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基于滇西地区八所高校的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257.75 KB
- 文档页数:4
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偏好研究以云南所本科高校为例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毕业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对其发展和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偏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云南省内本科高校毕业生为例,探讨其就业地区偏好的因素和趋势。
一、就业地区选择的影响因素1.1 行业需求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首先受到行业需求的影响。
不同地区对于不同专业的需求程度不同,就业机会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线城市,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等行业相对发达,相关专业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就业机会。
而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开发等行业的需求相对较大。
1.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地区选择还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更加积极,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毕业生前往就业。
相反,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则面临着就业机会较少、薪资水平相对偏低等问题。
1.3 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也对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产生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落户政策、创业扶持等激励措施,吸引毕业生前往发展;同时,公共服务的完善也能提升地区的吸引力,如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利性。
二、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偏好的现状2.1 就业地区选择的分布情况通过对云南省内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的调研,可以发现其就业地区选择呈现出以下特点: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云南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省会昆明和其他几个主要城市。
另外,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到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就业,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
2.2 毕业生就业地区偏好的原因分析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偏好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云南省内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各行各业的发展机会在省内也相对稳定。
此外,云南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也吸引了一部分毕业生留在本地发展。
第1期2016年1月现代教育科学M o d e r nE d u c a t i o nS c i e n c eN o .1J a n .2016[收稿日期]2015-05-06[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2A 110)、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 B X 025)、国家民委课题(项目编号:14J S Z 001)和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 J K 014B G D 063、X J K 014B J D 006、X J K 014A J C 003)。
[作者简介]张维红(1971—),男,汉族,湖南省常德人,吉首大学高教所副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比较教育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张维红(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2008-2012年间吉首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总就业率的增长幅度高于吉首大学整体水平;传统就业方式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升学、自主创业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以传统方式就业和出国、出境的比例高于男生;本科生就业比例普遍高于专科生;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等学科毕业生就业所占比例较高,变化最大的学科是工学和文学;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湘西自治州;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项目类单位,就业比例变化较大的也是这三类单位。
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国家教育政策、民族政策、社会发展现状、大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特点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加强研究、推进改革,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就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 就业方式 就业比例 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1-0012-08 [D O I ]10.13980/j .c n k i .x d j yk x .2016.01.003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状况是国家政治文明与经济景气、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判大学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的测量结果及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304-2306.[4]陈晓霄•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预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95-299 [5]唐海波,邙春霞,姚树桥•焦虑障碍的易感性-应激发展观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6(2):222-224.[6]Beck JG,Stanley MA.Anxiety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theemerging role of behavior therapy[j].Behavior Therapy,1997, 28:83-100.[7]陈富讯,李瑞,徐春艳,等•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现状调性分析[J].医学与,2014,27(7):66-68. [8],潘雄飞,杨雪,等.中国医学生焦虑症状患病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2):4114-4118. [9].发生事件应的健康 与健康促进(一)[]•中国健康教育,2003,20(1):37-39.[10]陈,,春.生活事情感的影:理与[J].心理学展,2014,22(3):492-501. [11]陈晓霄.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预期、负性生活事与状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95-299.[12],陈,徐.大学生焦虑状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3):2399-2400.[13],关,李,等.医学校大学生焦虑、与精神症状测评结果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1):47-48.[14],,陈,等.医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及[J].中国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53-156. [15],波,,等.焦虑症状大学生的会人口特征及社会心理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8):510-512.[16]陈晓,,,等.医学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的关[J].中国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108-1109[17]易,,志,等.发生事件心理预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929-930.[18]杨,,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康关系中的调节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 246):1120-1122.(收稿日期:2020-05-07)社会支持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的关系中介和调节作用浦昆华李东明杨雨【摘要】探究社会支持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和谐关系的中介与调节作用3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心理谐量表、量表对边疆民族地区1144名大学生问卷调3结果显:①关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谐呈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心理谐呈正关;②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的中介效应显著,主观幸福感与心理谐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5%3提主观幸福感可以直接作用心理谐,也可以通过的中介效应产生间接影3【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介作用;调节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谐稳定,培理性平的健康心态,加强关怀心理疏导,定结的模范之地3”党的大,“加强心理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教育部印发的-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导纲要,“坚心与德,培育学生信、理性平、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与思想德素质、科学文D0I:10.19521/ki.1673-1662.2020.06.0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CSH042)作者单位:650500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处(浦昆华);昆明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李东明);重庆五级技工学杨雨)化素质协调发展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的关=加强代大学生心理康工作,培心康、全面发展的主者和接也党中的重视3主观幸福感、心理谐可以大学生的心理康平=影心理康的心因素3主观幸福感定的生活量的量生活量的主要3心理谐的心理过之间、部分与之间态的调的状态=、情、、的调=与有效通,的叫与之间的系=临=可以提上的3主观幸福感量谐的心理=心理谐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持和发展,是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微观基础。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调查与思考徐绍华【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08【摘要】Based on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finds although college students in southwest minor- ity areas have certain recognition, emotion, behavior identity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ome problems also existing, such as incompleteness, otherness, mutability, separation between recognition and practi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universities nee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c- ognition identity, emotion identity, behavior identity and environment identity by strengthening edu- cational guidance,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highlight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optimizing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调查发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认知、情感、行为认同感,但也存在着不完全性、差异性、易变性以及知行脱节性等问题。
为解决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实践活动和优化舆论环境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以及环境认同,以着力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效果。
浅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以云南师范
大学为例
周海涛;杨玉春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有其显著特点。
这些高校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众多、文化水平相对滞后和教育资源比较落后等原因,形成了它们独特的学生工作考核体系。
怎样结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生工作考核体系,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是许多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对影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主要因素的分析,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阐释了构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重要性和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现状,并从中得出重要启示,希望能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周海涛;杨玉春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处云南·昆明 650500;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处云南·昆明 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J], 李靖茂;吕新铭
2.论高校学生工作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五邑大学为例 [J], 许皓
3.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伍家旺;闫海芳
4.整体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研究综述——整体构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德育体系研究的起点 [J], 谈心
5.浅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J], 周海涛;杨玉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边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多维分析与对策探讨
李家祥
【期刊名称】《学术探索》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保障女性高等人才的充分就业,是发挥女性人力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云南作为西部边疆省份,经济较为落后,人才缺乏,为此,积极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是政府和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云南高校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云南省女大学生的就业相对于男生而言,就业质量较差,主要存在就业空间小、机会少、难度大等问题,其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为此,研究认为,只有在探索云南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职能、创新女性就业渠道、促进高校的改革、提高女大学生的素质等方面工作,才能切实保证云南女性高等人才的充分就业,发挥女性人才在云南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31-134)
【作者】李家祥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1.4
【相关文献】
1.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多维分析 [J], 宋雪梅
2.金融危机持续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 [J], 刘柯
3.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探讨 [J], 王炜
4.后危机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兼谈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J], 钱艳芬
5.资源型城市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以阜新市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 [J], 陈薇薇;谢忠祥;姜哉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监测作者:钟汝能唐瑛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5期【摘要】大学生就业状况监测是党和政府全面掌握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得出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岗位层次逐步下移、就业形式更加多元、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结论,进而提出了潜在就业危机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监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以边疆民族地区某师范院校为观测点,通过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经验,从就业率、区域流向、行业分布、供需关系四个维度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
一、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一)从就业率看,近三年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初次就业率约为80%,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呈现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趋势。
从就业质量看,研究生就业质量>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以到高等教育、科研单位就业为主,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区县级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居各高校首位,专科毕业生人数不多且岗位层次相对较低。
(二)从就业区域看,以本省就业为主,省会城市扎堆就业现象突出。
师范类毕业生连续三年在本省就业的比例达83%以上,其中在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约为30%,到省外就业的比例约为13%。
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为本省省会城市,近三年的比例分别为43.1%、49.1%、53.6%,呈逐年递增之势,而省外就业流向的比例则逐年递减,近三年分别为23%、20.6%、15.8%。
(三)从行业分布看,师范类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呈现多元化。
近三年,研究生集中在高等教育和科研单位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到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占60%以上,非师范类毕业生以灵活就业居多、灵活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32%以上,但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到中初等教育单位的比例逐年递增,近三年的比例分别为5.6%、7.7%、11.o%。
慧耄U AN曳B堂O鲢Y U BAN UAN /…Ulb 年第11期总第42期 CH Q 平昴儿期芯帚斗 朋 边疆地区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就业情况调研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牛凌燕 刘羽 【摘要】边疆地区传媒类专业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边缘化普遍存在的今天,边疆高 校要想提升自我竞争力、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要学会实现自我的创新和发展。边疆地区传媒类专业的 毕业生需要认真研究就业形势,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就业 【作者】牛凌燕,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刘羽,云南师范大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在对大学本 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的同时,人们的眼光也逐渐聚 焦到对不同专业个性化的研究及拓展。传媒类专业是受 社会影响变化较大的专业,一方面需要承受国家新兴政 策的影响,如广电系统的改制等;另一方面又要跟上社 会变化带来的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和交互融合。这就对 传媒类高校就业生带来更多的机遇及挑战。 受到区位、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边疆 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受到思想观念、教育理念、教育经 费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大大削弱了该地区大学生的就业 竞争力。对边疆地区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就业情况的研 究,不仅可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拓展的思 路,也能为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提升西部地区的办 学实力及水平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为服务边疆经济 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一、传媒类专业需求市场的影响因素 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GDP年均增速在8% 以上,国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 内需求的变化,要求传媒业加快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从 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会对传媒业的就 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市场体制改革较大 2003年以来,我国传媒业在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 “转企改制”的改革措施,其本质是“分类改革”,即 主要承担宣传任务的媒体依然保持事业单位体制,而市 场化的媒体则采取企业化的体制。2009年,国家广电总 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 见》,要求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 级及副省级电台电视台为重点,着力在影视剧、影视动 画类等节目领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制播分离改革。市场 的巨大变化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针对重视“铁饭碗”的边疆地区而言,传媒类市 场的变化对学生的择业观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二)技术手段多样化 新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模式,网 络推广的普及化使得信息传送门槛降低,自媒体应时而 生。微传播下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的信息传 播为就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契机。新旧媒体的交互融 合对传媒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微信公众号、微博 号等积累阅读量,进而与其他产业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 模式,也是当下创业者的常用手法之一。 (三)国际化趋势增强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中国传媒商品和服务的贸易 迅速增加,各传媒单位对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正在逐步 提高,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均开设面向多 个国家的电视频道或报纸版面。2011年7月,新华社耗巨 资租下纽约时报广场广告牌,在欧洲、非洲也设立了一 些户外大屏幕,播放即时新闻和专题报道。中国传媒业 开始了国际化发展战略。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区教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探析--
以云南为例
万桂华;王劲璘;朱芮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与普通高校
学生社区相比,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区教育承载了重要的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文章通过对以云南普通高校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的独特角色及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这类学生社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途径,旨在为同类高校学生社区形成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社区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97-98,99)
【作者】万桂华;王劲璘;朱芮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093;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55.5
【相关文献】
1.景颇族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调查——以云南省某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为例 [J], 张海清;张建云;
2.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伍家旺;闫海芳
3.浅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J], 周海涛;杨玉春
4.浅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构建——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J], 周海涛;杨玉春;
5.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考 [J], 陈金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12所民
族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
周浩;李晓华;尤永红
【期刊名称】《民族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3(024)006
【摘要】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周浩;李晓华;尤永红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就业工作处;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58.4
【相关文献】
1.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教育收益率及性别差异分析——基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调查数据
2.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基于会计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
3.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基于会计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
4.促进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路径
探析5.地方本科院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10-30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南疆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留疆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提高南疆高校学生留疆就业意愿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南疆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高校毕业生留疆就业对于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意义23探究南疆高校学生留疆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南疆地区制定针对性的人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南疆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研究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南疆高校学生留疆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留疆就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提出促进南疆高校学生留疆就业的政策建议和措施0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通过设计问卷,对南疆高校的学生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收集他们的留疆就业意愿和相关就业信息。
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南疆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留疆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问卷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可靠性。
实证研究法010203研究方法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南疆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的留疆就业意愿和相关就业信息。
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南疆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留疆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等信息。
实地访谈通过对南疆地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学生进行实地访谈,获取更深入的了解和意见。
010302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结构包括问卷指导语、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留疆就业意愿及相关因素等部分。
问卷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职业规划、薪资期望、工作地点偏好等因素。
问卷设计技巧采用选择题和填空题等形式,使被调查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问卷。
同时,问卷设计时也考虑了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01020303南疆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就业率及行业分布情况就业率南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专业和性别的毕业生就业率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