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令人感动的人物-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令人感动的人物

朱寅年(现教传媒) ■他是吉林前郭县大草原深处一个小镇的普通教师;■他四十年做好事上万件,记道德日记260万字,收信回信几千封;■他始终坚持着这样的三句话:1、少说多做;2、不说也做;3、说得漂亮,做的更应该漂亮。

道德长跑

打开新的一本日记,我的心情很不平静。写了二十九年日记,很不容易;走了三十五年雷锋路,自感万分艰难。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大好人难上加难,对此我深有体会……——摘自付华1998年5月29日的日记

国庆假期刚要结束,记者辗转乘车赶到了吉林省前郭县,此行目的是采访一位当代“活雷锋”——付华老师。中型客车从县城驶出后,就一头扎进了一片夹杂着农田的大草原。司机说要走90多里地才能到深井子镇呢。于是,记者给付华老师打了一个。刚打完,坐在周围的人就猜出了我是记者,一位后来得知姓毕的农民主动跟我说了许多话:“付华老师那可是个好人,他到处扶贫,做了无数好事,这个人,心好啊!”,“在全国和全省没有谁知道他,但在松原市那可是谁都知道的”,“前一段时间还上电视了呢,是松原市的电视台。如果不是有人不想宣传他,他早就应该在全国出名了!”……老毕几次向记者强调:他可是真的学雷锋,的确不是假学啊!假学可学不了几十年啊!一个小时后,车到了深井子镇。一下车,记者就猜,站在路边的一位笑呵呵的男子肯定是付华老师,迎上去,一问果然是他。

住着土房子的“富翁”

一到付华老师家,记者惊呆了,这位在农村每个月挣1400元工资的老师,竟然住着两间小土房。而付老师和爱人却很知足,因为几年前他们还是租着别人的房子住。从付老师来这里教书,已经搬过8次家了,最后终于借钱买下了这两间房子。虽然是土房,但毕竟是有了自己的住房了。

但记者怎么也想不到这竟是曾捐款上万元的付老师的家!付老师的爱人说,连孩子今年考上白城师院上学的钱都是从信用社贷的。好在付老师在当地信誉极好,不管多少钱信用社都会贷给他。没有想到,付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竟然是“穷人”。一进门,记者便要求看他写了多达34本的日记。付老师从床下搬出了几个纸箱,从纸箱中抱出了他那些珍贵的日记本,又抱出了几摞纸袋,记者打开一看,原来是他收到的各种来信和他回复的信件,约有两三千封,被他装订成了81个厚本子。在这些来信中,以本地和全国各地的学生来信居多,而付老师给学生的回信留下的底稿就多达上千封。记者正在这些付老师的精神财富面前惊讶的时候,付老师又抱出了几抱他入党前后写的思想汇报及他写给各级部门的建议书等,还有大量关于雷锋等英雄人物的材料……记者不禁感叹道:“您真是个大富翁啊!”付老师听后笑了笑,继续整理着他的这些“宝贝”。看着今年已经49岁的付老师,还沉浸在这些精神成果喜悦中,记者觉得他更象一个孩子,那么天真,但又那么幸福。付老师在同记者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无论是做好事,还是记日记、写东西、给学生回信,他都把它当作是快乐的事情来做的。这种快乐确实常常令他感到幸福。记者翻了一些日记,发现里面记的大多都是他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更多的是他的一些看法和思想。他说这些日记并不只是为了记所做的好事,而更多的是为了充实自己,激励自己。付老师告诉记者:“说,不如做,做比什么都重要。”他始终坚持着这样的三句话:1、少说多做;2、不说也做;3、说得漂亮,做的更应该漂亮。

为了当英雄见毛主席而学雷锋

付华老师的父亲是一位善良而又乐于助人的农民,前年90岁时去世的。父亲对付华的影响很大,从他刚懂事时起就给他读《名贤集》、《二十四孝》等,教他做人的道理。1963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一位雷锋式的战士给他们班做校外辅导员,刚刚10多岁的付华就产生了要永远学雷锋、做雷锋那样的人的念头。说起小时候学雷锋的动机,付老师笑了起来,因为很重要的一条:当英雄,就能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了。虽然后来也没有见到过毛主席,但那时他曾5次在梦中梦见过毛主席呢。付华今天想起那时的情景还感到有些激动呢。在小学他积极参加学雷锋小组的活动。据他小时的同学、现在农村种田的王精仁说:“那时付华带领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很多现在都记不起来了。记得那时我们照顾过一位五保户老人,付华还拣马掌铁什么的卖掉,把钱给老人送去。”付老师说,长大后

他知道了,好事不是故意去找的,不过就是我们碰到的自己能伸一下手就伸一下手的事罢了。特别是作为老师,作为党员,能伸手做到的那就要伸手,是良心使然。70年代初,他高中毕业回到一个叫新艾里的村小学做民办教师。有一年,村里的木桥年久失修被雨水冲毁,为了学生的安全,付老师就天天接送学生过河。仅一位叫孙广英的残疾女孩,他就背了两年多。后来,付老师就自筹木料,利用周日休息时间领着几十名学生干了5个多小时,硬是修起了一座宽1.5米、长15米的浮桥。从此,学生和当地农民过河就方便了,人们都说那是付华建的“雷锋桥”。当年,雷锋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而这在付老师身上也经常发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付华考上了当时的白城师专。一次,他出远门,在火车上看到年青的列车员正吃力地在车厢里拖地,他就开始帮助列车员干了许多活,一直到终点。使得那列车厢得到了流动红旗。列车长问他的名字,可付华就是不说。列车长只好通过广播表扬,说一位大学生象当年雷锋那样在火车上做好事……付华随便说起的几件事,就使记者感受了到了他那浓浓的雷锋气质。记者采访了他在大学时的老师乌坤明,已经退休在家的乌老师说,在大学时付华坚持学雷锋的精神就令她感动不已。她为了鼓励付华坚持下去,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那天都要写信给付华,并且还寄给了他几个过去比较珍贵的雷锋像章。象上面那样的好事,付华做了有多少,他也记不清了。倒是身边的人和老百姓们为他保守估计至少有上万件了。那么多活生生的事例,在这里,记者感到困惑,因为不知道该选哪些事迹告诉给读者了!其实,对于付老师这个人,数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应该是他的那种始终坚持学雷锋的精神。今年刚刚退休的王凤海,以前曾是深井子镇中学的教导主任、书记,一说到付华,王凤海就对记者感叹说:“他几十年来无怨无悔,这真是太难得了,三十年来,我可是看着他这样做的呀!”他那脸上满是折服和感慨的表情,仿佛在告诉记者,他说的话是不掺水分的。

“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付老师参加工作30年了,他始终坚持用雷锋的精神育人。多年来,付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口号:“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他这样说,学生们相信,因为他确实是这样为学生做出表率的。他先后在学校组建了学雷锋小组600多个,带领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好事不知道有多少了。在付老师的保存的材料袋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封十几年前国家民政部寄来的表扬信,那是表扬他们班级学雷锋小组集体为安徽灾区捐款事迹的。记者在付老师至今还保留着的多本学雷锋小组记录上,看到了许多孩子们的事迹。有许多老师对付老师说:“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