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各个年龄阶段认知规律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63.13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各个年龄阶段认知规律的分析

一、儿童各个年龄阶段认知规律的分析

婴儿阶段(0-1岁)认知规律分析

新生儿出生后,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但当醒着的时候很少安静。如受到刺激,就会出现各种“无条件的运动性反射”。如前述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等口不运动等。但新生儿的运动很简单,还不能把头抬起或竖直,也还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动作。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婴儿的运动迅速发展。西方心理学认为婴儿运动发展的方向和身体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即从头到脚(“首位方向”)和从中央到外周(“近远方向”)。

婴儿在抓握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现象:

婴儿目力集中的界线和两手活动的界限最初并不一致,因而看到物体和接触物体的动作不能协调。其后儿童在看到物体试图用手触摸的过程中,光分析器、皮肤分析器和运动分析器的联系渐次建立,儿童看到物体同时接触物体的次数渐渐增加。在第6个月的时候,企图区的物体运动差不多有70%得到成功。大约在第8个月时,双目和双手的协调完全形成,而不再有尝试失败接触的抓握。

二、言语发展

研究表明,如果婴儿出世后3-5个月的时候开始,每天对他们说几分钟话,这些婴儿就可能比一般婴儿提早开始说话。

三、幼儿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特点:

儿童主要的感知觉发展

(一)肤觉喜欢触弄物体,运用物体,从而熟识了物体的硬度、粗糙度、弹性等不同特性。2岁儿童对于可看见而不能触摸到的对象会表示十分惊奇。

(二)听觉 1-3岁儿童在感知祖国语言,辨别简单的词因方面,有巨大发展,这样为言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其对词音的感知还不够精确。对某些难于区别辨认的词音,还不易分清。

(三)视觉这时期儿童对于颜色的感受力不断提高,可以辨别几种基本颜色。对混合色还不能分清。成人应使儿童多多接触有颜色的对象,发展他们感知颜色的能力。

(四)空间知觉对于物体的空间特性已能感知。 2.5岁的儿童可以区别于原线相差1/20之线条。也有一些有关空间特性的词汇。但在区别物体大小、形状、距离、位置等方面都还很不正确。对于远距离更缺乏正确的感知。因而在游戏中往往把体积大的东西硬塞进小孔,或伸手抓取远距离以外的物体。

(五)观察观察的不精确、不安全。观察到的细节内容很少,而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不善于使知觉服从于当前的任务。

言语发展主要有下列特点:

●本阶段仍以简单句为主,但复合句明显增加,单词和单词句则明显下降。

●随着句子的发展,句子明显加长。

●本阶段中各种此类所占的比例有变化,占大部分的名词和动词有下降趋势。

少抽象的词类,特别是代词有增长趋势。而最抽象的数词和连词则增长不大。

从动词和名次比较,有从名次较多转为动词较多的趋势。

●本阶段儿童喜欢重复,因为这时他们对外界事物还不能达到印象非常深刻,必

须在重复记忆,重复表达后来能记住。

1-3岁儿童记忆特点:

(1)此时儿童的识记是“无意的”。可以给予有规律的、声调悦耳的、富有趣味的歌谣或简短的童话。从歌调韵句的本身来识记,而不是内容意义,儿童只是“自然而然”的记住,在不断反复过程中记住,还不能给自己提出识记的任务。

(2)这个时期的儿童,对所记住的时间保持加长了。可以“认知”几个星期前见过的对象。如可以认识离别几个星期的亲人。这种保持随年龄而增长。

神经系统的发展

三岁的儿童脑重量已接近成人脑中的最低水平,然而这不能表明学前期儿童大脑活动的质量已接近成人水平,或已经能和成人一样进行思维活动。 4-7岁儿童“脑电指数”特别高,婴孩与成人的“脑电指数”很少超过50%的,而4-7岁儿童“脑电指数”超过50%以上的被试者达78.2%。这表明4-7岁时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又是尚未后最后成熟、皮层暂时联系尚未最后定型的时期。在此时期,客观现实在大脑皮层的烙印特别深刻,常常影响终身,因此,这个时期是教育的黄金时期。

3-7岁儿童对于抽象概念的发展

3岁前形状抽象占优势,4岁颜色抽象占优势,6岁后同一抽象占优势。

试验的结果表明:3岁儿童进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尚未最后达到完善。

3岁儿童观看图形式,眼动轨迹是杂乱的,只限于所观察图形的某一部分。眼睛跟踪图形积极运动的次数较少。同时,眼动轨迹与图形的轮廓极不相符,所以观看图形的效果差,不能很好观察图形,错误率高。

4-5岁儿童观看图形式,眼睛追踪整个图形积极运动的次数增加;眼动轨迹也越来越多的符合图形的轮廓,因而观看图形的效果较好,4岁儿童的错误率降低,5岁儿童已能正确认识图形。

6岁儿童的眼动轨迹几乎完全符合图形的轮廓,实现仿佛沿着图形的整个轮廓反复进行,眼睛追踪整个图形积极运动的次数更增加。

研究者指出,从儿童观看图画时的眼动轨迹,难以找出比较主要的年龄差异。这表明3岁儿童已能识知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材料。但在观察图画后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年龄差异。3、4岁儿童所叙述的大多数是孤立的事情,并且大部分是在“你还看见了什么”的问话后才叙述的。他们很少讲出图画中的故事情节。

心理特点

(一)小班儿童的心理特点

爱模仿;直觉行动思维;思维靠动作进行,如用积塑片插接 ;事先不会计划,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制约。他们对自己的行动虽有一定目的和计划安排,但只能预计到即将进行的三四个动作。如在画画时,他们知道自己要花个太阳和小鸟,但对整个图的设计缺乏考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受左右小朋友或其他刺激的影响,这说明了为什么相邻的小朋友的画总是十分相像。

(二)中班儿童的心理特点

越来越喜欢变化,对一成不变的东西开始变讨厌,不再停留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三) 儿童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1)不光问"是什么 ",还要问"为什么 "

(2)喜欢拆东西研究.(闹钟,玩具)

2,抽象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出现

(1)会分类,知道区分水果和蔬菜

(2)知道事物简单的因果关系.

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皮亚杰等人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以及一些著名的教改实验,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认知规律的新的发现。

(1)直接经验先于间接经验。在学前、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是从直接经验开始的,他们总是试图表现其所看见、接触、嗅到和操纵的物体、动植物、建筑物等等。对他们来说,去田野作一次游览比听到一次去月球旅行学到的东西更多,画一张房间图画比为一张中国地图涂上颜色收获也更多。这当然不是说儿童的经验只囿于直接的范围,而是讲他们的学习应从这儿开始。如果让儿童画一张家庭、邻居地形图,儿童就会对地图的性质内容有更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