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技术设计共30页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30
陕煤集团黄陵建庄矿业有限公司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案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撰写: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项目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陕西天晴数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十月I.技术方案: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案一、概述建北煤矿地处黄陵县腰坪乡境内,与铜川市焦坪矿区相邻,矿区属山区黄土高原地貌,地形起伏极大,平均海拔约1300m左右,沟深山陡,植被茂密,当地道路正在施工,交通极为不便。
建北煤矿交通路线见下图1。
建北煤矿图1 建北煤矿交通路线示意图建北矿井主井、副井、风井均采用斜井的开拓方式,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设计服务年限60年,其井田位置见下图2。
建北煤矿图2 建北煤矿井田位置示意图受陕煤集团黄陵建庄矿业有限公司(甲方)的邀请,陕西天晴数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针对甲方建北煤矿井上下控制测量的项目,实施地面控制网的恢复和井下控制测量的延伸等工作,依照甲方对矿山开采的控制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本技术方案。
二、实施井上下控制测量工作的意义与内容建北煤矿的矿井建设工作接近尾声,地面建、构筑物按设计方案和要求已基本建设完成;井下巷道在原有主、副井与风井的巷道贯通之后,又向前延伸至一盘区,正在掘进101工作面。
由于建井时期在修建各类建、构筑物的时候,对控制网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仅剩下一个控制点,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井下控制测量因施工单位对巷道的处理,控制点也所剩无几,不能满足巷道延伸控制的需要。
因此,尽快恢复地面控制网和延伸井下控制已是当务之急。
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广场与风井之间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2)通过副斜井的井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3)井下陀螺定向。
三、技术设计(一) 作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煤矿测量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年;2.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煤矿测量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分局试验检测中心(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
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
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分局试验检测中心要了解以下内容: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十篇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十篇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并且测量实习课是将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好机会。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
经过自己亲手实验和体会,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去完成这次测量实习。
二、实习目地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也是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同学们的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测量相结合,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还能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
此外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在这次测量实习中我们能够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实习内容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并且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作业能力。
通过地形图的测绘增强测定与测设地面定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大侠基础。
测量实习的基本工作:1、测绘表示图书馆及其周边地形地物地形图一张;2、将老师所给坐标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布设到地形图上。
四、测量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a、测量步骤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控制测量知识总结1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为大地水准面,基准线为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的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为参考椭球面,基准线为参考椭球面的法线。
由于地表起伏以及地层内部密度变化造成质量分布不均,所以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控制测量计算的基准面2 大地水准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的海水面扩展并延伸到大陆下面,从而形成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
垂线偏差——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不可能处处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3 大地坐标系——在椭球面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B,L,H)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X轴与地球赤道面和格林尼治平均子午面的郊县重合,Y与XZ轴正交(x.,y,z)4 高斯平面坐标系:L=6N-3 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L=3n 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Y坐标的规定值与自然值关系Y=Nm+m+y5 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等6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密度;统一的规格7 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原因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而变化影响:多值性;产生理论闭合差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环形水准路线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8 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表面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只与点位纬度有关)正常位水准面——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等位面重力异常——地面点实测重力加速度与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的差值重力位水准面——与实测重力加速度相应的重力等位面9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得高程系统正高——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项目介绍********************************************二、控制测量的组织机构控制测量作为施工放样的基础,为了确保其精度要求,成立以工区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控制测量小组,组员由工区副总、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测量小组长组成,组织机构构框如下:*****************************************三、控制测量的方法及流程根据龙厦项目特点、施工组织及相关要求,三工区控制测量采用项目经理部、处精测组、工区测量组三级测量、复核模式。
即:首先由项目部安排集团公司测量总队按照要求周期对象山隧道全线控制点进行联测,并适当在各个工区加密2—3个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由处精测组对工区内点进行复测,根据现场需要再次加密;最后由工区测量组在使用前对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对其点位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使用,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GPS)仪器设备检校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四、施工控制测量的步骤一、准备工作工区控制测量一般依据现场施工需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于点位精度要求较低。
1.收集资料1.1准备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主要为集团公司精测大队和处精测组所提供资料),其中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等。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其中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技术设计象山隧道2#斜井位于319国道边,在洞口、洞口对面山上以及洞口背后山上护坡均有集团公司、处两级控制点。
虎石台地区基础控制测量设计书总策划人:姜庆雨总技术人:姜庆雨总负责人:姜庆雨总测量组:测绘二班时间:2009年4月20日目录一、任务概述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分析三、设计方案四、建议和措施五、附图、附表六、整理和上交材料任务概述1、测量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委托方要求测量虎石台地区首级GPS控制络,等级为国家四级。
建立虎石台地区高程控制网,等级为国家二级。
以全站仪导线(附带三角高程)对整个测区进行加密控制,导线等级为城市Ⅰ级,三角高程等级为四等。
工期:2009年5月10日—2009年6月20日2、测区范围本测区范围:东经123°28′35″—123°32′58″,北纬41°55′21′—41°57′44″。
北起蒲河大道,南至沈北大道,西起双楼子村,东至柳岗屯村,测区面积约25km²。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分析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面积约25km²,测区地势较为平坦,但高楼、小区及树木等较多给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难。
该地区大气能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生,给外业测量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干旱,早晨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672.9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最高气温可达+38度,最低气温可至-19.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测区内中间有国道(南北走向),南侧有城镇道路(东西走向),西侧有铁路,陆路交通方便。
4、已有资料的分析一、工程资料(一)、资料的收集利用:1.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点号X(m)Y(m)H(m)备注柳岗屯4643004.55 545326.74 83.20小桥子4644040.64 539530.91 77.27老金台4649563.17 537347.43 98.303.高程控制部分:二等水准点有虎石台公园北门(dt31),建设南一路(dt10),矿中(dt30),国道北侧(dt29)四点。
目录1.总的测量原则 (1)2.编制依据 (2)3.测量准备工作 (2)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4.1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3)4.2高程控制网 (7)4.3控制轴线的竖向投测 (8)4.4建筑物大角铅垂度控制。
(9)5.沉降观测 (12)6.质量标准 (14)7.技术保证措施 (14)施工测量方案1.总的测量原则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及梁、柱等位置的准确性,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同时方便建筑物定位、细部放样工作,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及建筑红线,建立覆盖整个施工区域的矩形控制网,以控制建筑物的各主轴线,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细部放样采用计算与测量分开的原则,先计算各细部的放样数据,经复核无误后,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工作。
使单位测量工作时间缩小到最短,以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
高程控制网采用分级布网的原则,先高精度、后低精度。
首级控制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联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沉降观测采用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符合水准线路。
另外,本工程还需对基坑边坡及原有建筑物等做位移观测和沉降观测。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及设计图纸上制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精密的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准直仪、水准仪、钢尺进行轴线网点和工程标高的测设。
施工时,根据所提供的具体坐标点,制订详细的施工控制网的测放方案,并严格遵循。
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先测准各主要轴线和基准标高点,再测设细部尺寸定位和构件标高。
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测量应采用往返测量,不少于一个测回。
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 一般规定2.2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 水平角观测2.4 距离测量2.5 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2 水准测量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4.1 一般规定4.2 图根控制测量4.3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4.5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 水域地形测量4.7 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5.1 一般规定5.2 铁路、公路测量5.3 架空索道测量5.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6.1 一般规定6.2 绘图6.3 编绘6.4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 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7.2 施工控制测量7.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 一般规定8.2 竣工总图的编绘8.3 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9.1 一般规定9.2 水平位移监测网9.3 垂直位移监测网9.4 水平位移测量9.5 垂直位移测量9.6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