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 格式:pdf
  • 大小:223.86 KB
  • 文档页数:4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

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魄p

2.组织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字,教师指导学生关注易错字的书写。

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 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组织全班交流。预设:课文讲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事。

3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课文段落多、内容长,如果要给课文划分层次,你觉得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4.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给课文划分层次?你的根据是什么?预设:是根据起因、经过、

结果来划分的。

5. 再次引导学生概括文意:划分层次之后,你现在会怎么概括课文的内容?能不能说

得更充分?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可以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给课文划分层次,进而整体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1—5自然段

1.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买书的经验,并结合《预习单》中“查查”的学习任务,说一说:

为什么作者买一本一块五的书,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1)我从“从来没有”“一次给过”“一次要过”这些地方看出,这一元多

钱对“我”家来说是一笔“巨款’通过预习,我了解到一元多钱在当时是一家人几天的生

活费。而“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没有问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2)我从“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一句

中发现,“我”家竟然把收音机都卖了换食物,而且还是个“破”收音机,可见“我”家当

时很穷,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

(3)我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辛苦地工作着。

第29 自然段中还写到母亲从衣兜里掏出的是“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也可以看出母亲挣钱、攒钱的不易。

(4)通过“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能看出“我”非常想拥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所以“我”才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

2. 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经验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别人听。

2. 抄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梳理“场景”

1. 提问: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2. 小组交流阅读感受:最触动你的场景、细节有哪些?

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场景:初到厂房——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一一母亲塞钱给”

我”教师相机板书。

二、品读“初到厂房”

1. 引导学生思考:默读第6—9自然段,想想:“我”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什么?“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读了这几段,你又有怎样的体会?

2. 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3. 全班汇报交流。小组选取代表,谈一谈阅读感受,以及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种感受的。

4. 教师总结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场景、抓关键词

语等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流露出的“慈母情深”。

三、小组合作,体会其他场景和细节

1. 布置学习任务: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学习,想一想:“我”看到、听到了什么?心情

如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迁移上一环节中总结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3.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寻找母亲”的场景

汇报交流时,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我”的心情。

① 为什么要重复连写两声“妈——”?想象“我”喊母亲的时候,语气会是什么样的?

②结合第16至19自然段,说说:“我”看到工作中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反复出现

“我的母亲”,你能感受到“我”怎样的心情?

(2)“向母亲要钱”的场景

①让讨论这一场景的小组选出代表,分角色朗读“我”与母亲的对话。

② 追问:母子之间一问一答特别简短,读完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预设:

③ 让学生谈谈对母亲掏钱、数钱的样子的体会。

(3)母亲塞钱给“我”的场景

①让讨论这一场景的小组分角色表演“我”、母亲和女工,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 追问:“我”看到母亲把钱塞给我后,“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

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看到这一幕,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反复出现三个“立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是什么令“我”鼻子一酸?

4. 组织全班带着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结尾部分

1. 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给母亲买一听水果罐头?

2. 小组讨论:怎样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

是为母亲”这句话的意思?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3.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课文结尾处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对“我”有了更加深刻、丰富的意义。最后的省略号,表示意味深长,难以言尽。

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

1. 提问: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吗?预设:多种原因会让人“鼻子一酸”:

感动的、委屈的、痛苦的、难过的、后悔的、幸福的……

2. 明确练笔的要求:用一段话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要表达出自己的真

情实感。

3. 学生尝试练笔。

4. 全班交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