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手抄报
- 格式:docx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69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关于冬至的更多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冬至手抄报进一步了解吧!手抄报冬至节气手抄报冬至 24节气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至后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酬刘使君 唐·殷尧藩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
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
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
冬至后西湖泛舟 唐·李郢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
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
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
24节⽓夏⾄⼿抄报简单内容
夏⾄是⼆⼗四节⽓之⼀,在每年公历6⽉20或21或22⽇。
关于夏⾄节⽓⼿抄报怎么画呢?以下是⼩编为⼤家准备的24节⽓夏⾄⼿抄报简单内容,欢迎⼤家前来欣赏。
24节⽓夏⾄⼿抄报简单内容
夏⾄的谚语
1、夏⾄东南风,⼗⼋天后⼤⾬淋。
2、夏⾄⾬点值千⾦。
3、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4、芒种西南风,夏⾄⾬连天。
5、夏⾄风从西边起,⽠菜园中受煎熬。
6、芒种晴天,夏⾄有⾬。
7、夏⾄不⾬天要旱。
8、三⽉茵陈四⽉嵩,五⽉过来当柴烧。
9、芒种有⾬,夏⾄晴天。
10、芒种⽕烧天,夏⾄⾬淋头。
11、夏⾄三庚数头伏。
12、夏⾄有了⾬,好⽐秀才中了举。
13、冬⾄⽺,夏⾄狗,吃了满⼭⾛。
14、夏⾄不起尘,起了尘,四⼗五天⼤黄风。
15、到了夏⾄节,锄头不能歇。
16、夏⾄⽆⾬三伏热。
17、夏⾄农⽥草,胜如毒蛟蛟。
18、不到冬⾄不寒,不⾄夏⾄不热。
19、夏⾄杨梅满⼭红,⼩暑杨梅要⽣⾍。
20、夏⾄见春天,有⾬到秋天。
21、进⼊夏⾄六⽉天,黄⾦季节要抢先。
22、夏⾄落⾬⼗⼋落,⼀天要落七⼋砣。
23、有钱难买五⽉旱,六⽉连阴吃饱饭。
24、三耕六耙九锄⽥,⼀季庄稼抵⼀年。
25、芒种怕雷公,夏⾄怕北风。
26、⽴夏三天遍地锄。
27、⽇长长到夏⾄、⽇短短到冬⾄。
28、稻⾕要喝夏⾄⽔。
29、芒种夏⾄天,⾛路要⼈牵。
30、夏⾄⽆风三伏热。
24节气冬天手抄报的内容
1. 立冬节气:介绍立冬节气的意义和习俗,以及一些围绕立冬节气的文化传统。
2. 小雪节气:介绍小雪节气的意义和气候特征,以及一些小雪节气期间常见的事物。
3. 大雪节气:介绍大雪节气的意义和气候特征,以及一些大雪节气期间的景象。
4. 冬至节气:介绍冬至节气的意义和习俗,以及一些冬至节气期间的食物和传统习俗。
5. 小寒节气:介绍小寒节气的意义和气候特征,以及一些小寒节气期间常见的事物。
6. 大寒节气:介绍大寒节气的意义和气候特征,以及一些大寒节气期间的景象。
7. 冬季保健:介绍冬季保健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冬季常见病。
8. 冬季运动:介绍冬季适合的运动方式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安全健康的运动。
9. 冬季美食:介绍冬季的一些美食,如热饮、火锅、烤鱼等,以及如何烹饪这些美食。
10. 冬季旅游:介绍冬季适合的旅游目的地和项目,以及注意事项和旅行建议。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2020年立夏节气将至,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组立夏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希望大家喜欢。
立夏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立夏的民间谚语
谚语
立夏的民间
1、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2、一日三挠,等于加料。
3、不怕苗子小,就怕虫子咬。
4、好喂不如好使。
5、丰产不丰产,全靠掏垄眼。
6、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7、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孙。
8、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9、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10、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1、马无夜草不肥。
12、一日刷三刷,强如喂芝麻。
13、立夏种绿豆。
14、草细如加料。
15、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16、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17、马无夜草不胖,牛不足饮不壮。
18、旱涝荒蝗紧相连。
19、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20、小毛驴,真格靠,黑白轴转疾病少。
21、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2、苗子补严,间定莫慢。
23、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24、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25、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二十四节气谷雨手抄报二十四节气谷雨手抄报:谷雨的由来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也已进入夏季。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
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二十四节气谷雨手抄报:谷雨的发展历史大约在4000年前,轩辕皇帝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他命仓颉为左史官。
仓颉做了史官以后,用不同类型的贝壳和绳结的大小、横竖为标记记载事务。
可是,随着仓颉主管事务日益繁多,老办法已远远不能适应需求,仓颉很犯愁。
每年谷雨节,仓颉庙都要举行传统庙会,会期长达七至十天。
年复一年,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此地,举行隆重热烈的迎仓圣进庙和盛大庄严的祭奠仪式,缅怀和祭祀文字始祖仓颉。
人们扭秧歌,跑竹马,耍社火,表演武术,敲锣打鼓,演大戏,载歌载舞,表达对仓圣的崇敬和怀念。
戏班子、商号也来赴会凑兴,热闹非凡。
仓颉庙会已经成为当地一个隆重节日。
甚至当地人入学拜师、敬惜字、爱喝红豆稀饭、喜住窑洞、乞雨、乞子,祈福禳灾等习俗也都是与仓颉有关。
史记记载《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二十四节气立夏手抄报-立夏节气知识手抄报内容二十四节气立夏手抄报立夏节气谚语1、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
2、立夏种绿豆。
3、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4、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5、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6、饥无劲,饱无劲,不饥不饱才有劲。
7、盐碱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
8、立夏三日正锄田。
9、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10、年驴月马十天看老牛。
11、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12、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13、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14、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15、立夏小满,江河水满。
16、猪吃百样草,发酵喂更好。
17、立夏天气凉,表子收得强。
18、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9、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20、猪要喂好,窝干食饱。
21、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
22、先草后料,少给勤添,一直吃到亮了天。
23、锄板响,庄稼长。
24、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25、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
26、一边一铁锨,末后连窝端。
27、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
28、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29、稠谷好看,稀谷吃饭。
30、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又治了。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推荐一:《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立夏简单手抄报立夏节气介绍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24节气夏至手抄报简单内容7篇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太阳直射黄经最北的一天,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夏至手抄报是很多学生都要做的一项作业,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夏至手抄报的简单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夏至的概念夏至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夏至时太阳位于黄经90度,此时北半球阳光最为充沛,白昼时间最长,太阳高度最高。
夏至也代表着炎热的夏季正式开始了。
二、夏至的起源夏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在古代,夏至是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合家团圆,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家庭的幸福安康。
三、夏至的习俗夏至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
比如,吃夏至饺子、喝凉茶、晒太阳、游泳等。
这些习俗都代表着人们对夏季的热爱和祝福。
四、夏至的养生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在夏至这一天,大家应该要注意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心情愉悦。
五、夏至的传说夏至也有一些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例如,有关夏至的故事有太阳求婚、杨贵妃入梦、石鲲升天等等。
这些传说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情感,更增添了夏至的神秘色彩。
六、夏至的节日夏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不仅有着丰富的习俗和传说,还与一些节日有所关联。
比如,端午节就与夏至相邻,人们在端午节时,会迎接夏至的到来,庆祝丰收和团圆。
七、夏至的意义夏至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人们在这一天,向太阳致敬,感谢它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
夏至也提醒着人们要享受生活,和家人朋友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季。
以上就是关于夏至手抄报的简单内容。
通过制作夏至手抄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夏至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夏至节日!。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_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立夏简单手抄报立夏节气介绍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若按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立夏特点节气气温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
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雨水特点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文字内容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
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
返回目录处暑节气的由来是什么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
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返回目录处暑相关谚语1、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2、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3、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4、处暑谷儿长,大风要提防。
5、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6、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7、处暑蕾有效,秋分花成桃。
8、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9、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
10、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
11、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12、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13、七月半,栽早蒜。
14、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15、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16、热熟谷,粒实鼓。
17、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
春分手抄报模板黑白色
节气介绍
春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正式开始,白昼和黑夜等长,标志着冬
季的阴寒逐渐过去,大地回暖,一切生机勃勃。
春分时刻的阳光照射在地球赤道上,因此,全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
春分的习俗
在春分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吃春分饼、踏青、挂桃花等方式来庆祝节日,寓意
迎来新生、新气象,预示着美好的开始。
春分时节正是播种的好时机,民间有谚语:“春分播种,秋分收获”。
春分手抄报模板
黑白色的手抄报模板简洁大方,适合用于春分主题的手抄报制作。
以下是一个
简单的黑白色春分手抄报模板,供大家参考:
**春分手抄报**
1. 背景知识:春分是表示春天正式开始的节气。
2. 节气习俗:春分时期吃春分饼、踏青等习俗。
3. 春分美好:插画或图表展示春分的美好景象。
4. 祝福语:祝愿大家在春分时节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春分节气快乐!**
结语
春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节气,借助手抄报的形式来记录春分的习俗和祝福,能够增强人们对节日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大家在春分这一天,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拥有美好的心情和期待新的开始。
以上是关于春分手抄报模板黑白色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愿春分带给
您和您的家人幸福与快乐!。
各地习俗
大寒,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季节特征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此种环流调整时温。
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
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
区,大寒不如小寒冷,
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
仍然会出现大寒节气内。
大寒简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
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
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手抄报手抄报一:惊蛰的民间习俗祭白虎化解是非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
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
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关于惊蛰吃梨还有其他几种说法: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模板8张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关于大暑手抄报怎么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模板,一起来欣赏吧!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大暑谚语
1、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2、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3、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4、筋骨疼,雨打洞。
5、玉米苗子小,就怕水来泡。
6、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7、花期旱一段,产量减一半。
8、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9、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10、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11、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12、桃树出胶,大雨要到。
13、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14、地板返潮,雨将来到。
15、积水漫多高,多高荚无着。
16、鸡愁雨,鸭愁风。
17、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满地泥。
18、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19、猪洗澡,雨不小。
20、过了大暑不种芥,过了小暑不种豆。
21、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
22、羊吃草没个饱,明天就要洗个澡。
23、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24、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25、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26、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27、蝎子水缸底下爬,天公就要把雨下。
28、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29、蝈蝈叫得欢,必定是晴天。
30、伏天雨丰,粮丰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