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画发展史

  • 格式:docx
  • 大小:283.29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动画的概念

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

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

20年代。动画是一门年青的艺术,它是唯

一有确定诞生日期的一门艺术,1892年10

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

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

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

“动画之父”。动画艺术经过了100多年

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产

业体系,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2.动画的特征

动画是一种动态的视觉艺术。它包纳了造型,声音,摄影与电脑图形技术等的创作,而结为一体的视听语言艺术。由于创作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其他艺术创作形态截然不同的艺术特征:一.综合性;二. 假定性;三.幽默性;四.极简与夸张性。

综合性表现了动画在创作的过程中涉及的学科包含性较大,不仅仅涉及了文学、戏剧、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的艺术元素,同时涉及到摄影,电脑图形技术等的科学技术手段。一部现代的动画作品的创造不仅仅体现了文学的内涵,也表现了极多技术手法的创新,正是动漫作品表现形势的多样性,才构成了动画这一综合艺术。

动漫作品比电影电视拍摄现实的再现性更假定化,作品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是完全的假定设计。假定的剧情,假定的角色,假定的时空,假定的声音和假定的摄影机运动等。

动画片相较于其他艺术作品,其幽默性更为丰富,表现手段更加夸张,其实,在动画诞生之初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中就展现了幽默,幽默在初期便与动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幽默在动画创作中能成为赢家,是从迪斯尼人手下开始的。最典型的是早期的电视系列片,如《猫和老鼠》,《米奇》等中找到幽默的根源。

最后动画作品特征是极简和夸张的,这也是因为其特殊的表现形势造成的,因为动画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即是以文化内容来突出表现形势,其的造型和动作是极简与夸张的,一方面取决于制作因素的特性,另一方面它们营造的终极是幽默,但动画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中,幽默必将给观众带来愉悦的需求与期待。

3.动画的定义

定义动画的方法,不在于使用的材质或创作的方式,而是作品是否符合动画的本质。时至今日,动画媒体已经包含了各种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它们具体有一些共同点:其影像是以电影胶片、录像带或数字信息的方式逐格记录的;另外,影像的“动作”是被创造出来的幻觉,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

两万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洞穴上的野牛奔跑分析图,

是人类试图捕捉动作的最早证据,在一张图上把不同时发

生的动作画在一起,这种“同时进行”的概念间接显示了

人类“动”的欲望。今天的连环漫画的先驱在大约公元2000

年前埃及的墙壁装饰上被发现,

它描绘了两个摔跤手的一小段

连续的复杂动作。达·芬奇的黄

金比例人体图上画的四只胳膊,

表示双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中国绘画史上,艺术家有把静态绘画

赋予生命的传统,如“六法论”中主张的气韵生动,聊斋“画中

仙”中人物走出卷轴等。这些和动画的概念都有相通之处,但真

正发展出使图上的画像动起来的工夫,还是在遥远的欧洲。将动

画的表现形势推向顶峰的是由法国人完成的,保罗·罗盖特其通

过研究发现了“视觉暂留”的现象,而后法国人约瑟夫高原利用

留影盘原理,发明了转盘活动影像镜。最后再1860年,皮埃尔·代

斯威格内斯在圆筒内壁贴上图画,利用转子带动它旋转,观者通过筒顶的槽观看,筒壁上的图画竟魔术般地动起来,完成了镜像动画到表现动画的转变,而皮埃尔也因他的这一“旋转圆筒图画留影技术”,被当今动画影视界视为鼻祖,随后动画技术变迎来了新的篇章开始了蓬勃发展。

三、动画的发展历程

动画的产生距今广义来说已经具有上千年历史,在外国法国考古学家普鲁德·欧密尤在196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两万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洞穴的壁画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而在我国三星堆遗址出的了大量陶器图案也是最初动画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动画的历史绝对不是近百年的产物,其跨度时间长,历史底蕴丰厚都是值得研究的。

1.动漫的启蒙时期

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一直是人类执著追求的一个梦想。人们公认的最早的“动画现象”是一幅旧石器时代的野牛图,它在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中,其野牛的尾巴和腿均被重复绘画了几次,看起来有奔跑的动感。在约2000年前的埃及的墙饰上,描绘着两个摔跤的一小段连续动作。其动作分解准确,过程表现完整,类似今天的连环漫画。这充分地说明了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动画意识。无论是大型的壁画,还是长篇的连环画,虽然能给人以运动的意念,但毕竟都还是静止状态的画面。怎样能够使动画真正动起来,成为了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执著梦想。

2.动漫发展的探索时期

虽然中国早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类动画艺术——皮影戏和走马灯,即动画艺术的雏形,但是动画片的真正形成,是在欧美经过艰辛探索逐渐发展起来的。

16世纪,西方首次出现了一种如同火柴盒大小的手翻书(F1ipBook),这种书的每一页都画着有些细微动作差异的图画,用拇指快速翻动书页时,画幅中的图

画就活动了起来。当时这种能使图画“活动”的书,引起了许多艺术家、物理学家的注意。是什么原因使快速翻动的书

本,像变魔法似的出现有生命“活动”的

奇迹呢?此后,许多人对运动、时间、距

离等画面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各种形式的

探索和研究。这个时期,也就是人们有意

识研究“动画’’效果的萌芽时期。当时

的人们还不曾想到,他们所做的种种努

力,是在为未来一项伟大的艺术发明揭开

层层面纱,这一时期,中国的影灯技术—

—皮影戏也被引入并盛行于欧洲,以它的精致和风趣性,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3.19世纪的探索期

随着连续分解动作画面,在快速闪现时产生类似生命“活动”现象的疑问,被英国科学家们破解。

1824年彼得.罗热(PeteRogQt)出版了一本关于眼球构造与物体运动关系的书《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

(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Objects),他的观点引起了以后近50

年对视觉与画面的实验热潮,动画赖以生存的视觉暂留从此被发现。

1825年,约瑟夫.普拉托根据彼得•罗热的文章,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发表了一篇《论光线在视感上产生印象的

几个特征》的论文,进一步阐明亮度与时

间对快速闪动画面的影响依据。当时,许

多人开始热衷于发明幻盘、视觉玩具盘、

幻透镜(诡盘)以及西洋镜、光学影戏机等利

用视觉暂留观看动作的器物和玩具。但是

这些种种发明都是利用画面在旋转时,产

生视觉暂留现象的原理,达到欣赏动作图

像的目的。这个时期的动画研究,仍停留

在通过外力,使若干单幅静态的图片或照

片,产生连续动作现象的,而对真实动作

的动态捕捉,还未有先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