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鲤鱼加工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60
刘家峡水库黄河鲤鱼深水网箱仿野生养殖试验刘春平(永靖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甘肃永靖731600)鲤鱼是我国养殖的主要淡水鱼之一,刘家峡水库曾经是野生黄河鲤鱼栖息繁衍的天堂,但在人们的不断捕捞和池沼公鱼、虹鳟鱼等外来物种的影响下濒临灭绝;加之近些年来,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曾经“无鲤不成席”的鲤鱼,而今大有被鲟鱼、多宝鱼、鲈鱼等取而代之的可能。
鲤鱼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在池塘养殖,春放秋捕,秋季商品鱼的大量集中上市,市场价格偏低,冬季池塘封冰,捕捞困难;池塘养殖鱼不可避免的最大问题是有很重的土腥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种传统养殖鱼类的市场需求不断下降,这也是导致养殖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就近几年鲤鱼养殖现状的调查来分析,网箱养殖鲤鱼已经被人们认可,但规模较小,外观上与池塘鲤鱼区别不明显,消费者难以辨别,而且利润空间不大。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刘家峡水库永靖发祥渔业有限公司,开展了深水网箱仿野生养殖鲤鱼的试验。
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这种放养方法,值得推广。
一、仿野生养殖鲤鱼的试验方法1 水库水环境刘家峡水库所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8℃,无霜期191d,年均日照2602h;水库年均水温11.5℃,冬季最低4℃,夏季最高28℃,适宜鱼类生长的时间较短,5~10月平均水温15℃。
水库内无水生植物,水质清澈,无污染、无异色、无异味,水质与相关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完全符合要求;溶解氧含量平均值在10.82mg∕L,完全超出鲤鱼养殖的溶解氧5mg∕L的需求。
2 养殖试验模式刘家峡水库水温偏低,鲤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适宜鲤鱼生长的时间较短,这是网箱养殖鲤鱼难以突破的一个瓶颈。
因此,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选择直接在网箱内投放池塘成鱼,规格在750ɡ~1500ɡ,选择的品种可以是建鲤、福瑞鲤、松浦镜鲤等。
3 网箱准备常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箱,底层为双层网片,一层为密网片作食台。
鲤鱼释名鳞有十字纹理,所以名鲤。
死后鳞不反白。
有从头至尾的胁鳞一道,不论鱼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鳞,每鳞上有小鲤鱼(15张)黑点。
味道绝佳,处处都有生产。
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之一。
另:艳色图纹锦鲤,在亚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煮食,可治咳逆上气、黄疸、口渴,通利小便。
消除下肢水肿及胎气不安。
作鲋,有温补作用,去冷气、胸闷腹鲤鱼制作(15张)胀、上腹积聚不适等症。
烧研成末,能发汗,治咳嗽气喘,催乳汁和消肿。
用米饮调服,治大人小儿的严重腹泻。
用童便浸煨,可治反胃及恶风入腹。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按丹溪朱氏所言,诸鱼在水,一刻不停地游动,所以皆能动风动火,不单独指鲤鱼。
鲤脊上两筋及黑血有毒,食用害人,山涧溪水中的鲤鱼脑中有毒,不可以食。
凡烧烤鲤鱼,不可让烟入眼,否则损害视力。
流行病后,痢疾腹泻后,皆不能吃,服天门冬,朱砂者不能吃。
也不能与狗肉及葵菜同食。
编辑本段简介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
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
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
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很多动植物有不利影响。
因此,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
鲤鱼(14张)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东西。
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
卵在4~8天后孵化。
鲤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可活40年以上。
长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过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
鲤常被养殖,以供食用,特别在欧、亚二洲,每水域能生产出大量的鱼。
是家养的变种。
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锦鲤(mirror 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 carp,几乎无鳞)。
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
2024年淡水鱼市场分析现状一、市场规模淡水鱼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充满潜力的市场。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消费的淡水鱼超过500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3000多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淡水鱼也是重要的食品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淡水鱼市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
据统计,中国淡水鱼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超过500亿元。
二、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淡水鱼市场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其中,以下几个因素对需求的驱动作用尤为明显。
1. 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淡水鱼因为其低脂肪、高蛋白质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备受青睐。
淡水鱼的消费者认为其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效果。
2. 生活水平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
淡水鱼因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备受喜爱,成为高品质食材的首选之一。
3. 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淡水鱼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使淡水鱼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三、竞争格局淡水鱼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竞争淡水鱼市场上,存在着多个品种的淡水鱼,例如鲤鱼、草鱼、鲢鱼等。
不同品种的淡水鱼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上有所差异,因此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
2. 地域竞争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个地域的淡水鱼市场存在差异。
不同地域的淡水鱼在产量、品质和价格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市场上存在地域竞争。
3. 品牌竞争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提高,淡水鱼市场上的品牌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些知名的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使自己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四、发展趋势1. 产业集中化随着淡水鱼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上的一些大型企业逐渐垄断市场份额。
未来,行业将更加集中,大型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 高附加值产品的兴起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口味的要求提高,淡水鱼市场上的高附加值产品将得到更多机会。
“十三五”期间,菏泽市渔业以黄河故道、黄河滩区、采煤塌陷区三大区域渔业综合开发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从巩固基础和提升质量两方面着手,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菏泽市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根据2020年渔业统计情况,菏泽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2.4万亩,水产品产量8.4万吨。
1.渔业发展情况1.1大力推动渔业综合开发菏泽市渔业以宜渔荒洼地土地流转为抓手,以项目扶持为支撑,以黄河故道、黄河滩区和采煤塌陷区为重点,挖掘资源潜力,积极策划项目,2016年以来争取到优质鱼、现代渔业发展平台、“海上粮仓”建设发展资金等大项目7个,总投资3620万元。
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养殖大户及社会各界投入到水产开发中,2017年、2018年市水产部门被评为了菏泽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在大项目的带动下,黄河故道渔业开发形成规模,渔业解和吸收水体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进而达到消减淡水池塘的内源污染负荷的目的。
若池塘养殖品种产污量较高,尾水相关污染指标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即需要采取建设尾水净化区、配套处理设施的措施来进行尾水异位净化处理。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全省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编制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要通过实施生态化改造,建设一定比例的尾水净化区及配套相关尾水处理设施,以促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依照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技术》,针对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的不同,确定合理的净化区面积配比。
(通联:226010,江苏省南通市富民港种畜场手机:137****0788)○李建立1梁伟琳2崔强3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黄河滩区持续开发,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菏泽市采煤塌陷区渔业治理规划》编制完成,是全省第一个专门针对煤炭塌陷区治理的渔业规划,试点开发进展顺利。
除搞好三大区域渔业开发外,还打造了巨野县海东黄河甲鱼养殖基地等示范工程。
锦鲤源于中国,制种改良始于日本。
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系统特色的锦鲤,在日本成为一个新型的行业,被誉为“国鱼”。
锦鲤具有鲜艳似锦的色彩,变幻多姿的斑纹,就是一种大型高贵的观赏鱼类。
衣锦还乡的锦鲤,回到故乡中国后博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
全国各地较大型的观赏鱼基地,一般都有锦鲤供游客观赏。
人们喜欢锦鲤,除了它体色如珍宝外,还因它象征着“福寿吉祥”。
同时,锦鲤之间从不争斗,与睦相处,又有“与气生财”之意。
家庭鱼缸与庭院水池,放养几尾锦鲤,能增添不少喜庆气氛。
锦鲤就是由鲤鱼经人工培育而产生的突变种,目前,世界各地已有100多个品种。
它属广温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的水温为20℃左右。
其食性较广,无论动物性或植物性饲料,均可摄食。
锦鲤的繁殖季节为立春到立秋期间。
成熟亲鱼能自然产卵繁殖。
锦鲤一般可活六七十年,体长可达1-1、5米,体重可达40多千克。
锦鲤养殖发展现状(转)锦鲤,就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
由于它容易繁殖与饲养,食性较杂,通常一般性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故受到人们的欢迎。
我国近年来已有不少投资者对其进行了投资养殖。
锦鲤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属(Cyprinus)鲤(Carpio)锦鲤(Brocarded Carp),日本称为Nishki Goi。
它就是鲤鱼的一个变异杂交品种,就是由于养殖环境变化引起体色突变,通过近300年的人工选育与杂交而培育出来。
锦鲤由它最早出现时间算起至今只有近300年的历史。
相传在1800年左右的一个寒冷冬天结束时,日本新泻地区的某个农民掀开她在房前的土池上的草帘观瞧检查池中的鲤鱼时发现,有的变成了浅黄色,这就就是锦鲤的最早的突变的个体。
由于当时与自然生殖不一样的都有点神秘感,所以它最早被称为“神鱼”;后来又有称“变种鲤鱼”、“彩色鲤鱼”、“花鲤鱼”。
而“锦鲤”这个名字,就是在日本明治(1867年)后开始流行的。
2024.4透调节提供能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Kazumi K 等(1998)研究了莫桑比克罗非鱼为适应高盐海水环境肝脏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情况,当罗非鱼从淡水转移至添加70%的海水时,可显著升高血浆中葡萄糖(Glu)的含量,而糖原磷酸化酶(GPase)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葡萄糖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莫桑比克罗非鱼适应高盐海水过程的主要能量来源。
Soengas J L 等(1996)在高盐驯化过程中发现真鲷体内糖代谢酶活力的变化情况与之相似。
同样有研究表明水生动物脑、鳃等组织的能量供给也是由葡萄糖完成的(刘含亮,2012)。
邢晓丹(2018)对大弹涂鱼适应盐度胁迫的糖代谢模式及其调控机理等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盐度胁迫加速了大弹涂鱼肝糖原的分解,并通过提高糖代谢活动为机体提供能量。
3.碳酸盐胁迫对水生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在脂肪酸代谢和脂质分解过程中,有许多关键酶和转录因子共同参与。
研究发现,日本沼虾肝胰腺和肌肉中的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C)以及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活性在盐度14的等渗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表达,可储存较多能量用于生长发育(黄有辉,2021)。
通过尼罗罗非鱼肝脏的脂代谢基因表达发现,盐度组LPL mRNA 表达量高于淡水组,表明在盐度胁迫下肝脏脂质分解反应活跃,且高盐胁迫组的脂质分解作用更强(宋凌元,2020)。
同样的结果在凡纳滨对虾(Huang M 等,2019)低盐度生长过程中也被发现,表明盐碱胁迫对水生动物脂质代谢有不良影响,可为提高对虾在低盐度下的渗透调节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HO)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产物,能够判断体内是否有脂质积累(Zhu J 等,2023)。
杨合霖(2022)发现杂交鲟在不同碱度下暴露30天后,血清的T-CHO、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随碱度上升呈下降趋势,且碱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显著。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任泽林周文豪(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一、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发展概况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始于50年代,但直至80年代才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近二十年来,在国家、地方水产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与此同时,水产饲料工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
(一)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进展从“六五”至今,国家和地方通过立项攻关,已基本摸清了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的生存、生产和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迄今为止已证明各种动物均不同程度需要大约50种以上的必需营养素;证明了主要营养素的营养需要量以及营养缺乏或过量对水产动物生产和健康的影响;研究了部分营养元素供给与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与动物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和营养素进入体内的定量转化规律及作用调节机制。
1.鱼类营养的科技成就我国淡水投饲鱼主要有鲤鱼(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e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日本鳗鱼(Anguilla japonica)等;海水投饲鱼较多,但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有黑鲷(Sparus macrocephelus)、真鲷(Pagrus majou)、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鲈鱼(Lateclabrax japonicus)等。
两大类养殖鱼中,以对淡水鱼类的营养研究更早、更深入,目前已基本证实了青鱼、草鱼、团头鲂、尼罗罗非鱼、鲤鱼对蛋白质、能量、脂肪、糖类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要量;确立了青鱼、草鱼、团头鲂、尼罗罗非鱼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建立了草鱼和团头鲂主要矿物元素的营养需要,对青鱼的研究亦有部分成果;维生素需要仅有初步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草鱼、青鱼、团头鲂、鲤鱼、尼罗罗非鱼和鲫鱼对主要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
养殖业淡水鱼调研报告范文养殖业淡水鱼调研报告一、引言淡水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而淡水鱼是其中最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本报告将对当前我国养殖业淡水鱼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进而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增加,淡水鱼的消费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我国养殖业淡水鱼的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其中包括鲤鱼、鳙鱼、鲫鱼等品种。
2.养殖技术:近年来,养殖业淡水鱼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提升,有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养殖成本。
3.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重视,淡水鱼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材备受消费者青睐。
大城市的餐饮业和超市已成为淡水鱼的重要销售渠道。
4.问题与挑战:尽管养殖业淡水鱼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和养殖水域污染,水质问题愈发严重,这对鱼类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了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种苗供应不稳定和高成本也是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
三、发展建议1.加强科研支撑:应该加大对淡水鱼养殖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养殖水域的管理,并研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养殖技术,以提高淡水鱼的产量和质量。
2.加强种苗培育:加强对淡水鱼种苗培育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建立更加稳定的种苗供应链,降低种苗成本,提高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3.加强行业合作:淡水鱼养殖业应积极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分享养殖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4.拓宽市场渠道:养殖业应积极与大城市的餐饮业、超市等进行合作,开拓更多淡水鱼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淡水鱼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提升消费者对淡水鱼的消费意愿。
四、结论养殖业淡水鱼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科研支撑、促进种苗培育、加强行业合作、拓宽市场渠道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我国养殖业淡水鱼的发展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前景。
国内水库淡水鱼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作者:王思乐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6期【摘要】浅议国内水库淡水鱼养殖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展望,以期能够提高淡水鱼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国内水库;淡水鱼;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展望目前,我国水库淡水鱼的种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以及鲫鱼鲂鱼七个品种。
1、国内水库淡水鱼养殖的现状我国淡水鱼养殖业虽然在我国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使得我国目前淡水鱼养殖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具体的表现在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较低,病害的损失严重,渔业养殖模式落后以及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等等。
1.1自然资源的消耗很大,制约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淡水鱼的养殖技术的没有跟上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导致国内目前还是存在很多传统的池塘养殖,而这种池塘养殖是以不停的损耗自然资源为代价进行开展的。
具体的如下:一是,池塘养殖所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很多的地方为了一味的追求淡水鱼的养殖产量,不断的扩大养殖面积,从而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二是,池塘渔业养殖消耗的水资源越来越多。
三是,池塘淡水鱼养殖消耗了越来越多的生物资源。
在传统的池塘养殖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肥,草以及低质量饲料等,然而这些饲料的利用率却是非常的低,造成大量的养殖废料堆积,导致了池塘水质的不断的恶化。
为了缓和这一现象,需要不断的换水或者机械的增加氧气,从而既耗费了能源又耗费了水。
以上的这些问题主题要是因为:国内目前的节地,节水,减排,节能的淡水鱼养殖模式仍然不成熟;想要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就必须提高养殖成本,加大养殖风险;高效环保的渔用饲料的研制仍处于起步阶段;鱼类对营养的消化吸收机理仍没有弄清楚。
这些渔业养殖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国内淡水渔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
1.2淡水鱼病害频繁发生在国内的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病毒性、细菌性以及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
鲤科鱼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慕菡1,赵玉红 1,赵立明2(1. 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384;2. 天津市静海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1600)摘要:中国作为水产品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在世界水产品贸易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鲤科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科目,养殖产量占到淡水养殖总量的60%。
近几年鲤科鱼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出口品种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单一,贸易壁垒成为制约因素。
针对目前尚未有鲤科鱼出口贸易的专门研究,本文对鲤科鱼出口贸易的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面临的问题。
同时提出了提高鲤科鱼精深加工水平、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保障水产品质量等政策建议,以切实提高我国鲤科鱼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鲤科鱼;多元化;出口;产品附加值中图分类号:F326.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9)03-0099-05鲤科鱼(Cyprinidae),属鲤形目,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
鲤科鱼类分布在底栖或水中层,为卵生,杂食、草食或肉食鱼类,是鱼类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科目[1]。
我国自古有养殖鲤科鱼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战略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产量和出口规模大幅提高,在水产品养殖和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水产品出口大国,许多学者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贸易状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学者杨卫等统计分析了我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现状,幵对其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2]。
学者沈宇等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研究探讨了金枪鱼产品的贸易壁垒问题以及应对措施[3]。
学者张红燕等统计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幵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4]。
经文献调研显示,目前尚未有针对鲤科鱼出口贸易的专门研究。
因此本文考察了主要鲤科鱼的养殖和出口情况,幵对其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鲤科鱼出口竞争力。
万峰湖渔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刘兴;李伟坤【摘要】通过对万峰湖渔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生态健康渔业等方面对万峰湖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渔业现状;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刘兴;李伟坤【作者单位】罗平县鲁布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罗平655802;罗平县鲁布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罗平655802【正文语种】中文万峰湖形成十余年,渔业产业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从无到有,从小至大,形成移民库区一支柱产业。
本文结合万峰湖渔业生产实践,浅谈万峰湖渔业生产现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办法。
1 万峰湖渔业现状1.1 万峰湖的基本情况万峰湖于1998年由天生桥电站扎坝蓄水形成,总库容102亿m3,总面积1.73万hm2,涉及滇、桂、黔三省(区)7个县(市),分别是贵州的兴义市、安龙县、望漠县,广西的西林县、隆林县,云南的罗平县、师宗县,年平均气温17.5℃,最高水温31℃,最低水温14℃,最高水位海拔781m,最低水位海拔725m,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1.2 养殖现状1.2.1 养殖规模。
罗平县鲁布革乡2011年共有网箱养殖户345户,养殖网箱一万余口(规格5m×5m×2.5m);拦沟养殖户39户,拦沟养殖面积54.67hm2,年水产品产量2.5万t。
其中,罗非鱼1.8万t,鲤鱼1500t,草鱼2000t,鲢鳙鱼1500t,其他鱼类2000t。
整个万峰湖年产鱼量20万t,产值21亿元。
1.2.2 养殖模式。
①网箱养殖:80%的网箱养殖是用大网箱套小网箱的生态养殖模式,即在12m×12m×5m的大网箱内放置2~4个5m×5m×2.5m的小网箱,在大网箱内养殖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
在小网箱内养殖饲料鱼,如罗非鱼、鲤鱼等。
新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
新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如下:
1.养殖品种丰富:新疆水产养殖的品种非常丰富,包括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
鱼等,还有螃蟹、虾、贝类等。
这些养殖品种都适应了新疆的气候和环境,并且口感鲜美,很受消费者欢迎。
2.养殖技术先进:新疆的养殖技术不断进步,采用了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养殖技术,
如微生态制剂、生物饵料、循环水养殖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3.产业链完善:新疆的水产养殖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养殖、饲料生产、
水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
这个完整的产业链为新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政府支持力度大:新疆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如资金补贴、技术指导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新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5.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新疆的水
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尤其是优质的鲤鱼、草鱼等淡水鱼类,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