多种由病虫害引起的病变,从而有效的保障籽粒质量,能够在多种田间环境中抗逆能力。
其次,919玉米种子具有较高的生长水平,
增产能力强大,其株型矮茬,其抗重力受力能力强,成苗率高达80%以上,一般来说,其出苗快,对肥料进行有效利用,可增加累年累产比较明显。
最后,919玉米
种子品种抗病力强,具备良好的抗虫能力,能有效的抵抗多种病毒和病虫害的侵害,大大减少虫害的发生,在实现高产的同时,也保护了田间的环境水平。
总之,919玉米种子不仅拥有优质的农艺性能和营养特性,还具有较高的抗病
力和抗虫能力,在实现高效高产的同时,还节约了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环境,也为农民节约了经济成本,可谓山珍海味。
文章编号:1001-4829(2003)03-0098-04 收稿日期:2003-01-13 基金项目:贵州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作者简介:高 翔(1968- ),男,助理研究员,贵州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班结业,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 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高 翔,陈泽辉,祝云芳(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摘 要:通过对美国改良Reid 和78599种质历年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表明,随着美国杂交种的引进以及5003和U8112等含Reid 种质选系及其衍生系的问世,育成的一批优良杂交种,历年来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近年来,我国华北区主要应用的骨干系掖478和掖107等,因某些抗性丧失使其直接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因而我国玉米育种家引进美国改良Reid 种质中含热带血缘的优质高抗高产杂交种78599和3382等成功地选育出高配高抗自交系铁7922和7859923等,已育出大批优良杂交种正广泛应用于我国玉米生产。
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利用上述两类近缘杂交广基重组种质,然后本着优中选优、优劣互补和不断更新的原则再人工创建近缘广基综合群体进行群体改良和自交选系,让其优良特性得到再利用,应引起我国玉米育种家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美国(改良)Reid 和78599种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研究与应用中图分类号:S5131022 文献标识码:AR 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R eid and 78599germplasms in ChinaG AO Xiang ,CHEN Ze 2hui ,ZHU Yun 2fang(Institute of Upland Crops ,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iyang 550006,China )Abstract :After introduction of Reid germplasms ,a lot of hybrids were bred in China.But such germplasm was susceptible to diseases re 2cently.The 78599,which belonged to tropical germplasms ,was introduced.The new hybrids developed from 78599performed high yield potential and disease resistance.The synthese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opulation Reid and 78599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 ey w ords :Reid and 78599germplasms ;maize in China ;breed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玉米收获面积近1133亿hm 2,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总产419亿t ,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单产4437kg/hm 2,居粮食作物之首。
美国玉米育种浅析
2010-08-12 13:45
作者:Seed look
井底望天,一家之言。
引子
玉米育种在上个世纪早期发祥于美国。1924年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玉米杂交种Copper Cross
诞生-一个中美混血儿;在先玉335引领先锋全面突破的2010年,在信息不对称的今天,不
知今日的先锋种业人是否还会像彼时的美国种业人那样诚实、大气。
一、美国玉米育种文化
Breeder在美国人眼中,与 worker、 engineer、lawyer和 lecturer等一样,是个职业称谓,
所以中文译作育种师为好,育种家好像不搭调。不过该职业今天在美国的敲门砖是硕士以上
学位。
既然是职业称谓,便与科学大师的院士头衔相去甚远。
先锋公司育种的基石,在先锋以首席育种师退休的Raymond F. Baker (1906-1999),为先锋选
育成功品种无数,所以业界不惜用天才的育种师和育种艺术家这样的溢美之词形容他,甚至
今天美国的ISU专门设有一个Raymond F. Baker育种中心来纪念该大师,但美国人绝没有用
院士头衔去映射Baker的光辉。
同理,不论是最后位居先锋研发副总裁的Donald N. Duvick(1924-2006)博士,还是最后位居
迪卡研发副总裁的Forrest Troyer博士,学位、品种、著述和人脉等一样不缺,但美国人也
是没有用院士头衔去映射二人的光辉。
美国人将院士头衔给了George Frederick Sprague(1902-1998)博士和Arnel R. Hallauer博士。
前者在上世纪40年代组建的Iowa Stiff Stalk Synthetic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据估计美国杂
交种40%-45%的血统源于该群体。Sprague博士编撰的巨著《Corn and Corn Improvement》
对该群体的渊源做了详细的描述。后者则对美国玉米育种的原理做了详尽的阐述,那本
《Quantitative genetics in maize breeding》(与. Miranda合著)成了美国玉米育种师的“黄宝
书”。两人可说是美国经典玉米育种时代学界对企业界支撑的绝佳代表。
今日,美国ISU的Patrick Schnable成了玉米基因组学的大家,国人可以想象一下他兼作玉米
育种的情形吗„„
二、美国玉米育种演变
2.1、经典育种主旋律(1926-1999)
弹奏经典育种旋律的乐手是先锋。从1926年建立到1999年以每股38.44美元的价格被杜邦
收购。先锋完成了从零到占据美国玉米种业近半壁江山的涅槃。
同时先锋也培育了经典育种的三位代表人物:Raymond F. Baker、Donald N. Duvick和Forrest
Troyer。
经典育种时代,学界与业界的互动非常紧密。
George Frederick Sprague博士组建的Iowa Stiff Stalk Synthetic综合种(BSSS)为业界育种提
供了原材料;Arnel R. Hallauer博士的研究为业界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他关于S2、 S3
测试优缺点的比较,家系选择和个体选择优缺点的比较都为业界育种流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
基础。
当然业界也有自己的创新,多点测试和大密度测试在上世纪60年代是先锋的核心商业秘密,
是绝对的显学。这些在80-90年代才公开成为业界标准流程。Forrest Troyer博士在上世纪末
还曾来到北京传经布道,柏大鹏也曾在本世纪初对国人宣扬上世纪60年代先锋的核心商业
秘密,可惜国人的普遍接受是近几年的事。
一个字总结经典育种-Genetics。
2.2、生物育种主旋律(1997-2009)
生物育种的乐手是孟山都。
2005年,随着孟山都对圣尼斯的收购完毕,孟山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这个时
代的特点是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并购随行。在这个时代,一个由几百或是几千个碱基对构成的
启动子专利可以卖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所以你看不到公开的新技术,但你可以看到在美
国专利局和OECD专利署里种业巨头们专利申请数的大幅飙升。你还可以看到商标战术的兴
起。孟山都净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
一个字总结生物育种-Trait。
2.3、经典育种和生物育种协奏曲(2010-)
经典育种和生物育种协奏曲有先锋和孟山都共同完成。
2009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发布,先锋在24个获奖品种中占据17个。
面对先锋传统育种的突破,孟山都的总裁对公众讲,我们的研究经费一半用于生物技术,一
半用于传统育种。
近期,先锋宣布,在过去的一季,全球的种子销售额增长14%。北美玉米增长2个百分点,
达到34%。
先锋开始靠Genetics发力来夺取失去的市场份额。如此看来,分子(MAB、Trait和DH)、IT(数
据库和统计的系统集成应用)、机械、南繁、本地构成的达摩5指最终要靠Genetics来落地。
如果有人告诉你,DH、转基因或是MAB可以一击中的,大可以一笑了之。
只有常年连续、系统、传承、追溯和修炼达摩5指,才有可能一击中的。
两个字总结经典育种和生物育种协奏时代-Genetics & Trait。
三、美国玉米育种成功原因
3.1、信托责任
1928年,22岁的Baker大学未毕业便加入了成立不到两年的先锋公司。1933年,当Wallace
成为美国农业部长后,27岁的 Baker成为先锋的首席育种师,直到80年代初退休,为先锋
服务43年。Baker除了为先锋选育了一系列成功的杂交种,还为先锋招募了一批成功的育
种人员,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公司总裁的W.L. Brown 。Donald N. Duvick和Forrest Troyer也都
与Baker有很深的渊源。从Wallace到Baker再到 Brown,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人信托
责任的成功传递。
3.2、工程师文化
Donald N. Duvick在先锋走过的路由如下的一系列职务名称可以反映:
Corn Breeder, Coordinator of Corn Breeding, Director of Corn Breeding, Director of Plant
Breeding, Vice president/Research, and Senior Vice-president/Research.
Forrest Troyer在先锋和迪卡走过的也是类似的路。两个人在美国两大玉米种子公司的共同路
径就是美国种业公司工程师文化的体现。如果育种人和育种是“小三”或是“侍女”,那“捡
漏”心态盛行很自然。
3.3、企业主体
这个原因不再赘述。
家里的热水器是A.O. Smith,只为美国胖太那句“我家的热水器使用了100年,还在用它„”。
Iowa Stiff Stalk Synthetic已用了70年,美国人还在用它。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可追
溯的玉米育种史真的可怜,让企业去填补吧。
博主的注释:
1)Hallauer与Miranda合著的《Quantitative genetics in maize breeding》一书在国际农业科
学界被昵称为Yellow Bible,翻译成汉语是黄皮圣经,或者“黄宝书”。这使我想起中国文化
大革命中亿万人民群众必备的“红宝书”(Red Bible),就好像西方国家人人必备的圣经一样。
从这看出《Quantitative genetics in maize breeding》一书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多么重要。这本
书即将发行第三版。
2) 上世纪60年代,多点测试和大密度测试是先锋的核心商业秘密。我读到的最早文献纪录
好像是1981年,Troyer博士在一篇文章里介绍了高密度育种方法。
3)MAB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DH 双单倍体育种,即目前盛行的花粉诱导单倍体育种技术。
4)Donald N. Duvick生前是先锋的首席科学家,但他的专业背景是作物生理学,而不是遗传
学和育种学。但他的研究却指引了先锋的育种方向,后来又指引世界的玉米育种方向。从这
件事可以看出先锋用人的英明之处。别的企业大概不敢像先锋这么用人。
5)关于育种师的称谓。确实-ist经常翻译成“某某学家”,-er则翻译成“者”或“师”,我
经常把Breeder理解为育种者,并解释为育种流水线上的工程师。在少数需要尊称的时候,
仍然使用育种家这个称谓。由此引申到Agronomist,农学家,可是中国搞农业研究的人不喜
欢这个称谓,于是就发明了栽培学家的称谓,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连栽培学也是中国才有
的。可见中国的“栽培学家”自己就把自己给看瘪了。
6)由Iowa Stiff Stalk Synthetic(BSSS)折射出美国玉米育种历史的延续性,Seed look认为中
国则要让企业去填补。这似乎不大可能。Seed look的文章反映了种质改良的技术需求,但
这恰恰是公益性育种研究的职责,从中国来看,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由企业去完成。但Seed
look关于中国玉米育种的历史将由企业去完成,则是正确的。这意味着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角
色转换。
7)经Seed look 同意,在中国玉米博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