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河航道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ОО九年十月目录、1规划背景和规划概况 (1)2区域资源环境概况和主要环境问题 (4)3规划的环境影响 (8)4规划协调性分析及布局、规模环境合理性论证 (16)5公众参与意见以及下阶段的注意问题 (18)6下阶段环保工作要求和减缓影响措施 (18)7不确定性分析及应对策略 (21)8近期建设项目的原则性要求 (23)9总结论 (24)1 规划背景和规划概况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水运资源丰富,是四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是四川乃至相邻省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条件。
2001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1-205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四川省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原有规划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航务管理局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为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内河水运资源,充分发挥以水运为特色的次级交通枢纽的作用,提高航道等级,形成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和广元-南充港口群,通航能力达到新的水平,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保障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市场规范、管理现代、服务高效的内河水运发展格局。
凸现内河水运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中的作用和地位,显著提升内河水运服务全省乃至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结合全国内河航道与布局规划,将四川省境内航道划分为高等级航道、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三个层次。
航道布局为“一横两纵六线”,以长江为主轴,以岷江、嘉陵江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为干线,渠江、沱江、涪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地区重要航道为补充,组成四川省内河航道体系的主要骨架。
规划期内形成等级航道4844.9km,其中Ⅰ级航道258km,Ⅲ级航道1441km、Ⅳ级航道1035.9km、Ⅴ级航道681km、Ⅵ级航道224km、Ⅶ级航道1205km。
航道的等级划分一、航道概念航道是指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的水位期通航的水域。
1.通航水域就术语的含义而言,船舶及排筏可以通达的水面范围都是通航水域,则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的通航水域即为航道。
要明确界定通航水域,首先要明确船舶和排筏的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指明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则规定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的船艇和移动式平台”。
前者将排筏列入船舶的范围,后者则未作这样的明文规定。
船舶种类很多,有大有小,其作为水上运载工具的属性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别和大小的船舶其功能相异。
具有能让营运船舶和大中型排筏通达条件的水域定为有真正意义的通航水域,当然,这类水域同样可供小艇和小排筏通行。
2.航道广义上必须把航道理解为水道或河道整体,它可以不包括堤防和整个河漫滩,但不能不包括常遇洪水位线以下的基本河槽或者是中高潮位以下的沿海水域。
航道的狭义理解等同于“航槽”。
因为航道应当有尺度标准和设标界限,航道位置可以随河床演变或水位变动而随时移动,航道尺度也可以随季节与水位变化以及治理工程的实施而有所调整。
除了运河、通航渠道和某些水网地区的航道以外,航道宽度总是小于河槽的宽度。
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内,航道的设定范围总是只占水面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用航标标示出的可供船舶航行利用的这一部分水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天然条件下,不同水位期能供船舶安全通航的那一部分水域,既有尺度要求,也有水流条件的要求。
在某些特定的航段内,还受到过河建筑物如桥梁、过江管道、缆线的限制。
因此,狭义的航道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尺度上既有要求、又有限制的通道。
二、航道分类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海岸线漫长,航道流经的地质条件和水量补给等因素差异很大,同时,各地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航道建设、航道管理的水平和投入程度不一,航道有条件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航道的等级划分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我国航道等级由高到低分I、Ⅱ、Ⅲ、Ⅳ、V、Ⅵ、Ⅶ级航道,这7级航道均可称为等级航道。
精心整理
中国的内河航道的等级划分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规定,粗略如下:
航道等级船舶设计载重吨
∙一级航道:可通航3000吨水深3.5-4.0米,单线
∙六级航道:可通航100吨,水深1.0-1.2米,单线直线航道宽度15米,弯曲半径180米;限制性航道水深2.0米,直线段双线底宽20米,弯曲半径110米;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精心整理
七级航道:可通航50吨,水深0.7-0.9米,单线直线航道宽度12米,弯曲半径130米;限制性航道水深1.5米,直线段双线底宽16米,弯曲半径100米;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内河行运主要指标解释
内河航道:指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通航的水域。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规定,内河航道分为等级航道(一至七级航道)和七级以下航道,航道的等级划分和航道尺度如下表:
通航里程:指全年通航期累计在三个月以上的航道里程。
限制性航道: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包括运河、通航渠道、设闸航道、水网地区航道,以及具有前述特征的滩险航道。
宽浅河流航道:宽深比很大,水流较平缓,枯水水深明显小于同等级航道的天然河流航道。
山区急流河段航道:比降陡、滩礁多、流速多在3米/秒以上的山区河流航道。
湖泊和水库航道:在湖区和库区内,航线起点和终点具有固定码头设施,纳入航道(务)部门管理的常年通航的固定航线为湖泊和水库航道。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交规划发〔2024〕67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交规划发〔2024〕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推动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和部省协同,突出保障有力和适度超前,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
二、强化新时代水运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一)加强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要求,部组织开展水运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部省合力,深入推进水运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技术问题、港口岸线资源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政策,以及长江口、珠江口储备港址和长三角水网地区江(河)海联运通道规划等问题研究。
相关省份要结合落实中央精神和本省份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港产城协同、港航贸一体化等重大问题。
(二)科学开展布局规划、总体规划编制。
内河高等级航道定义内河高等级航道是指在内河航道中,根据航道的航行条件和船舶的技术要求,划分出的一类航道等级。
它是对内河航道进行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内河航道安全和有效运输的重要保障。
内河高等级航道的划分是根据航道的水深、航道宽度、航道曲线半径、航道通航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内河高等级航道的水深要求较高,航道宽度要求较宽,航道曲线半径要求较大,航道通航能力要求较强。
这些要求的提高,旨在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流畅性和效率性。
内河高等级航道的设立对于内河水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内河高等级航道的设立能够提高内河水运的运力和运输效率。
由于内河高等级航道具备更好的航道条件,船舶可以更加安全、顺畅地航行,从而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和能力。
其次,内河高等级航道的设立有助于提高内河水运的安全性。
高等级航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都能够满足船舶的要求,减少了航行中的隐患和风险,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
再次,内河高等级航道的设立能够促进内河水运的发展。
高等级航道的通航条件对于大型船舶的运输非常有利,可以吸引更多的航运企业和投资者投入到内河水运领域,推动内河水运的发展。
然而,内河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和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内河高等级航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程技术支持。
毕竟,提高航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疏浚、拓宽和改造工程,这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其次,内河高等级航道的管理需要加强监管和维护力度。
航道的使用和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确保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同时,还需要加强航道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航道上的隐患和问题,保障航道的良好状态。
内河高等级航道的设立是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它能够提高内河水运的运力和运输效率,提高内河水运的安全性,促进内河水运的发展。
然而,内河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和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只有克服这些困难,加强对内河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和管理,才能够实现内河水运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内河航运概况上海地处东海之滨,位于北纬30°23′~31°27′,东经120°52′~121°45′。
北接长江,南临杭州湾,东濒东海,西接江苏苏锡地区和浙江杭嘉湖地区,南北长约120余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控长江之咽喉,扼东海之要冲”。
境内水源充沛,河渠纵横,江河湖泊常年不冻,是航运条件优越的江南水乡地区。
上海属长江的太湖水系,水乡特征突出,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富,河流受潮汐影响水位每天两次明显涨落,具有感潮河特色。
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江南得到开发。
隋初上海地区出现第一个市镇-华亭镇,唐天宝五年又设青龙镇,天宝十年建华亭县。
其时吴淞江为上海地区最大的水道,直达苏州,作为苏州的门户港,以苏州航线为主,并通过支流连接杭、湖、常等州。
唐宋时期上海地区内河航运主要为粮运、盐运,其他有酒、丝等,出现多舱位平底木板船。
北宋时吴淞江南岸诸多大浦中的上海浦畔,今小东门附近人口增多,商贩积聚,形成集市,曰上海市。
宋景定末咸淳初上海建镇。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华亭镇设置市舶务,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青龙镇设置市舶务,南宋咸淳初上海镇设置市舶分司。
市舶司(市舶务、市舶分司)是封建朝廷在水运比较发达的口岸设置的专门管理航运、外贸等业务的机构,抽解博买。
市舶机构的设置,是该地区港口航运贸易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产物。
元代黄道婆将植棉和纺织技术带回上海,上海地区的植棉和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
明代上海成为棉花种植和纺织中心,“衣被天下”。
上海地区内河航运除了粮运、盐运和棉布运输,商业运输也开始繁荣,各地商人运来土货,收购棉花、棉纱、棉纺织品等。
明永乐元年(1403年),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吴淞江水患,征用民工10多万,历时2年完工。
一项重要工程是浚范家浜、大黄浦,形成了一条新航道。
新航道总会杭嘉之水,淀山泖荡诸水从上灌之,逐渐宽阔成江,成为主流。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李充嗣率民工自夏驾浦浚吴淞江,废吴淞江下游旧江,另掘拓宋家浜70余里,形成吴淞江下游新航道,与黄浦江合流。
内河二级航道通航标准《内河二级航道通航标准大揭秘》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那广阔的水域世界里,内河二级航道就像是一条神奇的“水上高速公路”,而内河二级航道通航标准就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行车规则”啊!要是不了解这些标准,那在水上航行可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啦,后果不堪设想呀!所以,赶紧跟着我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超级重要的标准吧!一、航道尺度要够“宽敞”“嘿呀,这航道尺度就像是给船只准备的大房间,太小了可施展不开呀!”内河二级航道的水深、宽度等尺度可是有严格要求的哟!水深得足够让船只稳稳当当通过,不会一不小心就触底啦。
航道宽度呢,也得让船只们能轻松地并行或者拐弯,不然就像在狭窄的胡同里开车,那得多别扭呀!比如,有些大型货船就像一个个大块头,如果航道不够宽敞,它们根本就进不来呀,那得多耽误事儿呀!二、通航水流条件得“温顺”“哇哦,水流可不能像暴躁的小怪兽呀,得乖乖的才行!”通航水流条件可不能马虎。
水流不能太急,不然船只就像在激流中挣扎的小鸭子,随时可能被冲走。
也不能有乱七八糟的漩涡呀,那会让船只晕头转向的。
就好比我们走路,要是地面坑坑洼洼还刮大风,那走起来得多艰难呀!只有水流温顺了,船只才能平稳地航行,安全又高效。
三、助航设施要“闪亮”“嘿,这些助航设施就是水上的指明灯呀,闪闪发亮指引方向!”助航设施就像是给船只配备的“导航仪”。
航标得清晰可见,让船只知道该往哪儿走,不能模模糊糊让人猜呀。
还有那些信号灯,得准确无误地告诉船只各种信息,是该加速、减速还是停下来。
这就好比我们在路上开车,没有红绿灯那可不得乱套呀!它们就是船只航行的安全保障,绝绝子呀!四、桥梁净空要够“高”“哎呀呀,这桥梁可不能成为船只的拦路虎呀,得高高在上让船只通过!”桥梁的净空高度很关键哦。
如果不够高,船只可能就会撞上去,那可就是大事故啦!就像我们要过一个低矮的门洞,得弯腰低头才行,可船只哪能弯腰低头呀,所以这桥梁就得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空间。
航道是指在内河、湖泊、港湾等水域内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由可通航水域、助航设施和水域条件组成。
按形成原因分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按使用性质分专用航道和公用航道,按管理归属分国家航道和地方航道。
概念航道是指在内河、湖泊、港湾等水域内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由可通航水域、助航设施和水域条件组成。
航道1.通航水域就术语的含义而言,船舶及排筏可以通达的水面范围都是通航水域,则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的通航水域即为航道。
要明确界定通航水域,首先要明确船舶和排筏的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指明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则规定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的船艇和移动式平台”。
前者将排筏列入船舶的范围,后者则未作这样的明文规定。
船舶种类很多,有大有小,其作为水上运载工具的属性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别和大小的船舶其功能相异。
具有能让营运船舶和大中型排筏通达条件的水域定为有真正意义的通航水域,当然,这类水域同样可供小艇和小排筏通行。
2.航道广义上必须把航道理解为水道或河道整体,它可以不包括堤防和整个河漫滩,但不能不包括常遇洪水位线以下的基本河槽或者是中高潮位以下的沿海水域。
航道的狭义理解等同于“航槽”。
因为航道应当有尺度标准和设标界限,航道位置可以随河床演变或水位变动而随时移动,航道尺度也可以随季节与水位变化以及治理工程的实施而有所调整。
除了运河、通航渠道和某些水网地区的航道以外,航道宽度总是小于河槽的宽度。
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内,航道的设定范围总是只占水面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用航标标示出的可供船舶航行利用的这一部分水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天然条件下,不同水位期能供船舶安全通航的那一部分水域,既有尺度要求,也有水流条件的要求。
在某些特定的航段内,还受到过河建筑物如桥梁、过江管道、缆线的限制。
一、航道概念航道是指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的水位期通航的水域。
1.通航水域就术语的含义而言,船舶及排筏可以通达的水面范围都是通航水域,则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的通航水域即为航道。
要明确界定通航水域,首先要明确船舶和排筏的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指明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则规定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的船艇和移动式平台”。
前者将排筏列入船舶的范围,后者则未作这样的明文规定。
船舶种类很多,有大有小,其作为水上运载工具的属性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别和大小的船舶其功能相异。
具有能让营运船舶和大中型排筏通达条件的水域定为有真正意义的通航水域,当然,这类水域同样可供小艇和小排筏通行。
2.航道广义上必须把航道理解为水道或河道整体,它可以不包括堤防和整个河漫滩,但不能不包括常遇洪水位线以下的基本河槽或者是中高潮位以下的沿海水域。
航道的狭义理解等同于“航槽”。
因为航道应当有尺度标准和设标界限,航道位置可以随河床演变或水位变动而随时移动,航道尺度也可以随季节与水位变化以及治理工程的实施而有所调整.除了运河、通航渠道和某些水网地区的航道以外,航道宽度总是小于河槽的宽度。
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内,航道的设定范围总是只占水面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用航标标示出的可供船舶航行利用的这一部分水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在天然条件下,不同水位期能供船舶安全通航的那一部分水域,既有尺度要求,也有水流条件的要求.在某些特定的航段内,还受到过河建筑物如桥梁、过江管道、缆线的限制.因此,狭义的航道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尺度上既有要求、又有限制的通道。
二、航道分类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海岸线漫长,航道流经的地质条件和水量补给等因素差异很大,同时,各地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航道建设、航道管理的水平和投入程度不一,航道有条件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航道的等级划分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我国航道等级由高到低分I、Ⅱ、Ⅲ、Ⅳ、V、Ⅵ、Ⅶ级航道,这7级航道均可称为等级航道。
国内水运路线
中国水运主通道采用“两纵三横”的总体布局方案。
两纵:
沿海南北纵向主通道、京杭运河及淮河纵向主通道、长江及其主要支疏横向主通道、珠江及其主要支流横向主通道和黑龙江、松花江横向主通道。
内河水运主通道由1000t级驳船组成的船队的Ⅲ级航道和部分通航500t级船舶组成的船队的Ⅳ级航道组成,共20条河流(河段),总长15000km左右。
其中内河的“一纵”包括京杭运河、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淮河、沙颖河。
三横:
长江水系主通道的长江干线、嘉陵江、湘江、汊水。
赣江、信江、江淮运河、两沙运河;
珠江水系主通道的西江干线、右江、北盘江及红水河、柳江及黔江、虎眺门水道;
黑龙江、松花江主通道的黑龙江干线、松花江干线。
航道名称流经国家
密西西比河
美国
莱茵河法国、德国、荷兰
伏尔加河俄罗斯
多瑙河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
夫、保加利亚、罗马
尼亚、乌克兰
长江中国
可通航船舶限制
密西西比河水系航道的最小水深为2.74m,仅干流下游(凯
罗至巴吞鲁日)为3.65m,河口航道为9~12m。航道最小宽
度91.4m。主要船闸尺寸有两种标准,即33.5m×l83m和
33.5m×366m,槛上水深为3.96~4.66m。船舶也已标准
化。例如开敞驳的长度有53.34m、59.44m和88。39m三
种;宽度分别为7.92、10.67m和15.24m;容量分别为
1000、1500t和3000t;吃水深均为2.74m。密西西比河干
支流上航行的主要船队是由8艘宽10.6m、长59.4m驳船组
成的,其宽度为32m,总长178m,吃水2.59m,载重量
11152t,由15艘同样驳船组成的船队,尺寸为32m×343m,
载重量20910t。上述两种船队均可通过闸室有效长度为
183m和366m的船闸,但长船队通过183m的船闸时要解体,
分两次通过。
经过整治的干支流航道,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自航驳,干
流科隆以下可通行7000吨级的海轮, 5000吨级的海轮可抵
达曼海姆,货运总量(德国段)达2亿吨左右,成为世界上
航运价值及利用效率最高的河流之一。
干线水深达3.6米以上,可通行5000吨级的货轮和2万~3万
吨级的船队,干线年货运量可达2亿吨以上。采用河海两用
型船舶,可实现河海联运,无需中转倒载。由于冬季结
冰,航期为7个月~9个月。
德奥境内上中游20级船闸;每线闸室宽24m,长230m,槛上
水深2.7m,可容纳llm*80m欧洲通行的驳船4艘和推轮1
艘,一次过闸能力5000t。下游铁门水电站水头34.5m,两
岸各建一线两级船闸,每个闸室宽34m,长310m。铁门2级
为双线单级船闸。加布西科福和纳古马罗斯水电站,各建
双线单级船闸。
1990年长江水系通航里程为57477km,占全国内河航道通航
里程的52.6%。其中三级(1000t级)及三级以上航道里程
3042km,四级航道(500t级)1596km,五级航道(300t
级)2108km,六级航道(100t级)9479km,五级以上航道仅占
航道总里程的11.7%。长江干流的通航条件为:重庆至宜宾
为1000t级,宜昌至重庆为1500t级,武汉至宜昌为1500~
3000t级,南京至武汉为3000t级,长江口至南京乘潮可通
过25000t海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