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 格式:docx
  • 大小:22.8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工具,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只有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同时又在阅读与生活中识字,持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展开活动,在情境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性差,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机械跟读、仿写,学生很快就会觉得兴味索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可采用“分步走”创设情境:

(一)初读课文时——送生字宝宝回家。

即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对照生字表,把文中的生字找出来,圈上圆圈,把生字宝宝读通读顺,再去认读课文,这样的方法好记好操作,学生乐意完成。同时一个“送宝宝回家”词汇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仔细读课文时——看生字宝宝干活。

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之后,让学生“看看生字宝宝干活”问题新奇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此时,好奇心就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内驱力,使学生勇敢地走入文中,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挖掘生字的含义。

(三)读完课文之后——带生字宝宝出门。

在学完课文,让学生告别“家”,别忘了带上生字宝宝,这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规律。并让学生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字形。这样,在情境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情感,

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

又如让学生认读二类生字的过程,因为二类字较多,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我就让学生展开竞赛读的活动。“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比一比哪列火车不会脱节。采取分小组竞赛认读,学生在挑战中认读,在比赛中识记生字,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又如在让学生写笔画、数笔画时,我让学生根据笔画数,把“字宝宝送回家”。此时,枯燥的数笔画就变为生动的游戏过程。

二、引导观察,在发现中识字。

学生的识字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细心对比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如一年级的语文园地的题目:读读比比“人—大、日—目、二--土”此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对比,发现“加一笔、减一笔”的认字规律。在这基础上,我逐步引导学生在以后学习生字过程中,我们可用这样“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了学习方法,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告”时,学生就编谜语“一口吃掉牛尾巴”;学习“工”时,有的学生就说“二加一竖变成工”,有的学生就说“土字一竖不冒尖”,只要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只要能言之有理,我都即时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学生在仔细观察对比中,在学习中,持续总结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

三、互帮互助,在合作中识字。

一个班级的学生必然存有个体差异。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难以一一注重。互帮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如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对于同一个字,不同的学生,甚至是同一个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几种识字方法。通过交流,能形成资源共享,能分享彼此的识字方法,互相启迪,互相借鉴,整合不同的观点,汲取彼此的智慧,从而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如有的学困生学生字时写错别字,我就让小组同学互相检查、互相指出,并且要纠正错误的地方。这样,不但协助了别人识字,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的识字水平。

四、联系生活,在开放中识字。

识字并不是独立的语文教学环节,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识字,只局限于书本上的识字量,那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渠道识字,在开放中识字,持续扩大识字量。

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认字。教师能够:1、让学生自制“识字小报”,让学生动手剪剪、帖帖、画画、写写自己的课外识字成果,并举行评比,看谁识字最多,变“要我认”为“我要认”。2、自制识字袋,每个学生能够自备一个自己喜欢的袋子,里面收集自己理解的字。“识字袋”记录了学生识字的点滴进步。3、展开“识字”专题活动。如“我的玩具展示、水果王国、动物王国、蔬菜王国“等识字专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识字成果,学生易记易学,并且兴趣浓厚。

总来说之,识字教学不能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让学生觉得是一

种负担,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在体验成功与乐趣中,让一个个方块汉字,化为一个个有个性、有生命、充满智慧的东西,进入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