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学生营养膳食知识讲座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不适合儿童)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1)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合理搭配食物: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搭配!(2)谷类为主坚持谷类为主,就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
健康成人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250-400克为宜(3)粗细搭配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粗粮要适当多吃传统的粗粮谷类: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杂豆:红小豆、绿豆、芸豆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加工精度较低的糙米、全麦粉或其它全谷类食物粗杂粮共同的特点是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维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健康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并注意增加薯类摄入。
蔬菜的选择选择新鲜和应季蔬菜选择多种蔬菜食用多吃深色蔬菜(占到蔬菜总量的一半)适当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菌藻类少吃腌菜和酱菜吃土豆、芋头、莲藕、山药等含淀粉较多的蔬菜时,要适当减少主食蔬菜烹调流水冲洗、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开汤下菜炒好即食水果水果能代替蔬菜吗? 不能水果制品能代替新鲜水果吗?不能果汁能代替新鲜水果?不能3。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的营养特点奶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食品,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
2016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
一、谷类为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摄入,建议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同时,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建议每天摄入120-200克。
二、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
奶类和大豆制品是钙、维生素B1、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建议每天摄入300克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以及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建议适量摄入。
同时,要控制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胆固醇。
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要控制烹饪油和盐的摄入量,建议每天食用油不超过30克,盐不超过6克。
同时,要控制糖和酒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五、保证充足饮水量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
以保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六、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状况,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每周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七、保持适量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慢
性疾病的发生。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时间达到150分钟以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序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因此,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素质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指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城乡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
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
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了修改,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建议居民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卫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将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也将日趋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的威胁将更为突出。
今后l0—20年,是中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时期,抓住机遇,适时干预,会事半功倍。
否则,不仅要影响几代人的健康素质,也会因不堪重负的疾病负担,消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从事关民族兴衰的高度来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也希望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大力推广和运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采取综合措施,科学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口素质基础。
卫生部部长:陈竺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前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应该是世界上最多彩多姿的天然食材了,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颜色对应着天地间的万物属性,以及人体脏腑功能的形象表现,而不同种类蔬果的五颜六色,就能够很好地被归纳到食疗饮食当中去,就这方面来看,除了大地养育着的我们的主食群——谷类之外,最重要的食物当属蔬菜水果无疑。
基本上,蔬菜水果和薯类都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那么薯类为何要单提出来讲其营养的重要性呢?原因就在于薯类有除蔬果外含量很丰富的淀粉。
针对饮食营养十大黄金规则之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我想从以下三部分来分解说明。
一、膳食纤维保健康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其在体内存在却能够产生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1)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从而预防便秘;(2)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保证血脂在正常范围;(3)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或发展;(4)同时,能够刺激结肠内的发酵,有益于肠道健康。
单是上述4点,就足以说明膳食纤维对于预防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膳食成分!而根据研究调查和统计分析,建议我们每位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摄取膳食纤维的量,最好能够保证在25g~30g之间。
二、蔬菜水果都要吃
蔬菜和水果在膳食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但二者不能相互取代,毕竟蔬菜的品种远多于水果,且蔬菜和水果这两大类食材的的营养价值还是各有其特点的。
多数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色等蔬菜),其所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高于水果;而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额芳香物质的含量又比新鲜蔬菜还要多;价值烹调方式上,水果在使用前几乎不需要加热,这些就导致了蔬、果分属两家,营养各有其独到之处,不能互相替换,但可以互相弥补膳食营养摄入的不足。
三、薯类营养难替代
常见的薯类,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芋头、山药等,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25%,加之其氨基酸组成与大米相似,且脂肪含量低,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膳食纤维,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以当做蔬菜食用,因此,也是一大经济作物。
尤其是马铃薯,作为薯类食物的代表,深受到人们在饮食选择之中的喜爱。
薯类干品种,含碳水化合物达80%左右,而蛋白质含量约为5%,脂肪含量则仅有0.5%之多。
因此,将薯类作为主食,具有控制体重、预防便秘等重要作用,适合成年人食用。
但若换成小儿,由于薯类蛋白质含量低,故不能长期过多食用,而必须搭配更多食材,均衡膳食营养,才能有利于生长发育。
就上述说明,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蔬菜、水果、薯类的营养价值广泛又丰富,在烹调之中,又肯定会添加进油脂,因此,现代人的餐桌文化,若沿用10菜一汤却只含一两道素菜的传统形式,怕是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要的。
让我们将点菜原则保证在有主食、有汤品,而荤菜与素菜的比例在1:3左右,其实就在无形当中,我们正将慢性疾病逐渐驱逐出我们的健康生活世界,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