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理解课文寓意

4.学习对比的方法。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些文言基础,可以在课上自读、研讨,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教师适当讲解、点拨即可。

【教学重难点】

课文寓意的理解,对比方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你能说出其中几家学派吗?在诸子中有一位被郭沫若高度赞扬“秦汉以来的毎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你们知道,他是谁呢?

二、走近作者作品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因此,人们也常把道家思想称之为“老庄哲学”。

庄子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散文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因此,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富有诗意,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三、朗读课文

1.自主朗读

2.听读,正音。

请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指出所读错音,师生共纠正。

3.全班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自译课文

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其他小组成员订正补充。并把疑难点记下了,待后提出,全班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讨论解决

各组提出疑难点,师生讨论解决。

3.依次译文,共同评点

学生依次分句翻译全文,生共同评点。

4.全班齐读译文

五、归纳积累

1.通假字:

泾流之大

不辩牛马

2.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旋其面目百川灌河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4.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曰

莫己若以为者

吾尝闻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闻始

少仲尼之闻始吾弗信

5.虚词积累

两涘渚崖之间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之我之谓也

野语有之曰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于至于北海

见笑于大方之家

6.特殊句式

判断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倒装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出自本课的成语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寓意

2.学习对比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课文寓意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比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全班齐背

2.小组接龙背(各小组自行接龙,然后小组长汇报接龙情况。)

二、研读新课探讨寓意

1.课文要塑造的形象是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明确:河伯河伯最初因为自己的壮阔而骄傲自大、洋洋自得。后来见到海,自愧不如,幡然悔悟。

2.河伯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3.河伯一开始为什么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这里,因此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4.河伯后来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小组讨论)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自愧不如,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5.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小组合作探究)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再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目光的短浅;

最后,河伯庆幸自己遇到了海神若,否则就会因自己的浅陋被大方之家取笑了。

6.我们怎样看待河伯这个形象?

明确:河伯最初因为自己的壮阔而骄傲自大、洋洋自得。后来见到海,认识到自己的浅陋狂妄却能够幡然悔悟,知错就改,他这种勇于自我批评、过而能改的品质是值得肯定的。

7.庄子想借这个故事来阐明什么道理?(小组合作探究)

明确:宇宙无穷,个人的见识有限,大小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坐井观天,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三、分析写作特色

对比手法的运用

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难穷”,“不见水端”。

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欣然自喜”——“望洋自若而叹”)。这种手法的运用,使人觉得文章通俗、明白、形象易懂。

四、小结

五、拓展延伸

1.试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所得到的哲理启示。。(同学们要放活思维,不要局限于文章整体,实际上,很多文章的一些段落,乃至于一句话,细细品味,都有值得我们汲取的智慧。)

2.在我们的文学著作中,你还知道哪些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呢?

六、随堂检测

(一)根据提示,默写课文:

1.从正面描写黄河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2.运用侧面描写突显黄河水势的句子是: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表现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引用野语,说明自己狂妄自大并自我反省的句子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5.成语“贻笑大方”的出处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选择题

1.下列红色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时:按时

B.旋其面目旋:掉转

C.百川灌河河:黄河

D.大方之家大方:不吝啬

2.与“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