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618.00 KB
- 文档页数:15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3-05-27T15:00:16.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黄幼梅[导读] 严密观察血液循环术后严密观察再植指血运情况,色泽,皮温,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患手敷料有无渗出[5]。
黄幼梅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医院 363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426-02【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因素与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12月断指再植病例198例212指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例198例212指中发生血管危象23指,其中动脉危象13指,静脉危象10指,经及时发现、对症处理,18指成活,救治成活率78.26%。
结论血管危象的发生与疼痛、吸烟、体位及神经体液等多因素有关。
正确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因素,可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管危象护理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部创伤修复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断指再植术成为挽救离断手指、恢复手功能的有效治疗措施。
而血管危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术后再植指的顺利成活。
有效预防和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已成为手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1]。
1、临床资料本组198例患者中,男114例,女84例;平均年龄(40.15± 1.16);受伤机制均为外伤性完全或不全离断,其中拇指21指,食指78指,中指71指,无名指26指,小指16指。
伤后40min~6h入院,平均2.5h。
2、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血管危象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
动脉危象表现为指体皮肤苍白、指温降低、指腹张力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2S以上);静脉危象则表现为指体皮肤暗紫、指温低、张力偏高、指腹饱满,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1S)。
2.1 情绪因素断指损伤对患者心理上是一种严重的打击,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再植指的成活率和功能恢复情况,考虑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是否受到影响而焦虑不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痉挛,这不仅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同时使吻合口的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堵塞血管[2]。
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断指再植是在光学放大镜下,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通过彻底清创、重新吻合血管、神经、肌腱,骨的有效固定及皮肤的整复技术。
再植手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显微外科手术,术后血管危象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概率高达20%,严重威胁断指再植患者预后。
所以,术后对于血管危象的细心观察与及时处理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本文对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86例断指再植患者行断指再植血运观察专科护理,同时给予及时处理,大大减少断指的坏死率,临床效果确切,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断指再植患者,共98指,男47例(68指),女39例(30指),年龄19~74岁。
致伤原因:重物挤压伤13指,电锯切割伤17指,刀割伤18指,绞压伤19指,旋转撕脱伤14指;咬伤9指。
指别,拇指21指,示指20指,中指16指,环指12指,小指29指,大部分为单手损伤,均以工作中损伤居多,少量为自残患者。
就诊时间普遍为伤后1h~4h,最长一例为伤后12小时。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在臂丛麻醉下急诊行清创再植术。
98指再植中死亡14指死亡原因为:严重挤压伤4指,自残患者8指,感染2指。
术后均获随诊3个月~1年。
2.血管危象临床表现血管危象可分为动脉血管危象、静脉血管危象及动静脉血管危象。
①动脉血管危象。
发生动脉血管危象的断指再植患者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生断指再植部位的皮肤张力下降、皮肤温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发生时间为术后第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内;②静脉血管危象。
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的断指再植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断指再植部位的皮肤张力显著增高,且此处皮肤颜色变深发紫,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8℃,应对患者停止照射保暖措施,或采取间断性照射保暖措施。
进行照射时距离应把握准确,以免患者发生灼伤现象或未起到保暖作用。
病房内禁止吸烟,以免香烟中物质引起患者血管痉挛。
3.3 血运观察专科护理措施手术刚完成后患侧皮肤可能较低,在术后3h左右恢复正常,大概为33一35℃,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一样或稍红润。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03-21T08:55:18.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艳红[导读] 本文通过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加强术后护理,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李艳红(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312-02【摘要】本文通过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加强术后护理,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得出结论:及时正确观察血管危象,精心护理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指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手术后护理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56指;男46例48指,女6例8指,年龄15~45岁,平均29岁。
致伤原因:机器伤30例,切割伤15例,砸伤7例。
离断性质:完全离断38指,不完全离断18指。
再植时限2~6小时。
结果:发生血管危象有5指,其中夜间是发生危象总数的(60%)。
成活53指,成活率94.6%。
坏死3指,2指机器伤较重,1指再植术后4天下床活动接触烟雾致手指坏死。
2 血管危象的原因及防治2.1神经生理因素人的神经生理节律的变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使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因而指端小动脉易痉挛而发生动脉危象。
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静脉推注或断指指根部注射罂粟碱30mg,并加强保暖措施,保持室内温度20~25℃,湿度50%~60%,60w烤灯照射患肢局部,灯距30~40cm以利末梢血管扩张,有助于血管危象的解除。
若用药后半小时内无缓解则应报告医生探查指动脉,必要时切开吻合口重新吻合。
如在48小时后出现危象,一般不做手术探查。
此时应放平患肢,遵照医嘱氯化钠盐水100ml+尿激酶10万单位静脉点滴一日2次,加大血管扩张剂654~2的应用量。
加强综合护理。
再植术后必须及时给予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对断指再植条件较差的病例,在再植术后72小时内持续静脉输液,最好在夜间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缓慢静脉点滴。
断指再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断指再植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它能够将严重受损的指头重新接回到人体中。
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消息,可以恢复指头的功能,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手术结束后,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便是十分重要的。
术后观察:
1、伤口观察:术后24小时内,需清点伤口渗血量,以观察手术部位的疼痛和灌注情况,如果有过量出血,应及时进行处理。
2、局部感觉:重建术后6小时,应仔细观察局部应该红肿与否,按摩指尖可疏通末梢血管,摸察局部感觉和软组织压痛情况。
3、手指功能:重建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示恢复手指活动,并注意练习屈伸运动,以恢复手指灵活度。
4、肢体活动度:当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时,应注意周围肌肉、关节与术后肿胀的相互作用,不可过度运动,以避免引起新的伤害。
术后护理:
1、冷敷:给伤口局部用冰袋和冷却液敷在疼痛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止痛药:手术后,医生会开一些止痛药给患者,可以
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缓解疼痛。
3、睡眠:患者需要注意术后的休息,可以采取比平时更
多的睡眠以恢复身体。
4、营养:术后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需要增加蛋白质,多吃水果和蔬菜,以促进恢复。
5、温湿热疗法:患者可采取温湿热疗法,沿着患肢经络
方向配合针灸、按摩及物理治疗等,可以加速术后恢复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遵守医嘱,同时观察伤口的红肿情况和异常感觉,如果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断指再植术是很发达的手术,但需要患者和医生一起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术后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再植指皮肤颜色、饱满度、皮肤温度,给予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严格禁烟,合理用药,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及时处理等措施。
结果:40例断指再植,共61指,成活57指,成活率93.4%。
结论:做好预防工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有助于再植指的成活。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术后;血管象危,护理断指再植术在我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断指再植术也在不断发展。
断指再植术是手外科一项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它不仅要求手术操作精细入微,也要求术后护理细致到位。
断指成活率是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断指的成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管危象是其中之一。
血管危象是断指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提早预防并及时观察处理是提高手指成活率的关键[1]。
我科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共行断指再植术40例,回顾分析这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断指再植病例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0岁,平均35岁。
断指原因:电锯伤18例,刀切伤11例,挤压伤6例,其他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8h。
手术手指共计61指,分别为拇指5指,食指37指,中指9指,环指10指,其中完全离断38指,不完全离断23指。
其中术后血管危象7例(14指),发生率为17.5%,其中动脉危象6指,静脉危象4指。
2护理2.1体位护理:术后绝对卧床1周,禁止坐起及患侧卧位,患肢严格制动7~10d,保持功能位,患肢高于心脏10~15cm,以利于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
2.2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常因身心的创伤而可能出现烦躁、焦虑、悲观等心理情绪,首先是自己的不幸遭遇、对可能发生终生手指残缺的恐惧,还有术后的疼痛和手术效果的未知,这些都使患者情绪异常。
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应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应急流程一、术前评估阶段。
在进行断指再植手术之前,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干预分析摘要:目的: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共计70例(115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给予全面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护理干预断指再植术是利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对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进行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的一种修复方法,其能修复断指神经和功能,然而患者术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发生血管危象[1],导致再植肢体缺血、坏死,进而使再植失败。
因此,在断指再植术后,有必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断指成活率。
笔者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共计70例(115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
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3.1±9.8)岁。
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2.8±10.2)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1.2.1有效镇痛:患者在夜间安静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因此疼痛会更加明显,再加上迷走神经在夜间也更加兴奋,导致小血管保持收缩状态,提高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摘要】本文通过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加强术后护理,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得出结论:及时正确观察血管危象,精心护理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指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手术后护理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56指;男46例48指,女6例8指,年龄15~45岁,平均29岁。
致伤原因:机器伤30例,切割伤15例,砸伤7例。
离断性质:完全离断38指,不完全离断18指。
再植时限2~6小时。
结果:发生血管危象有5指,其中夜间是发生危象总数的(60%)。
成活53指,成活率94.6%。
坏死3指,2指机器伤较重,1指再植术后4天下床活动接触烟雾致手指坏死。
2 血管危象的原因及防治2.1神经生理因素人的神经生理节律的变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使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因而指端小动脉易痉挛而发生动脉危象。
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静脉推注或断指指根部注射罂粟碱30mg,并加强保暖措施,保持室内温度20~25℃,湿度50%~60%,60w烤灯照射患肢局部,灯距30~40cm以利末梢血管扩张,有助于血管危象的解除。
若用药后半小时内无缓解则应报告医生探查指动脉,必要时切开吻合口重新吻合。
如在48小时后出现危象,一般不做手术探查。
此时应放平患肢,遵照医嘱氯化钠盐水100ml+尿激酶10万单位静脉点滴一日2次,加大血管扩张剂654~2的应用量。
加强综合护理。
再植术后必须及时给予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对断指再植条件较差的病例,在再植术后72小时内持续静脉输液,最好在夜间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缓慢静脉点滴。
对有高凝趋向的情况,如妇女月经期及血小板增高,血粘稠度增加的老年患者,这种情况下应加大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才能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血管危象的发生也大多发生在凌晨2~6时。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这类患者的巡视。
2.2疼痛因素一般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为剧烈,以后慢慢缓解。
疼痛使小血管强烈收缩,血管痙挛,易诱发血管危象。
探索23次再造手指血管危象探查术后观察及护理探索23次再造手指血管危象探查术后观察及护理血管危象是再造手指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积极的手术探查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办法。
探查术后再造手指的成活与否,除了与血管吻合技术、血管的条件等有关外,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笔者回顾南昌曙光手足外科医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游离足趾移位再造手指其中17例发生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再造手指血管危象探查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7例再造手指病人,男15例,女2例,年龄18~41岁;拇指1例,示指3例,中指6例,环指7例。
发生危象的时间:术后<24h 11例,24~28h 4例,48~72h 1例,>72h 1例。
动脉危象12例,静脉危象4例,动静脉危象1例,其中4例2次血管危象,1例3次血管危象。
均行手术探查。
结果:再造手指成活16例,坏死1例,成活率94.1。
2.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拆除缝线,找出吻合的血管,其中12例行切除栓段重新吻合,张力过高的给予游离静脉桥接,部分加缝静脉。
4例探查术后又发生1次血管危象,3例给予重新吻合、局部注射罂粟碱,1例给予游离静脉桥接。
1例发生3次血管危象,经过再次手术探查给予重新吻合血管、游离静脉桥接、局部注射罂粟碱。
3.护理3.1 心理护理意外的创伤及足趾移植加之手术探查,容易使病人产生严重心理负担,担心手术失败。
过度紧张和焦虑,很易引发血管危象的发生,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多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使病人增强信心。
同时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对特别烦躁不安的病人给予冬眠合剂,即杜冷丁50mg、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
因为冬眠合剂的镇静止痛作用可消除病人术后的紧张恐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可降低手指再造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
3.2 镇痛拇指再造术后病人疼痛使血管痉挛,直接影响再造指体的血运,进而影响到再造指体的成活率。
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迟发性血液循环危象原因及护理【关键词】小儿断指再植;迟发性;血液循环危象;术后护理探讨小儿断指再植迟发性血液循环危象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作用。
现报告我科2008年1月至12月12例16 指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迟发性血液循环危象原因及护理。
1.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患儿中,出现血液循环危象12例16指,其中男8 例10指,女4例6指,动脉危象5例8指,静脉危象7例8指。
术后第3天发生动脉危象5例,第4天3例;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3例,第4天发生静脉危象4例,第5天发生静脉危象1例。
年龄2~7岁,平均岁。
2 血液循环观察指标断指再植血液循环观察指标有四项。
皮肤颜色分为红润、淡红、苍白、暗红、紫红、紫六个等级。
颜色偏淡、灰白、白为动脉供血不足。
颜色偏紫、暗为静脉回流不畅。
皮肤张力低、略低、正常、略高、高五个等级。
张力低为动脉供血不足,张力高为静脉回流障碍。
毛细血管回流充盈时间慢、稍慢、正常、稍快、快五个等级。
慢为动脉供血不足,快为静脉回流障碍。
皮肤温度皮温低、张力低为动脉供血障碍;皮温低、张力高为静脉回流障碍。
3 断指再植,迟发性血液循环危象发生的原因(1)受伤原因:再植指体损伤污染重,尤其是旋转撕拉完全离断。
(2)再植指体及血管结构损伤严重,严重挤挫伤及旋转撕拉伤再植时虽然吻合血管成功,但再植体远端因组织挤压严重导致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栓塞,进而导致局部组织循环障碍。
(3)再植指体缺血时间过长,组织变性,再植后虽然血运建立,但变性组织不能逆转成活,毛细血管栓塞,静脉回流受阻,最终导致回流障碍。
(4)远节指体或末端指体再植手术是血管管腔细或无法找到可供吻合的静脉,导致组织缺血坏死。
(5)小儿不能很好配合,常表现躁动、哭闹致血管痉挛,导致吻合血管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4 护理(1)患儿绝对卧床休息7~10天,再植术后密切观察再植体的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反应以及伤口渗血情况,以每30 min 一次为宜,尤其是侧切口放血者,放血切口血痂凝集或渗血口凝血,应及时去除,保持放血的持续性。
生冒塞旦匿到垫!Q笙!旦箜!!鲞筮!§翅£堂!壁点螋旦鲤蜓堕笪型丝鲤!虫!叁!巨:垫!Q:!然:≥!。堕!:!§劳为宜,开始可每天2次,每次作5—10min,以后逐渐增加。②练习坐起,锻炼站立和步行,使病人背部垫以被褥,让病人靠着锻炼躯干肌肉,以后让病人扶着床栏起坐和独立坐起,病人能在床上稳坐后,让其坐床沿使两下肢下垂,并练习下肢活动准备下地站立和步行,注意不要急于让病人行走,主要是让病人体会迈步和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手杖行走。③加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是通过锻炼逐步摆脱家庭及护理人员的照顾而独立生活。日常生活动作训练项目包括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大小便自理训练,洗澡、家务劳动及外出散步,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脱离助手。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护理李卫·85·总之,对于脑梗死病人,只有针对以上特点,及时、准确、细心地护理,才能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祝惠民,主编.内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4.518.[2]聂乔斌.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1998.7(2):20-21.[3]黄志玉,李敏.脑梗塞患者情绪及心理护理[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3):339.(收稿日期:2010一04—20)(本文编辑:崔长征)
【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动脉危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为提高断指再植的术后成活率,对发生动脉危象再植肢体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后观察及发生血管危象的处理,提升再植的成功率。结果本组36例共43指,6指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经过有效的处理,4指成活。结论对动脉血管危象积极处理,可大大提高再植的成功率。【关键词】血管危象;断植再植;护理
断指再植是对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其进行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以及修复肌腱和神经,将指重新缝合到原位,使其完全成活并恢复大部分功能的一种方法,是挽救肢体残疾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由于人们的生活质苣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成功的断指再植町大幅降低致残率。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我们对36例患者43指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6指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妥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共43指,男30例34指,女6例9指;年龄16—57岁,平均26岁。玻璃切割伤9指,电锯伤14指,绞伤12指,砸伤8指。血管危象6指经换药、拆除部分缝线、局部应用罂粟碱无效,及时行手术探查,取出血栓,重新吻合血管,有4指成活,另2指因患者不配合治疗,擅自下地行走及吸烟导致血管痉挛坏死。本组成活4l指,坏死2指。无感染病傍j。2护理2.1术前护理:严重创伤可引起机体生理、心理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出现情感障碍¨。,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情绪波动或其他精神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同时促进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2.2术后一般护理:①病室的设置:室温25℃左右,湿度60%一70%【2J,绝对禁止吸烟,以防尼古丁致血管痉挛。②体DOI:lO.3760/cma.j.issn.1674—4756.2010.15.052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市医学会位:再植术后一般绝对卧床1周左右,可采取平卧或健侧卧位,避免向患侧卧位,以免压迫血管影响血运,术后l周可在床上坐起,术后10d可适当下床运动。③局部保暖:再植指应用40—60w的烤灯保暖,距离30~45cm,24h持续约l周,烤灯的距离不要太近,以免烫伤∞1。④静脉输液的管理:合理分配液体,安排好先后顺序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抗生素间隔时间.术后5—6d输液尽量24h维持。⑤合理的饮食:患者宜进软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加强营养。⑥患指血运观察及解除压迫:术后l周内密切观察指端的皮肤温度、颜色、毛细血管充盈度和肿胀程度,术后24h内应每30分钟观察并记录1次,24—72h内每60分钟观察1次,3d~l周每2小时观察1次。如指体肿胀明显,应适当进行伤口部分缝合,以利于引流减压。对静脉危象可行侧切口放血,并用肝素12500U加生理盐水100fIlJ冲洗伤口,使局部渗血,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粟碱成人30mg,每6小时肌注,3d后减量,使用7d停药。⑦患指安置及制动:术后患指一般安置于略高于心脏水平,患指处于功能位,不可受压、扭曲,不可包扎过紧,患指末节外露,以便观察血运。术后8~12d下床,并逐渐进行功能锻炼,以减少血管痉挛,防止关节强直。2.3局部皮肤护理:①再植指体的皮肤温度应保持在33—35℃,与健侧相比相差在2℃以内。手术结束时皮温一般较低。通常应在3h内恢复。护士每次测量皮温时要注意在同一部位,可用水笔标示,以便定位观察。②正常再植指体的皮肤色泽应红润,或与健康的皮肤色泽一致。色泽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比较。③再植术后护士要密切观察指体的颜色、指腹弹性、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肿胀情况,术后24h内每0.5半小时观察1次,24h后应每1小时观察1次。血管痉·86·生国塞旦匿型垫!Q生!旦筮≥!鲞筮!!翅g墅些丝』壁坚!塑!堕型型丛鲤堕堡垒蛆:!!!Q:!堂:≥!:型!:!皇挛与栓塞多发生在术后48—96h,48h内多为栓塞,48h后多为痉挛。2.4特殊护理:①疼痛时酌情给予止痛剂。②禁用血管收缩剂。③尿潴留时及时导尿。④便秘时禁用灌肠,可用开塞露通便,或口服导泻药保持大便通畅。2.5血管危象的观察:若出现指体由红润变为苍白或由红润变为浅灰色,或为花斑状,皮温下降3—4℃,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至3—4s,指腹张力逐渐降低,系动脉危象;若指体由红润变为暗红,继之变为暗紫,皮温逐渐F降1—2℃,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小于1s,指腹张力渐增高,严重时出现水泡。系静脉危象。术后72h是血管危象的高发期,护士应严密观察再植指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色泽、皮肤温度、指腹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重要指标。2.6动脉危象处理:动脉危象主要表现为指体皮肤苍白,皮肤皱纹加深,指温下降,指腹张力下降,指腹瘪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搏动减弱或消失,指端侧方切开不出血或渗出少量暗红色血液。血管危象多发生于术后l一3d,常以凌晨多见。稳定情绪,保持室温,减轻疼痛,因烦躁或断指再植术后哭闹引起,用镇静剂或人工冬眠疗法。在采取上述措施同时。立即肌内或静脉注射罂粟碱或其他血管解痉药物,一般经过20一30min。动脉痉挛即可缓解,如经上述处理仍无血液循环恢复迹象。则怀疑动脉栓塞,准备手术探查。2.7静脉危象处理:静脉危象的表现为指体皮肤紫暗,皮纹变浅或消失,皮温下降、指腹张力增加,指腹饱满,膨胀,并出现张力性水泡;毛细血管充盈迅速,搏动存在。静脉栓塞发生后,根据断指的致伤原因、离断部分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①凡单纯的切割伤、电锯伤,术后3d内发生静脉栓塞且局部无感染,应予探查。凡绞轧性挤压伤,局部发生感染或术后5d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