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史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商业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32

课程名称:中国商业史

学时:36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

说明:原课程名为《商业史概论》。

适用范围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经济类各专业本科生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中国商业史》作为中国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性质上看既是一门历史学课程,也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历史上的商业事件、政策、思想、人物和典籍为重点,通过对相关史料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对中国数千年的商业历史发展状况有基本的了解,把握中国商业发展的特殊性,明了长期影响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重农轻商思想及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形成原因和消极影响等,结合现实,史论结合,重在启发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爱国心、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内容体系上,《中国商业史》包括三个部分,即古代、近代和现代,古、近代商业史以鸦片战争为分界,近、现代商业史以新中国成立为分界,其中又以近现代商业史为重点。随着国内外商品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中国商业史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商业史》也将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下列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1、系统了解中国商业史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对中国商业史中的一些主要现象、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

3、对中国商业史上的事件、政策、思想、人物和典籍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综合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第一章商业的产生与奴隶社会的商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商业史的一些预备知识,掌握有关中国商业史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以及本课程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为以后各章的教学和学习奠定基础;掌握中国商业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商业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商业史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情况介绍。

教学难点: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

[教学内容]

绪论

一、中国商业史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二、中国商业史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情况介绍

三、本课程的内容安排

第一章商业的产生与奴隶社会的商业(公元前476年以前)

第一节中国商业的产生

一、商业的概念与起源二、我国古代商品交换的产生

三、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

第二节中国古代关于商业的传说

一、神农氏“日中为市”说二、“祝融作市”说

三、皇帝时代“服牛乘马”“市不预贾”说

四、尧、舜、禹时代关于商品交换和商业的传说

五、关于商族祖先王亥经商的传说

第二章商和西周的商业(公元前十六世纪——公元前771年)[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和西周商业的基本情况,了解货币的产生及其种类和演变过程,掌握工商食官格局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要求学生对工商食官制度的优缺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能通过与现实中的“官本位”现象相对照,分析、思考排除其影响的办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产生、种类及其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工商食官格局的形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城市商业萌芽二、海贝为主要货币

三、商业受奴隶主控制四、市场管理制度建立

第二节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商人阶层的出现

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及其局限二、贝币的广泛流行和铜铸币的出现

三、商业和商人阶层的产生

第三节商业的格局与市场

一、城市商业的萌芽二、工商食官与奴隶主经商

三、民间商业四、《周礼》中的市场管理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基本情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政策,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去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商业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管仲的商业思想与商业政策。

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大发展的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由经商二、货币的发展

三、重视商业

第二节诸侯列国商业的发展和地区之间物资交流的活跃

一、春秋时期东周王国和各诸侯国的商业二、战国时代商业的繁荣

第三节“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和自由大商人的崛起

一、“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二、自由大商人的崛起

第四节铸造货币的广泛流通和黄金的使用

一、铸造货币的种类及其流通二、黄金的大量使用

第五节春秋战国时代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政策

一、管仲的商业思想与商业政策二、计然、范蠡的商业理论

三、白圭的经商致富理论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大发展的原因

一、生产力的重大进步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动

第四章秦汉至隋唐五代的商业

(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秦汉至隋唐五代商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城市的变迁与市场的发展情况,理解抑商思想在中国产生、延续的原因及其影响;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的积淀中发现现实中存在的思想观念的由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会客观、实际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的变迁与市场的发展。

教学难点:抑商思想在中国产生、延续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业发展的概况

一、秦汉时期商业在抑制中缓慢发展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商业的衰退

三、隋唐时期商业的繁荣和五代时期商业的凋敝

第二节城市的变迁与市场的发展

一、城市商业的发展变化二、市场管理制度的演变

三、夜市、草市与农村集市

第三节商业行业组织与官营商业

一、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二、商业行业与商业组织

三、官营商业

第四节抑商政策在全国的推行及其制度化

一、抑商政策的萌芽二、汉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抑商政策和贱商措施

三、汉代抑商政策的制度化

第五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商业往来和对外贸易的兴起

一、国内各民族之间商业往来的发展二、对外贸易的兴起

第五章宋辽金元的商业

(公元960 ——1368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