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答案都是我自己找的,不是标准答案,不一定对,你们别完全照着抄啊……

1.现实主义是不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艺实践方式,现实主义创作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和复杂的演变过程。今天在文学和影视等领域,现实主义创作开始重新活跃,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所以,我认为,现实主义就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在当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众所周知,经典现实主义理论包含有真实性、典型性、人民性与倾向性四点,但其核心理念却是对于社会进步的渴望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乃至于对抗。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变革的关键时刻。当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管成果辉煌、举世瞩目,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可以说,在全球社会和中国现实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以史为鉴的警示与启迪,更需要同步时代,直面现实、聚焦热点和表达民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正是在这种时代诉求之下,有关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重新成为新世纪文坛关注、讨论乃至争议的热点。应该承认,这种讨论和争议是必要的,因为只有不断探讨才会给现实主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力,否则它就会变成固守的教条和陈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只有那些真诚的观察、记录和思考现实问题,真实呈现社会风貌、时代精神并表达大多数人现实诉求的作品才可能流传下来,成为被我们一再重读的经典。相反,那些刻意脱离现实土壤、回避和遮蔽社会问题的作家和作品,无论其标榜什么主义和展现什么技巧,也无论其写作内容是一味高蹈的自吟自唱还是每况愈下的身体欲望,更无论其作家头衔是如何地著名、前卫或者畅销,最终都将会是昙花一现。这也许正是现实主义创作在当下昭示给我们的意义所在。

2.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何理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艺创作观的关系。

答:(1)现实主义: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2)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

(3)后现代主义:①毫无疑问的是反前卫。后现代主义对关于艺术地位的沉思极其漠视,即使说不是抱有敌意的话。②后现代实践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但却是一种有意的堕落,有意将自己下降到低级文化的水平。它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是继续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是对现代主义的决裂和反叛,是新的文化倾向。

(3)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体系主要是建构在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基础上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继承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决裂,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摈弃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企图,因为在后现代作家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已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陈旧。持不同社会、文化立场的学者曾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争论,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但现在的西方学术界已经普遍达成一个共识,即后现代主义虽然与现代主义有密切的联系,却也是与现代主义有明显区别的新的文化和艺术思潮。

3.展望现实主义创作的未来趋势。

答: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在二十余年的探索、突破、发展的过程中,作家们逐渐卸下现实主义厚厚的意识形态外衣,在现实主义的叙述中融入更多的现代性意识,大大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表现能力。在创作观念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现实主义在艺术表现上的无限可能性。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实主义是最适宜于小说的叙述方式。现实主义遵循的是常识、常情、常理的叙述原则,这不是一个艺术风格或艺术观的问题,而是一种讲故事的基本法则。对比20世纪初中国新文学对现实主义的接受,当代的现实主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许是现代社会背景下文学发展的趋势:各种创作方法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渗透;其思想基础也在不断地扩充和更新。

4.文艺创作的电影理论在今天的价值。

答: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界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伟大使命,赋予了电影创作和电影评论新的任务和要求,为电影理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方面,电影观众需求旺盛,电影产量急剧增加,而电影质量却参差不齐、鱼目混珠,艺术追求和商业运作以及社会效果时有相悖,有些影片叫好不叫座,有些影片叫座不叫好。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上娱乐话语迅猛增加,资讯流通加快,开掘了观察电影现象的新视野,但一些非理性、不全面、不客观的报道和评论,也在混淆视听。

因此,加强和改进电影评论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引导创作和评论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如何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如何引导电影的艺术探索更好地与群众、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如何引导商业电影多一些社会思考和人文关怀,而不要把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票房价值对立起来,等等这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急需正确的评论加以辨析和引导。电影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有健康的文艺评论,为此我们有必要花大力气抓一抓电影评论工作,借助多媒体的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评论环境。

5.如何认识和把握创作中的“典型人物”

答: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典型人物不仅在与典型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对情节走向具有驱动作用;同时也因其自身的艺术独创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典型人物的创造不但使现实型文学显现出迷人的魅力,更好地反映出各自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贴近人们的内心,与读者交流更密切,从而增强了文学效应。典型人物有自身固有的结构,它是典型人物的内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统一整体。典型人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体,或者说,是多种规定的统一体,而且是和环境相互关联的。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