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纲五常——兼论中国古人的伦理依据和精神依靠

作者:王福祥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0-10-24

本站发布时间:2010-10-24 21:52:34

阅读量:67次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在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两千余年里,世人所普遍遵循的社会伦理道德基本规范的基本内涵,即“三纲五常”。在文章中,笔者试图从第三人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普通的正常的社会人所应该和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即古代人的伦理关系的确认和实践。再则,笔者在阐明“三纲五常”基本内涵的前提下,也在试图论证“三纲五常”实为古人伦理关系确认的依据,并且也是其精神的起码依靠。

关键词:三纲五常;伦理规范;伦理依据;精神依靠

一、古代社会伦理规范的脉络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主要由两个基点扩展而形成,其一为长期的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其二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即是由家族(家庭)和国家宗法社会政治结构的一体化。[①]因此在中华大地上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必然是基于这两个根本的,简言之就形成了以家族血缘和固定地域交融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的范式。因此我国古代的社会伦理规范的形成也就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由思想家、伦理学家或政治家总结概括,后由统治阶级确认上升为社会伦理的规范或制度;另一种便是在村落氏族中形成的得到普遍认可的族规民约。由此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家国天下里,形成的特定权威便是以“家长制”为外在表现的绝对领导体系[②],因而,我国古代的社会伦理也就必然是以依据家长制的表现形式来框定。在本文中笔者着重讨论至上而下所形成的社会伦理规范。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伦理规范可以追溯至尧舜禹的圣人品格,但这些圣人们的德行情操,除了历史传说而外无从可考。在中国文化史上,《尚书・皋陶谟》是最早把人的美德进行高度概括的,并试图来构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的社会道德规范的伦理体系。[③]而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根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忠、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一系列可查可考的德目。[④]之后的孟子以仁、义、礼、智为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⑤]进行社会道德伦理体系概括总结的还有儒家的对头——法家,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则提出所谓“四维七体”的道德伦理体系。“四维”是礼、义、廉、耻。“七体”为“孝梯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zun qu),纤奋省用,敦蠓(meng)纯固,和协辑睦。”[⑥]这些德目,后人把它们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 (孝、友、睦、渊、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⑦]以上这些德目纲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一直有着若隐若现的行为表现,但是在

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扮演主角还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经汉武帝大力提倡,汉章帝后便成为了古代专制主义社会伦理规范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⑧]

二、三纲五常普遍社会伦理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时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根据“天尊地卑”的思想,“天人感应”的论断“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⑨],又以“阴阳五行说”,确立了“纲常”理论,“天数右阳而不右阴”[⑩]“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11]汉章帝时经“白虎观会议”(《白虎通义》)形成“三纲”“五常”之说,近而在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社会正式确认了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的基本社会伦理体系。

“三纲”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妻者君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

[12]),其思想内涵可上溯至孔孟。“三纲”由“五伦”(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发展而来,它抓住了五伦中最重要的“三伦”(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以此作为人伦的根本。“五伦”关系是一种双向的相对关系,而“三纲”关系则是单向的以人身依附和服从为原则的绝对关系,“五伦”虽然强调宗法等级秩序,但它以君臣、父子等的互惠互动和在上者的率先垂范为前提,具有较浓的人情昧;而“三纲”则使伦理关系更加简单化、直观化,可以看到“三纲”是建立在“家长制”的绝对权威之下并且得到皇权确认的,因此在世人看来不免有些不近人情,显得刻板不易变通。

“五常”指五种儒家认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常”有恒常,永远不变的意味。初始的“五常”是指处于特定关系和地位中的“君子”们所应当遵从的特殊道德规范。孟子从社会大众出发。将其归结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和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已!”[13]董仲舒为了自身理论体系要求发展道德规范,加上了“信”这一规范,董便称之为“五常”。汉章帝时接受了这个提法而且学人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14]后学们还把道家的“五行”联系到了一块,形成了“天道”不变,笔者认为这也是西汉“外儒内法”“儒道交替”治国方略的过渡性包容性的重要体现。

由此,在董仲舒的总结提炼和发展下“三纲”“五常”正式诞生了,《天人三策》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和确认实施后,“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得以实现,后世王道便以此为正统,“三纲”“五常”的儒家社会道德普遍伦理规范最终得以确认并千年不倒,世代遵循,千年后的大变革是后话了。

三、中国古人的精神信仰和依靠

“三纲”是古人处理在家长制下宗法等级制度中,最重要的君臣、父子和夫妇三种社会关系的准绳。“纲”原指网上的总绳,主轴,提起它就可以最整齐快捷地带动起全网来,也就是说“纲”有主导、支配、核心、目的等的意思。笔者认为“三纲”这里有以下三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