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 格式:ppt
- 大小:341.50 KB
- 文档页数:48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是指在不降低个人合法所得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减少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下面是
一些可能有用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1. 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如果工作比较灵活,可以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减少每周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 利用职业年金:如果职业年金能够自己缴纳,可以选择利用职
业年金,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澳
大利亚的税收减免政策,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4. 利用家庭负担:如果有家庭负担,可以选择减少家庭支出,比
如购买房屋,减少家庭支出,从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个人所得
税的缴纳。
5. 利用投资:如果有一些闲置资金,可以选择投资,增加个人财富,从而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需要合法合规,不能违
反法律法规,也不能改变个人的真实所得。
同时,需要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筹划,避免过度筹划和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一、高校教师工资薪金税务筹划策略(二)合理发放年终奖金、津贴。
2005年税法规定,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作为单独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用当月取得奖金数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纳税。
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奖金,尽可能地降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即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不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的条件下,只要不提升年终奖金的适用税率级数,应尽量将各种奖金合并在年终一起发放。
但如果月收入本身适用税率已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就应将奖金转换为月收入发放。
[例2]刘教授2005年每月工资为4500元,当年年终超课时津贴、科研津贴预计为36000元,若奖金按月发放,全年应纳税9660{[(4500+3000-1600)某20%-375]某12}元;若按半年发放,全年应纳税10800{[(4500+18000-1600)某25%-1375]某2+[(4500-1600)某15%-125]某10}元;若年终一次性发放,全年应纳税8995{[(4500-1600)某15%-125]某12+(36000某15%-125)}元。
可以看出,在年终奖税率小于等于月税率时,年终一次发放纳税最少、平均每月发放次之、按半年发放最多。
另外,分析国税发[2005]9号文件可以发现,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实际计算所得税时只扣除了1个速算扣除数与理论算法相差11个速算扣除数,会导致存在纳税禁区。
其特点为:一是相对纳税禁区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随着税前所得增加,税后所得不升反降或保持不变,如年终奖为6100元时,相应的个税为585元,税后收入为5515元;而年终奖为6000元时,应缴的个税为300元,税后收入为5700元。
即税前收入增加100元,税后收入却减少185元;二是每个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变化的相应点。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目前,对于企业员工的工薪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
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越来越多,虽然员工能够理解企业的代扣代缴行为,但仍然抱怨缴税多,降低了实际收入水平。
由此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企业是可以为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的。
根据以往自己的工作经验,下面就工薪收入所得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常用方法简单谈一下:筹划原则:1、合理合法;2、无损公司利益;3、降低员工负担个税;一、可以通过降低一个纳税级次的方法,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其适用的税率也相应提高。
因此,某个时期的收入越多,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比重就越大。
减少名义收入、降低一个纳税级次就可以少缴个人所得税,但并不是说就要减少收入,员工获得的实际收入还是不变的,只是把超过部分用费用发票代替,员工以报销方式获得原本应是工资的那部分收入。
例:小李是北京市某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2008年5月工资收入是6000元 (为计算方便暂不考虑三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因素),按照北京市的规定扣除标准是20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6000-2000= 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 ×5%+ 1500×10%+2000× 15%=475元小李实际获得收入:6000-475 =5525元从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有2000元适用15%的税率,为降低一个纳税级次,小李准备了2000元车票到会计那里报销,直接以报销的方式获得2000元,工资表中小李的工资收入只有 6000-2000=4000元,则应自内税所得额:4000-2000=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1500×10%=175元小李实际获得收入:2000+4000-175=5825元多获得收入;5825-5525=300元利:降低员工负担个税;弊:涉嫌违法,没有真实反映公司业务;操作比较繁杂,不宜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建议:给公司带来风险,不予考虑!二、可以通过提高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和三险金额的方法降低纳税基数,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第1章绪论1. 1研究背景与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收入或所得征收的税,它于1799年为英国所首创,此后各国先后开征。
目前,个人所得税己被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在各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己成为发达国家首屈一指的主要税种。
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2个亿,到2004年,达到2700多亿,坐上了中国第四大税种的交椅。
其增长势头之迅猛可见一斑。
1935年,英国上议院汤姆林勋爵在《国内税务局专员与威斯特公爵诉讼案》中提出:“任何人都有权根据恰当的法律来安排他的事务,使缴纳的税收比没有这样安排要少。
"1947年,美国法官汉德:“法院一直认为,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不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
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纯粹是侈谈。
”我国的纳税筹划起步较晚。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纳税筹划课程,《中国税务报》从1999年开始推出《纳税筹划》周刊。
中国加入的WTO和OECD组织赋予国民八项权利,其中便有纳税人的筹划权。
我国理论界对于税收筹划内涵的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狭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只限于节税,节税是为选择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而进行的纳税优化,它不仅仅合法,还体现了税收的政策导向。
广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是采用一切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纳税方向的策划和做出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它包括节税和避税。
本文本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采用广义派观点。
即:税收筹划包括节税和避税两方面。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现行税制条件下,通过合理利用各种对自已有利的税收政策和合理安排税务行为,以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
其意义体现在:(1)有助于税法知识普及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作为税收筹划的组成部分,具有最广大的人群———几乎所有的公民在其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个人所得税相关联。
而纳税人要想进行税收筹划,熟悉相关税法知识就是其基本的前提条件。
【老会计经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个体经营者生产、经营所得的筹划(2)生产经营形式的纳税筹划生产经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同样是个体经营者,各自的生产经营形式却可能有着天壤之别。
不同的生产经营形式,所引发的纳税负担也是大不一样的。
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根据其经营形式进行纳税筹划,改变现有的生产经营形式,以实现生产经营净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个体经营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税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税收政策本身包含着国家的政策导向。
国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用税收政策进行产业引导和地区引导,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政策倾向迥异。
但是,这些优惠政策一般只适用于企业,而不适用于个体经营者,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个体经营者可以考虑注册为企业,以利用各种优惠政策。
就地区来说,大多数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经济特区设立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性企业,其税率一般都在15%以下。
就行业而言,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农村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生产企业等也有一定的税收优惠。
而且,国家为了鼓励创业,对于新办企业一般都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因此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这种筹划法很具前景。
如果有机会,或正好就处于这样的地区或行业,那么,个体经营者就可以考虑将自身的性质改变为企业,以便于获得税收优惠。
而且当个体经营者业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也应该注册为企业,以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当然,对于拥有一定资金而想在某领域内组建企业的个人来说,在某些时候先干个体待时机成熟时再改建企业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筹划方法。
因为虽然新建企业在某些领域和地区能够享受优惠政策,但是由于一般企业在成立初期营业利润都较小,实际享受到的优惠不多,待到营业利润增大时,可能优惠期已经过去。
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一、小我所得税重要优待政策(一)法定免税项目1.省级人平易近当局、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平易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揭橥的科学、教诲、技巧、文化、卫生、体育、情形爱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度发行的金融债券利钱。
那个地点所说的国债利钱,是指小我持有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财务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钱所得;所说的国度发行的金融债券利钱,是指小我持有经国务院赞成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钱所得。
3.按照国度同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那个地点所说的按照国度同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当局专门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小我所得税的补贴、津贴。
发给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每人每年l万元的资深院士津贴免予征收小我所得税。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那个地点所说的福利费,是指依照国度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度机关、社会集团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付出给小我的生活补贴费;所说的救济金,是指国度平易近政部分付出给小我的生活困难补贴费。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改行费、复员费。
7.按照国度同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贴费。
(二)临时免税项目1.外籍小我以非现金情势或实报实销情势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家费、洗衣费。
2.外籍小我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3.外籍小我取得的投亲费、说话练习费、后代教诲费等,经本地税务机关审核赞成为合理的部分。
能够享受免征小我所得税优待的投亲费,仅限于外籍小我在我国的受雇地与其家庭地点地(包含妃耦或父母栖身地)之间搭乘交通对象,且每年不跨过两次的费用。
4.小我举报、协查各类违法、犯法行动而获得的奖金。
5.小我解决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6.小我让渡自用达5年以上同时是惟一的家庭栖身用房取得的所得。
7.对按《国务院关于高等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杰出高等专家暂缓离休审批问题的通知》精力,达到离休、退休年纪,但确因工作须要,恰当延长离休、退休年纪的高等专家(指享受国度发放的当局专门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时代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小我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1.合理规划工资收入:个人可以通过与雇主商议,将一部分工资以非货币形式支付,如提供住房、交通津贴等待遇,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利用税务政策,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合理申报各项收入,如稿费、股权收益等,选择适当的税务起征点;3.收入分割:如果合理且合法,夫妻双方可以根据收入情况进行收入分割,以减少总所得额,从而降低应缴税额。
要注意的是,分割收入必须是合法的,并要在税务机关备案。
4.合理利用税收扣除项目:个人应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税收扣除项目,例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要注意提供准确的证明材料,以防止税务机关的审查和纠纷。
5.合理利用税前福利:个人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税前福利项目,如商业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6.合理规划资产转让:个人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资产转让方式,减少应纳税额。
例如,在资产升值时选择适当的时间点进行转让,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7.利用降低所得税的投资:根据税法的规定,个人可以通过投资股权、房地产等方式来获得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的纳税额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8.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税法的规定,个人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个人经济园区所得税优惠、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个人所得税优惠等,以减少应纳税额。
9.合理利用税收递延政策:个人可以利用税收递延政策,将其中一年的收入推迟到以后的年份,以减少当前的应纳税额。
总之,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是一个合法且值得探索的领域。
个人可以根据税务政策的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收入分配方式,规避风险,减少纳税额度,但需严格保证合法性和可行性,避免触犯法律。
此外,税收筹划应综合考虑个人的财务状况和长远规划,避免盲目追求税收优惠而忽视了自身的财务目标。
医院职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医院职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可以帮助职工减少纳税额,增加个人收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纳税筹划措施:
1. 合理选择工资结构:医院职工可以与单位协商,将部分工资以非税收入形式发放,如年终奖、绩效奖金、职务津贴等。
这样可以减少工资收入,降低纳税基数,从而减少缴
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2. 合理安排家庭成员个人所得税的分配:医院职工的家庭成员如果有多个收入来源,可以将收入分配合理,利用税率差来降低家庭纳税金额。
工资较高的家庭成员可以将部分
收入转到工资较低的家庭成员名下,减少纳税额。
3.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医院职工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等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进行抵扣,减少纳税金
额。
4. 合理选择投资方式:医院职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如购买房产、股票、基金等,这些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5. 及时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政策:医院职工应该定期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律法
规和政策的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的减税政策和补贴政策,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
理的纳税筹划。
医院职工可以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措施,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金额,增加个人收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纳税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违法逃税。
建议职工在进
行纳税筹划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确保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