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2 图形的旋转(一)

邯郸市肥乡区第三中学庞晓凯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位置与坐标”,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经历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八年级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但旋转是三种变换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图形也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对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仍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应提供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如电梯、旋转木马等,这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活动中理解图形的旋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转,进而探索其性质。因此,旋转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也为本章后续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旋转画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习并欣赏旋转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类比平移与旋转的异同,掌握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难点:探索旋转的性质,特别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境引入

展示旋转木马,旋转飞机两幅图片。

旋转木马

引导学生列举出一些具有旋转现象的生活实例,引出课题:“生活中的旋转”。 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

(1)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

(2)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并介绍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3)轮船上舵的转动 (4)大风车的转动 (5)小女孩荡秋千

旋转飞机

二、 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自助思考,以上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小组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特征,归纳出旋转定义 强调旋转与旋转中心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重点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小组活动探究旋转的性质

探索得出下列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利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

OE = 12.31厘米AO = 12.31OF = 16.09BO = 16.09厘米

OG DO = 7.92厘米

三、 新知巩固

四、回顾反思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⑵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课堂作业

A类:课本习题3.4第1,2,3题;观察你周围的生活实际,再寻找几个利用旋转的例子;选做试一试的第2题。

B类:课本习题3 .4第2题;试一试的第2题;在网上收集一些用旋转制作的漂亮图案,再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旋转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

C类:课本习题3 .4第2题;试一试的第2题;用学过的有关对称、平移、旋转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班徽,并要求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所设计班徽的含义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设计意图: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