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改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改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改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改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摘要:肖邦是蜚声欧洲内外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一生很短暂,但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

乐作品,尤其是钢琴曲。而《降 E 大调夜曲》是其中一部经典的钢琴夜曲。在这首夜曲中,肖邦运用了丰富的创造力,通过对变化多彩的音乐结构以及音乐旋律等的创作,叙写了一曲优美动听、感情丰富的夜色之曲,并表达了他内心独白一样的感伤情怀,体现了他浪漫主义气质的音乐风格。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分析《降 E 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以及和声等方面的特点,来分析这首乐曲的的演奏特点、演奏技巧,希望对弹奏这首曲子的人有所启发。

关键词:肖邦《降 E 大调夜曲》;音乐风格;演奏特点

Abstract:Romantic Chopin is renowned musicians in Europe and beyond, his life is very short, but it created a lot of good music, especially piano. The "E flat Nocturne," which is a classic piano nocturnes. In this nocturnes of Chopin used the wealth of creativity, through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lorful music melody like writing, narrating the song sounds beautiful, rich emotional song of the night, and expressed his inner monologue as sentimental, romantic temperament reflects his style of music. This paper summariz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style of music, musical structure, melody and harmony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iece of music, and playing skills, I want to play this song inspire people.

Keywords:Chopin's "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musical style; Playing Feature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1)

一、肖邦简介及《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背景 (2)

二、《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赏析 (2)

(一)《降E大调夜曲》的艺术风格特点 (2)

(二)《降E大调夜曲》的曲式结构特点 (2)

(三)《降E大调夜曲》的旋律特点 (3)

(四)《降E大调夜曲》的情感特点 (3)

三、《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分析 (3)

(一)《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特点 (3)

(二)《降E大调夜曲》演奏时踏板特点 (4)

(三)《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技巧及启示 (4)

总结 (4)

参考文献: (5)

引言

肖邦是19世纪欧洲着名的音乐艺术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很多富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曲。他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内容,并且从他的祖国波兰的历

史现实出发,赋予了作品浓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伟大的浪漫主义气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创作的大量的夜曲,而其中最着名且影响极其深远的就是《降E大调夜曲》。这首夜曲可以说是肖邦所有夜曲中最有代表性的,无论是在旋律、风格、情感、表现力还是在演奏技巧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将肖邦的浪漫主义情怀演绎的淋漓尽致。

一、肖邦简介及《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全名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科·肖邦,生于1810年的波兰,卒于1849年的法国,是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短暂的生命之涯,却创作了无数优秀的乐曲,为人类音乐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是波兰的音乐神童,六七岁便开始习钢琴,学作曲,八岁就独自登上音乐会的舞台,年纪轻轻(不到二十岁)就因为擅长钢琴、作曲而名满华沙。后来因为波兰战乱,肖邦流离到他乡,但他从没停止音乐创作,反而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曲,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成了当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早期的钢琴夜曲多受J . 菲尔德(英国作曲家)的影响,情感细腻感伤、风格华丽;而后期的夜曲是在流亡法国后创作的,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更复杂的情感和更个性化的风格,内容严肃又更加悲伤,音乐更具有表现力。这说明肖邦在夜曲创作上实现了更高的突破,使得夜曲成为一种意义更深刻的音乐体裁。这其中,最着名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就是《降 E 大调夜曲》。

《降 E 大调夜曲》是肖邦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可以说这首钢琴曲是肖邦所有夜曲里流传最广泛的。这首钢琴作品,是肖邦为玛丽·普列埃勒夫人所创作的一首夜曲,但与普通的表达爱慕的夜曲不同,这部作品既吸取了传统夜曲的特色,又融入了肖邦本人的理解和情感,传达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夜色的诠释,表现出了极致的美感,安静、空灵、明朗。《降 E 大调夜曲》在音乐风格、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富有艺术感染力,影响深远。

二、《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赏析

(一)《降E大调夜曲》的艺术风格特点

《降E大调夜曲》充满了抒情化的浪漫主义色彩,乐曲优美动听,充满诗意,蕴含早期夜曲的痕迹。作为一种夜曲体裁,它是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美丽的夜景的描绘与赞美,来抒发他内心丰富的情感和话语。这部夜曲的主要特征就是演奏旋律非常恬静优美,钢琴织体精心雕琢、丰富多彩,思想情感内涵丰富,同时,具有一种忧郁伤感的情怀,与夜色相映衬,而又具有了无限的张力。

《降E大调夜曲》在曲式结构、旋律、和声、踏板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尤其是和声、踏板的处理、演绎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对后来的影响非常深刻。在演奏过程中,肖邦通过发挥高超的演奏技巧,调整不同的力度,使得钢琴的色调富于无穷的变化。在主旋律上他运用了富于变化的变奏手法,拓展了音乐思想,伴奏方面则运用了散和弦的钢琴织体,这种结合使得音色与音响效果既相得益彰又相互对比,使得演奏内容饱满、情感充沛、旋律动听富有华彩。整首夜曲表现出了完美的诗意的艺术风格,也充分表现出肖邦“钢琴诗人”的雅称。正是它的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钢琴曲迄今被人们所喜爱。

(二)《降E大调夜曲》的曲式结构特点

关于《降E大调夜曲》的曲式结构,曾经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非再现回旋曲式”,有的认为是“带有单三部特点的有二部曲式”,有人认为是“回旋曲式”。在这里本文作者赞同杨雅岚发表在音乐理论上《走进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观点,即降E大调夜曲的结构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即结构标记是ABC样式。全曲共31个小节,A乐段第1-8小节,表达了乐曲的主旋律;B乐段为第13-21小节,这一部分将整个乐曲结构拓展开来;C乐段为第25-31小节,是整首曲子的尾声部分。杨雅岚在她的文章中还分别从旋律、和声等方面

进行了分析以论证这首曲子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三)《降E大调夜曲》的旋律特点

《降E大调夜曲》旋律能够体现出作者本人高贵、忧郁的气质,因为肖邦本身非常重视曲子旋律蕴含的歌唱感。这首乐曲的主旋律被人们所熟知,开篇即在宁静安然的夜晚抒发某种情感,曲子中出现了一个音调是下行且增二度的,这使得曲子笼罩上一层淡淡的忧伤的色调。接下来的旋律则比较独特,作者在曲调上运用了一些装饰性的变化音,使得主题逐渐明朗情绪开始激动。曲子演绎到中间,开始以跳跃的五连音伴奏,使得乐曲听上去好像烦躁不安,主旋律呈现二度音程的特征困难的涌动,但是音区狭窄,它似乎想极力冲破这种束缚,却没有成功。乐曲的中间段辅以和弦来咏叹,曲调稳健从容,具有一种威严的力量感,由浅

至深,蓄积待发,最后爆发的气势如汹涌波涛般,需要两只手自上而下八度齐奏,这时候

作者的身心已完全融入其中,似乎是一缕黎明冲破了浓黑沉寂的夜色。接下来的乐段一开始是第一乐段曲调的延续,情感恬静淡然,但开始运用三个惶恐不安的三连音,使得旋律进一步推进变得有些活泼,并且呈现出了稍许哀怨游离,喘息不定。后来,旋律进入华彩的扩充音段,之后的音乐在安静引人遐想中终止,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降E大调夜曲》的旋律在肖邦的钢琴演奏下如歌如诗,而他对乐曲旋律、乐句等的处理,在当时也深受人们的赞誉。

(四)《降E大调夜曲》的情感特点

肖邦是一位用钢琴来倾诉情感的音乐家,他有着忧郁高贵优雅的气质,这种气质特别适合弹奏钢琴曲,他好似为钢琴而生,钢琴演绎的就是他自己。他的音乐里不仅有淡淡的伤感和沉思,也有很强烈的抗争意识。他的每部钢琴曲里都蕴含着独特的乐思,而夜曲更是独具魅力,在夜色的描述下,很容易让人打开心扉,陷入沉思,从而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降E大调夜曲》是肖邦早期创作的典型乐曲,风格明快浪漫,受当时菲尔德夜曲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与菲尔德夜曲有着相似的风格,有着浪漫主义气质,但是它不是简单的参照,而是大大超越了菲尔德夜曲古典浪漫主义的特点,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通过对《降E大调夜曲》旋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运用了多种变化的华彩的变奏手法,使得乐思表现的淋漓尽致。它就像一杯甘甜的佳酿,入口之后让人回味无穷,在这里既有肖邦其他夜曲的情感特点,抒发对夜色的赞美之情,又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内涵。乐曲主题旋律恬静优美,就好像缓缓的在倾诉什么,它展现出了肖邦来自内心深处的真诚、儒雅,就好像在夜色中与自己的一场对话,有怨怼,有和解,虽然也有一点忧伤的气质,但整体情感平淡而热烈,细腻而真诚,表达出了作者从容不迫、饱含力量的情感。不管是弹奏这首乐曲还是聆听它,都会让人忘掉烦恼与不幸,沉浸其中,怡然自得。

三、《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分析

通过对《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蕴含的情感进行分析总结后,我们才能恰当的分析它的演奏特点,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也才能演绎出这首乐曲蕴含的乐思以及要表达的情感。

(一)《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特点

《降E大调夜曲》在弹奏时,双手要配合协调,还要注意“足下功夫”,即踏板的运用。整首曲子中需要右手弹奏主旋律的装饰音,一直保持咏唱的叹调,而左手一直保持相同的伴奏状态,双手齐奏。伴奏自然融洽的配合主旋律,让人感觉默契,张弛有度。主旋律与伴奏之间也会在音色、音响方面有对比,突出丰富的感情色彩。肖邦在和声的处理方面也是自然流畅,有时候一些强烈的和声转掉,很轻捷的就从他的指尖滑过。《降 E 大调夜曲》

尾声华丽悠长,将这首曲子的情感推向最高潮,尤其是曲子最后倒数第三个长的小节,比较特殊,它处在钢琴的高音区,呈现出的是一串串热烈激荡人心的音符,其中有十二个装饰串音相同,旋律快速的逐渐增强减弱,而在实际弹奏时,可以灵活运用不局限于十二个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引领着听众的思维活跃。弹奏到最后要运用大三和弦以及其内音弹奏出稳定的旋律,音响渐渐减弱,最后在温馨、静谧的氛围中结束曲子,一曲终了,余音缭绕,引人入胜。

(二)《降E大调夜曲》演奏时踏板特点

肖邦在钢琴演奏方面运用踏板的技巧可以说是前人无法企及的,他是时而同时使用,时而交替使用,也不像现代某些钢琴家一样滥用踏板。肖邦对于踏板的微妙运用曾得到同时期的许多音乐家的高度赞扬。例如史特莱赫尔评价他说:“在踏板技巧的运用上,他达到了最高境界,而且他严格管教学生滥用踏板。”可见,肖邦开创性的恰当的使用了踏板技巧。

在《降E大调夜曲》中,踏板的运用就很符合他的特点。曲子开始时是弱音,左手出现第一个音时同时踩下踏板,即“同时踏板”;在左手第一个分解和旋弹奏完之后,不要着急松开踏板,而在弹下第二个和弦首音符后,将踏板快速松开之后再踩下去,这就是“切分踏板”。这种踏板使用方法是肖邦独具的特点,可以使音响色调进行微妙的调整,以展现乐曲和声织体的复杂性。如果乐曲的回旋音旋律弹奏时渐渐增强的话,就需要使用一个踏板,而后还在强音时快速松开踏板;而如果回旋音不渐渐增强,只是拖长的话就不需要使用踏板;如果为了让右手的旋律连音,不间断,就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切分踏板”。《降E大调夜曲》的最后是一些经过乐句,具有华彩性,这种乐句常用“散板奏法”,即在弹奏的时候,既要流畅的弹奏出华彩部分,又必须将低音的和弦体现出来,因此,这首夜曲的华彩部分弹奏时运用了“颤音踏板”,并且同时低音时重踩踏板。这样使得旋律在低音声中颤动、沉吟,显得情绪饱满。整首乐曲中,肖邦对踏板的运用巧妙灵活变化,恰如其分,而踏板的运用也使得《降E大调夜曲》的琴声达到更加完美的境地。

(三)《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技巧及启示

要想弹奏好一部乐曲,仅仅了解了演奏提点、踏板特点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掌握一些演奏的技巧。而所有音乐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这就需要人们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声音,包括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等,而这些都是通过对钢琴做出相应的触键来实现的。通过分析《降E大调夜曲》中肖邦对声音的处理、控制,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一些演奏的技巧,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和控制能力。

《降E大调夜曲》自开始就有一个而且是整首曲子唯一的表情号,即espress.dolee。这表现出了肖邦对乐曲要求极高的的歌唱性,所以其触键在旋律部分要非常到位,极其注意右手对歌唱性声音、非连音、颤音等的触键和演奏方式。左手在连奏柱式和旋时则要格外注意,弹奏效果达到落起的感觉。颤音在弹奏时,则可使用手指的第一个关节并贴在琴键,不能让手指高抬,而手臂要自然放松,后手掌支撑住可以使手指能自由活动,并且要兼顾表情符号之间的速度关系。然而,这种弹奏方式并非绝对统一的,而是因人而异,根据个人的艺术造诣、审美理解以及技巧掌握的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弹奏时要注意整体把握乐曲布局,能够处理好乐曲高潮与节奏自由弹奏之间的转换。

总之,要弹奏好《降E大调夜曲》需要掌握它的演奏特点、各方面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这首乐曲具有的风格特点,深刻体验肖邦在夜曲中抒发的情怀。弹奏时应该能够在内心吟唱主旋律,将自己身心精神融入到钢琴优美的旋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这首乐曲弹奏中可能难点主要是左手和弦的演奏,这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弹奏前对与和弦相关的每个音符心中有数,然后多加练习运用,增强熟练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演绎出乐曲的乐思,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总结

肖邦作为着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更是人们心目中的“钢琴诗人”,他的音乐作品都流露出独特奇异的音乐色彩,充满诗性,有的恬静、柔情,有的奔放、激情,更包含了许多伤感、忧郁和沉思,尤其是他创作的夜曲,更是对夜曲体裁创造性的突破。而《降 E 大调夜曲》是肖邦众多夜曲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既有传统夜曲的特点,赞美了夜色的美丽,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特点,突出了浪漫主义的音乐气质,是着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意境深远,感情充沛。

《降 E 大调夜曲》在结构上更加灵活的运用了单三部曲式结构,在旋律上主调与装饰音相结合,尤其是对装饰音以及和声的运用也更加灵动巧妙,主旋律基调明朗动听,加上伴奏和声的巧妙衬托,更使得曲子整体旋律流畅如诗如歌。正是因为这首乐曲在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演奏特点等各方面都独具魅力,所以在演奏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它的演奏特点、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尤其是肖邦对于踏板的巧妙运用。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深切体会肖邦在这首乐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因为他的音乐就是内心情感的倾诉,钢琴就是他表达自己的媒介,不管是激烈的抗争还是淡淡的忧伤都能通过他灵动的双手恰如其分的传达给世人。只有真正深切的体会到肖邦的情感以及他蕴含在音乐里的思想,才能领略到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的艺术魅力,也才能将这部作品演绎到位。

参考文献:

[1]黄静乐.肖邦《降E大调夜曲》音乐赏析.音乐创作,2015, (5).

[2]薄其晶.?简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音乐.北方音乐,2014, (6).

[3]姜欣.?试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特点.大众文艺,2011, (12).

[4]杨雅岚.?走进肖邦降E大调夜曲.大众文艺,2015, (6).

[5]邓筱筱.?肖邦《降E大调夜曲》演奏分析.艺海,2011, (3).

[6]路远?.肖邦夜曲的艺术风格与情感特点——以降E大调为例.大众文艺,2015, (18).

[7]岳书明.肖邦《降E大调夜曲》中的夜色之美.作家,2015.04

[8]吴蕾。音乐美学视域中的肖邦降E大调夜曲.大舞台(双月号)2009.08

[9]文丽明。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演奏与教学.音乐创作,2009.03

[10]张宁静。浅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艺术特色.中国民族博览,2015.12

[11]宋钰琦。肖邦《降E大调夜曲》赏析.大舞台,2012.12

[12]刘湘。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大众文艺,2010.07

[13]廖一鹿。肖邦降E大调夜曲(Op.9?No.2)演奏初探。黄河之声,2009.06

[14]李佳佳。肖邦《夜曲》的创作特色。大舞台,2015.02.

[15]曾少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作品设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音乐风格类型

这是欧美音乐向大家介绍的160种目前能分出的音乐类型...... 这两天的音乐风格喜好大调查的投票中,有些同学说管理员的分类太业余.欧美音乐希望对目前流行的音乐风格做一个基本的调查,如果像这160种都分下,恐怕大家也很难有耐心看完. 音乐分类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同学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如何分类也是永远讨论不完的问题. 那现在欧美音乐就向各位同学列出流行音乐风格160种所有的介绍,文字有些长,不知道各位同学能不能耐心的看完.如果大家对某种音乐类型有一种模糊的概念.大家就积极分享本日志吧! 1.Acid Jazz(酸性爵士) 这类音乐是成长在爵士、funk、hip-hop之间的音乐。酸性爵士有三个基本元素:它作为一个极富力度的撞击而存在,起初的风格类似于爵士和非洲古巴舞曲,但是它又固执的游离在funk,hip-hop和舞曲音乐之间。1998年,最初它出现在作为美国唱片的说明性短语和重新发行的70年代的英语歌收录辑系列的标题中,被Brits称作在80年代中期再现的特别的夹缝音乐。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一些酸性爵士的艺术家们显露出来:出现了一些乐队,如Stereo MCs,Jame Taylor Quartet,the Brand New Heavies,Groove Collective,Galliano和Jamiroquai,以及一些室内音乐设计,象Palm Skin,Productions,Mondo Grosso,Outside 和United Future Organization等等。 2.Acid Rock(酸性摇滚) 酸性摇滚是幻觉摇滚的一种激烈、大声的变奏。它吸取了盛期已过的Cream和Jimi Hendrix即席演奏的精华。酸性乐队依赖变奏的吉它、柔美的歌声和长时间的即兴表演。酸性摇滚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幻觉剂的生命期限里,它不断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中心——最后没有解散的乐队演变成了重金属乐队。 3.Acid Techno(酸性数码) 当80年代中期酸性室内音乐缄默的时候,却成了年青一代沉进去加深印象的时期,他们变得十分容易受声音的影响。在90年代初,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做音乐,并人让声音去适应技术而不是象古典芝加哥室内音乐那样是一种柔美和暖调的风格,和早期的德国Trance十分相似。酸性数码包括许多早期的唱片,如Aphex Twin,Plastikman,和Dave Clarke等等。 4.Adult Alternative(成人另类) 成人另类音乐的听众很多,那些乐于接受与主流音乐有所不同,但差距又不是很远的人往往是它的追随者。很难说清楚是否是新成人时代的电波模式造就了成人另类还是本身成人另类就是为了电波而存在。成人另类的风格是:无论是原声的,电子的,还是电子与原声的合成,都深受流行,摇滚和爵士的混合成分的影响。(虽然成人另类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乐器,但不少专辑却以一些柔美的声音来表达)。当他们要让听众很容易接受他们的音乐时,顶级的艺术家们对旋律的感悟和乐器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韵律的持久性总有特别的天分。不过它也有不足之处,成人另类有时候听起来就象没有歌词的过了时的流行音乐。 5.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成人另类流行/摇滚) 成人另类流行/摇滚是相对于主流音乐的另类摇滚的一个分支, 它具有柔和的旋律和另类柔美风格。成人另类流行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但是艺术家并并不是以商业为目的。他们来自传统的流行吉他音乐,80年代的流行舞曲(正如Gin Blossoms, Barenaked Ladies的音乐),民谣和传统的歌者(正如Indigo Girls, Tori Amos, Jeff Buckley, Sarah McLachlan, Fiona Apple, Jewel的音乐),美国传统摇滚乐(正如Sheryl Crow, Hootie & the Blowfish, Dave Matthews的音乐),时髦的trip-hop电子(正如Portishead的音乐)。成人另类流行/摇滚的产生来自于人们感观的成熟:它有意和无意的成为90年代的主流音乐形式。它使摇滚的形式变得更加松散,更加注重创作技巧。它的缺点是,成人另类摇滚的灵感仅仅停留在物质表面上-经常在表演中因为刻意追求而变得做作,有意让音乐变得甜美,或使声音变得深沉。但就优点而言,这种风格造就了优秀的需要经典音乐而非凭借大声歌唱的艺术家。 6.Adult Contemporary(成人时代) 成人时代的本质是精练的风格。换句话说,它的演奏就像“街道中央的隔离带”。它十分缺乏摇滚或者soul 这些音乐所具有的摩擦和圆滑的声音,但是它却像传统流行音乐一样过分的重视原声效果。成人时代和软摇滚的主要分界在于:成人时代更普遍使用音响合成(以及别的电子技术,如电子鼓)作为它的一个闪光

悲怆第三乐章音乐分析及演奏提示

《悲怆》第三乐章音乐分析与演奏提示 龚易男 摘要:本文对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三乐章进行音乐分析,从而揭示出音乐的英雄人格和抗争精神,并对钢琴演奏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悲怆》第三乐章;钢琴作品;演奏提示 贝多芬作为举世闻名的德国音乐家,其生平成就无须赘述。钢琴奏鸣曲《悲怆》作于1798—1799年间,此时他已经开始饱受耳聋的折磨。标题虽为“悲怆”而音乐更多表现对不幸的“隐忍”,对命运的“抗争”。 《悲怆》第三乐章为回旋奏鸣曲式,快4/4拍,c小调。音乐性格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富于展开的成份,结构干净利落而又极富张力。。它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一次利用回旋曲式特点加强奏鸣曲的戏剧性。作品交替运用了大量的连线与跳音,音乐演奏方面总的要求需要富有乐句感,要灵活运用手腕动作来结束乐句及表现各种演奏效果。 一、呈示部: 呈示部为1-17小节,主部主题极为明确地概括了第一、二乐章的某些动机和主题。音量p体现出克制和含蓄,速度可用极快的快板。演奏要强调主旋律线条,装饰音演奏要轻巧。 [1-2]第一乐句,弱起,从第一乐章的副主题扩充而成。以连续的附点音符解决到主音带来“隐忍”的情绪。右手演奏要突出附点的效果,左手演奏分解和弦要均匀。 [3-4]第二乐句,音符密度加大并以三次重复加强属音结尾。右手装饰音可以与之后的四个音形成一个整体类似回音的效果。左手出现三组三度音程是为了增加和声效果,演奏上不能突兀而要与整个乐句一致。 [5-8]第三乐句,主题的陈述被拉宽并用K46-G-T完全终止式来结束。演奏时要用弱起接装饰音造成一拍比一拍紧的积极情绪,音色也可以演奏得明亮些。 [9-12]重复第三乐句,不再使用装饰音而改为重复八度,音乐更加坚定。左手演奏音域扩充的分解和弦情感要更丰满。 [13-17]新材料乐句从阻碍终止到完全终止巩固了调性。旋律的坚强要表现出来,切分音要特别强调。tr 与装饰音可以合并为一个回音。16小节的渐强(cresc.)到f是抗争情绪的第一次爆发,力度要跟上。 二、第一插部: 第一插部为18-61小节,使用了若干个主题动机,在c小调的属七和弦上结束。插部是大的扩充和丰富,演奏时要注意音量p仍然是克制的,但sf与cresc.的使用更为频繁,表现出音乐性格的“抗争”因素。 [18-24]连接部,两个全音符和弦的演奏应该丰满、柔和、持续音般的。要灵活运用手腕轻巧连贯的演奏19-20、23-24小节分解和弦变体。左手第20、24小节重复三次的音程也要轻巧。 [25-32]副主题,转调为明朗的bE大调,温柔的(dolce)音乐纯朴而明亮。28-29小节右手加入一点复调因素,全音符bB音的演奏要明晰。演奏31小节要强调cresc.及连续切分。 [33-36]补充段,开放于4个小节的半终止。与副主题的温柔相对比,音乐性格变得强硬。回音和连续音阶下行要演奏出风一般的感觉。 [37-43]第1结束主题。是副主题的补充,演奏要延续之前的风格。 [44-50]第2结束主题。加连线的顿音造成一种十分安静的印象。半终止结尾做出强音(sf)和渐强(cresc.)使得音乐又产生抗争性。 [51-61]第3结束主题。其主题材料与第1结束主题相同。左右手轮奏加强了音乐的流动性,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左手50-51小节的bA音到G音应该用滑奏来保持线条的连续。54-55小节右手低八度而左手底了两个八度使得音区对比进一步扩大加强了音乐的抗争力量。56-61小节转回c小调,抗争情绪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急速下行音阶中又一次爆发,力度和紧张感达到新的高度。 三、第一再现部: 62-78小节是呈示部的完全再现,随后转入幽静而柔和的第二插部主题。演奏时注意控制好音量来跟前后段落产生对比。 四、第二插部: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 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3.织体 4.旋律 5.曲式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 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 3.《侏儒》冼星海 4.《为什么》贝多芬 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 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 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 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分析声乐与器乐的相互关系

分析声乐与器乐的相互关系 声乐与器乐演奏同作为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通常,我们把学习发声方法的过程称之为“塑造歌唱的乐器”,通过多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建立好的气息、稳定的口咽腔,使人体这件“乐器”能够演奏出漂亮的音色。同样,在学习乐器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中经常会提醒学生,“如歌唱般地演奏”。可见,声乐与器乐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教学发现,在声乐课堂中,将声乐与器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把抽象的声乐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具体而形象,从而引导学生更快地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 一、声乐与二胡 在歌唱中,呼吸的训练至关重要,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在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提气的情况,尤其在初学者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教师经常会提醒学生,“把气放下来、把声音放下来”,但是怎么放下来却着实成了一个难题。在最初学习声乐的时候我也经常被这个问题困扰,直到有一天声乐课上,我的老师王翼亭教授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不管唱高音还是低音,声音一定要…坐在气息上?,就像拉二胡一样,不管音区如何变化,琴弓始终是紧贴琴筒的,假如把弓子拿起来放到琴弦的上部去演奏,声音就会是干涩、刺耳的了;只有弓子贴紧琴筒演奏,音色才好听,音量才有保证。”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比喻,让我茅塞顿开,马上明白了气息安放的重要性。下课后,我又专门去看了二胡专业的同学练琴,并实践体会了琴弓离开了琴筒,就无法产生好的共鸣,就很难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支点保持在横膈膜周围, 这极像二胡的琴筒。通过这个比喻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并记住演唱时一定要把气息放好、放平。 二、声乐与小提琴 1.力量的使用。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经常听到老师这样的提醒:放松地去歌唱。于是便出现一种情况,学生为了追求放松的状态,大量运用假声,以致使中低声区唱出来的声音虚而空。其实在歌唱中放松与紧张是并存的,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一问题。“歌唱家的嘴

“浅析尚雯婕的音乐风格”剖析

论文 题目浅析尚雯婕的音乐风格——以《最终信仰》为例 作者徐亚茹 工作单位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学科专业音乐学 地址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黄河西街129号 邮编 753000 邮箱https://www.doczj.com/doc/e69849248.html, Q Q 453367599

摘要 尚雯婕,中国著名女歌手,独立唱作人。2006年获“超级女声”冠军。200 8年底、2010年两度献唱冯小刚导演电影《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主题曲,2 010年献唱上海世博会比利时馆主题曲,并蝉联2011、2012、2013年三届音乐之声,2011、2012年两届音乐先锋榜最佳女歌手,2013年荣获音乐之声最佳制作人,2013年荣获音乐风云榜最佳专辑及评审会特别大奖主席奖。作为唱作人,其原创和演唱歌曲《最终信仰》荣获2013年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年度金曲奖,尚雯婕因此被评为年度最佳制作人,年度最佳女歌手。《最终信仰》成为她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现了她另类的一面。本文就以《最终信仰》为例分析尚雯婕的音乐风格,让大家对尚雯婕的音乐的“另类”风格有更多地了解。 关键词:尚雯婕;音乐风格;《最终信仰》

Abstract Shang Wenjie, the famous Chinese singer, independent singer-songwriter. 2006 "super singing girl" title. By the end of 2008, 2010, "if you are the one" by director Feng Xiaogang film, "Tangshan earthquake" theme song, "Shanghai 2010 Belgian Pavilion Expo theme, and ranked 2011, 2012, 2013 three session of the sound of music, 2011, in 2012 two session of music pioneer best female singer, in 2013 won the best producer of the sound of music, in 2013 won the Billboard Music Album and jury special award the prize. The final song "faith" won the 2013 China Music Radio TOP rankings annual Golden Melody Awards, Shang Wenjie was named best producer of the year, best female singer of the year. As the mature period of Shang Wenjie's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showing her offbeat. This paper takes "belief"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music and styles, so that everyone on the Shang Wenjie music "offbeat" style is more about. Key words:Shang Wenjie;Music style;The ultimate belief

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摘要:本文分析的是由王建中先生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通过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的特点及内容,作品弹奏时的处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现中国钢琴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彩云追月分析演奏处理 《彩云追月》原曲是由我国人民音乐家任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1975年,王建中先生把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改编为钢琴曲《彩云追月》。王建中是江苏江阴人,曾任上海音乐学院的副院长职务,是中国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有民歌作品《陕北民歌四首》、《云南民歌五首》、《浏阳河》;唢呐曲改编《百鸟朝凤》;创作歌曲改编《大路歌》、《走进新时代》;古琴曲改编《梅花三弄》;器乐合奏曲改编《彩云追月》;说唱音乐《蝶恋花》等。 1 作品分析 《彩云追月》注重发挥钢琴性能和表现手法、还有民族风格。不是单纯的采用西方音乐的技法,也不是单纯的采用中国的五声音阶,而是把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拥有了独特的韵味。旋律简单质朴,线条流畅,抒情优美,婉转,拥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民族韵味,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 1.1内容分析 这首乐曲并不是简单的改编,而是在保留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音色、织体、调式的变换,在原来旋律中,运用了琶音、颤音、装饰音和增加色彩性的音程等手法使之钢琴化。同时,在作品中还有用钢琴来模仿民族管弦乐的弹拨乐器。曲子不仅重视“线性思维”,还注重“立体思维”,旋律简单流畅,和声的进行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整首曲子,都是温婉流畅,用独特的手法表现出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充分体现了钢琴音乐的神韵,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地,是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的中国钢琴作品。 1.2技法分析 全曲由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构成,A调,4/4拍,中板。第1到9小节为引子部分,乐曲开始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音阶式的装饰句,加上清澈的颤音来引出主题,主体具有民间色彩,节奏平稳,旋律如歌,富有诗意。中段的旋律更是令人陶醉神往,流动的琶音伴奏音型,丰富的和声是旋律更加的唯美、轻盈。紧接着主题再现部分,旋律采用八度和弦构成,增加了乐曲的氛围。伴奏部分运用五连音的琶音加上柱式和弦,增添了乐曲进行的动力,把曲子推向高潮,尾声和引子相呼应,力度减弱,速度渐慢,在流动而悠扬的分解和弦中结束全曲,而音乐仿佛没有停止,引人遐想。

班级音乐会演奏作品分析分析

河北传媒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音乐会演奏作品分析 姓名:王喆 学号:100504030146 院(系)名称:音乐工程系 年级:2010级本科 专业:音乐表演 指导教师:郭佳 2014年5 月10日

目录 1 毕业音乐会节目单 (1) 2 毕业音乐会作品分析 (3) 后附:毕业作品光盘 (注:最后一页为空白页,全部页面设置为上下右为2.5厘米,左3.1厘米,以下全部红色及说明部分定稿后需删除。)

摘要 【摘要】: 本文以音乐会演奏作品《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740》两首演奏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介绍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曲式及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作品演奏的自我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根据个人的想法结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也能体现我对古典作品的理解及变现能力。 【关键词】:《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740》作品分析

Abstract Content In this paper, concert works "Beethoven tempest sonata" "Czerny Piano Etudes" twofast 740 first play of creation background, composer and to 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 music and performing techniques of the works.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self analysis is very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 ideas and works of two degree creation, also I can embody the classical works of understanding andliquidity. Key Words:"Beethoven tempest sonata" "Czerny Piano Etudes" fast 740 works analysis

音乐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文档

音乐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 巧和艺术特征文档 Music paper - Analysis of Bach bwv846's performance s kill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音乐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文档 前言: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本文档根据开题报告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系别: 音乐系 专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巴洛克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他综合德国南北前辈之长使管风琴音乐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管风琴音乐是巴赫创作的基础与核心。代表作有《g大调幻想曲与赋格》、《e 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马太受难乐》。。巴赫努力锤炼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风格,在一些管风琴作品当中展示其宏伟壮丽与戏剧性风格,这在之前都是前所未有的。巴赫是一个心灵丰富、思想深刻的伟大艺术家,他的音乐深刻的表达了经过三十年苦难战争之后,德国人民德思想感情,从他那博广宽大德心灵中流淌出来的音乐,体现了他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人类忘我的爱。他继承了复调音乐的优秀传统、完善了赋格形式。巴赫的崇尚理性,尊重科学,音乐思维富有逻辑性,积极支持十二平均律。不仅把自己的键盘乐器改调新律,还先后创作了两部《平均律钢琴曲集》,用创作的时间来证明平均律的优点和切实可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键盘音乐的经典,惊人的宝库,不仅在技巧上是无法与人伦比的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他的古钢琴创作几乎包括了巴洛克晚期已经定型的所有古钢琴体裁。通过他的艺术实践,使酝酿以久的大

民歌音乐风格差异浅析

中国矿业大学民歌音乐风格差异浅析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机自08-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地理环境 (3) 二、文化背景 (4) 三、语言习惯 (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不同的地理文化正是音乐多样的根源。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各民族人们借助音乐这一载体抒发自己对于家乡、爱情、生命、劳动等真挚的情感。在此我从对地理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与中国民歌音乐风格的关系做出几点浅微的分析。 民歌是我国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民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音乐语言简明洗练,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众多的人口和民族,造就了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歌。而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也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语言朴实洗炼、节奏自由不工整(民歌节奏的不规整,与其说是未受训练的结果,不如说是遵循了心灵的自然律动。自然的歌唱是自发和自由的,无所谓严格的拍子。民间的歌唱正是出于这种原始激情的力量脱口而出。)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民族音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说法能更精确地表现地域生态对民族音乐的影响: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自然环境是滋养民族音乐的土壤,北方音乐的豪放粗犷,南方音乐的俊秀灵巧;高原音乐的高亢嘹亮,平原地区音乐的舒展自如等,都印证了民族音乐的地域属性。不同地域下的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在这环境下形成下的人的思想意识等,都和民族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地理环境 一个民族的民歌风格与之相关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音乐风格。从我国的地理背景来说,中国地域辽阔,有地形之分,气候之分,各地经济生产方式也不同,因此,在大民族、大文化中,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的不同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这种特色和差异的程度,与交通发达的状况和对外交流的程度形成反比:交通越发达,对外交流越多,地域性特征往往越模糊,或呈混合状态;反之,交通越闭塞,与外界的往来越少,地域性特征往往越鲜明。如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因此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另外与中国民歌风格相似,这种情况同样适应于不同民族。如我们听非洲音乐,非洲音乐使用最多的乐器是打击乐器,而且非洲人最喜欢的音乐方式是摇滚乐,这个与非洲的地狱有十分重要的联系。洲地处一个在地球的赤道这个位置。这个位置有一个特点就是太阳最容易照射最多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人们受到太阳的紫外线也是十分多。因为这个原因,这里是黑人的底盘,非洲有许多黑人。在这里的气候特点就是干旱与炎热。在这里的人们都是生活在炎热之中,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空旷的沙漠地狱,这样的地域和我们陕北地域十分相似。这是两个地方的共同点,这些地方的环境都是十分的荒凉,没有什么植物生长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会给人们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常常起着阻挡和分割的作用,如秦岭是我

小学音乐人音版教材分析和解读二年级音乐上

小学音乐人音版教材分析 和解读二年级音乐上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教材分析上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这次我解析的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兽王》和第七课《跳动的音符》。首先我们来看第六课《兽王》,这一课有两首歌曲《两只老虎》《猫虎歌》和两首欣赏曲《狮王进行曲》和《老虎磨牙》构成。 总述,从题目上看,这一课是和动物有关的一课,老师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动物,特别是小猫小狗这些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但是对于老虎狮子这种庞大凶猛的动物却是孩子们内心感到非常害怕的,而这一课通过音乐所表现的老虎狮子的形象是非常幽默诙谐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一种音乐形象。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作品《两只老虎》 ①来源:这首歌曲老师们非常熟悉,它的旋律来自于一首法国童谣 《雅克兄弟》,由于旋律朗朗上口,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咱们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演唱这首歌曲。但往往音高节奏都唱不准。对于这种孩子们一唱就会,但又唱不准、唱不好的歌曲,,我们挖掘教材应更加细致,把握音乐形象应更加的到位。 ②分析作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⑴整体分析:这首歌曲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它的旋律采用上下行级进并且带有重复性,歌曲一字一音非常便于孩子记忆和掌握。

⑵逐句分析:这首歌虽然是后来填词的但是它的词曲结合的非常贴切。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乐句,1231、1231旋律平稳非常具有叙述性就象讲故事,告诉我们这里有两只老虎,这个地方要唱的平稳一些。(唱)第二个乐句(唱)看345--︱345--︱是一个旋律的上行,二分音符5的出现突出了老虎的特点跑得快,咱们可以突出跑和快这两个字的演唱(唱)。第三个乐句节奏变得密集,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6,565431(唱)从音乐上我感觉起到了一个强调和提示的作用。这两只老虎长的还很特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这一句要唱的轻巧一点,表现出老虎的可爱有趣的形象。第四句351(唱)出现了全曲唯一的大跳,突出表现了孩子们看到老虎有趣的样子之后,非吃惊的语气,演唱时,语气加强(唱)。 <4>轮唱教学 我重点讲的问题是解决歌曲的轮唱。 这首歌曲还是一首简单的二声部轮唱歌曲。这是低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轮唱,孩子们对它的认识还不清楚,更谈不上了解。所以开始接触,孩子们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我们老师在低年级要用好的方式,方法,引发孩子对轮唱的兴趣。才能更好的为高年级合唱学习打好基础。 拿到这首歌,进入轮唱教学时,我们首先要从听觉上让孩子自己发现这首歌与以前我们所学歌曲有什么不同(孩子们会说有两组人演唱,而且是一前一后在演唱)。我们再从从歌词上让他的发现同是一首歌。歌词有所不同,第一段歌词多了两个真奇怪,我们可以

音乐风格分类数学建模

目录 一、问题重述 (3) 二、问题提出 (3) 三、问题分析 (3) 四、模型假设 (4) 五、主要符号说明 (4) 六、模型建立与求解 (5) 6.1探究影响流行音乐风格分类的主要因素 (5) 6.1.1旋律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5) 6.1.2音高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1) 6.1.3和声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1) 6.1.4音色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1) 6.1.5复调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2) 6.1.6节拍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12) 6.2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 (13) 6.2.1模型的建立 (13) 6.2.2模型的求解 (16) 6.3用matlab进行音乐特征提取 (17) 6.3.1利用FFT进行频谱分析 (17) 6.3.2特征提取分析 (18) 6.3.3特征提取结果 (18)

6.4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 (19) 6.4.1 BP神经网络介绍 (19) 6.4.2 BP神经网络训练步骤 (20) 6.4.3 BP神经网络语音特征信号分类 (22) 6.4.4 归一化处理 (22) 6.4.5 结果分析 (23) 七、模型的优缺点 (25) 7.1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25) 7.2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 (25) 7.3 BP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25) 八、参考文献 (26)

一、问题重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行音乐的主要传播媒介从传统的电台和唱片逐渐过渡到网络下载和网络电台等。网络电台需要根据收听者的已知喜好,自动推荐并播放其它音乐。由于每个人喜好的音乐可能横跨若干种风格,区别甚大,需要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探讨如何区分音乐风格的问题。 在流行音乐中,传统的风格概念包括Pop(流行)、Country(乡村)、Jazz(爵士)、Rock(摇滚)、R&B(节奏布鲁斯)、New Age(新世纪)等若干大类,它们分别可以细分成许多小类,有些小类甚至可以做更进一步的细分。而每首歌曲只能靠人工赋予风格标签。这样的做法有许多不足:有的类别之间关系不清楚,造成混乱;有的类别过度粗略或精细;有的类别标签没有得到公认;有的音乐归属则存在争议或者难以划归。 二、问题提出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流行音乐的风格给出一个自然、合理的分类方法,以便给网络电台的推荐功能和其它可能的用途提供支持。 三、问题分析 对于流行音乐风格的分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探究影响流行音乐风格分类的主要因素。目前,旋律、音高、和声、音色、复调和节拍等都是体现音乐风格的因素。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检验、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影响流行音乐风格的主要因素; (2)音乐特征提取。通过FFT进行频谱分析,利用不同类别音乐的统计规律提取

关于《交响旅程》的音乐与演奏解析

关于《交响旅程》的音乐与演奏解析 《交响旅程》是日本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松本淳一的作品。其作品大都采用传统作曲技法,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探索新的音响使用,采用传统配器方法以表现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其在双排键电子琴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发行过多张作品专辑,更凭其作品《剧的情景》于1995年获得“第31届雅马哈双排键电子琴比赛”第一名。本文所分析的双排键作品《交响旅程》是松本淳一近几年的新作,不仅继承了其一贯的“大张力”音响风格,也渗透了强烈的表现欲望,少见的在其作品中揉入了细腻的情感内涵,与他一贯恢弘大气的风格形成了对比,可以看做是作曲家成熟后继续探索的一种表现。 一、布局与配器音响分析 《交响旅程》以三拍子作为全曲强弱规律,调性布局复杂,b——升f——降G——A——F——降E——E,此外中间穿插了多次复杂的近、远关系离调。从调性布局可以看出本曲中松本淳一的调性观念以远关系转调为主,偏好以大跨度的调性差异获得作曲家所需要的音响效果。在结构上,全曲从“A”段落到最后的“R”段落共18个小段落,将19个小段落按照其配器、速度、情绪特点进行分析,可分为三个较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A-H) 第一部分的音乐充满松本淳一个人风格,每个乐句都类似对话,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和声复杂,具有强大的动力性。以作品的开始A 段落为例。前四小节以b小调属和弦根音开始,解决至b小调的主和弦与D大调的属和弦,形成了一个具有三对二度关系的极不协和的和声,并在第五小节再度连接到一个由属挂四和弦和下属二和弦组成的包含了两对二度和一个三度关系的和声中,极不和谐的音响以巨大的推力推动音乐的发展,最后以A大调的属挂四和弦结束,意外进行至B段落开头的A大调下属功能,开启了B段落。在音色制作和配

浅谈流行音乐的风格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特点 赵箫笛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风格常用的主要有:R&B风格、摇滚风格、民谣风格、爵士乐风格、嘻哈风格、电子乐风格、乡村乐风格、流行舞曲风格、音乐剧风格。 由于流行音乐追求的风格性,而演唱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却决定音乐风格的走向。 R&B -节奏布鲁斯 Rhythm and blues简称:R&B或RnB,台湾、港澳、马新作节奏蓝调,又称节奏怨曲。是一种首先非裔美国人艺术家所演奏,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由是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广义上,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基础, Billboard杂志曾介定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见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Hip Hop和Rap都源於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R&B成分。 代表人物:中国的rnb歌手:方大同,陶喆,曹格等,外国R&B代表人物黑人歌手Stevie R&B,英国Michael Jackson,世界流行天王Beyonce,美国超级流行天后Wonder 乐坛最完美、杰出的歌手craig david,美国流行小天后蕾哈娜(Rihanna)等,由于太多不再列举。

起源于60年代,BPM约在100-110拍,中文翻译成:“说唱、饶舌”。Rap是流行于当时于黑人青年当中的音乐种类,它是一种很奇怪的音乐类型:它以人声的吟唱来代替音乐中旋律的部分,加上鼓的清晰浓郁节奏;朗朗上口的通俗歌词,Rap一下子成为了年轻人的最爱。 Rap有一段时期只是黑人歌手的专长,但不久一些白人乐团也加入了Rap的行列当中。 Rap舞曲从60年代流行至今,令许多舞曲作品均整合进了一些Rap的元素。Rap的出现是非常了不起的。 代表人作品:王力宏《在梅边》,MC Hammer(MC汉默),埃米纳姆(Eminem)等。 嘻哈HIP-HOP 嘻哈音乐,起源于80年代,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BPM在90-110拍。Hip-Hop前身是Rap和一点点的R&B,再加上各种磨片的音效声,属于80年代开始年轻人爱玩的音乐。Hip-Hop舞从字面上来看Hip是臀部,Hop是单脚跳,Hip-Hop则是轻扭摆臀。Hip-Hop有Rap的饶舌和较R&B 复杂的节奏以及电唱机的音效,另外在墙上涂鸦也是Hip-Hop文化的延伸。 代表人物:2pac,Notorious B.I.G,柯蒂斯·杰克逊(50 Cent),吹牛老爹(P.Diddy),。等AY-Z J天王HIP-HOP美国 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 这个名字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它的源流很广。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在唱法上,起先多用民间本嗓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小合唱,用吉他、班卓琴、口琴、小提琴伴奏。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

浅析贝多芬音乐风格

钢琴名曲鉴赏论文 ——浅析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风格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特别是对钢琴曲的鉴赏就更加需要用心去感觉、去聆听。因为钢琴贵为乐曲之王,用它所弹奏出来的音乐实在是不同凡响、简洁又极具有穿透力。就我个人认为,学会对音乐的鉴赏和对各种乐曲的识别是生活中的一种艺术。为此在钢琴名曲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多位西方音乐钢琴作曲家的人物传记,有巴赫、莫扎特、海顿、克劳德·德彪西、约翰·施科劳斯、当然还有位在西方音乐史上极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家贝多芬。现在我就在学习中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风格的一些理解和感受,通过此篇论文与大家交流并分享。 可以说,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任何一位作曲家青年时期的作品和晚期作品,在风格上有所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同的,但唯独贝多芬的作品,可以非常明确地加以区分。他的音乐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通常的分期是:自作品第一曲至《英雄》交响曲之前为初期。约自《英雄》交响曲至第七交响曲前后为中期;其后的晚年作品为后期。 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在音乐史上立下了难以逾越的丰碑,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其中以附有标题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风行。 贝多芬的初期作品是在他来到维也纳之后的十年里,边学习边创作的乐曲,他沿用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形式,在内容上也多方面受到这些先辈的影响;这些作品当然不是单纯的模仿,其中具有许多他独自的特征,但与中期和晚期作品相比,激动人心之处就不多了。 1800年以后,贝多芬的创作开始形成个人风格,即由维也纳初期受海顿、莫扎特的影响,渐渐转向一种富有哲理、戏剧性和英雄特质的音乐思想,从而形成新的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创作,这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道路进入了成熟阶段。这部作品完全奠定了他创作的基本逻辑枣“通过斗争,得到胜利”,“通过艰苦,走向欢乐”。《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田园交响曲》是源于贝多芬居住在维也纳期间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改完整版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改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析《降E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摘要:肖邦是蜚声欧洲内外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一生很短暂,但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曲。而《降 E 大调夜曲》是其中一部经典的钢琴夜曲。在这首夜曲中,肖邦运用了丰富的创造力,通过对变化多彩的音乐结构以及音乐旋律等的创作,叙写了一曲优美动听、感情丰富的夜色之曲,并表达了他内心独白一样的感伤情怀,体现了他浪漫主义气质的音乐风格。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分析《降 E 大调夜曲》的音乐风格、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以及和声等方面的特点,来分析这首乐曲的的演奏特点、演奏技巧,希望对弹奏这首曲子的人有所启发。 关键词:肖邦《降 E 大调夜曲》;音乐风格;演奏特点 Abstract: Romantic Chopin is renowned musicians in Europe and beyond, his life is very short, but it created a lot of good music, especially piano. The "E flat Nocturne," which is a classic piano nocturnes. In this nocturnes of Chopin used the wealth of creativity, through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lorful music melody like writing, narrating the song sounds beautiful, rich emotional song of the night, and expressed his inner monologue as sentimental, romantic temperament reflects his style of music. This paper summariz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style of music, musical structure, melody and harmony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iece of music, and playing skills, I want to play this song inspire people. Keywords: Chopin's "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musical style; Playing Fea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