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这个词语很多人都听过,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词语跟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的呢?这其中的故事,你一定要听给您娓娓道来。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了《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37岁时,因为想要道士的鹅为道士抄了一部《黄庭经》,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晋帝时,在北郊祭祀,更换祝版,祝辞由羲之书写。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匠雕刻。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这便是“入木三分”的由来。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语本《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喻为"书圣"。王羲之在三十三岁时写的"兰亭集序",以及三十七岁时写的"黄庭经",一向被誉为书法艺术中最好的小楷范本。

有一次,晋成帝想换掉王羲之在柱板上的题词,便命一群工匠把题词刮掉,工匠们把柱板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三分深,也没能把

王羲之的字迹刮掉,他们惊讶不已,拿起柱板仔细一看,都不禁大吃一惊,连声赞叹起来。赞叹道:"右军(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由此可见王羲之雄厚强劲的笔力。"入木三分"的典故由此而来。

原来王羲之在题词的时候,非常专注,他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笔尖,使墨迹渗入到了木头三分深的地方,已经无法轻易刮掉了。

原文出自《书断》张怀瓘,记载:"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形客书法笔力苍劲有力,也比喻见解深刻;议论深刻。用作褒义。称颂别人或评论深刻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

当时朝廷每年都要举行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经常会请王羲之执笔,书写有关祭祀天地神明、乞求国泰民安的柱板。

关于王羲之的小故事(一)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

"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