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之日本企业文化论文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0.17 KB
- 文档页数:13
日本企业文化论文总结
【篇一:论文:日本企业文化 文档】
日本企业文化
摘要:
日本企业文化造就了日本企业的飞速发展,连最发达的美国都不得不像这种企业文化低头,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洗礼包括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在各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就有日本文化特点的先进企业文化。让日本企业文化更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中国企业应看到日本企业文化优点 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培育与形成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影响 启示中国企业文化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竟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经济大国,成为创造经济奇迹的故乡,也成了美国的主要市场竞争对手,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深度关注,都在认真研究、探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公认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学习与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日本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非常注重“软件”的建设——企业中的文化因素,如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等等,并统称之为“组织风土”。他们认为“组织风土”是在日本企业中经过长期管理实践的产物,是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言
行举止自觉表现出来的,这种“组织风土”就是企业文化。
对于日本,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其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震撼了整个世界。汽车与钢铁工业不仅抢占了美国企业的市场,而且由松下、索尼、日立等企业集团组成的日本电器产品席卷了整个美欧。企业文化作为日本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推动着日本企业高速发展。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先生在深入考察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以后,得出了结论: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最新成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日本企业文化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1、民族传统心理对其企业文化的影响 首先日本人有一种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基于传统的生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而这里的强者、能者往往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成功的团体、民族),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1853年美国舰队轰开了当时较落后的日本国门,日本人并不把它当作一种耻辱,反而拜美国为师,吸收西洋文化,终于在1868年发生明治维新的划时代变革。这种源自危机忧患意识的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意识已深深积淀在他们先祖们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已成为一种民族特有的心理。这种心理使日本民族成为一个敢于开拓冒险、勇于创新、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民族。日本企业无法例外地秉承了这种民族心理,使它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成功的机遇,敢打敢拼,百折不挠,善于学习吸收别国先进的为我所用的优点和长处。无论世界哪个角落,一旦有新思想、新技术出现,它总是不惜代价,
甚至不择手段搜罗回来,使自己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意识反映到企业战略上则是宁可容许企业发生赤字,也不能将市场占有率让给竞争对手。有人说:“这种传统民族心理发展到极处,则表现为活着就要在竞争中胜出,成为强者、成功者,一旦失败,则去跳楼自杀吧,无人会可怜一个失败者,日本民族是一个容不得失败的民族。”虽然,日本的自杀率较高,一些文学作品流露着欣赏死亡的审美倾向。但是,对于日本绝大数人来说,是不存在如此极端的心理的。
其次,务实心理。亦基于传统生存的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思辩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如后面所提到的“即物主义”性格。现代的日本人,在经济上有总体规划,又尊重经济规律,让激情与想象的热流注入客观规律的模子,浇铸出切实的产品,而不是恣意妄为及以主观想象的方式从事经济建设。他们务实求真,不尚空谈,不玩花架子,不搞自欺欺人的把戏,老老实实以辛劳和智慧来培植理想之花,因而能创造奇迹。
最后,“忠”、“和”心理。“忠”:现代的日本人已把传统的效忠天皇、效忠国家这一民族价值观具体转化成对关系个人生存的企业的效忠。每个成员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归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青春才华,他们往往自愿超时工作,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许多员工都罹患疲劳综合症,都是为了回报企业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和”:绝大多数日本管理者都是缄默、含蓄、安静、内向和以他
人为中心,为了所有企业成员保持一致和合作,管理者往往以这种“和”作为管理方式,导致不断的讨论和妥协,以成就企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和谐。 2、日本宗教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在5世纪前后,我国的儒家思想就开始传入日本。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忠、信、智、孝、和、爱、恭、俭、忍、让”等伦理思想,在日本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因而崇拜强者的民族中,并不是全部都能在日本生根发枝,被日本人民全部接受。日本主要接受了儒家的“忠”、“和”思想。
此外,在企业的经营哲学中,还融入了佛教中的“经世济众”、“虔诚感恩”等宗教思想。他们绝不会将“赚取利润”这个任何企业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是强调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由于日本宗教信仰上的多元体系和兼容性,日本员工对企业这种充满宗教色彩的管理思想也容易接受。宗教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日本历史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站在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角度,日本的历史有3个重大转折期,分别是大化革新、明治维新和二战之后。这样的历史让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闭保守的专制国家脱胎换骨,走向富强, 虽然二战中战败投降,两颗原子弹在本土爆炸使数十万人丧生,100多个城市夷为平地,近千万人流离失所??但对于日本的经济和企业都有了一个根本上的启示:不可能靠武力去谋求生存和发展,要选择另一条发展之路——经
济全球化之路。
4、战后日本政府与日本企业的关系
日本政府早在50年代初,就大力扶植本国企业适应生产国际化和实现资本国际化,以汽车和电子产品为先导,加紧向国外市场扩张,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建跨国公司,积极参与他国的资源再分配。日本政府给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提供出口信贷,由国家给予担保。在税收和财政上,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甚至由政府直接参加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活动,由政府扶植的日本跨国公司从1951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到1986年时投资累计已超过1000亿美元。到九十年代初,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位,使日本的跨国公司遍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并以技术领先优势,质高价廉和良好的售后服务的优势,形成了在国际市场独具的竞争优势。
日本铁矿石储量微不足道,但1987年,日本生产的粗钢却达9850万吨,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当时的苏联),之后一直遥遥领先。日本钢铁工业创造的这一奇迹完全是在日本政府的扶植下依靠补偿贸易,利用进口澳大利亚高品铁矿砂来发展本国钢铁工业才得以实现的。日本企业填海造地,兴建技术世界顶尖的轻津钢铁厂,也完全由政府扶植的。
日本政府从政治、法律、财力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致使日本企业可以迅速成长和强大。这除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外部环境,亦直接影响了日本的企业文化。
【篇二:日本企业文化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日本企业文化 改卷教师:学号:126050274 姓
名: 吴兴平 得 分:
从工匠精神的角度看本田宗一郎
摘要
本田宗一郎是20世纪日本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多项瞩目的成就。他出生贫困,未受过高等教育,是什么让他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呢?笔者将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分析本田宗一郎的成功之道,并分析我们大学生这个就业难的群体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工匠精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择业观、互联网企业的微创新
序言
(1).本田宗一郎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他的成功哲学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工匠精神的角度来与大家聊聊他的成功之道。
(2).当前,中国面临着众多问题,本文尝试用工匠精神的思维来看待这些问题。
正文
本田宗一郎出生于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仅仅读了一个小学便远离乡村来到了东京的一个汽车修理厂当了一个小学徒。在该修理厂勤勤恳恳6年,专注于学习修理汽车技术,在这六年里,
他尝试过通过买卖烟草赚取客户的差价的方法进行赚钱,但这因此招来周围人的各种羡慕嫉妒恨,这使得他明白了赚钱需要分享的道理,但同时也让他坚定地走技术的道路。他是一个汽车痴迷狂,对于汽车技术的痴迷使他具备了那种十足的工匠精神。对于汽车的性能孜孜不倦的追求使他从一个汽车修理工一跃成为发明家,尔后创办著名的本田公司。
俗话说:“擅长百技不如精通一技”。没有一技作为立身之本,何谈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本田宗一郎起家于汽车修理。在长达6年的汽车修理过程中,他学会了所有修车技术,因为有了这6年的扎实基础,他从修理工逐渐蜕变为发明家。因为对发明的孜孜以求,所以他在汽车领域有许多发明成就,也正因为如此,他创办了一系列公司。1934年,本田宗一郎创建了“东海精机公司“。1937年,担任东海精机工业株式会社总经理。当时机不成熟时,他并没有放弃给自己“充电”,一个仅仅在修理厂干过六年的小伙子选择了进入滨松高等工业机械科学习金属学。俞敏洪有一句话叫做:“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 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俞敏洪演
讲的特色便是经常喜欢用一些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本田宗一郎便是老俞所说的“当时机不成熟的时候积累自己”的典范,这其实也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本田宗一郎已经创办自己的公司了,他完全可以不必再学习其他的知识了,或者他可以把学习与汽车修理有关的知识的时间用来学习如管理学等知识,但这就是本田宗一郎的工匠精神所在。因为他在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相比更擅长于技术开发,所以我们看后来二战结束后,他主动聘请了极具管理经验的藤泽武夫。此二人,一文一武,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了日本汽车领域的奇迹。本田宗一郎是一个出色的“工匠”,他一生都在用这种工匠精神打磨出自己的商业帝国。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竞争空前增大的时代。由于年轻人对竞争日益剧增的未来无法预料,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焦虑症。竞争激烈,就有人想走成功的终南捷径。于是社会浮躁之风盛行。各种社会恶习盛嚣尘上。传销大行其道,网上各中炫富、炫丑的炒作者也不绝于耳,种种乱象表明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然而,越是这样,工匠精神便显得尤为可贵。时下,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有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了工作,他们的工资也远远低于一个农民工的工资。许多大学生便开始抱怨这个社会,抱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实细细分析来,这样的现象并不稀奇。自然界一直有一个不变的法则,那就是物依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