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1)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形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5.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

6.无意识是指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7.前意识,也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它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水平。

8.所谓意识水平是指在某一时刻人对刺激能够觉知的程度。

9.白日梦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10.人的生物节律中大约1/3是行为静止的阶段,称为睡眠。

11.注意的范围也叫做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觉察到的

对象的数量多少的特性。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的久暂特性。

1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14.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15.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16.所谓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二、填空题

1.指向性集中性

2.强度紧张度

3.指向的范围

4.心理过程

5.选择功能维持功能监督和调节

6.选择功能

7.时间上

8.适应性的动作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多余动作的产生

9.觉知性

10.外部事物内部刺激自身状态

11.无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意识水平

12.无意识

13.意识状态做梦自发的

14.脑电活动

15.五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做梦

16.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7.无意注意

18.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19.相对强度

20.绝对新异性相对新异性绝对新异刺激相对新异刺激

21.目的性意志成分

2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23.哈密尔顿

24.一个对象同一活动分散

25.无关刺激的干扰单调刺激自身的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

1.④2.②3.①4.④5.②

四、判断题

1.—2.+ 3.+ 4.—5.+ 6.—7.—8.—9.+ 10.—

五、辨析题

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心理过程是对特定客观现实进行反映的过程。而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它没有独立的对象。通常心理学家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2.(1)这种说法不确切。

(2)无关动作的停止,说明这个学生有可能正在注意地听课。

(3)注意的外部表现,有时与内部状态不相一致,如貌似注意一件事而实际上心理活动却指向和集中于另一件事上。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貌似在注意听讲,实则已陷入白日梦或注意其他事物。

3.(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注意的分配是需要条件的。如主体对所进行的几项活动的熟悉程度,还要考虑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的性质及其关系。

六、简答题

1.注意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监督和调节功能。

(1)选择功能

注意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种种刺激中有选择地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自身需要的,并且和当前活动有关的刺激。由于注意的作用,刺激物进入感知、动作和记忆的范围便大大缩小了,其中一些强的、重要的或新的刺激占着优势,另一些弱的、无关的或非常熟悉的刺激则受到抑制。

(2)保持功能

注意的保持功能表现为心理活动在时间上的延续。注意的保持功能使人从外界获取的感知信息或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意识中,从而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深加工,使有用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为完成当前活动提供有用的信息。

(3)监督和调节功能

在注意状态下,人可以发现和纠正活动中的错误,提高活动的准确性和速度。同时,当活动的条件或人的需要发生变化时,可以适时分配注意和转移注意,使人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注意使人实现对活动全程的监督,适时调节,从而顺利地完成活动。

2.人处于注意状态时,生理和行为表现上都会有相应反应。其中,行为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适应性的动作

人在注意状态时,常伴有一些适应性的行为。如人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耳朵就会转向声源的方向,所谓"侧耳倾听";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就会把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所谓"举目凝视";当沉浸于思考或想象时,就会出现眼睛朝着某一方向“呆视”着,好象看着远方一样,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起来。

(2)无关动作的停止

当注意力集中时,一个人会自动地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

(3)呼吸运动的变化

当人处于注意状态时,呼吸运动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改变了,一般吸得更短促,呼得时间愈加延长了。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屏息"现象。

(4)多余动作的产生

当人处于高度注意状态时,由于机体紧张,有时会出现一些多余动作。如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手足无措等。

3.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第二类是人的主体的状态。同时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对于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大作用。强烈的刺激物都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分为两种,即: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以上我们是指绝对强度。实际上,对于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强度方面的特性,相对强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在引起无意注意上具有重要作用。除了以上的刺激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以外,客观刺激物之间的任何一种显著的差别——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引起无意注意

B.刺激物的新异性:所谓新异事物是对于一个人的经验从未有过或曾经历但还不熟悉的刺激物。我们可以把刺激物的新异性分为两种:绝对新异性和相对新异性。一般而言,绝对新异的刺激物往往更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往往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而对于相对新异的刺激物,往往更能使人维持长久的注意。

C.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下,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很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2)人的主观状态

A.需要和兴趣:一切事物,如果它们跟满足需要有关,如果它们跟人的兴趣相符合,如果人对它们抱有积极的、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态度,那么,它们就很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

B.情绪和知识经验:人的情绪状态对无意注意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什么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当人处于愉悦心境中时,更容易对周围事物引起无意注意,注意也更容易持久。过去经验也影响着无意注意的指向。

4.注意范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觉对象的特点

这种注意范围的大小是随着被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改变的。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与目的

知觉对象相同,人的活动任务不同,这时注意的范围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在活动中,主体的目的任务越明确,注意的范围就会越大。反之,注意的范围就会越小。

(3)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知觉主体的所特有的知识经验使注意的范围会发生变化。知觉对象与主体经验越相关,知觉主体的注意范围就会越大。同时,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善于把知觉对象组成一个整体来感知,注意的范围就会越大。

5.注意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