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艺术玻璃在家居空间中的应用作者:党中华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8期摘要随着玻璃品类的不断推陈出新,艺术玻璃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家居空间中的不同的区域中。
艺术玻璃已经被艺术家与设计师认为是最出色最具表现力的材质,艺术家与设计师将艺术玻璃运用在他们的设计中,创造出极具使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的作品。
如何将我国的艺术玻璃在设计风格以及工艺技术上朝着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玻璃使用性审美性玻璃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人们运用日夜不停发展变化的雕琢精湛的工艺将这个古老的材料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艺术玻璃已经运用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折射出的光明和美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本文通过对玻璃材料特点的介绍以及分析艺术玻璃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来说明艺术玻璃是如何在室内空间中应用的。
一、玻璃是极具表现力的材质在诸多表现古典与现代的装饰材料中,玻璃这个闪光的名称,真实、细微的反映出了一丝丝的奇异与梦幻。
人们都说玻璃首先应当是艺术品,其次才是材料。
因为它本身即具有光洁、通透、洁净的艺术特征。
艺术玻璃在不断发展的新的技术与工艺的帮助下,逐渐绽放出非同寻常的光彩,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艺术感.玻璃的色彩绚丽,质感通透,再加上现代新的工艺方法的结合和运用,使得玻璃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造型和质感,可以产生极强的视觉效果,和装饰性及审美性。
玻璃具有透明和折射的特性,将艺术玻璃与自然光以及各种样式与色彩的灯光巧妙地结合起来,它可以移动和改变光线,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把透明色演变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大自然的颜色,营造出梦幻迷离的艺术效果。
有设计师把玻璃称作是最诡异和妖娆的装修元素,但是艺术玻璃并不是“绣花枕头”仅仅是表面看起来好看,它与不透明的材料相比玻璃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因此艺术玻璃通常可以分隔空间,在空间环境中合理的运用,在设计与空间结构完美结合,则是设计师们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尝试和创造的最高境界。
玻璃楼梯转角处理方法玻璃楼梯是一种在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它不仅美观大方,还能增加室内采光效果。
然而,在楼梯转角的处理上,玻璃楼梯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安全和美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玻璃楼梯转角处理方法。
一、直角转角处理方法在玻璃楼梯转角为直角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 直角玻璃连接:将两块直角玻璃通过特殊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直角转角。
这种处理方法简单、美观,但需要注意连接件的质量和安装牢固性。
2. 直角不连接:在直角转角处,可以选择不连接两块玻璃,而是将它们保持独立。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增加透明感,但需要确保每块玻璃的边缘光滑,避免刮伤。
3. 直角转角装饰:在直角转角处添加装饰元素,如金属或木质材料,以增加美观度和稳定性。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与整体室内装修风格相协调,但需要注意装饰元素的选材和安装技术。
二、圆角转角处理方法在玻璃楼梯转角为圆角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 圆角玻璃连接:将两块圆角玻璃通过特殊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圆角转角。
这种处理方法常用于弧形楼梯的转角处理,可以保持整体的流线型,但需要注意连接件的质量和安装牢固性。
2. 圆角玻璃切割:将一块普通的玻璃通过切割成圆角形状,再与其他玻璃连接在一起。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圆角,但需要注意切割技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3. 圆角转角装饰:在圆角转角处添加装饰元素,如金属或木质材料,以增加美观度和稳定性。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与整体室内装修风格相协调,但需要注意装饰元素的选材和安装技术。
三、其他处理方法除了直角和圆角转角处理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创新的处理方法,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1. 转角玻璃砖:使用特殊的玻璃砖材料,将楼梯转角处砌筑成玻璃砖墙面。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增加立体感和艺术感,但需要注意玻璃砖的质量和安装技术。
2. 转角玻璃屏风:在楼梯转角处设置玻璃屏风,既能起到隔断的作用,又能保持透明感。
浅析中国园林花窗艺术及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中国园林花窗艺术源自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结合了花鸟图案和玻璃窗的技艺,传承千年,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花窗艺术被广泛运用,为家居带来美感提升和视觉享受。
其设计特色和创新应用不仅丰富了现代家居的风格,更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
中国园林花窗艺术对于现代家居设计的启示在于传承与创新并重,结合传统和现代元素,打造独具魅力的空间。
未来,花窗艺术在家居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家居设计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想象空间。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园林艺术,花窗艺术,现代家居设计,传统魅力,独特魅力,起源与发展,设计特色,美感提升,创新应用,启示,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魅力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
其传统魅力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崇尚和模仿上。
中国人视自然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园林艺术将这种崇尚和热爱自然的情感融入设计之中,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景致。
园林艺术追求的是自然的美感,通过疏密有序的植物布局、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
中国园林艺术注重内在意境的表达,通过布局景点、建筑艺术等方式,传达主人对自然、生活、品味的态度和情感。
这些传统魅力不仅让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在现代社会,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魅力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当下家居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意义。
1.2 花窗艺术的独特魅力花窗艺术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
花窗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在传统园林中,花窗被用来点缀园林景观,增添一份雅致和美感。
其精细的刻画和精心设计的花纹使人们不禁驻足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花窗艺术在表现主题和情感方面具有独特魅力。
花窗常常以花草虫鱼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
室内设计中“光”的艺术构成作者:王炜钰一、“光艺术”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们对造型艺术充满了创造精神。
在“光”的造型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
例如,把声音转换为光学,将蒙太奇摄影参与到电影的策划工作中,使得光在画面中由“静”到“动”由“单一”到“构成组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人工光的技术,和对光艺术的欣赏,都有了更新的理念。
在建筑领域中“光艺术”的创造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设计师在做室内设计时,更多的思考如何去处理“光”环境、“光”与造型及空间、光与色彩、光与表面材质等方面,光已经占据了室内设计的主宰地位。
在 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利用光学仪器制作的纯艺术作品,自此开始出现了新的“光艺术领域”。
不仅使用了一些习惯性常用的材料,如木头、石头、金属,而且使用了霓虹灯、荧光灯管,等新的材料。
人们对这种新材料的运用,已经孕育着一种光的造型艺术将要产生。
科学家利用控制论创造了光的立体形象和动态。
这阶段人们在室内设计中,不仅重视照明灯具的造型艺术,如,室内华丽的吊灯造型,而且注意到照明光影的艺术处理,发光体和受光体的造型变化,直接光、间接光的互相衬托,造成视觉上多层次的错觉,使室内的氛围产生多彩多姿的变化。
有的艺术家曾发表“棱镜绘画”的观点,认为设计可以从凹凸不平的反射面中得到变幻后的形体图像更有一番韵味,也许它更能体现现代抽象艺术的情趣。
另外,高科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的电子实验图像,以及多种光波频率的变化所形成的图像与动感,也给现代艺术家的创作增加了丰富的构思素材,形成了人们对新时代艺术标志化的认识,并刻意去追求。
造型艺术增加了新的手段,即图像艺术。
自此视觉艺术的领域又拓开了新的视野“光艺术”的发展,也自然地渗透到室内设计的领域。
在日本19世纪7O年代的后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们把视觉趣味深层次的问题,作为一种文化广泛地传播给公众。
1979年开设“消遣博物馆”,以报纸专栏的形式,在群众中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探究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与表达技巧摘要:建筑装饰中,玻璃是主要的装饰装修材料。
玻璃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且透光性很强。
制造业和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空间中应用玻璃材料,就要对材料合理运用,且发挥玻璃材料的不表达作用。
本论文针对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与表达技巧展开研究。
关键词:玻璃材料;建筑空间;运用;表达;技巧引言:中国的装饰装修行业虽然起步非常晚,但是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在建筑空间中使用玻璃材料,可以提升建筑空间的美观度,还能将地方文化凸显出来。
玻璃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具有艺术美感。
要将玻璃材料的美学特点体现出来,就要对玻璃材料合理运用,且合理应用表达技巧,使得建筑空间散发着艺术魅力。
一、玻璃材料具有隔离建筑空间的作用玻璃材料发挥隔离建筑空间的作用,在于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折射性能,将室内的光线改变,让空间富于层次感。
使用玻璃材料还可以对空间的格局进行划分,还可以保留空间的连续性。
在大的空间中隔离出小的空间,原来的空间保持完整,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比如,在建筑空间中,使用立体玻璃将小空间隔离出来,玻璃的通透感保证了大空间的整体性。
玻璃还具有空间改造方式,使用具有较强透光性的玻璃,空间隔离效果很好,且不会遮挡光线。
(图1:玻璃材料的空间隔离效果)图1:玻璃材料的装饰效果二、建筑空间中玻璃材料的表达效果(一)玻璃材料的应用中产生的光与影的效果建筑空间中,合理应用光影效应,发挥光影对空间的创造性的作用,建筑空间给人以新的视觉体验。
光与影是相互作用的,两者相辅相成,都是着反射光作用的结果。
玻璃材料的特殊性在于,可以传输光,而且还具有折射效应。
在建筑空间中合理应用玻璃材料,将光与影的效果充分利用,所塑造的建筑空间是其他的建筑材料所不及的。
玻璃材料对自然光线具有反射和折射的作用,使得建筑物的内部更加明亮,还可以塑造独特的空间感,烘托空间氛围。
建筑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注重玻璃材料的使用,就是发挥玻璃的自然光传输作用,还可以起到隔离效果。
江南古典园林墙窗及其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 江南古典园林墙窗的概述窗本作囱,《说文解字》中对于窗的解释是:“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
窗,或从穴。
”用于出入、通风、排烟和采光。
从穴居时代的“囱”逐步发展到商周时代的“牖”,墙窗在漫长岁月中细化演变到现在我们看见的窗户类型,提供通风、采光等实用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窗在园林文化中更是具有深厚的美学含义与功能,对于营造园林文化氛围是不可或缺的。
江南古典园林中开窗的形式多样,分类也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定义不同类型,定义与分类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园林墙垣上的窗异于建筑居室之窗,主要分布在园林的园墙、游廊、亭台楼阁等当中,位置相对灵活。
大致可分为洞窗和漏窗2 种类型。
洞窗也称空窗、框窗,是指窗框中没有窗扇,能够直接透过窗洞一览无余地看到窗外,洞窗一般设置在墙面居中位置,与人观察时的视平线相接近,高度在1.5m 左右。
漏窗又称花窗,窗框有镂空花纹图案,这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极具装饰性的窗,是古代园林的重要造景元素。
与洞窗的不同之处在于窗中有遮盖,透过窗向外看时没有那么一览无余,像是蒙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装饰图案是由瓦片、薄砖、竹子、木刻等制作而成。
它们形式题材多样,大多运用象征和寓意手法赋予图案,寓意吉祥、长寿、多子多福、驱灾辟邪等对生活的期盼。
墙窗表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审美,使人们在欣赏时不仅可以体会到漏窗形式所带来的空间含蓄委婉之境和自然客观景象之美,还可以体会到注入民俗文化寓意的吉祥意味表达。
审美情趣、民俗向往与哲学相融,营造出独特意境之美。
2 江南古典园林墙窗的功能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讲究含蓄,“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带给人无限遐想与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园林艺术表达形式也是如此,追求意境的深邃。
“隔则深,畅则浅”,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造园者常常会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设计大量游廊、院墙、亭台、楼阁、墙窗等把园中景物遮掩起来,使景色若隐若现,人在观赏时不能一眼看尽,使之更加富有意味与情趣感。
浅析中国园林花窗艺术及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中国园林花窗艺术源远流长,融合了悠久历史、独特特点与现代趋势。
在园林中,花窗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美观实用,还能为空间增添动感与神秘感。
而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花窗艺术也被广泛运用,不仅带来美学享受,还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实用性。
中国园林花窗艺术传统与现代融合,呈现出独特魅力。
未来,现代家居设计中花窗艺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能够为生活带来更多美好与启示。
中国园林花窗艺术,不止于传统,更是引领着现代生活的潮流。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园林艺术,花窗艺术,现代家居设计,传统与现代融合,美学享受,实用性,发展前景,生活启示。
1. 引言1.1 中国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园林建筑,如周代的“园圃”和战国时期的“风水园”。
而在秦汉时期,园林建筑逐渐演变为具有特色的中国园林艺术,如秦始皇陵园、汉代园林等。
隋唐时期,园林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如颐和园、大明宫等古代园林建筑充分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尤其是宋代,园林艺术达到了极致,如拙政园、留园、溧水草堂等名园,展示了中国园林在规划、布局、点缀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元明清时期,中国园林继续发展,诸如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成为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中国园林在审美、意境、造型、材料运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至今,中国园林艺术已经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绘画、雕刻、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世人所称颂。
在当今时代,中国园林艺术不仅在园林建设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1.2 花窗艺术的特点中国园林花窗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
花窗艺术注重对光影的处理,通过木雕或砖雕等工艺,在窗棂与玻璃上刻出各种图案,使得阳光透过花窗时呈现出迷人的光影效果,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美感。
花窗艺术注重对色彩的运用,多采用鲜艳的颜色,使整个窗格更加生动活泼,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20世纪初,装饰艺术运动在室内设计中表现法国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1925年的装饰艺术展览会是法国这场运动成果集大成的展示,从此影响到世界各国。
这场运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运动开始衰落,然后逐渐消亡。
(1)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最集中地体现在家具设计,特别是巴黎的家具设计上。
法国这个时期的家具和室内设计明显受到两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
第一,比较注重东方的、怪异的形式,这是直接受到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的影响而产生的,这一风格主要在1920年前后达到高潮。
第二种风格发展得比较迟,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这种风格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注重新材料的运用。
比如从包豪斯发展出来的钢管家具,以及勒·科布希耶在家具上的探索,也对这种新风格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这两种不同的风格都具有“采用新的材料,采用新技术,创造新形式”的共同特点,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美学价值。
在室内设计方面,强调采用豪华与昂贵的材料,设计夸张、效果特殊的家具与紧凑的室内空间,在设计风格上比较集中采用东方的装饰动机,室内纺织品往往采用多种装饰动机,形成图案完全不同的强烈对比,色彩非常鲜艳。
(2)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陶瓷设计,主要以人物与几何图案为其装饰特点。
陶瓷器皿造型受到中东和远东古典文明的陶器设计影响,在釉彩方面特别受到中国陶瓷的釉彩方法和风格的影响。
这个时期内重要的陶瓷设计师有巴黎陶瓷家艾米尔·德科,他在20世纪20年代设计出整套的餐具和中国风格的大碗,造型非常单纯,往往采用单色釉,如黄色、蓝色、粉红色、绿色和白色,表面处理也常常采用中国陶瓷的一些手法,如冰裂开片、挂彩等。
另外一位重要的陶瓷设计师是艾米尔·理诺柏,他设计了不少称为石器类的餐具,造型也非常中国化,而表面采用手绘装饰,很大部分是运用植物纹样为装饰母题,非常典雅。
Vol.43/No.04/Westleather 浅谈玻璃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玻璃金字塔为例董超,田治国(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玻璃工艺在当今社会额外成熟,而玻璃的运用除了工艺品,生活用品等方面外,土建筑方向也是格外标新%在20世纪新建筑文化的大趋势下,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可谓是独树一帜,是一个时代的领航标杆%玻璃的轻便,多彩,干净,精致使得建筑在光的作用下格外瞩目%这种典雅的建筑样式将建筑本身的结构和材质结合的淋漓尽致,彰显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体系%关键词:玻璃金字塔;玻璃材料;现代主义建筑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1)04-0009-021玻璃的起源玻璃工艺的发明从古埃及起,从制作最简单的玻璃装饰品等,直至其掌握了玻璃吹制工艺,将玻璃产品吹制的千变万化%至古埃及战败后,古罗马将战俘流放到威尼斯岛,夜以继日地烤制这艺术精粹,之后流传到意大利,才将玻璃制作技术逐渐发扬成熟%17世纪人工水晶(即水晶玻璃)的发明,成就了威尼斯玻璃的鼎盛时期%威尼斯玻璃,即穆拉诺水晶玻璃,将人工水晶的特性展现无遗,不仅能弥补天然水晶的不足,而且增强了玻璃的透明度和折光性,玻璃整体厚重耐切割,可以满足工匠的精雕细刻,同时制造彩色玻璃所使用的仍是穆拉诺的独特配方,因此威尼斯玻璃的诞生成为玻璃材料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奠基石%2玻璃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近代技术飞速发展,玻璃形式不再受到束缚,玻璃的用途也由此扩至更广的范围,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甚至墙面壁画绘制中,都能增加玻璃元素。
从建筑领域来说:世界上第一座用钢筋和玻璃建造的大型建筑——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现的水晶宫建筑定能成为玻璃发展里程碑中的一个标志,其用玻璃做墙面、钢筋做骨架,采光良好,气势恢弘%帕克斯顿设计的这座圆拱形建筑,仅耗时4个月,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带来新的思路%玻璃是建筑表皮的一种,是承载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面,现代主义运动之前,建筑表皮的独立性较弱,只能作为承重结构而存在%而现代主义运动则将它从单纯的承重结构中剥离出来,赋予其独立而又独特的艺术价值%玻璃在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中,掌握着隔与非隔的界限,承担着围护和交流的职能%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就是很好的例证:整体靠钢铁、玻璃等新建材表现场景光洁平直,通过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来营造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密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用理性和严谨毕生对钢与玻璃进行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满足了密斯奇思异想的创作欲,同时这个建筑设计被后人当作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在密斯之后,玻璃成为了各个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从贝聿铭改造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到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从神奈川技术学院工作坊到迪拜帆船酒店,从巴西七大奇迹之一的库里蒂巴植物园到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玻璃阳台,玻璃这种新材料得到了长久的发展%3的设计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八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前身从监狱到皇宫,再后来成为博物馆,使得当初的设计功能与变化后的使用用途不符%卢浮宫建筑其实先天条件并不好,在法国,人们把卢浮宫称作没有后台的剧院,所以卢浮宫并不具备现代美术馆应有的配套设施%建筑大师贝聿铭在重新改造玻璃金字塔之初,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前人留下的城市框架中体验并更适合于我们的生活空间和功能需求%在重建期间,贝聿铭将实体形象、符号以及形态和材料的设计融入建筑中,让玻璃金字塔呈现出了别美%3. 1造型美%金字塔用玻璃材质和金属结构完美融合,在传统的对比下使卢浮宫的建筑更加简洁生动%现代的玻璃钢筋构架与传统的石料对比,从质量、性质、质感上都与过去大相径庭%玻璃的明是最大的特,玻璃最大的特点来营造建筑中光影律动的效果%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整个环境氛围室内温暖和灵动,而在夜晚时,建筑外围的人工光影也能反射在玻璃外表,暖黄色的灯光使金字塔散发的%来说,玻璃材的,筑更加壮阔辉煌%除去玻璃材质,金字塔外观中的网状钢结构还能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同时赋予了建筑一定的力量美%玻璃透明不遮挡原建筑的立面,从视觉上、空间原理上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空%匠是玻璃金型的重要特%多元的设计,让整个作品都充盈着文化和历史的气息%从建筑历史来说,采大成的金是古埃的和征,是古埃的筑艺术符号%重新修建建卢浮宫时,如果直接将这种符号融入到设计中会显得过于单调%贝聿铭大师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使用金字塔元素时避开是石材料,转而采用了特有的材料和新的构架一一玻璃材料和钢架结构%通过使用最基础的几何符号一一菱形玻璃,利用美学法则中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给这个建筑提供了现代特有的美感%贝聿铭利用古代时期的艺术符号融合现代的建筑材料,完美地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融合式的建筑,这不仅仅是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欧洲建筑风格的结合,更是新旧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3.2材料美%提到金字塔,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埃及时作者简介:董超(1995—),男,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艺术设计%*通讯作者:田治国(1978-),男,甘肃天水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园林文化与植物景观应用%9CHEMICAL AND MATERIALS 化工与材料期石材搭建的。
玻璃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创造独特与富有艺术感的建筑作品玻璃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创造独特与富有艺术感的建筑作品玻璃艺术和建筑设计的融合,正在成为现代建筑界的一种热门趋势。
通过将玻璃艺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创造出了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建筑作品。
无论是玻璃幕墙、玻璃屋顶还是玻璃装饰,都为建筑带来了别样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首先,玻璃艺术给建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透明感。
玻璃作为一种透光材料,能够将自然光线引入建筑内部,使室内空间更加明亮开阔。
在传统建筑中,实体墙壁常常会限制室内的光线透过,而使用玻璃墙体或幕墙则打破了这样的限制。
通过玻璃的使用,设计师们可以将室内与室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开放、通透的建筑氛围。
其次,玻璃艺术为建筑带来了无尽的设计可能性。
玻璃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颜色和质地来实现多样性的设计效果。
例如,通过在玻璃表面印刷或雕刻特定的图案,可以打造出独特的装饰效果;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砖砌筑,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外立面;通过组合不同形状的玻璃片,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间。
此外,玻璃艺术也为建筑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传统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相比之下,玻璃作为一种可回收材料,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此外,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建筑的能耗。
因此,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玻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要将玻璃艺术与建筑设计进行成功的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考虑到艺术效果的同时,设计师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隔热、隔音、抗风压等问题,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在选择玻璃材料时,设计师们也需要考虑到其耐候性和安全性。
毕竟,玻璃作为一种易碎材料,如果不能经受住外界的冲击和风险,就无法保证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之,玻璃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审美体验。
玻璃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艺术
作者:黄志凌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2期
摘要:放眼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注重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是当前的重要特征,玻璃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材料,被越来越多地创作者所选用来充分表达情感观念进行现代装饰艺术创作,本身的透明性让空间更加富有艺术观赏性,同时将玻璃制成各种装饰艺术品,使得装饰的艺术空间更加的宽广和自由,本文就玻璃在室内空间中的装饰艺术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玻璃;室内空间;装饰;艺术
从室内空间的装饰来看,玻璃装饰主要是偏重于陈列与装饰,其目的在于给业主提供观赏、收藏及环境美化等功能,所以艺术性的因素及要求比较浓一些。
具体的室内空间装饰艺术有如下几个组成部分:
一玻璃艺术的外延情感因素——玻璃装饰画
玻璃在现代装饰上,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媒介,其中现代玻璃的艺术创作中比较盛行的有玻璃装饰画,早在于拜占庭时期和哥特式时期就有了玻璃马赛克镶嵌画、玻璃镶嵌壁画和彩色玻璃镶嵌窗画,借助于这些玻璃装饰画将玻璃艺术的外延情感因素充分的释放出来。
在今天,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玻璃装饰画仍然魅力无限,为现代室内装饰添加美丽的风景,同时加入了现代元素,让设计或时尚、或典雅、或朦胧、或多变。
在进行装饰设计时,借助于图案丰富的玻璃装饰进行居室墙壁的装饰,也可以将玻璃装饰画用于房门、隔断、背景墙或柜门等等部件之中。
突出较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效果,让业主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感受到一丝轻松静谧的舒适,同时也美化了实用性区域。
在对室内空间进行装饰的艺术形态选择上抽象绘画的作品愈发增多,将空间形态思维和科学特性渗透到装饰之中,显现抽象与具体的和谐与统一,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活动特性,同时似与不似之间让人有一种想法上的突破,感受思维与视觉的艺术价值,如果在用玻璃材质进行装饰,让人有一种有形无象,虚实相生,达到初一意料之外的精神境界。
用抒情色彩的玻璃装饰画进行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思念”、“幸福”等情感凶素,笔者认为“思念”是一种美,“幸福”是一种至高的家庭境界,以玻璃装饰画的形式作品对室内空间进行装饰,为室内空间增加一些艺术元素的同时还能起到深化业主情感需要的作用。
二玻璃所独具的个性魅力——现代玻璃艺术中的审美
(1)虚幻空间形式
玻璃艺术的装饰性具有三度空间处理理念,在室内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玻璃装饰艺术中所涉及到的虚幻空间而并非“无有”,而是在人脑中由知觉、表象等等元素构筑而成的,是室内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分界点,依赖于设计者的意识形态,设计者要站在业主的角度思考主体的纯精神空间和灵动的生命空间,进行虚幻空间形式的构建,如下图所示的“花样年华”。
(2)流动时间形式
设计应体现现代背景,当处于虚幻的空间中,时间并未停止,而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时间意识应具有流动性和美感,从审美角度设计,流动时间形式应突显“时空性”状态,借助于玻璃的透明性和反光性的质感,在平滑的玻璃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达到化“静”观为“动”照的效果,通过流动的视线形成节奏化的运动形式,实现室内空间有韵律化的与室外空间相融合,有效地调节业主的内心流动时间规律,形成独特的“时间品味方式。
”如右图所示:
三实用性艺术
谈到室内装饰的实用性,我们很自然就想到了家具,环顾当前的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艺术,玻璃家具和饰品的设计一直非常流行,有些设置替代了木质家具,成为了室内空间中设计中实用性的代表,从视觉上来看,玻璃制成透明的家具,视觉降温,在夏天给业主凉爽的感觉,有些色彩斑斓透明家具的设计更是让室内空间感觉分外的明亮。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由于透明的玻璃家具有着较大的市场,所以造型的开发与加工也越来越成熟,玻璃可塑性也越来越强,如果与其他材质的饰品搭配使用,可以使得室内空间更显生动性。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指出了透明的玻璃家具的不足,事物总有两面性,我们在肯定玻璃家具时尚性的同时,也不否认在冬季玻璃家具显得冰冷,会让人感觉不是那么舒服,不过这个是可以进行修饰和改变的,比如在透明酒柜或书架上放盆色彩艳丽的鲜花,借助于鲜花的春意瞬间冲淡冰冷;透明餐桌或书桌可以用加暖色调的桌布的方式来升温;至于透明的椅子,加一个既温暖色调的垫子来解决,在添加其他饰品时要注意与整个房间相协调。
四空间分割艺术
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玻璃家具、玻璃饰品,但是玻璃作为空间材料——比如玻璃陈设、玻璃隔断可能了解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笔者在查阅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国外将玻璃作为空间材料,已经成为营造居室艺术氛围的重要设计手段,我们要意识到玻璃不单单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文化,它和中国的陶瓷一样,是极具表现力的一种空间元素。
举例来说,代表着现代玻璃制造水平以及生产工艺最先进的意大利,有着诸多不同工艺的玻璃,其表现出的艺术气质渗透到各式各样的室内家居用品中。
五结语
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玻璃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材料,其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设计还远不止本文所述,笔者撰写本文目的在于网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玻璃进行室内装饰的艺术空间更为的宽广和自由。
参考文献
[1] 戴舒丰.玻璃艺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向仕龙,张秋梅,张求慧.室内装饰材料[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 王建中.玻璃艺术——视觉·环境艺术丛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
[4] 阮长江.现代住宅局部装饰设计[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 孟梅林,盛容.装饰艺术[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