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性馆员职业生涯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8
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心理压力与调适【摘要】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在工作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她们采取了一系列心理调适策略,如运动、放松技巧、与同事交流等。
实施这些调适方法后,她们感到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升。
这些实践表明,心理调适对于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工作生活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关注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心理调适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她们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压力。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促进她们更好地发挥工作潜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心理压力、心理调适、心理调适策略、实施、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压力来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和服务的重要职责。
在图书馆中,女性馆员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岗位,她们通过管理图书资料、引导读者查询、参与学术交流等工作,为整个图书馆的运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日益突出。
女性馆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种种压力,例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
这些压力可能会对她们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和调适这些压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心理压力及其调适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来源,以及她们采取的心理调适策略和效果评估,从而为提升女性馆员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与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心理压力情况及其来源,分析她们在工作中可能面对的压力事件和压力源头。
通过深入了解女性馆员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她们的心理调适策略及实施效果,以期为她们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指导。
女性职业生涯的新困境及因应之策作者:赵赛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女性的生育行为,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导致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
本文从“全面二孩”这一社会政策角度分析了新政策对女性职业生涯带来的新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全面二孩女性职业生涯困境一、职业生涯的涵义职业生涯的涵义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所有跟自身从事职业有联系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包括外在有形的活动,还包括内在与职业相关的态度、价值观念、职业愿望等情感的确定和变化及发展的过程。
White将女性职业生涯分为5个阶段:17-25岁是职业生涯探索期;25-33岁是职业稳定期;33-35岁面临职业转型期;35岁开始为个人目标奋斗,逐渐稳定下来;38-40岁遇到家庭与事业的冲突,再一次面临职业转型期;40-50岁处于职业生涯的再平衡期;50岁后,会对过去的成就进行巩固,进入工作的持续期。
二、“全面二孩”政策给女性职业生涯带来的新困境1.雇主歧视叠加效应加重求职压力。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的职场生涯将面临极大挑战,可能由于生育二孩占据大量时间精力而被雇主歧视。
有关歧视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给出了解释,他认为“歧视行为是由于偏见而自愿放弃利润或所得。
”根据歧视产生的来源,可分为统计性歧视和规范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及获取个人信息需要花费较高成本,雇主会根据不同群体的劳动生产力差异,理性地选择雇佣劳动生产力较高的求职者,通常选择男性求职者的机会大于女性。
从性别角度看,人们会较多地认为男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比女性具有更多优势,所以女性更容易遭受统计性歧视。
假设不受统计性歧视影响,人们的认知也会被固有的传统文化所扭曲。
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往往会被贴上各种标签,其工作变现不能被如实评价,往往被置于更严格的标准之下。
双重歧视会加重女性求职压力,成为职业发展障碍。
2.职业中断期延长形成“妈咪轨迹”。
女性MBA学员的职业生涯阻隔和应对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工作领域,而近年来,学者们关注到职场中的女性会遭遇“玻璃天花板”的现象。
同样,我国的大多数女性在谋求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时也遭遇到了此种阻碍。
这使得职业生涯阻隔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MBA学员的职业生涯阻隔、职业生涯动机及应对策略的关系。
通过对女性MBA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女性MBA学员的职业生涯阻隔偏高,职业生涯动机较高,较常采用逻辑思考的应对策略,而较少采用情绪逃离的策略;同时,不同背景的女性MBA学员在此三者上有着显著差异。
此外,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和路径分析发现,职业生涯阻隔高的女性MBA学员较倾向于采用寻求支持的策略,且背景/情境方面阻隔越高的女性越常采用逻辑思考的策略,社会/人际方面阻隔越高的女性越少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个人/心理方面阻隔越高的女性越少采用情绪逃离的策略;而职业生涯动机高的女性MBA学员则较倾向于采用各种正向的应对策略,职业生涯洞察力越高的女性越常采用情绪调节的策略而越少采用情绪逃离的策略,职业生涯认同越高的女性则越常采用逻辑思考的策略。
因此,本研究结果部分验证了London的职业生涯阻隔应对模型。
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发现提出对女性工作者、企业组织及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BUSINESS CULTURE 商业文化2021.01NO.49224文 / 徐彤彤高校女性毕业生职业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问题广受关注,其中女性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并且男性在大多行业和领域中都占有主导地位。
束缚女性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传统社会观念和社会分工对女性职业发展的约束上。
高校女性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多数高校女性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呈现“倒U型”曲线,即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校女性毕业生的个人职业发展随之滑落,特别是在婚龄、育龄阶段,女性的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当前高校女性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仍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在职业发展中与男性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
阻碍高校女性毕业生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常常被认为应以家庭为重,应当把相夫教子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个人的职业发展或事业追求位于次要位置,在这种观念的长久渲染下,高校女性毕业生在确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时,往往不由自主地将这一观念深深内化,从而影响自己的职业观和职业规划,即把婚姻稳定和家庭生活放在职业价值观中的重要位置,在职业发展中存在保守和稳定心态,缺乏一定的进取性。
生理及心理素质上不具备优势从生理上来看,多数女性在精力、体能等身体素质上较男性弱势明显;从心理上看,女性在包括抗压能力在内的整体心理素质上也不具备明显优势,由此导致在工作领域划分、工作内容分配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性别差别,比如军警、建筑施工、长途运输、快递配送等具有一定危险性、对身体素质要求偏高的工作岗位上,男性从业者明显居多。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数行业竞争加剧,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加点现象,个别行业或企业甚至出现了“996(指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工作制”,劳动者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这让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在身体和精神承受能力上都面临极大的考验。
我国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作者:马姗妮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6期摘 ;要:虽然我国女性的职业生涯状态一直在发展,但女性所遇到的职业生涯阻隔问题仍需改善,本文通过对我国今年来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关于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来探寻我国目前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与对策。
关键词: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内容分析一、引言女性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女性自由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女性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女性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表现在三个方面:1.横向隔离,就是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致;2.纵向隔离,在几乎所有职业、包括女性职业中,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3.工资的性别差异,除了纵、横向职业隔离外,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男女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工资性别差异的原因。
研究女性正在遭遇到职业生涯阻隔时,分清具体影响因素及能够采取哪些有效的因应策略缓解阻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二、研究方法以“职业生涯阻隔”为关键字,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2003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根据摘要选取研究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文献下载并进行逐篇阅读。
纳入分析的文献所研究的内容必须包括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按照此接受标准,有报告及硕博论文共23篇作为分析我国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研究现状的样本。
三、结果分析(一)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影响因素分析将纳入分析的文献所提出的因素加以概括和总结后,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因素分为三个大的方面,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
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社会因素包括:从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的职业期待偏低是造成女性职业生涯阻隔的社会根源;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健,恶化了女性职业阻隔的趋势;宏观形势的影响促使女性参与社会化生产,对女性的就业参与造成了消极影响。
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摘要】高校图书管理员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现状发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是两大主要问题。
为此,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对策。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高校图书管理员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困境。
在未来发展方面,高校图书管理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社会变革,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
通过努力学习和适应,高校图书管理员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现状、挑战、信息技术、读者需求、个性化服务、发展、前景。
1. 引言1.1 高校图书管理员的重要性高校图书管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连接读者与知识资源之间的桥梁。
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涉及到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和推广等多个方面,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管理员在保障图书馆藏书的安全和完整性的还要及时更新馆藏书目,满足不同读者的知识需求。
他们在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的还要为师生提供信息检索和参考咨询服务。
可见,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不仅涉及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更是为整个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管理图书馆的各项事务,更是为了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高校图书管理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他们是高校知识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1.2 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员面临的挑战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员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图书管理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读者对信息获取和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图书管理员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这些挑战需要图书管理员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社会的稳定。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知识性职业女性,然而由于自身的、家庭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女大学生在职业的而选择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对女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课题自行设计问卷,共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问卷777份,其中针对在校大三大四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566份,针对毕业后1-2年的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211份。
一、影响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分析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受自身的职业素养、家庭、学校的教育培养、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个人职业素养是影响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倾向、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人专业能力等。
家庭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发挥着启蒙引导的作用,通过影响其就业价值观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社会大环境通过其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着职业生涯。
1.自身职业素养自身职业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倾向。
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倾向于大中城市、高薪工作。
基于对女大学生职业倾向的调查分析,有46.4%的同学选择工作在大城市,50.53%的同学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小城镇的寥寥无几。
在薪资选择上48.23%的同学期望毕业后的薪资为5000以上,42.76%的同学期望薪资3000-5000元。
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初期,盲目追求高薪资、大城市,对自身期望过高,不利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
(2)心理因素。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时持消极态度,无思想,无追求,职业目标模糊,甚至持有被包养的想法,完全没有做好求职的准备。
在调查中,43.64%的同学对以后的工作不明确,盲目跟风,甚至有31.1%的同学认为“嫁得好”比“干的好”重要,就业惰性强。
高校女教师的职业现状、职业困扰及其职业规划一、高校女教师的职业现状201x 年 7 月 30 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x-2020 年)》正式颁布实施,体现了对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的保护,督促社会关心、关注、落实女职工的权益保护,避免女职工的权益受到侵害。
在高校中,女教师的权益保护相对良好,但是往往参差不齐,组织形式单一。
男女劳动权平等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不保护懒惰的权力者”。
大部分高校女教师并不了解自己的劳动权内容,而是习惯于劳动过程中出现的男女不平等待遇,不主动获取参政议政等话语权,漠然对待自己应得的权益。
同男教师相比,在职务职称晋升、群体活动设计等权益上缺乏斗争意识,缺少改变现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缺乏发展空间入职前,在部分职位上对女教师设置了某些苛刻的就业条件,如一定期限内不得生育,甚至有的学校变相拒收女性,隐形剥夺女性就业机会。
入职后,女教师担任学术带头人、院系行政职务等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教工,大都从事基层教学管理工作,造成了女教师的比例虽不低,但职业发展空间却十分狭窄,甚至影响到科研项目申报、外出交流进修等几率。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执行能力现行的劳动法规体系缺乏行业性性别歧视情形的具体规定,缺乏妇女劳动权中歧视性行为的界定标准。
例如,《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但在现实中,因为性别歧视,男女很难同工,也就无所谓同酬了。
此外,教师工资同其职务、支撑挂钩,而女教师从事的大多是基层工作,两者相对提升困难,收入自然处于较低水平,导致隐形侵害女教师权益。
现行法律法规对违反男女劳动权平等的行为重罚不重赔,处罚规定不够详实完整,缺乏力度,客观上使得男女劳动权的平等性很难真正实现。
二、高校女教师的工作优势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女教师相比男教职工而言,具有超强的责任心,贯彻落实能力强,在工作上,仔细认真,一丝不苟,能够出色的完成教学和工作任务。
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摘要】近几年各大高校虽然对图书管理员给予了一些有利于馆员职业发展的条件,比如说整体馆员年龄趋于年轻化、学历层次提高、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等等,但由于社会环境的不重视、发展空间狭窄、专业知识提升速度慢、职业本身的制约性等因素,逐渐降低了馆员对工作的认知度、满意度和成就感。
目前高校图书馆应针对图书管理员职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增强馆员对图书馆职业发展的信心,实现馆员与图书馆事业的双赢。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现状;对应策略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的职业历程。
人的职业生活是人生全部生活的主体,在其生涯中占据核心与关键的位置。
生涯,英语是“career”,“生”,即“活着”;“涯”,即“边界”。
广义上理解,“生”,自然是与一个人的生命相联系;“涯”,则有边际的含义,即指人生经历、生活道路和职业、专业、事业。
这一时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人们从事职业生活的时期,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是人生全部生活的主体。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生涯的重要性现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高校更是人才辈出和知识汇集的地方,高校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变革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高校图书馆承担了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类知识以及多种科研服务的社会责任,是求知治学的辅助之道。
目前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对图书馆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他们会把自己当成用户,希望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和设备。
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能力也要随着服务人群和服务层次的提高而不断的完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意味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高校图书馆员的主要工作是图书采购、分编、借书、还书等工作,整个工作手段是手工手段,而作为一名21世纪的图书馆员来说只具有这些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将承担网络信息导航员、知识资源管理员、数字资源专家、信息素养师等重要角色。
图书馆员已不仅是服务性职业,还是研究性职业,这也说明了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的重要性。
收稿日期:2006-02-18作者简介:姚爱武(1969—),女,安徽桐城人,大学本科,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管理工作。
高校女性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举措姚爱武(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安徽池州247000)[摘要]职业倦怠现象在高校图书馆里客观存在,女性馆员的职业倦怠尤其值得重视。
其形成既有女性馆员生理、心理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和职业自身方面的原因,应从实施人本管理、和谐人文环境、提升自身素质三个方面采取积极的举措加以防范和抑制。
[关键词]高校;女性馆员;职业倦怠;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10(2006)03-0142-03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之下的一种身心能量被耗尽的感觉,也指在工作中不能产生所期待的奖励关系时导致的一种疲劳或挫折状态。
其源于工作又反作用于工作,表现在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倾向于不满、逃避的消极心境,常常抱怨,吹毛求疵,讽刺同事,批评工作环境,容易神经过敏等[1]。
这种职业倦怠在高校图书馆里客观存在,诸多学人撰文探析其成因并提出抑制和克服措施,[2]但皆笼统言之,就女性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尚无专文论析。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http://www.chinahrd.net)主办的《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表明,女性的职业倦怠比例与程度明显高于男性,而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所占比例又超过60%,因此,女性馆员的职业倦怠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1女性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简析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究其原因,大体有以下数端:1.1生理层面上的局限近来的医学研究已经发现男性比女性多产生50%的血清素,而血清素的高低是和抑郁有很大关系的生理因素。
因此,女性在中青年早期,会出现较男性高的抑郁率,如果没有较好的干预,就会持续至成年期。
[3]抑郁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个人生理层面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二、我国女性职业“瓶颈”分类以及影响特点 (1)(一)社会瓶颈 (2)1.女性就业岗位欠缺 (2)2.劳动薪酬偏低 (2)3.生育问题 (3)(二)组织瓶颈 (3)1.晋升制约 (3)2.应酬与潜规则 (5)(三)个人瓶颈 (6)1.年龄恐慌 (6)2.工作能力不强 (6)三、我国女性职业“瓶颈”的原因分析 (8)(一)社会瓶颈的原因分析 (8)1.性别歧视 (8)2.法律规则的漏洞 (8)3.家庭职责 (8)(二)组织瓶颈的原因分析 (9)1.女性人才管理制度的欠缺 (9)2.企业保护女性章程的疏漏 (9)(三)个人瓶颈的原因分析 (9)1.心理素质不强 (9)2.职业定位不明确 (10)四、解决女性职业发展瓶颈的对策 (11)(一)应对社会瓶颈的对策 (11)1.促进性别文化的进步 (11)2.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 (11)(二)应对组织瓶颈的对策 (12)1.制定针对性骚扰的章程 (12)2.落实提高女性的职业规划 (12)(三)应对个人瓶颈的对策 (12)1.注重自我心理健康 (12)2.提高自我综合职业素质 (13)总结 (14)致谢 (15)六、参考文献 (16)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女性逐渐被世界关注,成为时代的焦点,女性地位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女性在职场上的发展,却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颈,就业时被歧视,升迁时的“天花板”效应等,都是阻碍女性在职场上更好发展成为更出色职场女性的障碍物。
本文着重从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三个方面,针对女性岗位、劳动薪资、女性的生育问题、国家有关法律以及女性自身的素质等问题,对女性职业瓶颈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突破女性职业瓶颈有所帮助,使得女性在职场的发展之中避免瓶颈,从而更好地在职场上发挥自己的水平,和职场男性共同建设职场新时代。
关键词:女性;瓶颈;对策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omen being the world attention, become the focus of women's status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the workplace, but still there are many bottlenecks,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promotion of the "ceiling" effect, and is an impediment to better become better on women in the workplace the workplace obstacles. Paper focuses on from social, and organization and personal three a aspects, against women post, labor wages, female fertility problems, the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omen themselves, for female career bottleneck and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hope that through this article research can help break the female career bottleneck, avoid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the workplace, to better play to their level in business, and career men work together for the new era of workplace.Key words: women;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一、绪论本文采取性别社会学、心理学及女性学的相关理论和思想,从女性职业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目前我国社会女性所面临的巨大职业压力,深入分析了职场女性在工作中处于劣势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法。
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变革,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生涯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
一、现状分析1.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图书管理的方式和思路,图书管理员需要越来越多地关注数字资源的获取、组织和管理,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2.教育绩效和互联网的冲击高校图书管理员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教育绩效和互联网的冲击。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使用网络资源,一方面又要求图书管理员在服务中增加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3.多元化的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日益复杂多变,需要图书管理员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二、应对策略1.适应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管理员需要主动了解和学习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例如数字化扫描、数字化文献架、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等,并与同行共享经验,不断完善图书馆技术和服务。
2.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图书管理员应更加重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需要更多地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和疑惑,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培养多元化服务意识高校图书管理员应从自身的服务中了解用户需求,拓展服务范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应该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机制,以逐渐与用户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4.提高个人素质图书管理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可以加入图书馆协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发展。
此外,还要关注社会发展趋势,了解最新技术和产业信息等,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
结论:高校图书管理员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化。
为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图书管理员需要主动适应新技术和服务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校图书管理员职业生涯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数字化时代、教育绩效和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多元化的用户需求,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值得讨论。
高校女性馆员职业生涯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女性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事业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因素、角色因素、自身因素阻碍了女性馆员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消除这些职业生涯的障碍,就要切实加强政府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政策支撑,营造消除女性职业生涯障碍的良好氛围,图书馆管理者应重视女性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女性自身也要树立职业发展和职场竞争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abstract: the female librarians play a decisive role for a position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the social factors, role factors, personal factor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 librarians career,to eliminate the obstacles of the career,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of female occupation development,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f eliminating barriers to women’s career. the library manage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emale human resources, women themselves should also set up career development and market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and mak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关键词:高校女性馆员;职业生涯障碍;成因;对策key words: the female librarian of universities;career barrier;causes;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68-020 引言图书馆是女性密集性行业,女性馆员的职业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女性的比例平均为57%,而高校图书馆的女性比重更高,占了总数的60%至70%左右,有的高达80%,以我校为例,我校图书馆目前馆员有71人,其中女性就有45人,占了总数的63%以上,可见女性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力军。
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以及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息息相关,所以重视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女性馆员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和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壮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1]。
“职业生涯阻碍”这一术语最早是crites1969年提出的.职业生涯阻碍即指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个体所遭遇到的内在冲突与外在挫折,如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性别歧视等,职业女性职业发展面临的生涯障碍受社会文化、组织、婚姻家庭、性别角色等诸多因素影响[2]。
作为高校图书馆主力军的女性馆员,在其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也不可避免的遭遇这些职业生涯障碍,从而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高校女馆员职业生涯障碍成因1.1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性别歧视。
中国历来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传统,尽管法律规定男女平等,然而在家庭内部,女人首先是“贤妻良母”这一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些都成为了阻碍女性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文化壁垒。
其二,认识上的错误。
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图书馆工作无需很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人事安排上大多数高校都把图书馆作为一个接纳“剩余人员”的场所,是解决校内教师家属和关系户的地方。
其三,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辅单位,根本得不到重视。
大家普遍认为,图书馆的工作是简单的图书借还工作,根本不算技术工作,图书馆人员在待遇和职称晋升方面也得不到重视,专业职称晋升方面,绝大多数高校在职数上都向教学人员倾斜,每年分配到图书馆的职数很少。
虽然女性馆员在数量上超过男性馆员,但由于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和女性自身方面的原因,较男性馆员而言,在职务和职称晋升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女性馆员向更高的职务和职称方面晋升很难。
以我馆为例,全馆女性馆员45人,馆员和助理馆员比重较多,副研究馆员只有2人,研究馆员才1人。
此外,国家男女退休制度上也有差异,男干部60周岁退休,女干部55周岁退休,女性工人50周岁退休,这一退休年龄的差别,也直接影响着高校女性馆员职业生涯的发展。
1.2 角色因素困扰女性一生的问题是家庭主妇角色与职业女性角色的冲突。
高校女性馆员家庭和职业角色冲突现象同样十分严重,在家庭中,她们扮演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角色,几乎把自己较多的时间、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家庭琐碎的事务当中[3];在社会上,她们又是职业女性,承担着图书馆的日常事务和管理工作。
固有的传统家庭性分工模式,使得高校女性馆员的业余学习和进修提高的时间被占用,双重角色的矛盾使她们的职业发展举步维艰,影响了她们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在职业和家庭发生冲突时,她们中大部分往往是放弃事业,而成全家庭。
1.3 自身因素阻碍女性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上的,另一个是心理上的。
由于女性有着和男性截然不同的生理特点,女性馆员要经历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几个生理时期,而这些又与女性馆员职业生涯发展处于同一时期,这必将阻碍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
除了女性自身的生理影响外,还有其自身的心理弱势,一是自信心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不愿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技能提高。
二是对男性或对家庭的依赖性过强,女性馆员好多认为职业满足感并不仅仅来源于工作,而是来源于工作与家庭两者的成功,因而对自己职业生涯感知度不高,认为图书馆工作只要管好图书,做好借阅工作即可,大部分女性馆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没有规划过,对自己的学历水平、业务水平、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没有既定目标,没有努力的方向。
在高校精英云集的知识群体中,她们往往把自己视为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4],加之图书馆工作的单调、枯燥,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这些内外因素的结合,严重阻碍了她们潜能的发挥,影响了她们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地位的提升。
2 高校女性馆员职业生涯障碍消除对策2.1 政府应加强对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支撑,营造消除女性职业生涯障碍的良好氛围首先,要营造有利于高校女性馆员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转变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倡导性别平等,消除社会对妇女的偏见与歧视,政府完善女性平等职业发展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及其落实机制,实行男女平等的退休制度。
其次,要提高社会对图书馆职业认知上的偏差。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完善的图书馆法和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致使图书馆员职业门槛偏低,要加快图书馆相关立法进程,实行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5],这样就能够促进女性图书馆员对图书馆职业的合法性和高尚性的认可。
第三,高校应制定稳定图书馆队伍的政策。
作为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馆,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图书馆的服务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在职务评聘、奖金、福利待遇等方面享受与教师同等的待遇。
2.2 图书馆管理者应重视女性图书馆员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根据职业生涯的分期,合理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馆员。
我们把女性馆员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时期:职业生涯初期(18-28岁)、中期(28-45岁)、后期(45岁至退休)[5]。
女性馆员在职业生涯初期,由于刚进入新的岗位,在这一时期,她们大多对新工作都有所期望和抱负,工作热情很高,希望能够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图书馆就应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和鼓励新馆员,做好她们的图书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同时,向新员工灌输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意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产生持续努力和进步的动力。
在职业生涯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女性馆员家庭和事业差不多趋向稳定,在图书馆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了防止知识的老化和欠缺,图书馆就要为其提供新知识、新技能更新的培训,使其适应图书馆新功能的变化,并能不断地得到发展,保持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对面临将要退休的女性馆员,要帮助其制定退休计划,可以实行灵活的岗位和工作时间安排,使其顺利平稳地过渡到职业生涯末期[6]。
②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女性馆员,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
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决定她在图书馆呈现出男性馆员无法替代的一些优势,图书馆应根据每个女性馆员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学识、技能,帮助他们进行职业选择,比如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女性馆员从事管理工作;性格上比较细心、耐心,亲和力强、喜欢稳定工作的女性馆员从事流通和阅览工作;具有创造力的馆员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等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③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下,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收藏、组织、传递和使用信息的方式,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内容、对象呈现多元化,图书馆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具有在某个岗位锻练的机会,应做到人人平等、公平竞争,同时也可避免长期处于同一岗位带来的厌倦和发展停滞。
同时,图书馆还可针对馆内各种岗位特点,根据女性馆员的年龄、学历和业务,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学习,以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提出的各项要求,例如开展岗位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优化知识结构,使女性馆员具有较新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服务。
2.3 高校女性馆员应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根据对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全过程。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道路主要有两种:一是职务晋升,即从普通业务人员到基层管理层,进而到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发展途径;二是职称晋升,即从助理馆员、馆员到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