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反思

时光匆匆,我的教学已经走过第十五个年头,静心回思这些年来的教学生涯,有苦也有甜,但留下更多的还是思考。现就自己语文教学中印象最深的语文课堂做一点反思,以期未来的教学生活中能更加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行。

多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周开展至少一节公开课,每次我总是极其认真地进行一番精心的准备,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公开课总能顺利通过,连自己都有点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功,然而多年之后,回头反思

却蓦然发现这堂“精彩”课,充其量恐怕只能是热闹的表演罢了,静思教学的效果,不禁冷汗涔涔。为何如此呢,反复揣思,还是没有真正的俯下身去,以生为本,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所谓才华展示,得意于自己的教学“机智”,课堂太过于机巧了,赢得了表面的精彩,忘记课堂的真正作用。

一、关于“谁是主角”

这也许一切问题的根源吧,尽管我多次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在所有的学习中,他们才是主角,甚至是导演,学习这场大戏能否演好,主要看他们的表演和安排,其他人包括老师只是为他们所用罢了,但是这些课堂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环节早已事先做好设定,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探究题目的过程中,当有学生提出的想法与我的设计偏离时,为了展示自己设计的精彩,便只好生拉硬拽使他们回到我的思路上来,这样表面上讨论热闹,课堂气氛活跃,结构精巧,其实无论学生怎样的讨论,其答案只能是我预设的答案,没有了讨论的真正效果。

二、关于“肯定原则”

在历次阅读训练的复习课中,我每次都会设计若干次大大小小的讨论活动。阅读历来是同学们畏惧的项目,平时上课,很多时候大家都是静以待之,很少开口,很多同学已经有一种这样的印象:无论自己怎么努力,答案还是离题万里,还不如等老师的答案省劲。所以为了鼓励同学,我不管学生答得怎样,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然表面上,我获得了“课堂亲和力较强”的评价,但回思这样的讨论大概只能让我亲爱的同学们越讨论越糊涂:以前什么时候都错,现在怎么样都对,问题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还是一笔糊涂账啊!和“静以待之”

有什么区别呢。

肯定学生,示以可亲之形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开启思维,但有一个前提:学生的答案应该是合理的!否则很可能徒劳无功,只留下热闹,甚至适得其反。比如,在讨论白居易的《春生》(《南京市2012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卷·诗歌鉴赏》)尾联的情感时,有学生认为有思乡之情,我也含糊其辞地给予了肯定,虽然最后展示了正确答案。但有些没悟过来的学生必然有一个疑问:“思乡之情”哪里去了呢?能不能得分?为什么呢?如果当时也是微笑,但却明确告诉他们:这里答“思乡”恰恰是不合题意的:诗人想象春到故园,无处觅我,表达的是一种被贬谪的伤感、消沉,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

三、关于“讨论时间”

课堂气氛热烈可能是我这堂课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回思那一个个一环套一环的讨论活动,真的承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吗?那些很多的“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同学们真的思考到什么了吗?我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们难道一夜之间口齿伶俐了吗?上面说的“思乡之情”的讨论结果恐怕是最好的答案了。用讨论活动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交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极好途径,但这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有足够的思索,他们才能用心体悟文本,交流想法,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否则,只能是赶鸭子上架,乱哄哄一片了。与其作这些肤浅的表面的讨论,还不如砍去枝叶,留下主干,细嚼慢咽,也许更有实效,课堂的热烈和我设计的“智慧”大概不会受影响吧!

四、关于“问题设置”

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彼此间得到帮助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一点已在广大语文教师中形成了共识。

但在许多高中语文新课程公开课上发现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教师就会布置若干个讨论问题,让学生几人围成一组,要求学生进行所谓的“讨论”,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活动当成一种“课改新方式”幌子,作为一张美丽标签贴在课堂上,只重其“形”,而无其“实”,语文课上的讨论变成“花瓶”摆设。那么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进行讨论问题的设置呢?。

1、设计的讨论问题要“靠船下篙”让学生有话可说

设计的讨论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学习经

验背景,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如果讨论的问题离学生的知识经验太远,或对他们的生活而言没有多大意义或不相干,他们就会疏于讨论。

在分析陆游《泊公安县》一诗时,某教师设计了让同学讨论“尾联中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这一问题。虽然教师连续提了三次开始讨论的要求,学生却因为并不了解末句中“心折”的语境意,也没有古代船舶“舵楼”的知识而一脸茫然,讨论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完成讨论任务。

当学生缺乏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背景时,可以采用由学生课前上网、查阅书籍、先搜集一定资料,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或教师在讨论问题情景中提供相关的基本概念,并鼓励学生整合这些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在这一案例中,针对学生缺乏知识基础的情况,教师可以先简单地介绍古代战舰的相关知识,甚至配两幅简单的古代战舰图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体验,再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诉衷情》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情感进行比对思考,如此,不仅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甚而还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学生能在尝试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达成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

2、设计的讨论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

某些老师为了追求上课的氛围,总是设计一些简单至极的问题,这使得课堂出现了“虚假的繁荣”,曾经有一位学生对我讲:“当老师问我们那些低级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宁愿趴在那儿休息。”可见,明确学生的现实起点、设计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讨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课堂教学中讨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应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符合高中生的个性特点,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有一定思维挑战性,讨论问题要包含着几条线索,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沿着这些线索展开讨论,通过鼓励学生生成新的学习问题,提出有创新性和超越式的见解,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在分析马国福先生的《跟着炊烟回家》一文时,我提供了这样三个讨论题要求学生讨论。

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时有哪些特色?

2:第三段中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

3:结合全文内容讨论“跟着炊烟回家”有什么深刻意蕴?

三个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富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愿意接受智力挑战的积极心理状态,使讨论问题不断深入。因为学生喜欢的是富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他们不喜欢单调、枯燥、重复的脑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