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发(2010)104号
- 格式:docx
- 大小:14.74 KB
- 文档页数:4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1.01.31•【字号】内人社发[2011]34号•【施行日期】201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内人社发[2011]34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06号)精神,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现就20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
2010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
二、执行时间。
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三、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调整标准。
(一)普遍调整。
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标准:80元+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2元+本人2010年12月份应发养老金×5%(小数部分四舍五入,计算到元)。
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按以上办法计算的调整金额低于210元的,按210元调整。
(二)特殊群体倾斜调整。
1、对高龄群体倾斜调整。
2010年12月31日前年龄达到7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另加40元;2010年12月31日前年龄达到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另加80元。
2、按参加工作时间倾斜调整。
按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领取100%退休费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另加150元;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另加50元。
3、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倾斜调整。
XXX中学岗位工作绩效工资方案为激励学校发展战略,建立与多劳多得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通过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为各类教师提供个性化成长空间。
坚持以岗位价值为导向,以教职员工对学校贡献为依据,提高员工绩效、能力与薪酬的匹配度,逐步构建增长适度、差距合理、关系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经费来源:根据《关于印发<XXX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中人发[2010]104号、238号文)、≪XXX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XXX镇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试行)》(东文体教[2013]21号文)的文件精神,学校教职工工资的标准和核定编制由所属镇财政统一核拔。
其余部分按国家及省市政府规定统一标准按期发放。
三、非统发工资分配办法:一)、分配比例:月人均拨款是2075元/人月二月浮动绩效(含课时津贴、职务津贴、教辅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约1250元(包含临时代课津贴、竞赛辅导等)+月考勤奖励300元+期末成果奖励约525元。
二)、课时津贴(包括常规课时、超课时、早读、自习课、代课等)。
1、基本课时标准及计算方法:1、在计算期未教育教学质量时,任课教师满工作量均按12节/周计,行政、团委书记及级长满工作量按上述课时计。
2、常规课时按系数*13元/节,课时系数:语、数、英1.083,政、史、地、理、化、生、体为1,其他学科为0.929o3、超课时(超出标准课时外的课时)津贴按系数*20元/节,产假代课津贴40元/节(结余款为教学质量评价奖励)。
4、以上各项每月按4.2周计。
备5、跨级、跨科给予80元/月的津贴。
6、体育老师两操给予120元/月的津贴(以学校安排为准)。
注7、早读7元件,自习课(即第八节)8元/节,临时代课津贴、竞赛辅导津贴20元存,按实际节数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字号】新人社发[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新人社发〔2012〕23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中央驻疆各统筹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5号)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就我区20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和时间本次调整养老金的范围是2011年12月31日前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含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及按新政办发〔2010〕98号文件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下同)。
调整时间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对2011年12月31日前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按照新政办发〔2010〕98号文件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未参保集体企业缓缴费用的退休人员,2012年后参保缴费的,从参保缴清养老保险费后的次月起执行。
企业离休人员及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退休后照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的老工人,不列入本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但仍按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不列入本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
二、普调办法和标准根据我区特殊情况,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普调水平,并按照国发〔2005〕38号及新政发〔2006〕59号文件精神,建立养老金调整与缴费年限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0.01.26•【字号】新人社发[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新人社发〔2010〕14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地、州、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中央驻疆各统筹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85号)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就我区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和时间本次调整养老金的范围是2009年12月31日前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含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下同)。
调整时间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离休人员及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退休后照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的老工人不列入本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仍按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不列入本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
二、普调办法和标准根据我区特殊情况,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普调水平,并按照国发[2005]38号及新政发[2006]59号文件精神,建立养老金调整与缴费年限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一)凡符合2010年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在2009年末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发120元。
(二)退休人员按上述标准普调后,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从第16年起,每满1年增发5元的基本养老金。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浙人社发〔2010〕3号各市、县(市、区)劳动(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省级各单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85号)精神,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经省政府同意,决定适当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调整范围和对象全省企业(包括行业单位)中,凡于2009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和按国发〔1978〕104号、浙劳险〔1993〕185号、浙政〔1997〕15号、浙政发〔2006〕48号等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可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水平和调整办法2010年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为月人均150元,继续采取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的办法。
其中,普遍调整基本养老金为月人均139元,特殊调整基本养老金为月人均11元。
具体调整办法如下:(一)普遍调整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
普遍调整基本养老金,实行“双挂钩”办法。
具体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退休人员按月人均67元的额度,根据 2008年各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平均养老金水平确定调整标准。
具体调整标准如下:杭州市69元,宁波市69元,温州市67元,湖州市67元,嘉兴市67元,绍兴市67元,金华市65元,衢州市63元,舟山市65元,台州市67元,丽水市63元。
在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参保的企业退休人员按69元标准执行。
退职人员全省统一按月人均55元标准调整。
第二部分,退休(退职)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长短确定调整标准。
具体标准为:缴费年限每满1年(不满1年按一年计算),每月增加2.5元。
(二)适当提高部分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
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下列退休(退职)人员再适当增发基本养老金:1.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技师资格的退休(退职)人员,其中:教授级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月增发200元;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每人每月增发150元。
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发表时间:2012年08月07日字体:大中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新人社发〔2012〕111号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央驻疆各统筹单位:最近,各地在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要求自治区予以明确。
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补缴养老保险费问题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顺延缴费至满15年,顺延时间不受年龄的限制。
但对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前参保、顺延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待遇领取地确定在我区的,可在顺延5年后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一次性缴费基数按当年核定的基数(灵活就业人员按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费率为28%(灵活就业人员为20%),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予以认可,并参与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计算。
二、关于养老保险待遇衔接问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15年,本人不愿顺延缴费的,可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既不愿顺延缴费,也不愿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关于丧葬抚恤待遇问题在国家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96年10月1日之前发生工伤,现仍按基本养老保险规定领取养老金的1—4级工伤职工死亡,其丧葬抚恤待遇既可按工伤保险办法领取,即丧葬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月领取;也可按照《关于调整我区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标准的通知》(新人发〔2004〕39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参加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死亡后抚恤待遇标准问题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169号)规定领取,即丧葬费按照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个月支付,供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按死亡时本人月养老金20个月支付。
【业务】政务处分实务中七个常见问题的释疑笔者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审理人员,根据工作中业务疑难问题咨询情况,汇总出了政务处分中常见的七个问题。
针对政务处分实务中中常见的问题,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近印发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的管窥之见,现将政务处分常见问题汇总释疑如下。
限于个人水平问题,肯定有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一、政务处分是否有统一的实体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监察机关的组织法和程序法,不是政务处分的实体法。
当前,政务处分没有统一的实体法规。
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分散于各个部门的法规之中,具体引用中,要根据不同监察对象和违法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引用相应的法规。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依据会出台一个统一的法规,目前,已有这方面的计划,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二、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有哪些政务处分中,常引用的法规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除了这些常用的法规外,还要注意一些行业性、专业性法规,作为政务处分的实体法规依据。
行业性的如:公、检、法、海关等系统都有处分条例,遇到这个领域的人员,可以引用这个领域的实体法规。
专项工作领域法规如:安全生产、信访、档案、规划、编制、土地、财政、税务、“小金库”、滥发奖补等专项领导的政务处分实体法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务处分实体法规,因制定的时间、标准、口径不一,处分的松紧度、立法的技术上还是有一定差异。
比如,法院工作人员,犯罪判处主刑一律开除处分,体现纪严于法;但检察工作人员过失犯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一定要开除。
当然,检察人员处分条例,也已列入修法计划,体现纪严于法和公平。
撤职处分,一般情况下职务降一级以上,但检察机关的撤职处分,职务降低两级以上。
还有,事业人员处分档次共四档,公务员处分档次是六档,事业人员处分少记大过和降级处分档次。
三、监察对象和政务处分是否全对等监察对象和政务处分对象是不完全对等的,如村组干部、社区干部、国企人员等人员,在特定事项上属于监察对象,监察机关可以调查,但如果不涉嫌职务犯罪,仅属于职务违法,理论上可以给予政务处分,可是因政务处分无实体法规依据,就无法给予政务处分。
全国部分省市高技能人才享受政策福利待遇细则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全国部分省市高技能人才享受政策福利待遇细则北京市政策细则:(可落户)二ΟΟ七年十二月六日关于印发《北京市享受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办法》的通知:第十六条"享受政府技师特殊津贴"获得者市财政每人发给一次性政府特殊津贴人民币2万元。
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将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优秀技能人才可获免税政府津贴、培训补贴:建立技师津贴制度,每两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100名政府技能津贴获得者,发给一次性政府特殊津贴,并免征个人所得税。
工作满5年以上高级技师还可获得北京户口:“来京务工的高级技师工作满5年以上,便有希望获得北京市户口。
”记者从一些国有企业获悉,今后对于本市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只要在本市国有全资、控股、参股的大、中型企业工作满5年以上,贡献突出,经企业同意,市劳动保障部门、市公安部门批准后,可办理进京手续。
与此同时,为促进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本市将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开设专门窗口,并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关系办理以及代存档案等“一站式”服务。
湖南省政策细则:依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湘办发[2007]13号)文件精神:取得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职业资格并被用人单位聘用后,享受同高级工程师的工资福利、带薪学习、培训、休假、疗养保健、出国进修等有关待遇;依据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湖南省财政厅(湘劳社政字[2006]22号)文件精神享受相应津贴,其标准为:“已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在相应岗位工作的,其津贴可分别按不低于150元/月、260元/月的标准执行。
”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的,企业可按不低于400元/月的标准执行;获得湖南省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及以上称号的,企业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及职工所在岗位的特点,按不低于800元/月的标准确定其津贴。
二○一一年乌鲁木齐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职称工作的安排意见2011年乌鲁木齐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职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完善职称评价体系为核心,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手段,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编制《乌鲁木齐市中长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乌鲁木齐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并结合《自治区中长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编制《乌鲁木齐市中长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和举措,全面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修订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办法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吸引、稳定和用好优秀人才,尽快修订完成《乌鲁木齐市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办法》。
(三)扎实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选拔服务工作1、做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服务工作。
我市现有38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们是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要建立有效的跟踪服务制度,按时发放津贴,开展走访慰问,倾听并尽力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做好高层次人才递队建设。
坚持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切实做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的选拔推荐工作;落实《乌鲁木齐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评选管理办法》(市党发〔2008〕9号)精神,做好“乌鲁木齐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的选拔、表彰工作。
3、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
加大对我市现有12个博士后科研站、流动站的管理、服务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博士后工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积极意义,增强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意愿和紧迫感。
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
题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国家公务员局2010年12月21日颁布人社部发〔2010〕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监察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监察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监察局,监察部各派驻监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工资待遇处理(一)公务员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经审查核实,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人民检察院不起诉或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未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行政拘留,且未受处分的,恢复工资待遇,减发的工资予以补发,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二)公务员被刑事拘留在逃或批准逮捕在逃的,停发工资待遇。
(三)公务员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和行政拘留期间,未被开除的,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
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
期满后的工资待遇,根据所受处分相应确定。
(四)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
(五)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原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不再给予处分的,从处分变更的次月起恢复工资待遇。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期间,被停发的工资由单位补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以前,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撤销期间计算工作
年限。
(六)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原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的,根据变更后的处分相应确定工资待遇,从处分变更的次月起执行。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期间,被多减发的工资由单位补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以前,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开除处分决定被变更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二、公务员退休后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退休费待遇处理
(一)公务员退休后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
经审查核实,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人民检察院不起诉或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未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
教养、行政拘留,且未被追究政纪责任的,恢复退休费待遇,减发的退休费予以补发。
(二)公务员退休后被刑事拘留在逃或批准逮捕在逃的,停发退休费待遇。
(三)公务员退休后被行政拘留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
期满后,按2%降低基本退休费。
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不受原处罚的影响。
(四)公务员退休后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
期满后,按12%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降低一个职务层次确定。
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降低后职务层次的标准执行。
(五)公务员退休后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拘役被宣告缓刑、有期徒刑被宣告缓刑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60%计发生活费。
刑罚执行完毕或缓刑考验期满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按40%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办事员确定。
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办事员的标准执行。
(六)公务员退休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退休费待遇。
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生活待遇,由原发给退休费的单位酌情处理。
(七)公务员退休后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且不追究政纪责任的,从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的
次月起恢复退休费待遇。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期间,被停发的退休费由单位补发。
(八)公务员退休后受到刑事处罚,经再审宣告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但被追究政纪责任的,根据应给予的处分相应确定退休费待遇,从审查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执行。
原判期间和刑罚执行完毕至作出审查结论期间,被多减发的退休费由单位补发。
三、其他有关规定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过去有关文件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本通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