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柳永词两首-要点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11.7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柳永词两首

【基础须知】

一、字词积累

1.基础字词

珠玑(jī)千骑(jì)凝噎(yē)暮

霭沉沉(ǎi)天堑无涯(qiàn) 良辰好景(chén) 重湖叠巘(chóng yǎn)

2.古今异义

(1)参差十万人家

古义:大约。

今义:①长短、高低不一致。②差不多;近似。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古义:清冷,凄清。

今义:①不热闹。②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3)便纵有千种风情

古义:情意。

今义:①关于风向、风力的情况。②人的仪表举止。③情怀;意趣。④流露出来的男女

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⑤指风土人情。

3.相关成语

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

二、文学常识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老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

(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北宋词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

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

生活,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

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

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重点梳理】

一、文章主旨

1.《望海潮》:本文用铺叙手法展现了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城镇的富

庶与繁荣,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和赞颂之情。

2.《雨霖铃》: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

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

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二、写作特色

1.《望海潮》

(1)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具,上片写杭州,下片

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

(2)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使迷

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上片,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

屋建瓴,气象万千。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下片,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

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于“好景”中出现的人。“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千古迷人的佳句。“羌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千骑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3)除饱满的感情与适度的夸张以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中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而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终于出现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千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2.《雨霖铃》

(1)融情入景的写法

“寒蝉凄切”应是一大停顿,因为这里写的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渲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高柳乱蝉嘶”,所以这句正是写柳上蝉鸣,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实际上已经点明了主旨,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确定了,因为“长亭”在唐宋时期已经被当做离别地点的通称。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3)巧妙的过渡

这首词上片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词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

本篇的语言自然流畅,雅俗兼备。“执手相看泪眼”等语,浅近俚俗,当和民间俗曲同调;而“今宵酒醒何处”二句,清雅俊逸,堪与文人雅词比肩,因此被称为“古今俊语”,后人也常用之来指代柳词的风格。此词体现了柳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

【难点再现】

1.《望海潮》这首词是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对于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身临目睹后,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艳羡之情,所以能敏锐地捕捉山川、城市的特点,加以详细、具体的描绘。词中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2.《雨霖铃》词自上片“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写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述自己今后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

一个“念”字引出了很多的思绪:“去去”是说他将越行越远,直到楚天尽头;他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远别;他更怕夜里酒醒后,看到在残月冷辉中,杨柳依依,晨风吹拂的景致,心里倍感凄凉。他愁的是这一去将连年不归;想到今后将非常孤独、寂寞,美丽风景无心观赏,相思之情无处述说,他就更加忧郁、悲伤了!

3.我们应如何认识柳永对杭州的赞美?

这首词是词人呈献给朋友孙何的作品,当时孙何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由于是呈献杭州长官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作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以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