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9.85 KB
- 文档页数:6
包装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融入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包装设计现代的包装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包装视觉上的美感,更多地侧重于是否将商品的内涵完美地展现出来。
包装专业人员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并掌握其精华,才能在设计中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在民族化包装中,传统图案纹样是包装装潢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显示民族风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像用做底纹和边框的方胜盘长、回纹、龟背纹、吉星锦、拐子龙、云纹、饕餮纹,以及作为象征形象应用的彩陶纹、汉画砖图、铜器纹、藻井图等,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典型图案纹样。
在许多书上,都没有对这些传统图案纹样进行详细的说明,为设计者应用这些图案纹样带来不便,因此,笔者在此将几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图案纹样进行解释与说明,并对他们的应用作简单举例。
1 几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图案纹样1.1 铜器纹青铜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体现权势和等级的物品,它不但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在古代人们的文化思想意识中,这些青铜器都被赋予了神圣的权力,有至高地位的寓意。
可以在许多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这点。
铜器纹饰常装饰在器物的腹、颈、盖和足部。
纹饰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动物、人物和几何形3类。
其中以动物纹样应用最多。
动物纹样有2类,一类是变形奇特、虚拟的怪兽纹,如饕餮纹、龙纹、凤鸟纹、蟠螭纹;另一类是自然界的动物,如:象纹、鱼纹、蝉纹、鹿纹、龟纹等。
人物纹主要有宴乐、狩猎和战斗纹等。
几何形纹主要有云雷纹、瓦纹、线纹、鳞纹、环带和重环纹等。
1.1.1 饕餮纹青铜器常见纹样,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
首先采用饕餮纹这个名称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饕餮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也比喻贪婪凶恶的人。
青铜器上的饕餮面形,变化众多,一般表现为横眉裂口,宽鼻瞪眼,形象怪异。
也有的双眉直立,有的眉作兽形,有的像正面的牛头形。
构成多数以鼻为中心,作对称形。
如图1所示。
1.1.2 龙纹龙被看作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加以崇拜。
在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艺术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所表现的设计潮流对当今包装设计有着重大影响。
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
表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通过提炼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风格的元素合理地运用到形式美法则中,具体表现为在合乎主题的基础上达到深化和凸显的作用,而在表现包装艺术的同时,使包装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体。
越来越多的包装设计作品已经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是能够深入表现内容的处理手法,也是通过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形式达到形式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传统民间艺术在包装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在包装设计中民间的传统图形就是其中一种。
它不仅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时代,还体现着传统特色。
然而,传统图形又是如何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呢?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同时也是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
中国的图形艺术发展时快时慢,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如五谷丰登、家宅平安、富贵长寿、鸳鸯和美、升官发财、连年有余、万事如意等美好的愿望,并且用象征性手法通过图形表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图形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很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形,为现代图形创意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是现代设计的宝贵财富。
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包装中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已有的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
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
我国是一个具有六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起了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我们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分析摘要: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民间体现形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简要介绍,分析出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在设计理念、手法运用和形象色彩运用上的关系,从现代平面广告、平面标志、平面海报以及平面包装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上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传统民间剪纸;平面设计;设计理念一、前言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又被人们成为刻纸,常见在纸张上操作,也可以选择金箔和皮革等。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融入了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精华,有着独特的风格魅力,是中华艺术上的瑰宝。
将其合理地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能够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有效促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二、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关系(一)设计理念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不仅为现代平面设计丰富了视觉素材,还能夠从设计理念上改变现代平面设计的风格[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以神似为主,形似为辅。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需要将前景、背景等所有表达放入一张构图上,为了便于剪裁,剪纸形成了神似为主的表达风格和设计理念。
二是传达出积极的寓意。
传统民间剪纸的原料和流派很多,但是无论从哪个派别出发,剪纸作品都以传达出积极的寓意为主。
例如,广东剪纸以鲤鱼、孔雀和龙凤为主;沔阳纹样多表现吉祥和瑞庆,喜欢“狮子滚绣球”“鲤鱼跃龙门”为故事背景;包括福建剪纸也是为了庆贺生日、恭祝发财以及驱鬼迎神为主。
所以,传统民间剪纸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期盼。
(二)手法运用中国传统民间剪纸极好地体现了人们的视觉思维模式。
一方面是整体的构图在一张纸上表达出来,又能区分背景、前景。
构图上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能够借助静态的方式将三维空间事物整体表达,摒弃焦点透视的原理。
同时也存在散点式的构图原则,让个体独立,互不干扰。
让每个物体都拥有自己的视角和空间,这是平面设计中不合理的安排,但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就自然的做到了。
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创新的力量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非遗面临着失传和被遗忘的困境。
如何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无疑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创新之路。
非遗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许多非遗项目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比如一些传统手工艺,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市场需求逐渐萎缩;一些民间表演艺术,由于观众的减少和传承人的缺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现代设计则是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现代设计注重功能性、人性化、可持续性等原则,追求创新、时尚、个性化的表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设计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那么,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首先,这种结合有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从而激发人们对非遗的兴趣和关注。
同时,现代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可以为非遗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让非遗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其次,这种结合能够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创意灵感。
非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图案、色彩、工艺等元素,这些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将非遗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可以丰富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提升设计的品质和价值。
2012年第27卷 第9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文学艺术收稿日期:2012-08-15作者简介:薛 虹(1978-),女,陕西宝鸡人,讲师,从事艺术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研究。
传统青花瓷纹样的灵魂是古代艺术家感情融于意象的升华,一室一暗香,独倚在一抹月色的西窗下,都是古代的青花图样艺人最为真实的写照。
当所有的意象在包装的设计中,印绶了青花图样绽放的情节,碾尽了灯火阑珊出的一池墨香。
这时,传统文化的魅力所能引起的灵魂的共鸣便跃然于世,消费者也能从心底与古代的文化、思想产生碰撞。
因此,使用青花纹样作为包装,不仅使得其传统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在当代的设计中得到了极大地强化和升华,更使得这些富有历史感和民族色彩的艺术杰作,能够流芳于世,代代相传。
一、青花纹样的特征青花纹样主要是指经过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彩绘装饰图样,其色多呈鲜蓝的色态,辅以清新翠绿的粉饰,使其整个图案无漂浮感。
其图案中譬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青花纹描画出了鱼游动时身姿之轻盈,更用灵触的描摹,空灵的色彩体现了雄鹰冲破长空的矫健身姿。
再如那漫天飘零的落花,青花纹的设计者用难以捉摸的思绪与设计,用简洁的笔触描摹出飘零飞花的轻盈身姿,更用间断的、离散的画笔,将淡淡的愁绪寄寓在了绵密的丝雨上,不禁让消费者从一阙久远的纹样中,体会到古人思绪中难以抹去的哀愁。
青花纹样的颜色。
青花图样是以明净的色彩,艳丽的颜色,以及清朗不浑的色彩来勾建的。
其主打色彩是宝石蓝,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其蓝而不火,白里透青,是一种由青、白两色互衬而成了淡雅之美。
由于青花纹纹面的简单性与人物形象的画面性,使其能够通过斑斓的色彩,更加好的消费者的眼球,触碰到观者的心灵,与观者产生共鸣,丰富观者的视觉感知。
在青花图样的设计中,每一个图样又有特定的颜色来标明其角色的身份,比如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色彩符号和色彩类型。
因此,每一个角色的造型色彩设计都是要以该角色人物本身为中心,按照构图的主次、先后排列,对其逐个进行色彩搭配,以使不同派别的青花图样,形象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中国民间美术在红枣包装中的应用◎苗语洋摘要: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尤为重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民俗文化的价值,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民间美术在红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在传统红枣包装设计的基础上加入民间美术元素,力求创新,探讨中国民间艺术体现在红枣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的表现,在符合基本生态设计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通过独特的民间美术风格突出红枣悠久文化的历史形象特征,在提升商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发展,提升民族文化归属感。
关键词:民间美术;红枣;包装设计;文化传承一、民间美术和红枣包装民间美术是人们在劳动中创作的,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商品包装对民间美术应用,拉近了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达到了商品包装的心里刺激。
一个红枣的包装要想在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货架上的同类红枣包装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就必须在它的包装设计的某一方面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另一方面是心里刺激,使消费者和商品包装的形态产生共鸣,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特征、设计符号理解及其民间习俗,以达到心理上的“刺激”。
在红枣包装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是因为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心里归属感,在产品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可以促成产品的销售。
民族感情和精神在包装设计中的渗透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需求,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现代红枣包装设计是设计发展的自身需要。
民间美术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扬民族文化特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红枣包装产品在世界上经久不衰,把中国民间美术元素用在红枣包装是势在必行的途径。
二、民间美术视觉元素在现代红枣包装中的应用(一)民间色彩在现代红枣包装的运用民间色彩对比度标准,具有强烈的对比色,高纯度,高纯度的色彩表现出独特的张力和刺激。
鲜明的民间色彩对比,正是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对色彩感知的全方位的视觉心理感应,以满足人们对色彩差异的审美要求。
民间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前言包装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
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包装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可以说,包装设计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当我们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已在中国大地上萌生发展,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腾飞的现状,需要更多突出商品个性的包装设计,不仅起到保护,方便,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张显商品品质。
一、民间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1、关于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
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
《辞海》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
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同。
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
由以上所列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了,“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
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
2、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现代包装是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西方工业革命后机械化大生产和安全储运物质与销售的产物,进而以迎合市场、引导消费、满足人们对商品的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全方位需求为中心,把对商品的运输、保护、促销等功能的需求逐步演变成对包装的卫生、安全、环保的需求上来。
(1)适合环境保护的绿色设计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包装固体废物随着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多。
据统计70%的包装制品在使用后被丢弃,包装固体废物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纷纷致力于研究新的包装材料和环保型设计方法来减少包装固体废物带来的环境问题。
使用植物果壳合成树脂混合物制成的易分解的材料、天然淀粉包装材料、自动降解的包装材料。
设计上力求减少后期不易分解的材料用于包装上,尽量多采用不受生物及化学作用就易分解的材料。
(2)突出商品个性化差异的包装设计个性化包装设计是一种牵涉广泛而影响较大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超市、仓储式销售等因销售环境、场地的不同而采用的不同的设计方法。
不论是对企业形象、产品本身还是社会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包装形象的塑造与表现向自然活泼的人性化,有机性造型发展,赋予包装个性品质,独特风格来吸引消费者。
(3)适合于电子商务销售的现代的商品包装设计网络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已渗透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需求与分配的组织化已不分国界。
2001年日本研究出网络传递花香技术,改变了网络仅限于传递图像和声音,增添了嗅觉传递技术。
这些技术将增强如化妆品、香水等具有气味的商品的网络销售,图、声、味三者的结合必将对电子商务销售带来冲击,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针对网络销售的特点与现状而设计出符合现代电子商务销售的商品包装,将成为本世纪包装设计新的挑战。
二、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作用及最终目的1、传承和超越视觉形象几乎涵盖人们已知的一切,民间艺术与新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对于商品的流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在商业文化的强势话语下,与时代合拍的包装设计才能让消费者接受,以适应和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从文化观点看:人、社会、自然构成一个世界的有机系统,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任何民族的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脱离不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中滋生的民族精神。
包装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各个民族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民族精神的创造集合,世界性的设计文化是不可能形成的。
当前中国与世界文化增强交流的同时,大量的西方设计观念和作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必须在吸收西方设计精髓的同时对中国优秀的传统设计作品进行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
传承需要对本民族的文化作深层的理解,(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所谓设计中民族性的体现,并非简单地在招贴上画一二个京剧脸谱,在高层建筑上盖一个坡屋顶,把故宫太和殿建筑样式直接做成华丽的裙裤,这些对民族式样的图解和直接引用,未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理解太过肤浅。
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应立足于透过其形式之实把握其精神之真。
传承需要我们关注、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将其内涵化为修养,然后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传承是本原,超越是其走向。
超越就是在设计中对本土化肯定的同时,还要不囿于传统的樊篱,借鉴国外精妙设计的内涵和审美时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形式上升华。
2、创建具有特色的包装设计体系世界各国对于包装设计发展的历程是与各个国家文化、经济背景相关联的。
英国的包装设计,比较注重英国市民消费文化的传承。
德国的包装设计受其严谨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富于理性设计的传统特征。
法国的包装设计呈现一种融设计与艺术精神于一体的特色。
日本包装设计融汇了时代和传统的视觉因素。
因此,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对中国民间艺术和设计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创新,才能使中国文化更好的借助包装这一媒介传播于世。
只有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式,与时代的观念相结合才能创建特色的包装设计。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包装设计领域,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我国创建一个全新的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设计体系。
三、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中的体现在包装设计上,强调图案古朴、色彩厚重、文字大气;强调图案单纯、抽象、色彩对比度强,使整体感更精致。
如图(1):承德“板城烧锅酒”的包装设计,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该酒的外盒中间为古代皇宫的匾牌,上有溥杰手书的“板城烧锅”字样,这四个汉字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具备传情达意和民族语言表现特征的功能,给人以心领神会的感受,以形带意,以形传神。
以古代宫门的古铜钉做装饰;以金龙、祥云为基本图案;风格统一,品位高雅。
整个设计节律优美,结构严谨,体现出中华民族雍容、华贵、大度的品质,更体现出浓郁的东方特色及中国传统文化 的博大精深。
如:海苔己是大多数年轻人所喜爱的食品,它的一款“鲜の部落”充分应用了海洋的元素并给予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醒目的白色浪花横冠画面中间,并根据海苔的不同口味配以不同的底色,(原味绿底,辣味红底,烧烤酱紫色);食品名称采用写意手法,形成了时尚简约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力和冲击力,满足了年轻人的视觉享受。
近年来,我国食品包装设计分别在色彩、图形、文字等运用上,都体现出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如图(2):雀巢奇巧迷你巧克力中秋促销装的包装设计,将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的更加完美。
左半面的中间是流行的透明开窗,左上方是雀巢的中文和英文标识,白底红字;右上角是一轮明黄色的月亮 和月中的嫦娥,右中部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行书),红底白字,右下角是古朴的赏月人。
这款包装设计是在传统文化中适当加入时代元素,构图既严谨又活拨,既富变化又整体的统一。
结 语“衣必常暖,而后求食”。
食品包装设计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
图(2)围绕功能需求展开,涉及到的思想、情感、意境的设计,其实也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设计,以民间艺术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是未来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1]威尔·杜兰特.哲学简史.北京:中国友谊出版,2005年4月[2]贾小伟.视觉人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3]大智浩(日).色彩设计基础.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4]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5]曹方.包装设计.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3月[6]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7]张平.现代消费心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8]尹章伟等.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9]张会军.造型的视觉构成.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5月[10]恩斯特马赫(奥).感觉的分析.上海.外文出版社,2005年10月毕业设计(论文)小结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想这次毕业创作也是自己最重视的,也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份作业,也算是对自己四年大学有一个回报吧。
在毕业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这也是以后推动我进步的重要经历。
谢辞以此文作为我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
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在此感谢四年来教导我支持我的老师们,感谢您们从大一的基础课到大四的毕业创作中给我的引导。
在毕业创作中,虽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例如: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资料收集问题、论文格式问题、以及毕业设计构想的整理问题等等。
正是有了这些困难,才促成了我创作的动力。
衷心感谢辛勤培育我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谢谢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