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8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一、资源状况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
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
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个省、区,依次为云南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南246.75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
锌矿储量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664.35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万t、青海240.38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储量的90%。
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3.8.1和表3.8.4。
铅锌矿储量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区,铅占26.2%、锌占25.2%;中部地区,铅占30.8%、锌占30.7%;西部地区,铅占43%、锌占44.1%。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标签: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601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铅锌矿市场调研报告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广泛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各个领域。
本文主要对铅锌矿市场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
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铅锌矿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全国各地都有较为丰富的铅锌矿床,如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以及山西、河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铅锌矿储量居全国之首。
铅锌矿开采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行业之一。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的铅锌矿开采市场规模庞大,产量稳定增长。
据统计数据,我国铅锌矿开采量近年来连续增长,达到数百万吨。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铅锌等金属的需求较大。
铅锌矿的市场需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市场需求,另一部分是国际市场需求。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的铅锌矿主要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领域。
其中,冶金行业对铅锌矿的需求量较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国内市场,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铅锌矿的需求增长更加迅速。
铅锌矿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矿企。
国内铅锌矿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等地,这些地区有较为丰富的铅锌矿资源,各个矿企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而国际市场竞争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铅锌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铅锌矿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对我国铅锌矿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未来,我国铅锌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随着冶金、建材、化工等领域的需求增加,我国对铅锌矿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而我国铅锌矿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未来,我国铅锌矿产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总之,铅锌矿市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市场之一。
铅锌矿资源储量丰富,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铅锌矿产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为国内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云南某铅锌矿地质特征云南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铅锌资源。
其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床类型、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
云南地区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如保山、曲靖、怒江等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铅锌矿床是石阡矿田、曲靖矿田和保山矿田。
首先,从矿床类型来看,云南的铅锌矿主要为床状矿床和脉状矿床。
床状矿床是指矿石以层状或羽状产于岩层或构造面之间的矿床,一般分布在封闭古构造块中,具有规模大、容量大的特点。
脉状矿床则是指矿石以脉状、层状或肢节状产于岩脉或裂隙中的矿床,一般分布在构造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
其次,从岩性特征来看,云南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和变质岩中。
碳酸盐岩是铅锌矿床的主要宿主岩石,其中以云南特有的淡色和深色大理岩最为常见。
淡色大理岩是指颜色较浅的大理岩,其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而深色大理岩则是指颜色较深的大理岩,其主要由硅质矿物组成,如石英、长石等。
变质岩则是指经过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的岩石,其中以变质岩中的大理岩和石英岩中含有较丰富的铅锌矿床。
再次,从构造特征来看,云南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断裂和褶皱带附近。
断裂是指地壳中岩石断裂,导致岩块移动的地质现象。
在断裂带中,形成了了大量的断裂破碎带和矿脉富集带,为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褶皱则是指岩石由于地壳构造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弯曲变形,褶皱带中一般会富集较多的铅锌矿床。
综上所述,云南铅锌矿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床类型、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研究对于铅锌矿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远景分析袁明强,任开亮(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 成都 610203)摘 要:铅、锌元素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元素,广泛应用在冶金工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医药、电气工业、核工业以及石油工业等领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东北、两广、湖南、滇川、西北等铅锌选冶和加工生产基地。
扬子地台周围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金属矿区之一,这里矿产资源呈分段成群、成片的空间特点,乌斯河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边缘、康滇地轴东侧的铅锌多金属矿产聚集区域。
本文主要以四川雅安乌斯河铅锌矿作为研究目标,分析该矿区的地质背景、矿区地层、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外围找矿远景,为该铅锌矿的进一步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外围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07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and analysis of prospecting prospect in peripheral areasYUAN Ming-qiang, REN Kai-liang(Chengd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hengdu 610203,China)Abstract: Lead and zinc are important non-ferrous metal element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ilitary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medicine, electrical industry, nuclear industry and petroleum industry.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lead-zinc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production bases in Northeast, Guangdong, Hunan, Yunnan, Sichuan and northwest. The wusihe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and the east of Kangdian axi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wusihe lead-zinc deposit in Ya'an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mining area stratum, mining area structur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ore characteristic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peripheral ore prospecting prospec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mining of the lead-zinc mine.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eripheral prospecting prospect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空间分布方面呈现明显的地域。
中国铅锌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1、自然地理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区位于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至甘洛县县城北东6.5km。
矿区交通方便,乌(斯河)——金(阳)公路横穿矿区,至成昆线甘洛火车站约6km。
矿区位于尼日河东岸山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为+805—+130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尼日河河床,其海拔高度为+980m。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平均降水量为830.3mm,最大降水量1042mm,5-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
2.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体系之北段东缘,小相岭南北向构造带东侧,马拉哈断层以东。
其地层主要发育有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碎屑岩、灰岩和白云岩等。
3. 以往地质工作该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50年代,先后有凉山地质队、202地质队、原四川地质局第一区测队、207地质队、原西南冶金地勘局609地质队等地质勘查单位在此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针对铅锌矿的调查、普查等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
2003年9月至12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年地质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调查工作,经过地表地形测量、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测量、编录等综合地质调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海拔标高+1042-+803m范围内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石品位、质量情况,并对矿区上部975-1300m采区已采矿石量进行了大致估算,其采出矿石量约为106万吨。
二、矿产地质特征1. 矿体特征矿区已发现3个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呈似层状、脉状或透镜状。
①号矿体:呈带状、脉状,矿层倾向北东,倾角63°-70°,平均65°,平均厚度1.01m;控制矿体走向长为462.5m。
②号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控制矿体顺走向长为650m,中部被采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矿体平均厚1.09m,下部矿体厚度1-1.14m,平均厚1.08m。
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概况河南省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区矿产资源概况河南省横跨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
地层出露齐全,岩浆岩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良好,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内生矿产、外生矿产集中于京广铁路以西成区成带分布;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豫南大别山北坡。
内生矿产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区域性深大断裂带的次级构造控制;外生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受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分布于坳陷或断陷构造内。
截止2001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6种(含亚种为154种),探明储量73种(含亚种81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9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6种。
其中煤、铝、钼、天然碱、金银、铅锌、石油是我省的优势矿种。
已发现矿产地2002处,其中大型矿床155处,中型矿床257处,小型矿床527处,大中型水源地53处。
探明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按1993年价格计算,达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居全国第十二位。
我局近年来在有色金属矿产铅锌矿、铝土矿及贵属矿产金、银矿非金属矿的勘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拥有一批成矿条件较好,资源潜力较大的勘查或开发矿区。
探求铅锌矿资源量347万吨、银矿资源量4329吨、铜矿资源量20万吨、铝土矿资源量4600万吨、珍珠岩资源量1.23亿吨。
主要矿区基本情况如下:一、铅锌矿我省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卢氏县--栾川北部--汝阳南部的熊耳山--外方山成矿带内,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中酸性火山熔岩、新元古界龙家园组碳酸盐岩及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细碧-角斑岩中。
多呈脉状产出,受断裂构造带控制。
主要矿床基本情况如下:(一)卢氏--栾川北部地区分布于卢氏县和栾川县北部,西起卢氏与陕西边界,东至栾川县城北,北以杜关-上蛮峪街一线为界,南以栾川大断裂为界,矿权登记总面积约460km2。
该区通过历年来的勘查工作,在栾川赤土店地区找矿上取得了突出成果。
发现了十余处矿化集中分布区、上百条含矿断裂带及层状蚀变岩型铅锌银矿带,提供普查矿产地7处。
立志当早,存高远云南彝良县铅锌矿资源概况我县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品种较多,矿石品位高。
全县有煤炭和16 种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但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能列入储量平衡表的有煤、铅锌、硅、硫铁矿4 种。
矿产地129 处,其中,中型矿床3 处,小型矿床15 处。
1、铅锌:全县已探明的铅锌资源储量为157 万吨(33.2 万金属吨),金属含量高,且含银、镉等贵重金属元素。
铅锌矿的分布比较集中,集中在193 平方公里内,预测远景资源储量可达1000 万吨,主要分布在洛泽河、龙街等乡(镇)。
铅和锌均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有色金属,铅由于有良好的柔软性、展性很小的延性,加上它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发生变化,以及盐酸、硫酸仅作用与铅表面形成保护层等优良特性而广泛地应用于制酸、冶金、电器、橡胶、玻璃、陶瓷和国防军事等多种工业;锌则因为它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在潮湿二氧化碳窖中生成碳酸薄膜保护层和易于制成多种合金等特性而在镀锌、油漆、颜料、染料等行业中倍受青睐。
全县目前已探明的铅锌矿,原矿含Zn≥28%,氧化铅锌矿≥30%,含Pb≥10%。
并且共生矿多,伴有银、镉、锗、镓等重要经济价值元素。
2、无烟煤:全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种主要是无烟煤。
在15 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户煤地集中与洛泽河、牛街、龙安、小草坝、荞山等乡(镇)。
根据云南省煤田地质勘察院《云南省彝良县煤炭资源评价》合适的资源量,全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59753 万吨,其中石炭纪优质无烟煤资源量达39226 万吨。
小发路矿区优质无烟煤被誉为世界煤炭王中王,已探明的储量(B+C 级)为651 万吨,预测资源量为24429 万吨。
据权威部门检测论证,小发路矿区3、5 煤层为特低质、特低硫、特高热值、特高固定炭的优质无烟煤,在国内及世界上均。
内蒙古铅锌矿分布-图文铅、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占10种常用有色金属生产、消费总量的30%以上。
铅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铅酸蓄电池)、铅管、合金等,而锌主要应用于镀锌、制造黄铜和铸造合金。
我国铅锌矿资源丰富,在铅锌矿地质研究、勘查、采矿及矿物加工工艺水平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是铅锌矿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总体看,我国铅锌工业总体形势较好,但在铅锌矿的勘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铅锌矿资源分布1、世界铅锌储量与分布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15亿多吨,铅储量7900万吨,储量基础17000万吨(表1)。
世界铅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四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0.3%,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1.2%,见表1。
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19亿多吨,锌储量18000万吨,储量基础48000万吨。
世界锌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美国和哈萨克五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7.2%,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0.9%,见表2。
2、我国铅锌矿的储量与分布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22年底,全国共查明铅资源储量5954.5万t,查明锌资源储量基础12479.5万t。
我国除上海、天津和香港以外,各省区均有铅锌矿床产出,但从富集程度和现有储量看,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云南、甘肃、青海、广东、湖南和广西等7省区(图1),7省区合计铅和锌储量分别占全国铅和锌储量的57.66%和65.88%表1世界铅储量分布表2世界锌储量分布1998年~2022年,中国铅矿山产量从58.05万吨增加到151.5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1%;精炼铅产量从75.69万吨增加到320.6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5%;再生铅产量从24.16万吨增加到95.7万2吨,年均增长率为14.8%。
同期,中国铅矿山产量从58.05万吨增加到151.5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1%;精炼铅产量从75.69万吨增加到320.6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5%;再生铅产量从24.16万吨增加到95.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内铅锌五大生产基地中国铅锌业生产布局,依据铅锌矿产地的分布和建设条件,经40 多年来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东北、湖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铅锌采选冶和加工配套的生产基地,其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1.东北铅锌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
早在50 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
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
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
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湖南铅锌生产基地。
湖南铅锌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
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
3.两广铅锌生产基地。
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铅锌资源丰富,两省区是70 年代形成的我国大型铅锌生产基地之一。
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和韶关冶炼厂为主,其次是丙村铅锌矿、昌化铅锌矿、大尖山铅锌矿。
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柳州锌品厂和大厂矿务局等。
4.滇川铅锌生产基地。
云南铅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铅锌保有储量均居全国之首。
该基地铅锌企业也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主要是会泽铅锌矿、澜沧老。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新元古代和新生代。
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的占有情况来看,据王之田(1988)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0.6%,古元古代7.8%,中-新元古代16.5%,早古生代3.5%,晚古生代6.2%,中生代49.8%,新生代15.3%。
从各期的地壳运动来看,自寒武纪以来,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的地壳运动,每期虽然都有相应的铜矿成矿作用,并形成矿床,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矿床最多。
据郭文魁主编的1:400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了115个铜矿的床(点)在各成矿期的比例,其中燕山期占46%。
可见铜矿床的形成在整个地史成矿期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
地层发育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也较强烈。
这种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主要分布在赣东北、长江中下游、祁连山及邻区、中条山、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等。
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
(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相对运动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夕卡岩型铜矿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环境基本类似,但成矿围岩有所不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边缘以及岛弧环境均有产出,主要为大陆边缘斜坡已跨上洋壳部位的优地槽,或经洋壳俯冲送到海沟地带的原来生成在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环境;海相沉积岩块硫化物型铜矿,产于大陆壳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环境,并受中生代岩浆岩的活化改造富集;海相沉积(变质)岩型铜矿,产于稳定大陆边缘裂谷或类似张裂构造的早期阶段,属冒地槽环境;镁铁-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产于大陆边缘和增生褶皱带边缘深大断裂环境。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
中国资源 2008-03-23 23:10:11 阅读27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
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 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
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 9384.11万t,其
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
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 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
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
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
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 个省、区,依次为云南
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
南246.75 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
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锌矿储量 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
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 664.35
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
万t、青海240.38 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
储量的90%。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 3.8.1和表3.8.4。
铅锌矿储量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区,铅占26.2%、
锌占25.2%;中部地区,铅占30.8%、锌占30.7%;西部地区,铅占43%、锌占44.1%。
三、资源特点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
1)矿产地分布广泛,但储量主要相对集中几个省区。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
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于6个省 区,铅锌合计储
量>800万t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662.91万t、内蒙古1609.87万t、甘肃1122.49万t、广东
1077.32万t、湖南 888.59万t、广西878.80万t,合计为8239.98万t,占全国铅锌合计储
量12956.92万t的64%。从三大经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 中于中西部地区,铅储量占73.8%,
锌储量占74.8%。
2)成矿区域和成矿期也较相对集中。从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大中型矿床分布来看,
主要集中在滇西、川滇、西秦岭—祁连山、内蒙古狼山和大兴安岭、南岭等五 大成矿集中区。
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复合成矿期。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铅锌矿
床的成矿期,前寒武期占6%、加里东期占3%、海西 期占12%、印支期占1.3%、燕山期占39%、
喜马拉雅期占0.7%、多期占38%。
3)大中型矿床占有储量多,矿石类型复杂。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大中型矿床
的铅、锌储量分别占81.1%和88.4%。矿石类型多样,主要矿石类型 有硫化铅矿、硫化锌矿、
氧化铅矿、氧化锌矿、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以及混合铅锌矿等。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
锌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锌矿床不多,单铅 矿床更少。
4)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
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 In、Ga、Ge、Se、Tl、Sc等元素。有
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特别是近20年来,通过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
究,证实许多铅锌 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锌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
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银产量的70%~80%,金 的储量和产量
也相当可观。
5)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目前开采的矿床,
铅锌平均品位3.74%,锌高于铅,铅锌比为1∶2.5,国外多为 1∶1.2。矿石组分复杂,有的入
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结构构造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给选矿带来
了困难。
图3.8.1 中国铅锌矿分布图
表3.8.4中国铅锌矿主要产地一览表储量单位:铅万t/锌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