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172.55 KB
- 文档页数: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幼鱼放入水体中,以增加野生鱼类资源的数量和增殖,以维护和改善渔业资源的结构和数量。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通过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
随着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野生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品质持续下降,这对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则可以通过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改善渔业资源的生长环境,提高资源的种群密度,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
2.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水产业是我国一大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利益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通过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增殖,从而提高水产业的产出量和质量,促进水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3.改善水域环境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改善水域环境。
由于水域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很多水域的渔业资源数量和品质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适量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域的生态平衡,提高水域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措施1.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放流技术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放流技术是保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关键。
科学研究可以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指导,提高放流的技术水平和效果。
科学研究也可以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放流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和效果。
2.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放流效果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放流效果是保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重要措施。
只有对放流工作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下一步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长江鱼类资源接近枯竭作文《救救长江的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长江里的鱼儿们正在面临大麻烦!长江是我们国家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可是现在,长江里的鱼类资源接近枯竭啦。
以前,长江里的鱼儿可多啦,有大大的鲤鱼,还有活泼的草鱼。
每次渔民伯伯去捕鱼,都能收获满满。
但是现在,因为一些不好的事情,鱼儿变得越来越少。
比如说,有些人往长江里倒垃圾,脏水把鱼儿的家都弄脏啦,它们没办法好好生活。
还有一些人用电捕鱼,一下子就把好多小鱼都电晕了,它们再也没办法长大。
我们可不能让长江的鱼儿就这样消失呀!我们要一起保护长江,不乱扔垃圾,告诉大人们不要做伤害鱼儿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长江里的鱼儿重新快乐起来!作文二《长江鱼类的危机》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长江鱼类的事情。
你们去过长江吗?长江可长可大啦,但是现在长江里的鱼儿却遇到了大问题。
以前我听爷爷讲,他年轻的时候在长江边,能看到好多好多的鱼游来游去。
可是现在呢,鱼变得少得可怜。
这是因为很多工厂把脏水排进了长江,江水变得又脏又臭,鱼儿们没法呼吸,没法生存。
还有啊,有些人过度捕捞,不管大鱼小鱼都抓走,鱼儿都来不及长大生宝宝。
就好像我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把所有的花都摘光了,以后就再也看不到美丽的花啦。
我们要一起保护长江的鱼儿,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用水,不让脏水流进长江。
让我们一起守护长江里的鱼儿朋友们!作文三《别让长江鱼儿消失》小伙伴们,你们知道长江吗?那是一条特别特别大的河。
可是最近,长江里的鱼儿越来越少,都快没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人在长江边建了好多工厂,工厂里的污水都流进了长江,把水弄脏了,鱼儿就活不下去啦。
还有人用特别大的网捕鱼,把小鱼也都抓走了,小鱼还没长大呢!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只小鱼,它原本在长江里快乐地游着,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但是有一天,水变得又黑又臭,它的小伙伴们都生病了,它特别伤心。
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啦!我们要一起保护长江,让鱼儿能在里面快乐地生活。
长江流域珍稀特有物种中华鲟生态保护措施
曲沃县人大与曲沃林业局宣布,就保护长江流域珍稀特有物种中华鲟,现已实施两项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
首先,针对捕捞中华鲟这项危害野生物种的行为,采取立法限制措施,禁止全市对中华鲟进行捕捞,一旦发现违法捕捞行为,将严厉查处。
从而有效预防和保护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减少,确保其在长江流域的繁衍。
其次,要建立中华鲟的保护区,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结合人工繁殖等手段,来解决中华鲟影响到野生数量、大小、分布等指标的影响。
并且,为保护中华鲟,鼓励曲沃县内渔户利用无兽类饵料进行捕捞,开展工人教育,加大对中华鲟保护区北界监测力度,以及捕捞周边湖泊和水域监测以及科学管理湿地保护区等,以确保长江流域中华鲟的安全生存。
最后,在开展保护中华鲟的同时,要加大研究宣传活动,让公众对保护中华鲟有更深的认识,更加热衷于参与保护活动,以求早日恢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让納溪的中华鲟更加安全的繁衍着。
长江如皋段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概况1 保护区范围长江如皋段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区内水流和缓,水质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长江刀鲚等物种重要的洄游通道和育肥场所。
保护区总面积22.12km2,其中核心区面积5.48 km2,实验区面积16.64 km2。
核心区设为特别保护区,全年保护。
保护区地处江苏省如皋市长江江段,位于如皋市与张家港市长江主航道以北,东与江苏省通州市江段接壤,西与江苏省靖江市分界(图3.1.1-1)。
保护区拐点坐标为:东南,120°38'7.5253"E、32°0'18.1592"N;东北,1120°38'41.2799"E、32°3'57.5941"N;西南,120°33'5.0845"E、32°0'39.9799"N;西北,120°30'50.3390"E、32°4'28.5949"N。
保护区核心区位于如皋北汊,是4个拐点连线范围内的水域沙洲,坐标为120°33'34.4755"E、32°03'1.1535"N;120°33'16.9404"E、32°03'9.2215"N;120°38'6.8093"E、32°3'42.2720"N;120°38'26.3614"E、32°4' 1.4100"N。
除去核心区如皋北汊,其余如皋市长江水域部分全部为保护区的实验区,分两个区域分布在核心区两端,详细坐标为32°3'57.5941"N 120°38'41.2799"E;32°3'41.2192"N 120°38'38.0195"E;32°3'45.9760"N 120°38'23.5046"E;32°3'36.3030"N 120°38'17.9327"E;32°0'33.1037"N 120°37'22.0442"E;32°1'33.1130"N 120°38'3.3261"E;32°1'25.3423"N 120°38'18.6006"E;32°0'26.6628"N 120°37'39.2909"E;32°0'18.1592"N 120°38'7.5252"E;31°59'56.8211"N 120°37'53.2328"E;32°0'39.9798"N 120°33'5.0845"E;32°1'27.8274"N 120°33'2.6198"E;32°3'27.3099"N 120°31'6.9028"E;32°4'28.5948"N 120°30'50.3389 "E。
长江流域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给
地区。
为了保护和促进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施增殖放流计划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分布和数
量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计划。
同时,加强对长江流域的
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质,为水生生物的增殖
放流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技术研究和推广。
通过
引进先进的增殖放流技术,提高水生生物的存活率和繁殖率,促进
水生生物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
同时,加强对增殖放流技术的宣传
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增殖放流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形成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调度。
通过科
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和利用,保障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促进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对长江流域水资源
的保护和治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总之,长江流域增殖放流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长江流域增殖放流工作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长江流域的绿水青山努力奋斗吧!。
我国是8种鲟鱼的分布国,也是10多种鲟鱼的引进养殖国,有的鲟鱼野生种群极其濒危,有的鲟鱼人工养殖已形成产业。
如何做好鲟鱼的保护发展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作者从我国鲟鱼自然资源与养护概况、鲟鱼保护管理现状、鲟鱼管理政策进行分析,提出鲟鱼保护发展管理建议。
中国鲟鱼保护与产业发展管理文/周晓华鲟鱼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现存鲟形目有2科6属27种,由于人类对鲟鱼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自然界中大多数鲟鱼种类已处于濒危状态。
1988年,我国将中华鲟、白鲟、长江鲟纳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
1997年,《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届缔约国大会通过10.12号决议,把除列入公约附录Ⅰ的鲟形目种类全部列入公约附录Ⅱ进行管理。
我国是鲟鱼种类自然分布较多的国家,也是鲟鱼养殖量最大的国家,如何做好鲟鱼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管理是当前的一项难题。
一、中国鲟鱼自然资源与养护概况我国自然水域中分布的鲟形目鱼类有8种,分别是:分布于中国长江的白鲟Psephurus gladius、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长江鲟Acipenserdabryanus(又称达氏鲟),分布于黑龙江的鳇Huso dauricus和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以及伊利河的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
(一)中国鲟鱼天然资源概况1.史氏鲟、鳇天然资源概况史氏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中游干流、松花江、乌苏里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阿穆尔河流域。
鳇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国外分布于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史氏鲟、鳇的野外资源还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捕捞产量,1987年达到历史捕捞高峰452吨,其后产量逐年下降,90年代后,史氏鲟、鳇产量大幅度下降,捕获的史氏鲟、鳇种群结构中个体大、年龄高的个体在减少,说明黑龙江史氏鲟、鳇的繁殖种群结构已遭到破坏。
鱼类自然增殖方案
鱼类自然增殖方案是指通过自然繁殖方式提高鱼类的数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鱼类自然增殖方案:
1. 保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持水质清洁,减少水污染与底泥沉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2. 改善鱼类生存条件:增加河流湖泊的栖息地,恢复湿地与河道的连通性,增加鱼类的栖息与繁殖空间。
3. 禁渔和合理的捕捞管理:设立合理的渔业保护区,禁止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保护鱼类的繁殖期和生长期。
4. 引种与放流:对于某些濒危或数量稀少的鱼类,可以进行人工繁殖并引种放流,增加其种群数量。
5. 增加鱼类的食物资源:适时补充鱼类适宜于食用的饵料,保证鱼类有足够的食物供给,促进其生长与繁殖。
6.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严密监测并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避免对原生鱼类的影响。
7. 科学研究与管理:加强对鱼类生态学和繁殖机制的研究,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与措施,确保鱼类自然增殖的有效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鱼类自然增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生态环境、生物学、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各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与相关政策的支持,以确保鱼类自然增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渔业发展现状和建议思考摘要:甘南州境内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对维护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甘南州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现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概述了甘南州渔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渔业工作建议,旨在推进甘南州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南州;渔业;现状;建议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长江、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境内冷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良好,具有“中华水塔”和“黄河蓄水池”之称,适宜开展水产养殖。
1甘南州渔业概况目前,甘南州在玛曲、舟曲、临潭3县共有池塘流水养殖场4个;网箱养殖基地2处,分布在卓尼县藏巴哇、洮砚乡境内库区;省级良种场1个,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渔业养殖龙头企业1家,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39家。
全州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25家。
年生产虹鳟、金鳟、鲟鱼等商品鱼80余t,生产虹鳟鱼苗30万尾,生产黄河上游土著鱼类苗种40余万尾[1]。
甘南州主要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水獭、厚唇裸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重口裂腹鱼等,省列重点保护的有山溪鲵、岷山蟾蜍,省列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等。
近年来,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甘南州作为保护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十分重视野生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在全州境内建立了7个部级和1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3.99万hm2[2]。
2渔业工作开展情况甘南州坚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律法规,加快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全州渔业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一是发挥职能,加强监督。
渔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严格落实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巡护制度,全州自然河道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未发现违法开展电、炸、毒鱼及生产性垂钓行为。
长江禁渔部门工作总结第1篇长江禁渔目的是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并提高渔民收入。
为此,禁渔期间水产局进行一系列利国利民工作来保障禁渔。
1、长江渔业资源增殖举办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2次,2015年4月24日和6月6日,xx区水产局在xx段流坡码头增殖放流,共向长江投放鲢、鳙、团头鲂等鱼种930万尾。
2、发放禁渔救济补助为了解决禁渔期渔民基本生活,共发放禁渔救济补助1255人,每人200元,计251000元。
长江禁渔部门工作总结第2篇(一)拟采取的改进措施一是结合上级政策,精准确认退捕渔民,做通渔民思想工作,实施转产就业援助,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二是结合全镇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创新思路和方法,分享工作亮点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镇将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加强舆论监测和舆情导控,广泛宣传禁捕退捕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形成全民关注和支持禁捕退捕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强化后续监管,一如既往加强对违法捕捞行为的监管,做到不麻痹、不松懈,强化日常巡查,接到举报后快速反应,对违法涉渔行为严厉惩处,绝不手软,对保护渔业资源和保障湖区平稳工作常抓不懈。
为认真贯彻《_渔业法》,加强县域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确保县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我局与**县公安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向全县发布了《关于我县境内天然水域春季禁渔的通告》,正式拉开了从2月1日至4月30日为期三个月的春季封江禁渔执法监督工作序幕,并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现将春季禁渔工作主要情况总结如下:长江禁渔部门工作总结第3篇为认真贯彻《_渔业法》,加强县域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确保县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我局与**县公安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向全县发布了《关于我县境内天然水域春季禁渔的通告》,正式拉开了从2月1日至4月30日为期三个月的春季封江禁渔执法监督工作序幕,并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