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 格式:ppt
- 大小:341.50 KB
- 文档页数:48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是指在不降低个人合法所得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减少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下面是
一些可能有用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1. 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如果工作比较灵活,可以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减少每周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 利用职业年金:如果职业年金能够自己缴纳,可以选择利用职
业年金,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澳
大利亚的税收减免政策,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4. 利用家庭负担:如果有家庭负担,可以选择减少家庭支出,比
如购买房屋,减少家庭支出,从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个人所得
税的缴纳。
5. 利用投资:如果有一些闲置资金,可以选择投资,增加个人财富,从而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需要合法合规,不能违
反法律法规,也不能改变个人的真实所得。
同时,需要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筹划,避免过度筹划和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一、高校教师工资薪金税务筹划策略(二)合理发放年终奖金、津贴。
2005年税法规定,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作为单独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用当月取得奖金数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纳税。
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奖金,尽可能地降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即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不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的条件下,只要不提升年终奖金的适用税率级数,应尽量将各种奖金合并在年终一起发放。
但如果月收入本身适用税率已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就应将奖金转换为月收入发放。
[例2]刘教授2005年每月工资为4500元,当年年终超课时津贴、科研津贴预计为36000元,若奖金按月发放,全年应纳税9660{[(4500+3000-1600)某20%-375]某12}元;若按半年发放,全年应纳税10800{[(4500+18000-1600)某25%-1375]某2+[(4500-1600)某15%-125]某10}元;若年终一次性发放,全年应纳税8995{[(4500-1600)某15%-125]某12+(36000某15%-125)}元。
可以看出,在年终奖税率小于等于月税率时,年终一次发放纳税最少、平均每月发放次之、按半年发放最多。
另外,分析国税发[2005]9号文件可以发现,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实际计算所得税时只扣除了1个速算扣除数与理论算法相差11个速算扣除数,会导致存在纳税禁区。
其特点为:一是相对纳税禁区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随着税前所得增加,税后所得不升反降或保持不变,如年终奖为6100元时,相应的个税为585元,税后收入为5515元;而年终奖为6000元时,应缴的个税为300元,税后收入为5700元。
即税前收入增加100元,税后收入却减少185元;二是每个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变化的相应点。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目前,对于企业员工的工薪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
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越来越多,虽然员工能够理解企业的代扣代缴行为,但仍然抱怨缴税多,降低了实际收入水平。
由此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企业是可以为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的。
根据以往自己的工作经验,下面就工薪收入所得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常用方法简单谈一下:筹划原则:1、合理合法;2、无损公司利益;3、降低员工负担个税;一、可以通过降低一个纳税级次的方法,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其适用的税率也相应提高。
因此,某个时期的收入越多,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比重就越大。
减少名义收入、降低一个纳税级次就可以少缴个人所得税,但并不是说就要减少收入,员工获得的实际收入还是不变的,只是把超过部分用费用发票代替,员工以报销方式获得原本应是工资的那部分收入。
例:小李是北京市某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2008年5月工资收入是6000元 (为计算方便暂不考虑三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因素),按照北京市的规定扣除标准是20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6000-2000= 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 ×5%+ 1500×10%+2000× 15%=475元小李实际获得收入:6000-475 =5525元从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有2000元适用15%的税率,为降低一个纳税级次,小李准备了2000元车票到会计那里报销,直接以报销的方式获得2000元,工资表中小李的工资收入只有 6000-2000=4000元,则应自内税所得额:4000-2000=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1500×10%=175元小李实际获得收入:2000+4000-175=5825元多获得收入;5825-5525=300元利:降低员工负担个税;弊:涉嫌违法,没有真实反映公司业务;操作比较繁杂,不宜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建议:给公司带来风险,不予考虑!二、可以通过提高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和三险金额的方法降低纳税基数,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第1章绪论1. 1研究背景与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收入或所得征收的税,它于1799年为英国所首创,此后各国先后开征。
目前,个人所得税己被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在各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己成为发达国家首屈一指的主要税种。
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2个亿,到2004年,达到2700多亿,坐上了中国第四大税种的交椅。
其增长势头之迅猛可见一斑。
1935年,英国上议院汤姆林勋爵在《国内税务局专员与威斯特公爵诉讼案》中提出:“任何人都有权根据恰当的法律来安排他的事务,使缴纳的税收比没有这样安排要少。
"1947年,美国法官汉德:“法院一直认为,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不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
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纯粹是侈谈。
”我国的纳税筹划起步较晚。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纳税筹划课程,《中国税务报》从1999年开始推出《纳税筹划》周刊。
中国加入的WTO和OECD组织赋予国民八项权利,其中便有纳税人的筹划权。
我国理论界对于税收筹划内涵的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狭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只限于节税,节税是为选择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而进行的纳税优化,它不仅仅合法,还体现了税收的政策导向。
广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是采用一切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纳税方向的策划和做出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它包括节税和避税。
本文本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采用广义派观点。
即:税收筹划包括节税和避税两方面。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现行税制条件下,通过合理利用各种对自已有利的税收政策和合理安排税务行为,以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
其意义体现在:(1)有助于税法知识普及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作为税收筹划的组成部分,具有最广大的人群———几乎所有的公民在其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个人所得税相关联。
而纳税人要想进行税收筹划,熟悉相关税法知识就是其基本的前提条件。
【老会计经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个体经营者生产、经营所得的筹划(2)生产经营形式的纳税筹划生产经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同样是个体经营者,各自的生产经营形式却可能有着天壤之别。
不同的生产经营形式,所引发的纳税负担也是大不一样的。
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根据其经营形式进行纳税筹划,改变现有的生产经营形式,以实现生产经营净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个体经营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税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税收政策本身包含着国家的政策导向。
国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用税收政策进行产业引导和地区引导,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政策倾向迥异。
但是,这些优惠政策一般只适用于企业,而不适用于个体经营者,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个体经营者可以考虑注册为企业,以利用各种优惠政策。
就地区来说,大多数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经济特区设立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性企业,其税率一般都在15%以下。
就行业而言,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农村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生产企业等也有一定的税收优惠。
而且,国家为了鼓励创业,对于新办企业一般都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因此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这种筹划法很具前景。
如果有机会,或正好就处于这样的地区或行业,那么,个体经营者就可以考虑将自身的性质改变为企业,以便于获得税收优惠。
而且当个体经营者业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也应该注册为企业,以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当然,对于拥有一定资金而想在某领域内组建企业的个人来说,在某些时候先干个体待时机成熟时再改建企业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筹划方法。
因为虽然新建企业在某些领域和地区能够享受优惠政策,但是由于一般企业在成立初期营业利润都较小,实际享受到的优惠不多,待到营业利润增大时,可能优惠期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