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导师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304.77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仲

梓,1958生,博士,教授、博导,材料学院院长,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市首届"十大科技之星"。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国家研究院(NRC)从事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无机及复合新材料,超高强胶凝材料,重点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以及多孔材料电化学和材料物理化学基础理论。

目前承担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省级重点项目,指导在读博士生12名,硕士生3名。在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高性能水泥制备与应用、高孔隙低碱度胶凝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等,特别是新型特种玻璃材料的研究,为本学科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和建立了研究基地。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

在国际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26篇,出版专著4部。

沈晓冬,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宿迁)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南京工业

大学东海先进硅基材料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计划团队负责人、“国

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第二届十大杰出

专利发明人、 第八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 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建

设优秀人才,兼任南京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高性能水泥材料基础研究、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无机新材

料的制备和应用等研究,在高胶凝性水泥熟料基础研究及制备工艺、水泥工业节

能减排及水泥的绿色制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高性能气凝胶新材料

的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近年来主持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

目在内的10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和多项企业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已经取

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关成果先后获得近十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高

胶凝性高复合性高C 3S 水泥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胶凝性水泥熟料及

高掺量复合工业废渣辅助性胶凝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环境友好型水泥混凝土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

奖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2篇,其中SCI 检索34篇、

EI 检索47篇;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公开17项、申请4项,申请PCT

国际专利3项;参与编写专著5部。

丘泰

,195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材料制备中心主任。1984年获南京化工学院无机非金

属材料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8~1989年、1997~1998年曾先后在法国国立工业陶瓷高等学院、法国南锡矿业学院从事科学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研究生导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陶瓷材料(结构陶瓷、微波及电子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

近十余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八六三项目、国家经贸委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江苏省攻关项目、江苏省高科技项目等。目前在研的主要国家级项目有:大功率微波管透波材料、BN 基材料、衰减复合材料、分布衰减薄膜材料等。

完成成果鉴定20项,包括陶瓷材料超塑性成形、氮化铝粉末及高导热氮化铝基片、氧化锆超细粉及氧化锆陶瓷气流磨内衬、氮化物及碳化物精细陶瓷制品、PTC热敏陶瓷系列产品、碳化硅基微波衰减材料、新型氮陶瓷、高韧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研究与应用、高性能柔软微波吸收体、高导热微波衰减陶瓷、高频低损耗LTCC生料带、热电子发射材料及新型基体、增益均衡器复合材料、分布衰减复合陶瓷、多功能吸波密封胶、超小型化微波器件组合材料等项目,成果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检索收录1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其中12项已获得授权。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航空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从事本科生教学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研究生教学课程:《无机材料科学导论》、《高温结构材料》、《法语》等。

张少明,1940年11月生,教授、博导,中国水泥协会理事、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理事、江苏省颗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水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85年-87年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1、超细粉体制备与分级技术、材料深加工技术;2、纳米材料的制备、处理及应用;3、机械力化学的理论与应用;4、特种功能粉体材料、特种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研究;5、材料工程装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高性能水泥制备与应用的基础研究(973项目);2、水泥清洁生产工艺及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3、超细粉制备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配套NHCF 超细分级机的系列化;4、NH系列分选设备的优化设计与应用;5、粉磨系统操作参数优化与改造。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出版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获国家专利5项;负责承担并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攻关项目4项;3、获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1项;4、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

邓敏

,男,教授,博导,1992年5月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获工博士学位。

现主要科研方向: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碱集料反应和硫酸盐侵蚀),特种水泥混凝土材料(植物生长混凝土,膨胀和延迟膨胀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功能混凝土)和特种工程材料(油井水泥膨胀降滤失剂,镁质混凝土膨胀剂,混凝土修补加固材料)。

主要承担的重点课题: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与应用的基础

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的研究”,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重点工程混凝土的安全性”,国家电力公司重点项目“MgO筑坝关键技术在高RCC重力坝建军坝中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低压低渗油藏调整井固井技术研究”,空军重点项目“机场混凝土大尺寸道面板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教年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励计划基金,江苏应用基础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科研成果: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研究类),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计划青年教师奖;12项成果通过部省级以上鉴定,其中”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和“集料碱活性颁图”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腐蚀损坏原因及预防”和“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智能系统”项目分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江苏省科技进步

奖;“混凝土碱含量限定标准”被列为我国标准(CECS53);发表论文71篇,其中英文论文32篇,中文

论文39篇,论文被SCI收录11篇,被EI收录9篇,被SCI-CITA收录20篇,被国内外科技论文引用50余篇次,出版译著1本。

郭露村,1957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工学博士。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理事、校高技术陶瓷研究所所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陶瓷材料、固体燃料电池陶瓷材料、表面化学、陶瓷材料热性能。

主持及参与的主要项目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环保生态陶瓷的产业化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招标项目“纳米复合体材料的制备与成型研究”、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硅晶片线切割用6HSiC微粉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等。

目前在研项目: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温特种陶瓷弹簧的研究”、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纳微米改性陶瓷粉体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SHS

纳米增韧陶瓷复合钢管”。

横向及预研项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陶瓷材料热稳定性的评价”、“超韧性纳米陶瓷材料的研究”、“陶瓷晶须及其增韧陶瓷材料研究”、“陶瓷分散体系稳定性研究”、“高性能超节能陶瓷发热体高温电炉的研发”等。

申请/获得国家专利15项,多项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1)。

承担研究生《无机材料科学导论》学位课、《无机功能材料》选修课的教学。指导的研究生近5年(07~11年)发表论文57篇,其中SCI论文32篇,影响因子IF总和达70,其中: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F4.3)3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Hydrogen Energy(IF 4.0)4篇、Electrochimica Acta(IF3.3)2篇、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IF2.1)2篇、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IF2.1)6篇、Colloids and Surfaces A(IF2.0)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