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5 诗词五首教案带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诗词五首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饮酒(其五)

《饮酒》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本诗是第五首。

春望

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雁门太守行

在李贺生活的年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雁门太守行》就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赤壁

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合在此击败曹操大军。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

国:古义:国都。例句:国破山河在。

今义:国家。

浑:古义:简直。例句:浑欲不胜簪。

今义:浑浊。

殷勤:古义:情意恳切。例句:殷勤问我归何处。

今义:热情而周到。

举:古义:高飞。例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今义:往上托;往上伸。

教学过程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饮酒(其五)

写景、抒情和说理相交融,意境深远。

本诗写景不事雕琢,神韵独具,如“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抒情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理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阐明了诗人隐居的情境。三者融为一体,烘托出一种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

春望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前四句重在写景,但景中有情;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情中自有景。诗中的景物有声有色,构成纵深的多维艺术空间。这一空间是诗人的主观心理和客观物象融合的具体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完美结合。时代之悲、骨肉之情,郁积胸中,诗人却不肯直抒。“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诗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的忧思得到了艺术性的再现。

雁门太守行

1.色彩浓重,画面鲜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紫色等,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层次性。他还把性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事物糅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的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雄姿,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奇诡而又妥帖。

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出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十分妥帖。唯其奇诡,愈觉新颖;唯其妥帖,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富有情思的意境。

赤壁

借物兴感,以小见大。

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诗人由一个小小的、沉

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历史往事,想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想象丰富,含蓄而别致。诗人没有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

之后东吴的败亡,而是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这种写法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渔家傲

意境壮阔,气势磅礴。

上片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下片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来抒发胸臆,表示要像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缥缈的仙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诗眼和警句,引起学生的审美关注,启动学生的诵读趣味。

2.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反复诵读,促使获得完美的美感。

3.巧妙整合教材,创新诗词教学。这几首诗的共同点是以景传情,情景交融。

因此,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的教学都是按教材的固有顺序逐首进行讲析,总觉形式单调,学生也常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我反复琢磨了这几首诗的思想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整合,并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

传统文化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今北京西南)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垂老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等诗句就真实地描绘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