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阴阳和中医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阴阳和中医理论“阴阳”的探究

传说在黄帝时代,我们的先人就注意掌握“日月之行”和“阴阳之气”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认识到了“相其阴阳”和“燮理阴阳”的重要性。然而,这些阴阳观念还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观,还没有抽象成哲学范畴。是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才第一次把阴阳观念升华到哲学的高度。

如《易经》开篇的《乾》卦,以龙的变化飞腾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曰:“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明确指出在事物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当事物发展到极端时会走向反面。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阴阳交感的思想。但从“泰”、“否”、“既济”、“未济”等卦的卦象来看,所利用的只是天地水火的自然趋势,是阴阳理论形成的先行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其哲学意义主要表现为两种相对势力彼此之间互为消长、循环交替,以及互补相济的关系。整部《周易》是透过对卦爻符号特征的淦释,以揭示阴阳变化之理的。所以,《庄子》一书中才有“《易》以道阴阳”的说法。

《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强调了阴阳不仅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两种基本要素,而且也是宇宙万物一切变化现象的功能属性,明确地肯定事物之中一阴一阳两种力量或因素,既统一又对立,乃是事物变化‘旧新”、“生生”不已的内在根据。如《易经》既济卦的卦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强调水火双方相克共存,相互制约。既济的卦象是下离上坎,即火在下,水在上,呈以水救火的形象。或者水猛而火微,火很快就被水浇灭,或者是火烈而水少,水很快被火烧干。

《周易》阴阳说表明事物的“阴阳”双方不但是相对的、变动的,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太极“亦阴亦阳”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即是阴也是阳,也有阴也有阳。“阴阳说”的“无中心观”提示我们,宇宙万物本来就不存在所谓的什么中心,事物皆为阴阳两仪相互作用、易化而形成的系统整体。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告诉我们应该破除中心论,研究与被研究者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一样,哪一方都不是中心,而是互为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易化的关系。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根据五脏不同的功能特点,心、肝属五脏中的阳脏,有“牡”脏之称。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提出了:“心为牡脏”、“肝为牡脏”。源于《素问·金匾真言论篇》所述“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腹为阴,……阴中之阳,月十也。”这里所说的“心为阳中之阳”中,前一个“阳”字指与属阴的腹部相对而属于阳的胸部,后一个“阳”字则指在五脏中属阳的心脏;“肝为阴中之阳”中的“阴”指腹部,“阳”指在六_脏中属阳的肝脏。可见,从五脏的阴阳属性来看,心、肝是五脏中的阳脏,是将心、肝与五脏中的肺、肾、脾相对而言的。

阴阳又具有可分性,具体到心肝两脏,心又有“阳中之太阳”之称,肝也有“阴中之少阳”和“阳中之少阳”之称,如《灵枢·阴阳系日月》口:“其于六_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素问·六节藏象论》口:“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心之六_行属性为火,位于隔上,居于上焦,通于夏气。心为君主之官,心的阳气推动血液循环,使之环流无周,生机不息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故被喻为人身之‘旧”、“阳中之太阳”。春为一岁之首,乃阳气始发,万物始生之季,止匕时阴气将尽,阳犹未盛,故称少阳。肝为人身木脏,其应春令,气通于春,主一身生升之机,为人体气化之始,因此肝为少阳之脏。经言

“阴中之少阳”者,指肝与六腑相较当为阴中之阳脏。言“阳中之少阳”者,则指肝与四脏相较属阳中之少阳之脏。心肝的阴阳属性决定了心肝的病理特点,在六脏中心为阳中之太阳,为火脏,发生病理变化时,常表现为热甚火亢的阳征,如心烦、狂躁、神昏、澹语、血热妄行、口舌糜烂、舌尖灼痛、舌质红绛、脉数等。故《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有“心恶热”之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明确了心发生病理变化导致的病性为阳的病症“诸热晋痪,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肝其性属少阳,肝为刚脏,及《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肝者,将军之官”,肝为风木之脏,易动风化火,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当肝发生病理变化时,常表现为偏动、偏升、偏热的阳证,如肝气、肝阳常升发太过而出现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之证:急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升火、目赤耳鸣等,甚至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顾”的中风危证。古人所谓的“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的说法正反映了肝的这种阳性病理特征。“肝,体阴而用阳”之说,则是对肝在生理病理等诸方面表现出的阳性特征的概括。故心肝发生病理变化时均会出现阳的症状。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重在说明自然界、人体内对立的两种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转化。《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起源,是阴阳作为医理出现的肇始。如“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滕理,浊阴走五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等。这些论述的重点在于指出人体内相对立的两种状态,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如果脱离了与人体机能的联系,单独提出阴阳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如“阴味,“阳气”的提出在于揭示两种类别不同的营养物质可以营养人体的外、内两个相对的部位,假如理解成饮食物是由“阴味,“阳气”组成的则没有任何医学意义;同样“清阳”“浊阴”的重点在于强调人体内外部分,即“滕理,“五脏”的性质是不同的,如果理解成阳气走表、阴气走里则很局限。随着中医理论的完善,阴阳作为对立概念的描述作用更为突出,最终演变为许多成对的既相反又相关的概念。如八纲辨证中的表和里,寒和热,虚和实;药性理论中的寒和热,温和凉;脉诊表现中的浮和沉,迟和数,虚和实。这些内容就是阴阳更加具体化的表现,进一步说是阴阳这个笼统的概念细化到中医学各个分支中的表现,是中医理论从粗到细、从简入繁发展的必然,而其结果宣告了“阴阳”—这个在中医理论发展初期人们用来描述医学道理的最为简化的概念的消失。可以说,在目前真正的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阴阳”己经为各种辨证体系、方药体系中的概念取而代之“阴阳”本身对医生己经没有意义了。所以有人认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个“八纲辨证”中的“阴阳”是无实际意义的,提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的辨证理论。

虽然中医借用了阴阳的概念,但在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阴阳己经内化成中医的医理,而与哲学中的阴阳完全不同。所以完全可以用“相对性概念”取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比如“亢进”“衰退”“膨胀”“塌陷”,甚至是抽象的数学符号:1 \0来表述中医理

论,使其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思维形式,用现代方式描述中医理论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阴阳理论之于中医学,是把哲学思考引向或导回到人的自身,是利用了这样一种理论来“认识你自己”。对于“阴阳者,有名而无形”这样古老命题的研究,需要借鉴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但更需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充分考察两种理论形成的背景,认真考虑对目前所研究问题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口咸同时,作为对医学阴阳理论的研究,既要考虑到阴阳理论形成的背景,也要考虑到中医学的实际。

3120101364 陈芙蓉七年制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