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 格式:docx
  • 大小:21.94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的科学定义: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其主要特征是可辨识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

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中每一个组成单元即为景观要素

景观的结构成分:指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上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的空间实体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是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相互作用。

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构成、多样性、空间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景观功能:指生态系统间的能量、物质和物种流,即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尺度:在研究莫以对象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或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锁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合肥(时间尺度):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均衡理论: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复合种群:是空间上具有一定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的交流,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续性程度,反应了景观的生态学过程的扩展能力。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

渗透阈值:在生境面积达到阈值59.28%时,便允许联通斑块的出现,即允许联通板块出现的最小生境面积百分比理论值为0.5928,该值为渗透阈值。

斑块:指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由区别的非线性区域

干扰斑块:由机智或先前的板块中局部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成为干扰斑块

残余斑块:由大面积干扰造成,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片段。也就是残余斑块是由它周围的土地受干扰引起的。

环境资源斑块:由环境资源条件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的板块。

引入斑块:由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动植物引入某些地区而形成的局部性生态系统。分为种植斑块和聚居地。

种植斑块:指人类在基质中引入植物栽种所形成的板块。特点:在斑块内,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率受人类管理影响。

聚居地:原有生态系统消失,引入以人为主体的动物种类所形成的斑块。

斑块形状指数:通过计算某一斑块形状与相同面积圆或正方形之间的偏离程度

边缘:是斑块的外部地带,具有一定的宽度。

固有边缘:环境资源上差异造成的边缘为固有边缘,过度缓慢、持续性强、变化小。

诱导边缘: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称为诱导边缘,一般过渡显著,多为短期现象。

边缘种:是仅仅或者主要分布于靠近斑块边缘的物种。

内部种:是仅仅或者主要分布于斑块内部而远离与斑块边缘的物种。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斑块密度:景观中单位面积中的斑块数量,斑块数量越多,斑块密度越大,基质孔隙性就越高,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景观破碎化:即一块大的、连续的景观不但面积减小,而且被不同于原有基质的斑块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片段过程。

斑块化:指景观内斑块的产生和其空间格局及其变异

最小斑块块尺度:生物个体能够感知的环境斑块的最小空间尺度,与粒度完全相同。

廊道: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介于周边环境之间的线型景观要素)廊道效应:指城市廊道产生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综合效应,由此决定了影响交通用地价值的类型和强度,而且廊道效益有中心向外逐步衰减,遵循距离衰减率。

人工廊道: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为作用形成的廊道,主要包括各类型道路。

人工廊道效益:从单纯经济角度出发,城市景观结构是在市中心与交通干线形成的多边形实际梯度场向同心圆理想梯度场趋同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自然廊道:指人为干扰前已经存在的或受人为干扰较少的廊道,以河流、植被带为主。

自然廊道效益: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减少中心市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促使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

两种廊道效益的曲线交点F即效益分界点,由此F确定的D点就是两种廊道效益的最佳分界点距离。

基质:范围广、连续度高且在景观功能上起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一般面积最大,是背景地域,且为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

孔隙率:斑块即为孔隙,孔隙率就是密度量度

景观边界: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网络:孔隙度高时基质表现为网络

网眼大小:指组成网络的线之间的平均距离或线所环绕的景观元素平均面积。

景观格局: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与组合形式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

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程度

误差繁衍现象:不同阶段产生的误差可能相互作用不断放大,当各项误差之间完全不相关时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最差

景观与景观要素的区别和联系: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异质性、均质性

渗透阈值影响因素:1、依赖于景观结构 2、取决于物种的行为生态学特征

根据斑块起源或成因分为: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环境资源斑块

斑块的主要特征:斑块的面积、形状、数量和空间组合关系

廊道的双重作用:1、将景观分离 2、将景观连接

廊道结构特点:连接度、弯曲度、狭点、节点

基质判断标准:1、相对面积(超过59.28%) 2、连通性 3、动态控制:即景观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

基质的结构特征:1、边界形状扩展要素(沿凸面边界向周围扩展)残遗要素(处于缩减状态,有凹面边界) 2、网络结构(包括廊道网络,斑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