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1.5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Limited

总部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成立时间: 1993 06 16

所属行业:食品、饮料

公司性质:股份制

员工数: 37743人

上市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代码: 600600

法人代表:金志国

注册资本: 135098万元

经营范围:啤酒制造、酒技术研究、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国内商业自营进出口业务。

(二)涉及行业及主要产品

青岛啤酒公司所属行业为食品、饮料,目前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现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产品按价格层次划分:

高价位产品:纯生啤酒、美国小瓶等

中档价位品:低质啤酒和淡味啤酒等

低价位产品:崂山啤酒等

(三)员工团队

青岛啤酒要将自己的营销团队打造成为啤酒行业最勇猛的狼性团队。所谓的狼性团队,就是要把青啤所有的经理从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啤酒2.7万人的员工队伍已经相对成熟稳定,每年的员工流失率均不超过10%;近几年,青岛啤酒平均每年招聘2000余人,其中60%是应届大学生。为了引进优秀的“新鲜血液”,青岛啤酒建立了大学生“四化”招聘模式

另外,青岛啤酒在国际性人才引进上广开思路:一是引进具有国外护照又有专长的留学生,采用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方式,短期聘用并派驻海外;二是实行人才本土化,比如青岛啤酒2002年在台湾投资建厂,聘用的就是台湾本土的经营管理人才。

针对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战略转型,青岛啤酒提出了全新的人才配备思路:在公司总部配备能够洞察问题、做出诊断、开出药方的专家型人才,在区域/事业部配备具有全面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在各生产子公司则配备具备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

(四)股本结构

二、行业分析

(一)我国啤酒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1年,我国啤酒产业虽然受全球经济复苏、输入性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带来的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和市场供大于求的双重压力,但通过结构调整、科技进步、节能降耗等有力措施,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啤酒产业仍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1月-11月,啤酒行业完成产量4612.62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9.87%;总产值1433.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7%;2011年1月-10月,啤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36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9%;完成税金总额166.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7%;实现利润10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7%。

中国啤酒产量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龙年春节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中外啤酒巨头“跑马圈地”,战略布局已近收官阶段。2011年,无论是并购还是新建的频率,在总体规模上都弱于前几年,中国啤酒并购呈现“洼地效应”。何勇秘书长综合分析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啤酒的发展趋势:产业整合优势持续显现。啤酒是中国酿酒业中集中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通过近十几年来的集约化产业整合,企业数量逐年减少,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和品牌集中,这种态势在2011年表现更为突出。资本整合的直接效应是集约化经营的规模效益呈现出继续放大的特征。规模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并非主要源于售价的提高,而是来自于规模化后的整合效应。集团化的规范管理具有渠道统一、资源共享等优势,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且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趋向越好,对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度也越大。”调结构提升盈利水平。近年来,啤酒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丰富了啤酒品种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产品包装的分类变化与口感指标的特色化和差异性引导消费潮流方面。产品包装多样化。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啤酒企业把竞争的焦点聚集到消费者身上,紧跟消费趋势,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啤酒产品的包装形式上看,我国啤酒产品仍以瓶装酒为主,但到2011年,瓶装酒的占比已连续5年出现下降。啤酒行业通过科技进步有效改变了产品包装结构,如开发PET瓶包装形式,增加易拉罐、桶装酒比例,降低玻璃瓶装酒比例,减少瓶装酒容量,以逐步淘汰640ml瓶包装形式、增加500ml以下的瓶装酒比例;以缩小包装体积,降低包装高度,方便消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安全性,扩大高档酒比例,不断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产品口感特色化、差异性发展渐成热点。2011年,啤酒行业各种形式的感官品评活动渐受热捧。这是因为啤酒产业国际化进程比较早,其技术装备、工艺配方等方面都很透明,这与其它酒种有很大不同,关键在于工艺控制和管理。为避免或减少同质化竞争,就需

要通过寻找和挖掘各自的口感特色来进行差异化竞争。因此,许多企业开始重视产品口感特点的研究和培养啤酒的感官品评人才,并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形式的行业品评活动,通过宣传,彰显自身品牌的口感特色和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以获得消费者的持久忠诚度,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进步产生效益。近年来,啤酒行业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狠抓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水、粮、电、煤等原辅材料消耗大幅度降低,其中水耗降幅最大,为7.5%,依次是煤耗、电耗和粮耗,降幅分别为5.1%、4.1%和0.1%。各项消耗指标均继续呈现出算术平均数(企业平均)高于加权平均数(产量平均)的现象,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由此也更加凸显了啤酒行业规模效益的特点。

我国啤酒行业技术装备发展也明显加快,同时,国产啤酒酿造装备的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以前以进口设备为主,现在以国产为主,改变了单纯依赖进口装备的历史。如国产化的新型煮沸锅、50000瓶/小高速灌装机、高速回转式不干胶签贴标机、啤酒瓶自动理瓶机以及规模化膜式错流过滤机等设备在啤酒行业中得到不断普及和

应用,新建工厂的陆续投产和国家对节能技术装备的大力扶持,也促进了行业整体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而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未来并购的频率和新建工厂的速度将逐渐减缓,在经历了发展期阶段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期。雪花、青岛、百威英博、燕京四大集团的产量和市场份额仍将继续增加,下属工厂数量也会增加。当全国啤酒总产量不再增长或者小幅波动,四大集团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企业数量变化不大,没有“价值洼地”可供争夺时,我国啤酒产业才算是真正步入了成熟期,形成以行业龙头为主体的寡头竞争格局。

(二)青岛啤酒行业地位

2010年度,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华樽杯”第二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结果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酒类企业中名列第3位,品牌价值为278.74亿元(RMB),在中国啤酒类别中名列第1位;在山东省酒类企业中名列第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