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8
1
课时65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题型一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方法
【考必备·清单】
1.晶胞结构的分析
(1)判断某种微粒周围等距且紧邻的微粒数目时,要注意运用三维想象法。如NaCl晶体中,Na+周围的Na+数目(Na+用“○”表示):
每个面上有4个,共计12个。
(2)记住常见晶体如干冰、冰、金刚石、SiO2、石墨、CsCl、NaCl、K、Cu等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特点。当题中信息给出的某种晶胞空间结构与常见晶胞的空间结构相同时,可以直接套用该种结构。
2.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1)原则:晶胞中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2)方法
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如图所示:
3.“均摊法”在晶胞组成计算中的应用
(1)计算一个晶胞中粒子的数目
非平行六面体形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同样可用“均摊法”,其关键仍是确定一个粒子为几个晶胞所共有。例如,石墨晶胞: 2
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13,那么一个六边形实际有6×13=2个碳原子。
又如,六棱柱晶胞(MgB2晶胞)中,顶点上的原子为6个晶胞(同层3个,上层或下层3个)共有,面上的原子为2个晶胞共有,因此镁原子个数为12×16+2×12=3个,硼原子个数为6。
(2)计算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数目
在金刚石晶体(如图所示)中,每个C参与了4个C—C键的形成,而在每条键中的贡献只有一半,因此,平均每一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4×12=2个,则1 mol金刚石中碳碳键的数目为2NA。
(3)计算化学式
【探题源·规律】
角度一:晶胞中微粒数目及晶体化学式的计算
[例1] (1)(2019·全国卷Ⅱ)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1 3
图2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
(2)(2019·海南高考)已知锰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其中锰离子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2019·江苏高考)一个Cu2O晶胞(如图)中,Cu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4)(2017·江苏高考)某FexN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图可知,As、Sm都在晶胞的面上,该晶胞中As的原子个数=4×1/2=2,Sm的原子个数=4×1/2=2,Fe在晶胞的棱上和体心,Fe的原子个数=1+4×1/4=2,F-和O2-在晶胞的顶点和上下底面,F-和O2-的个数和=2×12+8×18=2,已知F-和O2-的比例依次为x和1-x,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SmFeAsO1-xFx。(2)据图可知,锰离子在棱上与体心,数目为12×14+1=4,氧在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18+6×12=4,所以化学式为MnO,故锰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3)由题图可知,一个晶胞中白球的个数=8×18+1=2;黑球的个数=4,因此白球代表的是O原子,黑球代表的是Cu原子,即Cu原子的数目为4。(4)能4
量越低越稳定,从图2知,Cu替代a位置Fe型晶胞更稳定,其晶胞中Cu位于8个顶点,N(Cu)=8×18=1,Fe位于面心,N(Fe)=6×12=3,N位于体心,N(N)=1,其化学式为Fe3CuN。
[答案] (1)SmFeAsO1-xFx (2)+2 (3)4 (4)Fe3CuN
角度二:晶胞中微粒配位数的计算
[例2] (1)(2017·全国卷Ⅱ)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 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_。
(2)(2015·全国卷Ⅱ)O和Na两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边长a=0.566 nm,F的化学式为________;晶胞中氧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
(3)(2019·惠州调研)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多种方法,X射线衍射法是其中一种。通过对CuCl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的分析,可得出CuCl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距离每个Cu+最近的Cl-的个数为________。
(4)(2019·沈阳模拟)磷化硼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实心球为磷原子,在一个晶胞中磷原子的空间堆积方式为________,磷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该结构中有一个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O位于面心,K位于顶点,与K紧邻的O个数为12个。(2)由晶胞结构可知,一个晶胞中小球个数为8,大球个数为4,小球代表离子半径较小的Na+,大球代表离子半径较大的O2-,故F的化学式为Na2O;晶胞中与每个氧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原子有8个。(3)由图知,以面心Cu+为研究对象,可看出Cu+周围有4个与其直接相连的Cl-,即距离Cu+最近的Cl-有4个。(4)由磷化硼晶体的晶胞结构图可知,该晶胞中磷5
原子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P原子的配位数为4,该结构中有一个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硼(B)。
[答案] (1)12 (2)Na2O 8 (3)4 (4)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4 硼(B)
[规律方法] 晶胞中微粒配位数的确定方法
如:NaCl的晶胞模型如图,Na+配位数为6,Cl-配位数为6
金属Po为简单立方堆积,Po的配位数为6
金属Na、K、Fe为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为8
角度三:晶体密度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例3] (1)(2019·全国卷Ⅱ)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8·全国卷Ⅱ)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c)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 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6
(3)如图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4)砷与铟(In)形成的化合物(X)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用激光器,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晶胞边长a=666.67 pm,则其密度为________g·cm-3。边长a可用2 0003近似计算,设NA=6.0×1023 mol-1。
[解析] (1)由图(a)可知,每个晶胞含Mg原子8×18+6×12+4=8个,含Cu原子16个,则MgCu2的密度ρ=8×24+16×64a×10-103NA g·cm-3。(2)由题给图示可知,Li位于晶胞内部,O位于顶点和面心,因此一个晶胞有8个Li,O原子个数=6×12+8×18=4。因此一个Li2O晶胞的质量=8×7+4×16NA g,一个晶胞的体积为(0.466 5×10-7)3 cm3,即该晶体密度=8×7+4×16NA0.466 5×10-73 g·cm-3。(3)晶胞中含有铜原子数目为8×18+6×12=4,晶胞的质量为4×64NA g,该晶胞的体积为a3 cm3,则4×64NAg=a3 cm3×ρ g·cm-3,故NA=256ρ·a3 mol-1。(4)砷与铟(In)形成的化合物(X)的晶胞中含有As原子数=4,含有In原子数=8×18+6×12=4,化学式为InAs;1 mol InAs中含有14 mol晶胞,因此密度=115+75g·mol-114×6.0×1023 mol-1×2 0003×10-10cm3=4.275 g·cm-3。
[答案] (1)8×24+16×64NAa3×10-30 (2)8×7+4×16NA0.466 5×10-73 (3)256ρ·a3 (4)InAs 4.275 7
[规律方法]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2.晶体密度的计算步骤
【提素能·好题】
1.Zn与S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1)在1个晶胞中,Zn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2)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从晶胞图分析,含有Zn离子的数目为8×18+6×12=4。(2)S为4个,所以化合物中Zn与S数目之比为1∶1,则化学式为ZnS。
答案:(1)4 (2)ZnS
2.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Cu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Cu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 g·cm-3,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Cu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要求列式计算)。
解析:设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a3·ρ·NA=4×64
a= 34×64ρ·NA,面对角线为2a,面对角线的14为Cu原子半径r=24× 34×649.00×6.02×1023cm≈1.28×10-8cm。
答案:12 24× 34×649.00×6.02×1023≈1.28×10-8
3.砷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砷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________个,与每个硼原子紧邻的硼原子有________个,若其晶胞参数为b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表达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8
解析:由均摊法计算该晶胞中砷原子数为4,硼原子数为8×18+6×12=4,所以晶胞质量为4×11+75NA g,晶胞体积为(b×10-10)3cm3,根据密度=质量÷体积,所以晶体密度为4×11+75b×10-103×NA g·cm-3。
答案:4 12 4×11+75b×10-103×NA
题型二 晶胞参数及相关计算
【考必备·清单】
1.晶胞参数的相关计算
(1)晶胞参数
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6个参数来表示,包括晶胞的3组棱长a、b、c和3组棱相互间的夹角α、β、γ,即晶格特征参数,简称晶胞参数。
(2)晶胞参数的计算方法
(3)金属晶体中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中的几组计算公式(设棱长为a)
①面对角线长=2a
②体对角线长=3a
③体心立方堆积4r=3a(r为原子半径)
④面心立方堆积4r=2a(r为原子半径)
⑤刚性原子球体积V(球)=43πr3(r为原子半径)
2.金属晶体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1)空间利用率的定义及计算步骤
空间利用率:指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整个晶体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