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建设转型时期服务型政府学院: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存在诸多错位和越位现象。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针对我国基本国情: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政府参与全球各方面竞争、完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等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目录中文摘要 (I)目录 (II)引言 (1)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1.1公共性和服务性 (1)1.2法治性和有效性 (2)1.3公平性和有限性 (2)1.4民主性和责任性 (2)1.5分权性和精干性 (2)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2)2.1我国政府职能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2)2.2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2.3产生的重大深远意义,要求我们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 (4)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措施 (5)3.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抓制度、抓服务、树立典型 (5)3.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3.3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型政府 (5)3.4完善行政机制,建设创新型政府 (5)3.5多听取民意和反映民意 (6)3.6改变官本位思想,做人民的好公仆 (6)3.7完善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政府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引言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方面存在严重的“错位”和“越位”以及其他诸多不好的现象。
各级政府应依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理性要求,突出服务导向,职能的“退位”与“补位”相结合,明确职责,切实规范政府在企业、社会、公民、市场四个领域的行为,科学定位,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宗旨。
摘要:通过不同政府模型的比较,简单说明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进程,以及建设内容。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经济建设型比较趋势正文:1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内容,自此,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政府改革思路逐渐明晰。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从而更加坚定了改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决心。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标志了服务型政府第一次被写入执政党的指导性文件当中。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而予以强调。
2 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2.1 经济建设型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
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并将掌握的资源主要运用在经济领域,这使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
经济建设型政府有几个严重的误区:一是政府长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起主导作用;二是解决不了政府、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结构性矛盾,致使政企分开一直成为改革的难点;三是重视经济建设的投入回报,严重忽视社会事业投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四是不恰当地把一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推向市场、推向社会。
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等,都与这种政府模式有直接、内在的联系[1]。
2.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趋势2.2.1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为社会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2)一、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2)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 (3)三、构建服务型政府面临的困境 (4)四、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 (5)五、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现实意义 (7)六、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摘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在了解它的背景及所面临困境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如何构建服务性政府及其带给社会的现实意义,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能够给人民带来福利的政府,因此,参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国民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构建;背景;困境;现实意义ABSTRACT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background and face difficul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most important is how to build a service government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society,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to serve the people of the government is able to bring benefits to the people the government, therefore, participate in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building is a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Keywords: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Build;Background;Plight;Significance前言在学习了行政管理这门课后,联系到当今社会的发展,我深深地感受到政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任道而重远,以下的文字是我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解和服务型政府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政务微博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构建路径探析摘要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参与互动。
日益勃兴的政务微博顺应了这一需求,促进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但政务微博仍存在“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三个短板,还未能切实担负起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任。
还应在诸多领域进行改革,在理念革新、明晰定位、功能完善、规范运行、考核强化等方面完善支撑体系,才能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政务微博服务型政府路径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作为服务对象的公众的参与,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日益勃兴的政务微博顺应了这一需求,在反映社情民意、汇聚民智、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对外宣传等方面全面创新了传统政务服务模式,是现代网络和服务型政府的完美契合,成为新时期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崭新途径和重要突破口。
一、政务微博勃兴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1.政务微博体现了政府服务社会的基本定位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直接体现。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必须优化工作流程、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着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原则为民服务,政务微博体现了这些方法与原则,是对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理念、施政方式上的具体阐释,在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构建信息时代政府组织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反之也说明,政府对政务微博的状态,折射出政府转变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树立躬身听政的诚意、执政为民的观念和实现公共服务的态度。
2.政务微博拓展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新渠道政务微博就是利用新的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府工作,在反映社情民意、汇聚民智、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对外宣传等方面起到了比传统行政管理更为积极的作用,弥补了政府网站功能不全,与公众互动不够等诸多弊端,成为有效满足公众实际需求的新渠道,也给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行为方式,成为现代网络和服务型政府的完美结合。
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摘要】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服务型政府在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并从财政、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为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或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农民工再就业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把农民臵于市场的作用之下,使农民作为市场的主体独自承担市场风险,而缺乏对农民的引导、必要的沟通与思想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失去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惯有的干预与保护,显得不知所措。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量返乡是市场作用失灵的体现。
因此,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必须是弥补市场在资源配臵方面的不足,建立一种市场与政府相互补充与协调的双轨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
1 服务型政府在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中面临的问题“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在某些地方实行,而后被中央采纳的一个概念。
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第一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从经济层面上来讲,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而政府对此现象一直缺乏关注和引导,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这对农村的治理和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又对政府使用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否真正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一方面取决于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其服务水平的高低。
一个能够让人民满意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注重公共利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政府,即一个服务型政府。
构建一支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政府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方式创新以及监督机制完善等方面,论述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的形成,要有一支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府队伍,要有一套贴近时代发展需求的管理理念。
政府工作人员要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要讲求科学、民主、法治,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府的工作,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只有这样,政府才能紧密结合人民的利益诉求,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积极的举措,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形成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证。
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和条件的投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的水平,不断增加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供给,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方面,政府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行政效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政府要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切实解决人民身边的实际问题。
政府要强化对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管理,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
政府还应该不断探索和推广服务方式的创新,构建更加富有时代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引言服务型政府是指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政府机构。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政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将探讨如何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创建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必要性:1. 提升政府公信力过去,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问题使得人们对政府的信任降低。
然而,一个服务型政府能够通过提供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任关系。
2. 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型政府能够通过推动行政简化和高效办事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为市场经济创造更加良好和稳定的环境。
3. 推动社会进步一个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关注经济问题,还需关注民生问题。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措施要创建一个服务型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1. 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公务员们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
2. 推行政务公开和透明政务公开和透明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特征。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3. 加强行政管理和审批流程改革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行政管理和审批流程的改革。
通过简化流程、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 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在线服务平台,使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政府服务。
5. 建立投诉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投诉和监督机制对于创建服务型政府至关重要。
---------------------------------------------------------------范文最新推荐------------------------------------------------------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机关效能提升论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了更好地实现×ד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省委决定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
机关效能建设实属服务型政府建设,亦属优化发展环境与抓住发展机遇的建设,是我市“共克时艰,加快××赶超式发展”的关键性举措。
效能提升是发展提速的必要前提,发展提速是效能提升的必然结果,两“提”密不可分。
市委、市政府对开展此项活动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机关效能年活动开展如火如荼,成效明显。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行政效能提升的几大亮点从中央到地方,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转变职能、增强效能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上,出现了几大亮点:①有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感的共识基础,并形成了一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极具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
②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各有其历史性的进步。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摆脱了过去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政府逐步转变职能,不断增强效能,着重强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突出了改善1 / 5民生,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越来越大、成就辉煌,而且机关服务的设施与效能也越来越强,电子政务的普及加快了阳光政府、电子政府、高效政府的建设。
申论范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3篇申论范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1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政府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尽可能让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旨在探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方法。
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1. 服务型政府是时代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政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
而服务型政府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政府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应运而生的。
2.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政府机构转型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政府机构也需要根据这些变化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服务型政府建设,正是政府机构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政府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
3.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以提高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身就是树立政府形象和增强公信力的重要基础。
如果政府能够通过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高效的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逐渐树立良好的形象,必然会获得更多群众信任和支持。
二、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方法1. 提高政府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服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
因此政府应该针对每一个服务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运转效率,同时加强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 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交流政府应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公开和沟通交流。
政府需要为群众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同时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更公正、更科学地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
3. 建立良好的服务平台和监督机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平台和监督机制,以确保群众能够反馈自己对政府服务的评价和感受。
同时,政府应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并通过监督机制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4. 建立政府官员素质评价机制政府官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政府服务质量。
申论范文: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群众满足度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对美妙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治理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的新要求,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切实提高群众满足度,成为了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而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关键在于服务。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妙生活的需求。
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起首要关注政府职能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以“管、服、办”为主导,而服务型政府则意味着政府要“服务、创新、优化”。
服务型政府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社会大众视作自己工作的最大受众,主动为人民提供好、优质、高效的服务。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群众满足度。
只有真正做到群众满足,才能够体现出政府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满足可以是人民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认同、肯定和支持,也可以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说,政府做出的决策和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其期待和利益诉求。
二、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1.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体,务必要有过硬的组织、人员、制度和能力。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需要重点解决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责任不落实等问题,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职能配置,不息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要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
借鉴国际阅历,强化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扩大社会资本的参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
3.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
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安全保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
需要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下层延伸,建立健全全社会资源的协同整合和共享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全遮盖和无缝衔接。
培训目的:使受训学员了解论文的基本特点和一般格式,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
培训内容:1、论文的概念2、论文基本格式项目3、论文层次的外部标志4、论文结构方式5、论文的研究方法课程长度:1时培训方式:讲解法+范文欣赏+模拟练习教材内容:第一部分阅读论文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委党校王明友内容摘要本文从论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性入手,列举现行政府存在的问题,阐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创新目标,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性;问题;创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形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经济职能更加完善和健全,我国经济有了重大发展,这是我国政府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发展进程上质的飞跃。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
[1]因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搞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创新,把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纳入议事日程。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性当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
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而能够承担这一责任的政府必须是实现了角色转型的政府。
必须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2]成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法治的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
实现这个目标意义重大。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不可避免的要受其制约,也因而避免不了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当前社会的政策“死角”。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the government to expedi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development means change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行政体制与之相适应。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
文章阐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并就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了“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还包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民生为本等诸多内容。
这标志着我国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行政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制定“九五”规划时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有所进展,但从总体上看,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发展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产业层次低,城乡、地区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投资消费关系失衡;二是经营方式粗放,投入多、消耗高、效益低,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一度陷入严重困难,实际上是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了冲击。
经济发展中许多粗放经营、结构失衡等深层的矛盾和问题都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密切相关。
因此,进一步转变和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但要在维护市场稳定和建立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而且要在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方面发挥作用。
论服务型政府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的作用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即从过去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规划型政府”转向注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
这一转变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活的期待。
本文将就“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服务型政府建设,首先需要理解并贯彻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政府作为人民的公仆,其主要职责就是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维护人民的权益。
这意味着政府不能只关心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而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倾听民意,做出符合人民意愿的决策和行动。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其次,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推进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
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人民提供的基本公益服务,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效率、提供高质量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政府应尽力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水平,使人民享有更好的健康服务;改革和完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人民群众实现更好的就业和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水平。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中不仅要关注服务的质量,还要积极推动服务的普惠性,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
另外,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节者,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保证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服务型政府需要积极推动改革,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政府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公平市场秩序。
服务型政府建设还需要政府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分析和对策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下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各项活动开展有明确目标及要求,在十九大会议召开阶段就对此特别关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及机制,随着实践工作开展贯彻落实,实践成效得到良好控制。
同时,还需深度改革,制定长远化的发展计划,完善质量体系内容,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降低各项工作的实践难度,共同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建设意义;内涵引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工程开展,需各领域均能大力支持,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职责细化处理,保证各环节中有具体负责人,管理成效才会不断提升,重点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善于用政治学的语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社会本位理念的渗透下,社会民主秩序框架越来越完善,善于利用法律法规对各方合法权益最大化地维护,发挥政府职责作用,管理成效显著提升,维护政府与人民的良好关系。
一、服务型政府内涵第一,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要把建设工作的重心放在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作用方面,强调各项业务开展都要有具体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在细节上严格控制及管理,才能保证政府权力民主化,引起更多领域及群众自主参与,在共同努力下才能提升实践成效。
第二,维护政府与人民的合作、平等的互动关系,在基础理论上也能强调各领域的职能作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也需改变传统化的发展方式及理念,要了解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民生活质量、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物质要求提出新标准的同时,精神需求方面也需特别关注,各项活动的开展也会是为人民良好生活及发展奠定有利基础[1]。
第三,以改变传统化的发展方式为主,也属于一种新的政府类型,引导人力社会治理模式快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模式不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体系、组织结构等均发生显著变化,全面化、多角度地分析,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促进现代化社会和谐发展。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改变政府职能,确保其作用最大化地突出,在施政理念、管理方式、创新模式、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都能大力地革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作者范鑫学籍批次0903学习中心包头奥鹏层次专升本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刘颖内容摘要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核心理念,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服务性政府,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揭示服务性政府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及今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
本文是在这一两年前就提出的政府发展方向上进行一个简单的理论归纳。
因为时间相当仓促加之本人的水平异常有限,所以内容有漏洞之处,恳请老师海涵,并指正。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必要性;构建途径目录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4)二、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5)(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6)(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 (6)(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各国政府改革的重要趋向 (6)三、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途径 (7)(1)引入政府公共关系 (7)(2)切实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8)(3)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的建设 (9)(4)要推进回应性政府建设 (9)(5)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10)四、结论 (11)参考文献 (12)引言:2008年2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所以,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毕业论文探析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摘要:政府转型已经成为‚十一五‛时期行政体制改革攻坚的中心和重点。
本文梳理和讨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和内涵,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认为当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应强调政府主导,以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协调为基础,围绕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的公民导向制度、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政府绩效的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实现路径随着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人的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以人为本、以服务为要,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理论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在学习追溯服务型政府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他国的实践经验,找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公共管理理论依据倡导服务型政府,树立服务行政理念,是由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为马克思所首创,并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发展和体现。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统治工具——国家的时候就指出它是‚集中化的组织起来的窃居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充当社会公仆的政府权力‛,因此,当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目标就是建立切实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政府内部必须‚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
[1]而最早提出服务行政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
在《作为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中,福氏认为,自由人权思想、个人主义、私法自治以及契约自由这些观念都已经过时,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过去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基本人权,而是依赖于新的人权经济上的分享权。
已由个人照顾自己的‚自力负责‛,转变为由社会力量来解决的‚团体负责‛,进而发展为由党和国家政治力量提供个人生存保障的‚政治负责‛,由此提出了服务行政。
毕业设计(论文) G RADUATE D ESIGN(T HESIS)设计(论文)题目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学生教学中心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升政府管理经济新能力的切入点,是新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点。
立足当前,国家要着重从更新政府行政理念、建设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等多方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
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提高执法水平,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补偿等制度。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公众需求成为绩效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必须树立正确导向,开展绩效评估,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把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稳定和谐以及降低行政成本、勤政廉政等情况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新时期政府工作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国情,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是要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政府只有从维护人民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以民为本,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才可以做到政令畅通并赢得民心。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内涵;基本特征;基本理念;建设路径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eople's requirements on the service typ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s improving day by day,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governm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to 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promote a new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management, is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the new period, also is the basic 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the state should emphatically from the update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ide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ystem of gover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reform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mode and other aspect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typ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and its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must firmly uphold the authority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aw,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utory authority and procedures for the exercise of power, fulfill their duties, and accept supervision, to the government the manag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behavi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nning track. To further clarify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authority, improve the level of law enforcement,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the public product and public service quantity and quality can meet the public demand become ke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so we must set up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carrying ou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ientifical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and index system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public service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reduce administrative cost, diligent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ssessment, the formation of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 establish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adapt to the phase achievements view." During the new period of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must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the guide,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s, grasp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ne is to establish the people based concept. The government on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intaining long-term and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people-oriented, inaccordance with market rules, fully considering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respect for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citizens, can achiev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decrees and winning hearts and minds.Key word:Service type government;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the basic idea; construction path Key word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绪论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研究目的 (2)1.2.2研究意义 (3)1.2 本文的框架结构 (10)2. 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11)2.1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 (12)2.2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任的政府 (13)2.3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 (14)2.4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 (15)2.5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合理分权的政府 (16)2.6法治信用、有限开放、协调精干、公正透明 (17)3.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18)3.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 (19)3.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1)3.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要求 (22)4.创建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3)4.1 观念上人们的认识不够,服务意识淡薄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型政府
摘要:在马克思·韦伯提出关于“合理性”的概念以后,对于其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讨论便在在学术界生生不息。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认识题中必有意义。
本文以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为出发点,在公共行政的框架下讨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关系,从而在理性选择层面,为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找到了哲学基础,并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价值理性具理性务型社会
1.合理性的含义
合理性源自马克思韦伯对于社会行为的分析,他将社会行为分为合理性和非合理性两类,其中,合理性包括形式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韦伯认为,工具理性是有效地使用手段和工具中体现出的合理性,是工具和手段意义上的而不管目的恰当与否的合理性;价值理性以纯正的动机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不管结果如何。
工具理性的特征为:
①确性。
即以数字化把握外界规律及描绘事物。
②利主义取向。
追求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
”强调功能关系和数量。
它的行动标准是效率和最佳标准”。
③实性导向。
坚持以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性作为行动指导。
④立进取性。
为实现个人利益,工具理性鼓励人们不盲从也不
迷信任何权威,具有相对独立性。
价值理性的特征为:
①题中心论。
以主体人为中心关注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执著于人的幸福。
②目的性。
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
只有在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前提的行为下才是合理的。
③判性。
关注人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命运,为人的生存发展状况的每一点改善而欢呼,并致力于解构、治疗世界。
根据韦伯的观点,形式(工具)合理性与实质(价值)合理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张力:从工具或形式合理性出发,价值或实质合理性行为是非理性的;反之,从价值或实质合理性的观点看,纯粹工具或形式合理性又是实质上非理性的。
韦伯说,理性化是“这样的知识和信念: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
2.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张力下的公共行政
2.1基于工具理的公共行政
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关注的是效率,使传统公共行政具有工具理性导向,关注行政的效率问题。
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把私部门的管理模式引进公共行政领域,追求效率。
古德诺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
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只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领域。
1
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确实给公共行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首先,在工具理性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性地将企业的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考核等管理方法引入政府机构,促进了政府的精确严谨行政。
第二,将行政与政治分开来,避免了独裁现象,促使行政独立化,直接体现了工具的独立性特点。
第三,引入市场概念及竞争机制,将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与私部门竞争,从而降低政府成本。
第四,注重行政工作绩效,注重分析投入和产出比,讲究成本核算,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目标,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然而随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领域长期失衡发展,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逐渐暴露,由此工具理性所具有的消极作用体现出来。
第一,造成了公共行政价值缺失。
工具理性使公共行政中的人,人性的异化、人性自由的丧失。
呈现出利己主义倾向;本能的压抑、个性的淹没和思维的肤浅等。
同时,工具理性使行政工作越来越远离社会价值的体现,只是斤斤计较地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沦为公务产生过程中的工具,以致完全丧失作为行政体系行动本身的“道德系络。
”第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片面化的工具理性,过于追求行政效率,丢失了对社会公众利益的关注,丢失了对多元主体的价值关注,失去对他人爱的道
德氛围。
第三,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公共行政工具理性的基本趋向是征服和支配自然,这种原则引发了对自然的片面开发,渐渐导致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最终加剧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类与社会的矛盾。
2.2公共行政领域的价值理性回归
韦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理性日益衰退,工具理性甚嚣尘上,两种理性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是,价值理性衰退是西方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某一阶段所出现的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人们关注科技,生产及其效率,而片面注重了物质,忽视了精神文明。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类会关注到幸福层面的需求,人类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反省精神在价值理性的主动下开始发挥作用。
于是后现代语境背景下,多元主体的多元价值出现,预示着公共行政领域的诸多问题与矛盾要通过价值理性的回归以及在价值理性基础上,工具理性的运用来解决。
合理的合规律的公共行政实践应该是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共同主导下展开的行政活动。
工具理性在运用中主要体现的是主体的目标性,是主体价值观的体现。
价值理性为公共行政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工具理性为公共行政提供方法和手段。
两者是体和用的关系。
价值理性为根本,工具理性是途径。
3.我国公共行政的理性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宏伟目标。
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3.1服务型政府的理性内涵
服务型政府最早由张康之教授在《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一文中提出,他认为:服务型的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2按照张康之先生的分析,公共行政的发展需要经历三种范式: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3由于前两者都为能将价值理性作为其执政的根本出发点(统治型政府以最高管理者价值观为根本出发点,忽视了民本;管理型政府以效率为根本出发点,忽视了公平)而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于是坚持以价值理性为出发点,工具理性为规范的服务型政府呗广为呼吁。
服务型政府是价值理性的回归,并以合理的方式与工具理性的完美结合。
服务是以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4服务型政府也是提倡行政效率的政府。
所以服务型政府必然是追求民本的价值和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政府。
是人文关怀与物质关怀的完美组合的政府。
3.2服务型政府的理性特征
①“民本”政府是价值理性的体现
所谓民本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本政府应以人民真实需求为
执政的第一目标,这是价值理性的题中之义,让价值理性主宰执政理念,关注社会多元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关注民生,为人民的需求的满足提供各种公共物品,为人民利益的实现提供各种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民本理念,以公平、正义为执政核心,才能达到和谐社会建设。
②“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是工具理性的体现
服务型政府扬弃了管理型政府的效率优先,而是把目标关注到公平和正义问题上来。
在公平的价值理性基础上,提升政府的执行力,降低行政成本,规范考察政府绩效标准等都属于工具理性的体现。
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也是价值理性基础上工具理性的最好存在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m]《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
[2]牛美丽.新公共行政(npa)评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6,(01)
[3]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4]赵星星,张田.浅析新公共管理中的工具理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0(5)
[5]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3):59.
[6]张康之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几点原则性构想[j].上海城市管
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10
[7]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4).
[8]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