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62.92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化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探讨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本文将以物理化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理化学素养,提高他们在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能力。
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物理化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1、科学精神的培育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事迹和科研历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他们的科研热情。
2、人文素养的提升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家的人文精神等,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3、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物理化学在能源、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在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2、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的目标。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分配、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公正等问题。
PBL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热力
学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黄斯珉;张志凌;元武智
【期刊名称】《江西化工》
【年(卷),期】2024(40)1
【摘要】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发展趋势,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式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使其在课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教学为例,将教学目标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阐述PBL教学方法的模式及优缺点。
实践表明,PBL教学法降低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克劳修斯表述的理解难度,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黄斯珉;张志凌;元武智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O64
【相关文献】
1.基于PBL的教学方法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以LR类语法分析为例
2.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3.PBL教学方法在管理类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
4.PBL教学方法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气相色谱为例
5.基于“PBL”教学方法的高职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及应用--以“基因操作技术”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理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物理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与能量品质3.化学平衡:反应的方向与限度4.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与机理5.相平衡与相变:物质的聚集状态与转化6.电化学:电子转移与电能转化7.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界面现象与分散系统8.统计热力学: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4.讨论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安排1.热力学第一定律:2学时2.热力学第二定律:2学时3.化学平衡:2学时4.化学动力学:2学时5.相平衡与相变:2学时6.电化学:2学时7.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2学时8.统计热力学:2学时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4.同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理化学教材。
2.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学术论文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3.实验室:配置完善的物理化学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4.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物理化学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目前,OBE (产出导向教育模式)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中,我校也基于OBE 理念,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质量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该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注重学生学习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和学习获得感的增强。
目前我校规定基础课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进一步贴合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平时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改革实践的开展。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设计的任务基础上,展开长时间、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自身素质的提高。
PBL 理念与OBE 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体,期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理念不谋而合。
目前项目式学习模式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经常采用[1-4],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教学中主要在数学[5]和英语[6]等学科中有所探索。
“物理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性与应用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也是化学化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但是“物理化学”课程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繁多、入门较难,学生学习理解比较吃力,对相关“物理化学”知识的运用也不甚了解。
作为传统工科高校,我校“物理化学”课程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8个国家一流专业、6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同时“物理化学”也是很多化学化工类专业考研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一直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我们引入项目式学习方法,以具体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等“物理化学”知识点作为项目,学生自发组成团队,通过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本文介绍我们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有关项目式学习的一些做法。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高中理化生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理化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活动地点高中部理化生教研组办公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探讨新教材的备课策略,分享教学经验。
2. 教学观摩: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交流教学心得。
3. 经验分享:邀请资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持人:张老师(2)参与人员: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3)活动流程:首先,张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接着,各学科组分别对即将到来的新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4)讨论要点:- 新教材的特点及变化- 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堂教学的评价(5)活动总结: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教学方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1)主持人:李老师(2)参与人员: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3)活动流程:首先,李老师对本次教学观摩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观摩学习的重要性。
接着,由物理学科组的王老师、化学学科组的赵老师和生物学科组的刘老师分别进行了一堂公开课,全体教师进行了观摩。
(4)观摩内容:- 王老师:物理课《电路的基本原理》- 赵老师:化学课《化学反应速率》- 刘老师:生物课《细胞的分裂与分化》(5)活动总结: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3. 经验分享(1)主持人:陈老师(2)参与人员: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3)活动流程:首先,陈老师对本次经验分享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经验分享的重要性。
接着,由资深教师李老师、张老师、王老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
物理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及其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学会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如求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理想气体模型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运用方程解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物理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 (一)教学重点。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和理解。
2. 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
# (二)教学难点。
1. 理想气体假设的理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假设。
2. 如何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正确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的概念、公式推导等较为抽象的知识,采用讲授法,直接、清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2. 问题引导法。
通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和状态方程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
在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相互交流想法,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开启一段超级有趣的物理化学之旅。
大家先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气体,它特别听话,特别符合我们想象中的完美状态,这种气体存在吗?哈哈,其实这就是咱们今天要研究的理想气体。
给你们讲个小趣事,科学家们呀,就像一群爱幻想的孩子,他们假设了这么一种气体,然后发现这个假设可不得了,能解决好多好多问题呢!那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个神奇的理想气体到底有什么秘密。
# (二)理想气体概念讲解(7分钟)1. 师:那什么是理想气体呢?同学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简单的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力,就像一群独立的小战士,而且每个分子本身所占的体积和整个气体的体积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第49卷第4期2021年2月广㊀州㊀化㊀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4Feb.2021POGIL 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雷钢铁,陈效兰,刘展鹏,李朝晖,舒洪波,刘㊀黎(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湘潭㊀湖南㊀411105)摘㊀要:对以过程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POGIL)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必要性及具体教学实例进行了探讨,对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实验表明,采用POGIL 教学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物理化学在大班教学中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从事物理化学教学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关键词:POGIL 教学法;物理化学;教学实例㊀中图分类号:G642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4-0128-0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过程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POGIL)模式在‘物理化学“大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湘教通[2019]291号)㊂第一作者:雷钢铁(1970-),男,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能源材料化学㊂Application of POGIL Teaching Method i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Process ∗LEI Gang -tie ,CHEN Xiao -lan ,LIU Zhan -peng ,LI Zhao -hui ,SHU Hong -bo ,LIU Li (Department of Chemistry,Xiangtan University,Hunan Xiangtan 411105,China)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POGIL (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practice and specific teaching examples were focused on,and targeted solutions to some specific problems i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practice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 large class teaching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some meaningful applications were carried out,which had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eacher o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Key words :POGIL teaching method;Physical Chemistry;teaching experiencePOGIL(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面向过程的指导型探究学习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与协助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提出问题㊁查阅资料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以及论证解释等探究环节,自主建构知识㊁获取知识㊁应用知识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㊂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不同,POGIL 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POGIL 教学法首先通过设计㊁布置真实性的问题或任务,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复杂的㊁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㊂该方法从问题出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㊁阅读教材㊁小组讨论㊁教师主导规范认识等过程,最终解决问题,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㊂POGIL 在我国研究不多,李丰等[2]在信息素养课㊁王海燕等[3]在在医学教育㊁徐效文等[4]在医学仪器原理课程教学㊁庄云[5]在中药炮制课程㊁赵贞贞等[6]在职业教育㊁高建梅[7]在高校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等课程中均构建了POGIL 教学模式㊂化学教育方面,管华等[8]在药物化学教学㊁卢兴[9]在中学化学课堂㊁顾佳磊等[10]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中采用POGIL 教学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㊂物理化学是化学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以数学㊁物理学㊁化学和逻辑学为工具,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入手,来探究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㊂该课程涉及到的理论和公式非常多,公式的使用条件严格,概念性㊁理论性㊁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㊂通过POGIL 教学法,在物理化学中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黎永秀等将POGIL 模式应用于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大班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及学生成绩来看,该模式完全适用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11]㊂本文结合我们在物理化学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对POGIL 教学法在物理化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经验和见解㊂1㊀POGIL 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探索学习为辅㊂由于物理化学的很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繁多,推理复杂,计算困难,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难学,兴趣不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教学质第49卷第4期雷钢铁,等:POGIL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129㊀量,是当前物理化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㊂采用POGIL教学模式,以过程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㊂2㊀POGIL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根据POGIL的内涵与组成要素,POGIL的教学模式包含3个部分,即学习周期中的概念探索(Concept Exploration)㊁概念发明或者概念形成(Concept Invention/Formation)和概念应用(Concept Application)三个学习阶段组成的循环㊂POGI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该方法首先通过设计㊁布置真实性的问题或任务,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复杂的㊁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进入 概念探索 阶段;通过学习者的课外自主 探索 和合作讨论,对于问题得到初步的解释后,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进入 概念发明或形成 阶段,根据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该阶段应该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或者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第三阶段为 概念应用 阶段,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考核,如选择题㊁问答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应用新知识回答这些问题,或者应用新知识解释新的实验现象,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㊂要确保 探索 概念发明 应用 各阶段的有序进行,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十分重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㊂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POGIL教学活动中各项过程技能的发展,包括批判思维㊁问题解决㊁沟通交流㊁团队合作㊁管理领导㊁自我评价等过程技能㊂在POGIL模式的 探索 概念发明 应用 的三个阶段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探索 阶段,该阶段进行的情况直接和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关㊂在 探索 阶段,教师应该合理设计问题,在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这些问题包括自然现象㊁习题计算㊁公式推导㊁文献总结等形式,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挑战性与趣味性并重,灵活运用前述三种形式,给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便于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并适合组内讨论㊂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的物理化学课程在各专业学生的第三㊁四学期开设,每学期56课时,共112课时㊂一般安排每周2次课,一次课2学时,每学时45min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POGIL的活动大部分放在课外,课内控制在10~15min以内㊂POGIL教学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1)讨论小组的建立每学期开课前让学生自由分组,小班(30人左右)3~4人一组,大班(60~100人左右)8~10人一组,并在开课前让班长将分组名单交于教师㊂教师要指导各组学生民主推选管理员㊁记录员㊁发言人等角色㊂3~4人小组可以固定,大组学生要轮流更换角色,以保证每个同学的积极性,教师根据记录员的讨论记录掌握各组讨论情况,一般要求各组同学自行查找资料,开展调研工作,然后寻找合适的场地,就教师的先期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表达每个学生自己的观点㊂小组讨论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㊂(2)课堂POGIL教学实践过程以两节课的内容为例,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如下图1所示,该实施方案兼顾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教师课堂讲学两个方面的教学要求,可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越之处,可以有效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㊂图1㊀POGIL教学过程示意图Fig.1㊀Sketch map of POGIL teaching process 如图1所示,上课前,各组管理员抽签获得临时组号㊂课堂教学前5min,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复习上一次课所讲内容,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㊂然后,教师随机抽取组号,由该组发言的同学通过PPT㊁板书或者口述的方式汇报上次课布置的习题或大作业,汇报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讲述内容总结5min,主要针对学生汇报内容,对其点评,并引出本次课程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㊂随后,教师花大约60min时间来讲解新知识,期间穿插4~6个选择题或者问答题,这些选择题或问答题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形式完成,每个同学都必须作答,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练习或回答问题的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㊂课堂最后5min,教师总结本次课内容,可以现场布置或者课后通过网络布置新的课后习题或大作业㊂课后习题或大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通过POGIL模式完成㊂(3)成绩计算学生最终的成绩计算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㊂平时成绩包括个人表现成绩及群体表现成绩两部分㊂由教师根据 探索 过程中的讨论记录㊁回答问题情况㊁随堂测验情况综合给出平时成绩㊂3㊀POGIL教学在物理化学中的教学实例3.1㊀教学情境一在表面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开尔文公式的教学是表面化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习完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及Young-Laplace公式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分组布置任务,要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搜索有关过冷水的视频,观察瓶中的过冷水在倒出瞬间结冰或摇动瞬间结冰的实验现象㊂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水在常压下,温度低于0ħ还不结冰,而摇动或者倒出时,立刻结冰?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一种在地球两极的海底发生的大自然现象 死亡冰柱 ,并要求分组学生代表尝试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POGIL模式的 探索 阶段㊂上述自然现象,在物理化学中称为 介稳状态 ,是一种在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在动力学上能暂时稳定的状态,称为介130㊀广㊀州㊀化㊀工2021年2月稳状态(或亚稳状态)㊂常见的介稳状态有:过饱和蒸汽㊁过饱和溶液㊁过热液体㊁过冷液体等㊂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均属于全新内容,该问题设置有一定难度㊂因此,教师应给出相应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构建相关知识点㊂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的观察,初步给出解释后,进入POGIL 模式的 概念发明 阶段㊂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解释,引导学生关注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通过推导给出开尔文公式,并进一步利用开尔文公式,解释这些现象,经过该阶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若干选择题及问答题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进入POGIL模式的 应用 阶段㊂在该阶段,还可以利用开尔文公式解释过饱和蒸汽㊁过饱和溶液㊁过热液体的等介稳状态,解释 人工降雨 的原理㊂通过POGIL模式的 探索 概念发明 应用 三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开尔文公式,并可以利用开尔文公式解释一些实验现象㊂3.2㊀教学情境二稀溶液的依数性是物理化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章节中的重点内容之一㊂讲述该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下列自然现象,进入POGIL模式的 探索 阶段:为什么我国北方,在下雪的时候需要往路面上撒盐?吃冰棍时为什么边吃边吸甜味会越来越淡?什么肉汤的温度比开水的温度更高?讲述该节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分组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㊂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代表,解释上述自然现象的产生原理㊂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稀溶液的依数性产生的,教师可以在学生代表解释上述实验现象之后,进入POGIL模式的 概念发明 阶段㊂引导学生得出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定义,指出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定溶剂的类型和数量后,这些性质只取决于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㊂在POGIL模式的 应用 阶段,通过选择题㊁问答题等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㊂4㊀POGIL模式应用结果表1㊀2017-2018级学生的物理化学成绩分析表Table1㊀Analysis of physical chemistry examination resultsof2017-2018students组别人数平均分2017级化学专业9376.52017级其他专业22169.32018级化学专业9577.82018级其他专业22070.1在2017㊁2018级化学专业的学生中应用POGIL模式进行物理化学教学,期末考试成绩与别的专业同学相比,平均成绩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见表1)㊂说明POGIL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卷面成绩㊂同时,随机抽取2017级和2018级学生共120人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认为使用POGIL教学模式,在学习兴趣㊁自信心㊁愉悦感㊁沟通协调能力㊁资料收集能力㊁语言表达能力㊁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成长帮助很大㊂5㊀结㊀语通过对2017级㊁2018级化学专业的学生进行POGIL模式的教学活动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并将相关物理化学知识应用解释一些实验现象㊂从传统教学的教师单一的讲㊁学生听的授课状态,到现在多环节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㊂在 探索 概念发明 应用 三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多方面㊁多角度参与学习活动,收集资料㊁总结归纳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汇报㊁评价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并提高了交流㊁组织㊁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㊂参考文献[1]㊀李顺雨,蔡敏.美国 过程取向-指导式探究学习 模式及其启示[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0(02):77-82.[2]㊀李丰,周维彬.基于POGIL的翻转课堂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4(05):81-86,94. [3]㊀王海燕,张向梨,裴培,等.基于POGIL的翻转课堂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从 学习活动设计 的视角[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31(01):1-5.[4]㊀徐效文,吴建好,王会海,等.基于POGIL模式的 EDA技术及应用 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166-167. [5]㊀庄云.POGIL的翻转课堂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中药炮制实践课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4):89-91,122.[6]㊀赵贞贞.基于POGIL的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探析[J].教育观察,2019,8(32):63-65.[7]㊀高建梅.论高校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POGIL新模式的构建及研究[J].新西部,2019(03):159-160[8]㊀管华,崔亚男,温新民.POGIL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9):92-94.[9]㊀卢兴.基于POGIL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67-168.[10]顾佳磊,丁伟.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导向的探究学习 以探究花青素还原性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09):46-51.[11]黎永秀,李哲,蒋青青,等.POGIL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9,48(09):202-203,205.。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一年级、化工,材料等· 总学时:96· 主讲人:冯霞· 所在学院: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一)教学设计: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严谨的公式推导等,对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思辩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从知识点出发,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素材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首先明确了本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图1):图1 物理化学思政教育切入点其次,按照物理化学的四大知识层次和板块:化学热力学(宏观)、化学动力学(宏观)、量子力学(微观)、统计热力学(微观到宏观)分别进行梳理,从各板块的知识点出发,分别按照图1所示的6个方面去分析和挖掘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并选取典型思政专题录制了案例视频,形成了较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将其用于线下课堂和线上教学(图2)。
图2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资源(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1、贯彻“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教学理念,在专业知识中加入思政的“盐”。
围绕知识点,把科学前沿、名人轶事、生活中化学案例等内容融入教学,通过思政的“盐”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社会责任、生态意识、工程伦理和人文关怀等和学习兴趣。
在点滴之间影响学生, 使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了“思政课程”教育目标。
2、注重国之重器、国之大师等“榜样示范”教学手段的应用,结合案例分析,做到以事感人、以榜样育人,达成“隐性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
3、注重师生交流。
通过分享思政元素案例、思政相关题目问答、学生分享心得体会等形式,促进课堂内外思政教育一体推进。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教学案例(二)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原电池的构成及图示表示;掌握原电池的电动势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可逆原电池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韦斯顿标准电池的构成及其用途;掌握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及其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第46卷第2期2018年1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6No.2Jan.2018关于‘物理化学“教学的几点认识王 媛(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 贵州 550025)摘 要:‘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科大类必修课,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方面的内容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理论知识与例题和习题讲解相联系㊁与自然规律和现象相结合,加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联系,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㊂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8)02-0135-02作者简介:王媛(1971-),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㊂Some Understandings o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WANG Yuan(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Guizhou 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 :Physical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 i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chemical kinetics are key contents of Physical Chemistry.In order to get better results in teaching and motivate students leaning this course actively,some measures such as combi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examples,exercises,natural rule and phenomenon in class,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ourses and promot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were used in teach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strategie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and raise the whole teaching effect.Key words :Physical Chemistry;teaching;practice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中 四大化学”之一[1],也称为理论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化学行为的原理㊁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从宏观到微观与性质的关系规律㊁化学过程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2]㊂通俗的说是从化学反应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出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㊂它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㊁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其中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是通过数学推理方法中的演绎法而得到的㊂因此,物理化学又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来研究化学反应,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3],具有内容抽象㊁公式繁多㊁逻辑严密等特点[4]㊂传统的教学方法,又称为灌注式或注入式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㊁教材为中心㊁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变成了一种单纯的㊁被动式知识传授,加上学生对前期所学的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掌握的不够或遗忘,对课堂上讲解的定理㊁规律以及数学推导难以理解,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考试通过率也普遍较低,形成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习㊂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开放式课堂教学[5]㊁翻转课堂[6]等新的教学模式虽然也被探索性地应用到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但课堂教学仍然是目前物理化学教学的主要形式㊂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的掌握物理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不断地思考㊁总结和探索㊂作者结合近几年来开展‘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谈谈几点认识和感受㊂1 理清理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例题与习题的讲解 物理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三方面的问题,即化学热力学,主要解决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化学动力学,解决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最后一部分是解决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该部分内容由于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又可区分为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两个分支,目前已成为两门独立的课程㊂因此,物理化学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科大类必修课主要内容涉及到前面两方面㊂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学课件中也尽可能多地加入一些图片和图表㊂尽管如此,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中㊂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听得明白,可一旦自己做习题,又不知从何说起㊂因此,单纯的讲解理论和公式的推导,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㊂为此,将各个理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清,形成一条线,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㊂例如在化学热力学部分,状态函数始终贯穿于其中㊂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了能量的守恒和转化以及在转化过程中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给出了热力学能(U)这一状态函数,它是系统自身的136 广 州 化 工2018年1月性质,其改变值只决定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㊂随后在对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解析和推导的过程中定义了一个新的状态函数,即焓(H)㊂然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能解决变化的方向性和限度,克劳修斯(Clausius)和开尔文(Kelvin)从卡诺(Carnot)定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由此得到了又一个重要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熵(S),它是系统混乱度的一种量度㊂通过熵增原理(熵判据)可以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但计算熵变需要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绝对熵,而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熵定义,只能求算熵变,即熵的相对值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能斯特(Nernst)热定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而得到了热力学第三定律㊂在应用熵增原理判断系统的变化方向和限度时还需考虑环境的熵变,能否仅通过系统自身状态函数的变化来判断自发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呢?亥姆霍兹和吉布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定义了两个新的状态函数,即亥姆霍兹自由能(A)和吉布斯自由能(G),并得到了系统在等温等容条件下的亥姆霍兹自由能判据和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据㊂沿着这条线索,同学们能将化学热力学部分所讲述的内容串起来㊂在此过程中不但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了学习方法㊂在讲解规律㊁定理和公式的同时穿插例题的讲解,即时布置习题和批改作业,并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即时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认识-理解-复习-巩固的模式,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了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㊂2 理论知识与实例相结合物理化学中所涉及的定理和规律尽管抽象,但都是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归纳和总结㊂在讲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如果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㊂例如让学生们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知识回答 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室内正在运行的冰箱门以降低室温是否可行?”;运用克拉佩龙方程解释 不同海拔地区,水的沸腾温度是否一样?”㊂这些实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但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家各抒己见,非常踊跃㊂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㊂同学们在知晓正确答案的同时,不但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而老师也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㊂3 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课堂上如果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㊁走神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㊂如果能在授课时与学生形成互动,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进一步展开思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㊂课堂上,一方面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不断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另一方面让学生针对老师的讲解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㊂课后,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课件,改进教学方法,起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㊂4 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联系物理化学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㊂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途径㊂实验课程的开设与理论课穿插起来,先理论后实践,最后予以总结归纳,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达到对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目的㊂5 结 语物理化学是理工科相关专业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改进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㊂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为进一步提高本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㊁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做出贡献㊂参考文献[1] 方涛,王玉峰,孙墨珑,等.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化工时刊,2015,29(5):42-44.[2]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3] 朱文涛.物理化学.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2.[4] 赵爽,刘军娜.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7,45(3):131-132.[5] 李一鸣,包木太,姬泓巍.开放式课堂教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8):82-85.[6] 余仕问.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5,31(6):46-47.(上接第121页)[4] 道客巴巴.广西大学环境监测课件第三章大气污染监测[OL]./p-7758265894020.html.[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325.[6] 吴颖,冯利,陈中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镉和铅[J].广州化工,2011(3):119-120.。
浅析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摘要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平衡物理化学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等。
本文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理化学,双语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价方式1. 引言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是指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辅以学科知识点的教学。
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
2.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将物理化学知识点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既掌握学科知识,又能提高英语水平。
以下是几点建议:2.1 结合生活实例物理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并与英语进行对话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电化学时,可以引入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让学生通过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2 引入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视频、演示实验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利用英语进行相关讨论。
3. 教学方法选择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建议:3.1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进行合作与交流。
同时,教师要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讨论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在英语交流中顺利掌握物理化学知识。
物理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经过三个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工作心得和收获。
首先,在备课方面,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我精心编写了教案和课堂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另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我组织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学生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小测试等。
我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反馈,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通过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一、引言物理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物理化学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教学目标物理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在教学目标上,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化学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教学目标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统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物理化学教学的方法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资源物理化学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教科书、教学视频和网络资源等向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材料。
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等提供学生进行实验的场所和工具。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估物理化学教学的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在考试环节,教师可以设置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报告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互动和提问来评估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结论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