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数据云解决方案V1
- 格式:pptx
- 大小:8.46 MB
- 文档页数:42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使用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作者:李帅蒋卫东来源:《航海》2021年第01期摘要:VDR作为记录船舶航行参数的重要设备,无论在事故调查还是在公司船队管理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部分船员缺乏VDR设备的相关知识或因工作中的疏忽,导致VD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VDR设备的法定要求和使用现状,探讨VD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对公司管理人员和船员如何更好地使用VDR设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VDR;常见问题;建议措施;最新动态1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应用背景和功能1.1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产生的背景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海上贸易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水上交通事故对人命安全和海洋环境造成的极大威胁。
为查明事故原因,防范事故再次发生,需要再现事故发生前后船舶的实际状态及船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过去,人们仅仅依赖于航海日志、车钟记录等简单的文字记录及当事人的回忆来进行海事调查。
然而,这样的手段显然不够科学和严谨。
因此,IMO借鉴早已在飞机等其他交通工具上使用并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黑匣子”,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1.2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功能和记录信息VDR是以一种安全和可恢复的方式存储船舶发生事故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船舶航行动态、驾驶台语音、设备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的专用装置。
这些信息包括:日期和时间、船位、速度、艏向、驾驶台声音、VHF通信、雷达、AIS、水深、驾驶台主报警、操舵指令和响应、主机操作和指令等;如果设备有串行输出接口时,还包括:船舶开口状态、水密门和防火门、加速度和船体应力、风向和风速等。
考虑到“老旧”船舶的一些设备无法提供标准的VDR接入信号,IMO提出符合条件的船舶可以安装SVDR(简易航行数据记录仪)进行代替。
SVDR的功能和系统组成部分与VDR相比基本相同,只是记录的数据项目较VDR少。
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海上通信需求、缓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链路数据压力、全面提升海上通信网络性能,甚高频数字交换系统(VDES )应运而生,VDES作为AIS的增强版和升级版,自2013年由国际航标协会(IALA)提出以来,便引起学术界、海事部门的广泛关注。
经过多年的发展,VDES进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基本已成为定局,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分析探讨我国VDES系统建设实施思路显得十分重要,可有效指导我国VDES建设,也是对“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
一、VDES架构VDES系统建立地面与卫星两大系统,不仅能满足当前地面船—船、船—岸之间的数据交换,大大增强现有水上无线电信息通信能力,还将在技术和频谱资源方面,为未来进一步实现卫星与船舶之间的远程双向数据交换预留空间。
VDES地面系统由岸基部分和船载部分组成。
其中,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HF Digital Interchang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Work Carrying out Recommendations甚高频数字交换系统发展现状及推进工作建议王福斋1,胡 青2,姚高乐3,易中立1王福斋,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安全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交通运输部北斗系统应用专家组专家、交通运输部高分系统应用专家组专家、交通运输部交通战备专家、交通运输部科技专家库专家、科技部天地一体化专项专家、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分委会委员、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创新分委会委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航海保障分委会专家、澳门城市大学特聘顾问。
主要从事交通安全、交通应急、通信导航规划研究等工作和海事系统、救助打捞、长江航务以及部直属单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后评价、项目管理、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工作。
船舶自动操舵仪故障分析及其解决方案作者:李成玉摘要:文章分析了半导体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的自动舵工作原理,指出它们的缺点及其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
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研制的自动舵,克服了常规自动舵的缺点及其参数整定困难和控制效果的不足。
自整定比例微积分调节器(PID)自动舵能够自动适应船况和海况的变化,实现无扰动切换、变增益调节、抗积分饱和、微分先行等功能,克服了舵机振荡。
实船应用证明了该自整定比例微积分调节器船舶自动舵的有效性。
0引言船舶自动操舵仪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设备,而舵机振荡出现的故障率最高。
我国造船工业已具规模,每年生产艘数甚多的小型船舶,开发出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船舶自动操舵仪,完全可以得到推广和应用。
针对船舶自动操舵仪出现的故障,分析了其控制单元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给出了通用的性价比高的技术解决方案。
1常规自动舵控制单元分析1)半导体分立元件自动舵。
半导体分立元件正常工作需要一定的条件,若超出其允许的范围,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对于大功率管的功耗能力并不服从等功耗规律,其工作电压升高,其耗能功率相应减小。
三极管在工作时,可能Uce并未超过BUceo,Pc也未达到Pcm,而三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了。
因此,使用半导体模拟元件要考虑di/dt、du/dt的影响,即使在其允许工作范围内也可能造成损坏。
特别是外延型高频功率管,在使用中要防止二次击穿。
元器件老化、特性飘移,引起性能下降、工作不稳定,故障率最高。
2)集成电路设计的自动舵。
集成电路与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路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好、重量轻、可靠性高、成本低等许多优点。
但同样对电源电压、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变化敏感,其内部又存在固有噪声,这些将引起回路特性和参数变化,降低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功能扩展困难,难以调试,不能在线修改和故障诊断,对制作工艺要求很高。
故障分析和排除十分困难。
3)舵机振荡出现的几率最高。
船岸数据通信实测分析-数据通信论文-通信传播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海洋经济繁荣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实现船岸之间的低成本高速率数据通信是时代的呼唤。
本文通过在厦门湾进行长距离WiFi技术的通信实测,分析利用该技术实现船岸数据通信的可行性和改善空间。
关键词:长距离WiFi数据通信实测1.背景早在春秋时代,《管子海王》篇就曾提出“观山海”“以为国”的思想,前瞻地察觉到海洋蕴含的财富作用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近代先驱孙中山指出港口是“中国与世界交通运输之关键”。
十八大报告首提“海洋强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然而,当今城市居民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使用Internet和各种数据服务,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的大部分海洋区域却几乎无法接收到无线宽带网络信号,海上通信主要依靠卫星通信、单边带短波电台(SSB)和甚高频通信(VHF)且海上卫星通信设备投入和使用成本高昂,SSB和VHF 主要用于语音传输,数据传输速率过低。
近年来我国海洋运输、船运贸易、海洋资源开发等经济活动蓬勃发展,海上应急搜救、港口生产调度、船舶导助航等业务对海上网络通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推动整个航运业进入网络化发展的新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通信中心利用基于长距离WiFi技术的宽带通信系统进行船岸之间的数据传输测试,通过测试获得第一手资料,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率、高可靠、全覆盖、低成本的海上宽带高速通信网络。
2.常技术分析船岸高速数据通信需要考虑到足够的传输距离、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船舶移动特性、多用户等因素,目前为实现船岸之间的数据通信常用的技术手段如下:(1)VHF频段,主要有VEDS系统,该系统包含岸基和天基(卫星)系统,可以实现非常大的覆盖方位,但是该系统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目前测试情况来看,只能实现300K左右的传输速度。
我国年造船产量占世界造船总产量的份额和名次已由世界第17位跃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日本和韩国。
预计到2005年,中国年造船产量可迄650万吨以上,在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也将提高到15%。
但目前,我国整体造船水平大致相当于国际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船型开发与设计满足不了开拓市场的需求。
不少技术复杂的船,包括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船、豪华旅游船等尚处于开发阶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随着船舶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设计水平,缩短设计周期,设计出经济、高附加值的船舶已相当普及。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船舶设计软件有如下几种:TribonTribon系统是由瑞典KCS(Kockums Computer System AB)公司设计开发的一套用于辅助船舶设计与建造计算机软件集成系统。
Tribon集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与MIS (信息集成)于一体,并覆盖了船体、管子、电缆、舱室、涂装等各个专业的一个专家系统。
总体上Tribon系统可分为船体设计、舾装设计、系统管理及维护三大部分。
该软件是一个出色的集成系统,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系统程序约500 MB),它具有许多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优点。
Tribon推出的新版本较过去添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如在设备选择、合同设计等方面的功能。
我国使用该设计软件系统的公司有: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
对我国的用户来说,该软件存在的缺点有:数据开放性不够,数据库系统自成一套与常用的数据库缺少接口等。
NAPANAPA公司首次在船舶设计软件中采用3D技术,并在船舶初步设计和基本设计阶段提出了3D NAPA船舶模型的概念,这一概念己得到广泛认同。
利用NAPA Steel设计师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结构初步设计和重量、成本计算,生成可供送审的技术文件和图样,并根据需要生成结构有限元计算所需的网格模型。
智慧港航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电话:传真:目录1.总体方案设计1.1设计目标在现有省、市港口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基础上,借鉴新一代的感知-传输-应用技术体系,实现对码头、船舶、货物、重大危险源、危险货物装卸过程、航管航运等管理要素的全面感知、有效传输和按需定制服务,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及人员提供高效的管理辅助,并为公众提供便捷、实时的水运信息服务。
建立信息整合、交换和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支撑体系,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的要求,搭建高效、弹性、高可扩展性的基于虚拟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平台低成本运行,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实现以感知港口、感知船舶、感知货物为手段,以港航智能分析、科学决策、高效服务为目的和核心理念,构建“智慧港航”的发展体系。
结合“智慧港航”相关业务工作特点及信息化现状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具体建设目标为:一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建设岸线、港口、港区、码头、泊位等港口主要基础资源图层上,建设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次接入和叠加规划建设、经营、安全、航管等相关业务应用专题数据,并叠加动态数据,如AIS/GPS/移动平台数据,逐步建成航运管理处“一张图”。
系统支持扩展框架,方便未来更多应用资源的逐步整合。
现场执法监管系统基于港口(航管)执法基地建设规划,依托统一的执法区域管理和数字化监控平台,通过加强对辖区内的监控,结合移动平台,形成完整的多维路径和信息追踪,真正做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突发问题能解决。
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对区域港口与航运业务日常所需填报及监测的数据经过科学归纳及分析,采用统一平台,消除重复的填报数据,进行企业输入和自动录入,并进行系统智能判断,避免填入错误的数据,输入的数据经过智能组合,自动生成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报表,包括字段、格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同时满足扩展性需要,当有新的业务监测数据表需要产生时,系统将分析新的需求,将所需字段融合进入日常监测和决策辅助平台的统一平台中,并生成新的所需业务数据监测及决策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CB/T231-1998分类号:U06船舶涂装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s ofpainting for ship 代替CB/Z-1231-8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质船舶的涂装设计、船舶涂料、涂装前表面处理、涂装作业,涂层质量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钢质船舶的涂装,其他钢结构物涂装时也可以参照作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369-85 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6745-86 船壳漆通用技术条件GB6746-86 船用油漆通用技术条件GB6747-86 船用车间底漆通用技术条件GB6748-86 船用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GB6822-86 船用防污漆通用技术条件GB6823-86 船舶压载舱漆通用技术条件GB9260-88 船用水线漆通用技术条件GB9261-88 甲板漆通用技术条件GB9262-92 船底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GB/T3513-93 船舶除锈涂装质量验收技术要求GB/T3798-1977 船舶钢质舾装件涂装要求GB/Z235-87 船舶涂装设计技术要求3、涂装设计3.1、船舶涂装设计应按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3.2、涂装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应符合CB/Z235的要求。
4、船用涂装4.1、一般要求4.1.1、船用涂料由专业生产厂生产。
提供给船厂的每批涂料必须密封包装,包装桶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牌号、颜色、出厂批号、贮存期等,进口涂料应有中文标识。
4.1.2、每批船用涂料必须附有质量保证书。
4.1.3、船用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生产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4.2、船用涂料的代码为了方便涂装设计的表达、各种船用涂料右以用1~3个英文字母作为代码,涂装代码参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一种远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展望0 引言船舶自动识别接收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集现代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多门类高科技新型航海助航设备和安全信息系统[1],已陆续安装在各类船舶上。
船用AIS既要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避免和其它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维护航行水域交通的有序性,又要保证船舶活动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在编队运动时,还要保证编队内船舶间的交通管理和组织指挥顺畅。
AIS是在VHF海上移动频段传输数据,广播距离有限。
但是随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远洋航行任务增多,为保证船舶的远洋航行保障能力,加强船舶的远海域动态监控变得刻不容缓。
卫星AIS与远程与识别跟踪系统(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LRIT)都可用于远海域动态监控,但它们在船舶上应用存在局限性。
本文基于对卫星AIS以及LRIT在船舶远洋航行动态监控中应用情况及局限性的分析,结合北斗系统与AIS的功能特点,构想了北斗AIS的逻辑结构,并对其优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 卫星AIS系统1.1 卫星AIS的概况卫星AIS是一种船舶定位技术,通过低轨道的卫星接收船舶发送的AIS报文信息,卫星将接收和解码AIS报文信息转发给相应的地球站,从而让陆地管理机构掌握船舶的相关动态信息,实现对远洋海域航行船舶的监控[3]。
从概念上讲,卫星探测AIS即使用一颗或者多颗低轨道的卫星(卫星轨道高度在600km到1000 km),在这些卫星上面搭载AIS收发机来接收和解码AIS报文并将信息转发给相应的地球站,从而让陆地管理机构掌握船舶的相关动态信息[4]。
卫星AIS系统主要用于传输AIS报文信息,以短消息数据传输为主。
且运行卫星数量较少,属于低轨小卫星系统。
从小卫星提供的通信业务来划分。
卫星AIS属于非实时通信系统。
系统对船舶位置的覆盖不是一直持续的。
要实现系统全球范围的覆盖并保证一定数量地球站的使用,有必要使用存储转发技术来传输AIS数据。
船舶主尺度确定3船舶主要要素的确定3.1船舶主尺度初估3.1.1船长(Loa&Lpp)船长L是表征船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
⑴浮⼒ L的增减,对排⽔量的影响很⼤。
当船的各部分重量之后⼤于排⽔量时,可以通过加⼤L来解决重量与浮⼒的平衡问题,但影响的⾯较⼴。
⑵航速 L对船舶阻⼒有较⼤影响,在不同的傅劳德数Fn下,Rt及Rr 占总阻⼒的百分数是变化的。
在对Fn﹤0.25~0.30的低速船舶,可以考虑不使阻⼒激烈增加⽽经济上有利的经济船长Le的概念。
⑶总布置包括舱容和甲板⾯积两个⽅⾯,L选⼩了,布置不下;L选太⼤了⼜不紧凑。
所以存在⼀个满⾜容积及甲板⾯积要求的适度L。
⑷操纵性加⼤L将使船舶全速回转时的直径加⼤,并使船在曲折和狭窄的航道中航⾏增加困难,但有利于保持航向稳定性。
⑸经济性这⾥主要是指船体重量等变化引起的船造价的增减。
增加L将导致船体钢料等重量⼜加⼤的增加,如要保持船有相同的载重量,则船的排⽔量将加⼤,造价及相应的费⽤增加。
同时,L的⼤⼩⼜将使船的快速性能不同,会影响到船舶的运营成本。
另外,船长的⼤⼩对耐波性、抗沉性和总纵强度等⽅⾯的影响也是⽐较⼤的。
本船设计过程中,船长的确定主要包括总长度Loa和垂线间长Lpp。
我们通过型船的⼀些统计,得出来总长与垂线间长⼀般有以下关系图3-1 Lpp与Loa线性关系y = 0.9795x - 6.5939 R2 = 0.9957 (3-1)这是⼀组线性相关度⾮常⾼的数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线性回归公式,来估算出垂线间长。
故在任务书给定总长为75⽶级时,不妨就取Loa=75m,则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垂线间长Lpp=66.87m。
3.1.2型宽B在满⾜船宽尺度限制的条件下,选择船宽时⾸先考虑的基本因素是:浮⼒,总布置(舱容及布置地位)和初稳性⾼(上,下限要求)。
最⼩船宽常由稳性下限调节和总布置要求所决定,这对于⼩型船舶和布置地位型船尤其是这样。
a. 从布置地位看,增⼤船宽可增加舱室宽度,加⼤甲板⾯积,对船舶的布置及使⽤⼀般是有利的。
AIS系统介绍基于AIS的船舶避碰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摘要:船舶⾃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 )⼯作在海上VHF 频段,运⽤SOTDMA⽅式发射船舶数据,具有补充现有船舶导航存在的缺陷,减少船舶碰撞事故;提⾼搜救遇险船舶的速度;增强雷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交流的⽇益频繁,航运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次⾼峰,航海技术的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个世纪,VHF通信技术被⼴泛地应⽤于船舶通信领域。
雷达、ARPA具有识别船舶的功能但是由于它们⾃⾝的局限性⽽⽆法适应现代航运安全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以及⽹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AIS的技术基础已经形成,在航运界对助航设各的要求越来越⾼的情况下,船舶⾃动识别系统应运⽽⽣。
船舶⾃动识别系统⾸先被⽤于航海避碰。
由于雷达特性的限制,以及不是所有的船都装备有这个设备,因⽽它⾸先被⽤做为⼀种监视与判断碰撞的危险度的⼀种⽅式。
获得船舶⾃动识别系统发送的数据对于船舶避碰⾮常重要。
本⽂对AIS基本结构、⼯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输⼊输出接⼝,输出信息的帧封装及解析原理等进⾏了解析。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AIS信息采集处理的系统设计。
试验表明所得到的AIS信息准确可靠。
该项技术的研究,是AIS信息应⽤系统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船舶避碰AIS VHF GPS 数据采集Abstract:AIS works on the marine VHF, use the SOTDMA (Self Organiz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ata chain protocol to transfer data of ships. The AIS can help the limits of the current services, and decrease the collide case of ships, and improve the value of the safe action in marine, and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radar and the VTS more strong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and the more communication of the countries, the navigation gets a chance to have a booming future. The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are more and more to be emphasized.During the last century, the VHF (V ery High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ship's transportation, as well as radar and ARPA also could identify ships in the marine. But they couldn'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navigation because of their limi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 ware technology supports the needed technology of 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s the aiding service of the navigation, AIS is born to live and wi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AIS is used in navigation primarily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radio characteristics, and because not all vessels are equipped with AIS, the system is meant to be used primarily as a means of lookout and to determine risk of collision。
SoErgo人机工程仿真分析解决方案非北京朗迪锋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成功案例产品介绍应用现状公司简介●成立时间:2003年●注册资本:903万●核心业务:自主软件开发、VR系统集成、内容定制服务●公司分布:北京(HQ)、上海、西安、成都、香港●客户分布:国内主要一线城市●服务对象: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制造行业;汽车、高铁交通运输行业;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行业;高校、研究所等教育科研机构;企业资质●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十余项软件著作权●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简介成功案例产品介绍应用现状客户遇到的问题不支持CAD 大模型缺乏国标人体数据传统的交互方式“我们用软件来进行人机工程仿真和分析,但是仿真分析的结果和真人实验分析的结果出入很大。
“进行虚拟维修验证时,调整数字人体的姿态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看着不够真实,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也很差。
”“在进行人机工程仿真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搭建一个仿真场景,但是这个过程太慢了,光是导入一个大的CAD 模型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能够为客户解决的问题缺乏中国人体测量数据不支持CAD 大模型传统的交互方式分析工具不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没有中文菜单售后服务/技术响应慢最新中国标准人体测量数据CAD 大模型轻量化导入强大的虚拟现实功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全中文菜单(语言包)24小时电话响应;72小时现场支持公司简介成功案例产品介绍应用现状核心概念人体分析结果大数据建立虚拟数字人体任务数据、人体数据人体模型中标院数据中国标准数字人体人机工程分析/评价作业任务仿真数字人体数据虚拟数字人体完成作业任务模型导入姿态动作场景交互进行人机工程分析/评价评价准则基础分析作业分析任务分析/评价结果虚拟现实国标数字人体中国标准人体测量数据-10%0%10%20%30%男性-10%0%10%20%30%会阴高腰围头围臀围头全高臀宽胸围胸宽女性人体模型CAD模型轻量化导入数据轻量化支持主流CAD 软件15G1G人机工程分析/评价舒适度评价可视性分析可达性分析虚拟现实支持主流VR外设实时驱动数字人体第一人称视角显示产品运营标准化软件产品+定制化开发项目产品标准费用+定制化项目开发费用+服务费用一年免费服务+增值服务软件更新、安装、调试,现场技术支持与培训工作日当天电话响应,72小时之内现场响应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收费方式运营模式公司简介成功案例产品介绍应用现状成功案例“SoErgo 无论是在数据的准确性上,还是实际使用的效率上都超过了同类型的软件,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项目负责人8825新版人体数据1 周处理模型1 个月做仿真动画版人体数据个月处理模型个月做仿真动画SoErgo期待您的关注与合作!。
东欣船舶产品设计软件SPDV3.0简介造船设计软件介绍SPD V3.0造船设计软件介绍1、公司简介上海东欣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软件公司,注册于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明星软件企业。
公司专业从事造船企业及相关行业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的咨询、开发应用、服务、以及系统集成业务。
公司拥有管理、开发、实施成员12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3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员工总数的92.5%。
公司技术人员不仅精通计算机技术,还懂得造船专业,是公司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造船设计软件(SPD)和造船ERP(造船生产计划、造船物流管理、劳动力资源管理、船舶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船舶成本核算、船舶质量管理、设备信息管理)软件,拥有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证书近20项。
公司软件产品已在国内200余家船舶制造厂、设计院所、大专院校成功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东欣软件为我国船舶工业推进现代造船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缩短造船周期,增强企业竞力作出了贡献。
2、SPD系统简介Ship Product Design (SPD) 是东欣软件为造船以及海洋工程提供的新一代以数据为中心、规则驱动的解决方案,SPD系统是基于OpenGL 图形库进行开发的造船CAD设计软件,能满足船体结构、管系、风管、电气、铁舾件、涂装等专业三维全数字化设计的需求。
通过三维模型对船舶产品进行性能、结构强度、工艺合理性和制造可行性分析。
SPD全面的关注船舶产品全生命周期,在统一平台下,S P D可以提供船舶设计、生产和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可以帮助作出决策,更容易的进行异地协同设计、生产,使船厂及工程公司更具有竞争力。
SPD可以通过生成多种数据格式的方式很好的和其它船舶设计软件产品集成,各用户单位提取相关设计管理信息,实现设计软件与管理软件的数据共享。
兆瓦级vacon 水冷型变频器在海上钻井平台的应用在海上石油开采领域,往往需要大功率的传动设备,同时,该行业所处的工况环境比较恶劣,而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设备的可靠性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作为全球顶级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及加工系统和设备供应商,国民油井选择了Vacon 作为其水冷型驱动器供应商。
除了高性能和可靠性之外,Vacon 水冷型变频器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领域的应用还拥有其它诸多优势。
安全,节能的动态绞车控制国民油井向Vacon 订购的第一批水冷型变频器用于SC Lanc-er 号钻井船的绞车和顶驱控制。
SC Lancer 号建于1977年,并于2002年改造,现属于巴西的Campos Basin 公司。
绞车是一个大型的绞盘,通过收放钻井钢丝绳带动钻杆和钻头的升降。
而顶驱则是一个大功率的电机,在整个钻探过程中带动钻杆旋转升降。
SC Lancer 号钻井船的每台绞车的功率为1兆瓦,提升能力为500吨。
绞车的运转由4台850kW 的电机带动,这4台电机由4台Vacon NX 系列水冷型变频器和4个制动斩波器驱动。
电机以及制动斩波器的控制可实现绞车的动态运转,也就是说,滑车的升降以及钻探设备的位置补偿可以弥补船体的位移影响,并保持钻探位置的稳定。
否则,钻头将有可能撞击钻井船底而造成重大的事故。
根据工况进行电机速度的控制,可以实现绞车平滑的运转,并提升其可靠性,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
同时,速度控制亦可降低电气系统的机电应力,并在能量供给和分配上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可靠性高国民油井选择Vacon 水冷型变频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以及紧凑的结构。
Vacon 水冷型变频器的冷却系统是专门为水冷模式而优化设计的,变频器的体积较同等规格的空冷式变频器降低约70%。
其冷却液可采用纯净饮用水,带走系统运转产生的约95%的热量。
国民油井方面对变频器应用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于即使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可不间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