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经典影评

  • 格式:doc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3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这部影片来说,七宗罪以及其中一些有关宗教的理解也好,书籍也好,概念也好,都是一种借口,一件外衣,电影只是以宗教之名来表达某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在分析这部影片之前,不妨首先揭开这层宗教外衣的笼罩。

宗教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当然“自然”中同样包括人类本身,而无论是一神的还是多神的,无论是拜物的还是拜人的,无论是用于统治人民的行动和思想还是用于调整约束他人或自身的行为,宗教都是人类社会内部发生的产物。我们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更高级的存在,同样我们没办法获知更高级的对人类传递的信息。不管一种宗教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哪怕有再繁冗的教义,再复杂的管理体系,再绵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无法掩盖宗教人性的事实。所以无论梁山泊的“替天行道”,还是约翰·杜的劝诫都是源于自身对社会现象的反射,所谓神的旨意并不能对布道者的过激行为加以合理的解释和成为其脱罪的理由。显然威廉·沙摩塞看到了这一矛盾,他问约翰·杜:“如果如你所说,是被上天选中,如果你是被迫的,我很奇怪你为什么还能如此的乐在其中,你享受折磨他人的快感,这和殉道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不是吗?”约翰·杜沉默了两秒钟,将自己的行为比作大卫·密尔斯在审讯室审讯自己(将他人牵扯到话题当中是借以回避直面问题的手段),并且承认自己有私欲。通过这一段的分析,我们知道《七宗罪》只是披着宗教的外衣来向我们展示其他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下文将要提到。

还有一点电影表面的东西需要一些笔墨阐述,就是约翰·杜的作

案手法,这也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以为约翰·杜犯下各种用变态手法杀人的罪行,其实不然。第一个被发现的受害者是暴食者,约翰·杜用枪口顶着他的头颅逼迫他吃了连续十二个小时的食物,导致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内壁破裂,直肌和横结肠出现血肿,造成大量内出血死亡;第二个是律师,被迫割下一磅肉,大出血死亡;第三个是奄奄一息的瘾君子,靠约翰·杜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维持了一年的生命体征,背部褥疮和全身的伤口出现化脓性感染,只要“用手电照他的眼睛就会休克死亡”;第四个普遍认为“七宗罪”的直接受害者是被嫖客套在胯下的尖刀捅死的妓女,然而妓女并没有犯“淫欲”之罪,她也许只是因为经济或其他的原因沉沦,真正有淫欲之罪的是嫖客,其实约翰·杜想要惩罚的也是嫖客,看到他在审讯室中的表现就知道了;第五个是靠容貌吃饭却被毁容的骄傲者,死时被捆在床上,脸上缠满纱布,显然是约翰·杜给她包扎的伤口,一手握着安眠药瓶,一手握着电话,约翰·杜给了她选择的权力;第六个是犯了忌妒罪的自己,被大卫·密尔斯枪杀;第七个是犯愤怒的大卫·密尔斯,影片没有交代大卫·密尔斯的下文,这个暂且不提。纵观全局,约翰·杜没有杀过人,至少没有亲手将人致死,每个犯下“七宗罪”之一的人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惩罚,这也是约翰·杜的辩护律师自信能够帮他脱罪的原因,如果不是约翰·杜的自首,警察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约翰·杜的罪行。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当约翰·杜看到威廉·沙摩塞和大卫·密尔斯查到他家时要开枪躲避追捕呢?原因在于,他没有将“作品”完成,认为一件没有展现全貌的作品是无法起到劝诫世人的

作用。不过,与其说是约翰·杜在劝诫世人,倒不如说是大卫·芬奇在劝诫世人,通过电影来敲响警钟。所以,接下来就是电影的分析。

首先通过电影的细节描写,来看看大卫·芬奇的功力。

一、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

1.威廉·沙摩塞与大卫·密尔斯性格对比

1)

这两个简单的场景就已经将威廉·沙摩塞谨慎、稳重、成熟的性格特点表露无遗,影片中还大量存在摩根·弗里曼对角色精细入微的刻画,几乎就是他的本色出演。

节律器是表现人物稳重有规律的性格,也表明威廉·沙摩塞失眠需要有规律的响声来帮助睡眠,体现出一丝隐忧,也是后文的伏笔之

一,与威廉·沙摩塞砸毁节律器的细节对比,表明人物性格的转变。

2

大卫·密尔斯的第一次亮相,嘴里嚼着口香糖的细节就已经表现出他不安分甚至略显轻佻的性格特点

与威廉·沙摩塞系领带的场景发生鲜明对比,大卫·密尔斯的领

带都是已经系好直接套在脖子上即可,这时大卫·密尔斯的右手还在揉眼睛,体现人物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表明大卫·密尔斯富有年轻活力,另一方面是人物内心急躁、冲动的性格。因为他只揉右眼,所以同时与下文大卫·密尔斯的妻子翠茜·密尔斯帮他清理左眼眼屎有一个顺理成章的衔接,体现夫妻恩爱,也为下文伏笔。

威廉·沙摩塞与大卫·密尔斯查看案件发生现场前,大卫·密尔斯为威廉·沙摩塞递咖啡被拒,也是人物性格的对比。

一幅是大卫·密尔斯晃腿的场景,一幅是车里大卫·密尔斯不停按圆珠笔笔尾的场景,也是细节性格刻画。

3)威廉·沙摩塞与大卫·密尔斯在图书馆,一个忙着复印文件,一个大大咧咧坐着吃乐事薯片。

3

威廉·沙摩塞与大卫·密尔斯在图书馆,一个忙着复印文件,一个大大咧咧坐着吃乐事薯片。

4

一个读的是“经典导读”,一个读的是《神曲》、《坎特伯雷故事集》、《天主教字典》等等。一个代表快餐文化,一个代表经典文化。

一个代表复印机的旧式文化,一个代表电视机的新兴文化,个中差异不加赘述。

3.约翰·杜的性格分析

约翰·杜不慌不忙的步履已经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没有一丝慌乱

泡茶的场景看出,一切状况都在约翰·杜的掌控之中,淡定、从容的风度彰显无遗。之后有关他的场景无不体现人物平和、淡定、冷静的性格,一举一动甚至略带轻蔑嘲讽,只有在谈到自己“作品”的时候有些许激动,不过随即就平静下来,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二、细节上的黑色幽默

1.

在一件妻子杀害丈夫的命案中,威廉·沙摩塞看到冰箱上贴有家里小孩子的绘画,问到这句话,担心不正常的家庭对孩子有不良影响,然而另一名警官说:“你要是退休我们肯定欢呼雀跃,你总是问这种问题!谁他妈管这些!”一则体现威廉·沙摩塞尚未冰冷的内心,二则体现人的普遍冷漠,三则为下文的转变和约翰·杜的产生埋下伏笔。

2.

满嘴瞎话但义正言辞的地方检察官,大卫·密尔斯看到这里立刻关掉电视,个中内涵不必多说。

3.

威廉·沙摩塞坐在出租车上,看到阴冷的城市,街道上的无家可归者、打架斗殴者等等场面,结合之前的时间不由得心凉,借回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