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探究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之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课题探究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之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1、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各国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为此,世界各国都更重视和加强公民科学素养的培植。同样,我国现代化建设也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确实富有远见卓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发挥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中小学教育改革,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无论从当今社会的需要看,还是面向未来的竞争挑战,学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我们认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本位、教材本位的教育意识在教师教学理念中起着支配作用,而超越课堂之外的“大课堂”意识的推广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着科学素养较差,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的弊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通过“小课题探究”等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将科技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这不仅对于充分发掘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明显效果,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3、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十分推崇的课程形式,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不仅缺乏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支持,而且更缺少教学实践的积累,所以如何开设、如何实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十分关注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我们认为,“小课题探究”的研究,正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形式之一——小课题探究策略、方法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4、这是创建办学特色的需要

我校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母校,在学校常规优化,整体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充分挖掘校本科学教育资源,宏扬竺可桢“”精神,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主动探索在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以“小课题探究”等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特色教改之路,是目前摆在我们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谁能掌握科技教育,谁就能赢得主动。

二、国外有关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推广学生“小课题探究(研究)”的教学模式。美国的教育相来比较注重实践探究(动手操作)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的劳伦斯中学,从1985年开始,一直开设一门“自主研究”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或合作进行某“小课题”的研究。学生必须自己突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撰写报告。日本从1998年开始提出在全日本小学新设“综合性学习时间”(每周2课时),旨在通过学生对“小课题”的探究,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思考、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印度正在竭力将科学技术引人中小学正规课程,希望通过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容从饮用水的研究到生物技术无所不包。美国2061计划提出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就强调“适用于提高所有国民的科学素质,不论这些国民的社会环境和生平抱负如何”。

国: 20世纪9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前沿的部分省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开展了一些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如小学中推行的,有关“小课题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桐乡龙翔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农村应用性小课题研究”的探索。这些课程和研究虽然名称各异,结构、容有所不同,但基本价值取向有共同之处。即通过特定活动载体(综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等。

综合上述调查,我们认为尽管国外有关于“小课题探究”的研究案例,有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案例,但是都是单列的,把两者结合起来,“小课题探究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是独一无二的,有一定依据的,可行的研究。

三、课题相关概念与涵的界定

小课题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开放的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以碰到的实际问题为指向,选择和确定适合个体知识水平进行探究的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所需的信息,最终去解释或解决所碰到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着眼于培养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科学素养:《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提供的“科学素质”的初步定义认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我们所说的“在小课题探究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之研究”,是指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小课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指导。现代建构主义核心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主要观点有:1、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是有真实存在状态;2、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在与人的心灵之中;3、科学是个具有创造意义的活动;4、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因而不存在权威。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新课程更多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新课程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类课题研究在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容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容:

1、“小课题探究”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